《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第1页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第2页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第3页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第4页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老师您好》教学反思2放完暑假,同学们又返校了。刚回校园的学生恐怕对老师有点生疏,我生怕上课时出现什么状况。上课了我们学习第一课《老师,您好》,上课前让同学们熟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心灵交融的境界。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本课特别感兴趣,会饱含深情的朗诵而且达到了背诵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对课文进行了讨论、探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结合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经过一番激烈的小组讨论后,一个叫朱晓洁的学生说:“一次老师生病了,还做了大手术,伤口没有长好,就拖着虚弱的身子,用低微的声音给我们上课。我们都知道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心血!您是多么崇高、伟大!”此刻我热泪盈眶,全班同学眼睛湿润了,我和大家被深深的感动。在高潮之时,让同学们再说说你怎样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有的说上祝福的话语,有的诵读自己的诗歌。其中陈竞翔读完《老师,您辛苦了》这首诗时,恭敬的面对我说:“老师我要把这首诗献给您,作为教师节的礼物。”向我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教材是平台,思考是灵魂,只有把文本用活,方式方法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触动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您好》教学反思3说实话,个人对这样赞颂自己的文章不大感冒,也看到网上很多批评的声音。但又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哪怕是不好的文章,也有不少的教学价值,关键看你如何利用。在以往的帖子中看到一些教学建议:一、关注句式;二、理解师恩;三、关注韵脚。我想,无论怎么样,读应该是走进诗歌的最好方法。撷取其中的几片:关于导入:1.课前出示词串大道??金桥??崇高??辛劳??波涛塑造??闪耀??美好??新苗??您好2.读读这些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也许我的预设难了些,刚开始有孩子说是文中的生词,我予以肯定,继而抛出:那老师为何不出示其他的生词?一个孩子说,这些都和老师有关。看看还有什么发现?一个孩子说,每个词语都在句子的末尾。对啊,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还知道,最后一个字韵母都是ao!对哦,读读看,是不是有词串的感觉?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一课——老师,您好!反思:经过了一个暑假,估计部分孩子的思维冬眠,还是我没有把握好学情吧!读一读、聊一聊,渗透诗歌的意识,未尝不可。同时,在读的过程中,顺便识写了生字“崇”和“塑”。关于关键词:文中有两个关键词统领全诗,不得不去关注——崇高和美好。第二课时,听写完词语,我就提出问题:诗歌哪两个词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又是从哪些句子看出的?感觉过于强势,牵引痕迹浓厚,但实在没找出更为适切的路径。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对比着读,想象画面,勉为其难地带着学生走进了崇高和美好。关于细节:崇高这一块直抒胸臆,我通过抓住两个感叹号来理解崇高:明明是反问的语气,可为什么是用感叹号呢?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深处,体会到小小的标点浸润了诗人浓烈的情感。从而小结: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发明创造,亦或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心血和辛劳,因而诗人热情地赞叹道——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春蚕”这一意象的理解,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开去,春蚕的劳动成果是什么?丝线!那老师的成果是什么?知识、智慧、道理、人才……那教师和春蚕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自然也理解了“理想的丝线”这一难点。同时,将视角伸向“悄悄地”这一关键词,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有了前一个意象的铺垫,“甘露”的理解简单多了。顺势带领学生积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关于句式:在第一课时的多次朗读中,我采用不同的’形式创设朗读情境,但不管怎样,都有一个意识,就是不能破掉诗歌的结构。分层次读,是个不错的策略。为了让学生对两个小节的结构有个认识,课尾,我和学生合作读,我读第一小节,他们读第二小节,我读几行,他们也读几行,这样就形成了相同句式相同层次的对比。在对比中感受诗歌的形式美,从而在心中真的升腾起那种自然而然的敬意!写至此,对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也道一声——老师,您好!《老师您好》教学反思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目标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对词语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词语本身,已经有了鲜明的形象和深厚的意蕴,学习的过程,便成了感情陶冶的过程,成了诗意享受的过程,学习时联想到的词语、诗句,也便有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内容。如当读到“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时,头脑中便浮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形象,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教学是艺术,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诗化学生心灵的过程。因此,文字不是抽象的符号,是有生命的,是令人敬畏的。在教学时应时常提醒自己的学生。《老师您好》教学反思5《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全文分两小节,结构很清晰,内容也不是太深奥,学生理解、感悟应该不太难。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一、抓关键词语,联系生活,读中感悟。诗歌中有不少需要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比如“铺设大道”、“架起金桥”、“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等等。这些词语就从字面上解释,很难和教师的崇高和美好联系起来。所以我和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边读边体会,逐步了解老师把学生从无知的昨天引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让学生知道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这样一说,学生就逐步理解了“铺设大道”、“架起金桥”的含义,不需要讲得太透彻,只要能感悟、体会到了就可以了。第二节把老师比作春蚕,把学生比作茁壮的新苗,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快很容易就理解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提倡。二、多形式朗读,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又采用了分小组读、领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拓展延伸了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释放对教师的敬爱、感激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变得更感人,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接下来读补充上的小诗,无需训练,学生在自然情感的催促下,激情迸发,朗读得感人生动。最后,让学生再齐读课题,自然流露的情感让我感动。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在后面做《一课一练》和《补充》上的习题,原本课堂上已经解决的问题,一旦到了下课,有些又成了拦路虎,少数孩子的记忆又突然堵塞。当然,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自己有时有点过于追求完美。《老师您好》教学反思6《老师,您好!》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课文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后的拓展练习可以让学生知道更多赞美老师的诗篇,同时练笔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将对自己老师的崇敬之情倾注笔端。我在教学开始的时候,用生活中天天运用到的师生对话,“同学们好!”“老师,您好!”在师生问候之后,迅速让学生回忆刚才说的话,激发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直观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感情作铺垫。这里是想体现感情上的牵引。在课文教学中我通过举出古今中外名人名家在老师培养下成才的例子说明老师的伟大作用,并用换句型的方式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为读好句子服务。这儿主要想体现的是朗读上的指导。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在这篇课文教学过后,眼看就是教师节了,联系教师节,让孩子模仿课文,也去动一动笔,写出你想对老师所说的话,或者写出你在教师节想做的事情,我把这作为一个小练笔,其实后来,我也把这个过程实实在在地放到了作文课中,很多孩子的作文让我非常的感动,以至于在孩子们完全自主举办的一堂班会课中,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了这句话:“老师,您好!”其实,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篇课文的教学,在我和学生的共同行动下,真正做到了课堂课外的融合,真切地诠释出了孩子心中的那句“老师,您好!”《老师您好》教学反思7这首诗句式整齐,长短结合,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早读课上,我和学生们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这篇课文,从学生的情绪里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课堂上我从“您好”这个词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和老师问好时,这个“您好”里包含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有的孩子说“尊敬”,有的孩子说是打招呼,接着追问:课文里的“您好”又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由此导入课文的学习。课文每一小节都有一个中心句,在教学中,我就抓住了“崇高”、“美好”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从哪些句子里体会到教师事业的美好?”这样的问题学生理解得很好。但文中运用的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编织理想的丝线”等寓意学生理解起来确有难度。因此,在教学“笔尖飞舞,那是春蚕在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一句时,让孩子们说说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孩子们说出了很多他们平时观察到的情景:课间准备小黑板,帮学生讲解题目,关心生病的孩子……再交流“您好”内涵时,感激、敬佩这样的词语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来。我想这些词语的寓意就留到做补充习题时再讲也不迟。和同志们交流的时候,都觉得孩子们课堂表达不尽人意,很多孩子不能通过联系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诗句“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我在教学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灵机一动,给了他们一些句式,如:老师教会了我…………又如:每当我……的时候,老师…………结果效果比较好,孩子们发言很热烈。由此我想:有时候课堂学生的发言不够热烈,是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这时课堂教学就要及时调整策略。《老师您好》教学反思8正逢教师节之前,我们学习了第一课《老师,您好!》。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因为这是我接手新班后的第一节语文课,究竟这班学生在课堂上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说实话,我心里很没底。教学这首诗时,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首先要抓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说出诗的大意。然后围绕关键词“崇高、美好”,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上完这堂课之后,我感慨颇多。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表现值得称赞,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努力、认真地倾听,但是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学生的普通话朗读了。除了贾逸君、程可爽朗读发音还比较准确外,其他人平翘舌音严重不分,有的学生读出的一句话中竟然能出现多处错音。我只好不断地纠正他们发音有错的地方,可还是收效甚微。字音都读不准,那朗读时“情”又何谈而来?看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发音,逐渐提高朗读水平是我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老师您好》教学反思9今天的课还是有效的,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本节课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1、由扶到放,主导和主体相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第二自然段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没讲的“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用结合。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讲解也是需要的,它能节省时间。2、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也许是我的状态比较好,影响了学生吧。而自己状态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法的取舍。因为这一课已经教过,而且印象较深,知道学生的问题会出在哪,所以教学设计比较合理。3、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相比较数学和英语。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教学设计时已经把作业考虑进去了,把作业中一些学生易错的已经强调过了。所以双基智能上的错误较少。这是我近段时间思考的产物吧。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能考。4、巧用生成资源。我发现在写课题时,把感叹号忘了。于是,我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你们有没发现老师什么没写?生--------。这感叹号能省去吗?为什么?生------。是啊,说得多好啊,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的敬佩、感谢,再读课题。但是,今天的作业反映出这班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想当然,不尊重事实的多。总之,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0《老师,您好!》是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这首诗歌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如教学“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时,我引导学生先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诗句的理解,然后再展示经典的故事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理解“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意思。并且启发学生诗人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什么比作成什么。整堂课下来,发言的人多,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而且从作业反馈上来看,学生做得快,只有一人把崇高的崇写错了,反思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1、今天的课堂,学生的专注程度比第一节课有进步。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的节奏。一半学生很投入,热情高。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学生也能保持这种高涨的学习气氛。2、今天的作业学生做得还是比较快的。但是,从作业中也反映出有的学生很浮躁,不定心,没耐心,不细心。作业中抄错的、漏做的现象较多,做作业的态度极不端正。以后的教学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注意力的训练,规定时间内做作业的效率。《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1《老师,您好!》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感激、热爱之情。上课一开始,我就用学生所熟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揭示了课题,并顺势导入了课文。在学习课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情感,在精读诗歌时,我引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比较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教师的崇高品质和教师工作的美好和神圣。本堂课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学生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中有所悟,有所得。但如果只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也只能做到知其音而不解其义。必要的理解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不仅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还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老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教师工作的辛劳,有的学生就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聚精会神地为我们批作业、备课等,但除此之外,学生就没有什么话题了,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理解得有些生硬,让我有些失望,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在备课的过程中还要多用心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2爱在课堂,爱在瞬间——本课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孩子们和我的感情特别好,所以今天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学习效果很好。全诗共两节,第一部分是赞美教师事业的崇高,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深感激。这里开头一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采取直奔重点,“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两句来教学。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举例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再学开头的“在昨天与今天……”学生就比较好理解。这是教学上的“旁敲侧击”之术。对于太难理解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大的,我们可以先放一放,找那些能够让学生寻找到感知点的内容先学,这样逐渐推进,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第二部分是描写教师工作的辛劳和美好,并表达学生对老师的衷心祝愿。这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的“读书做记号”,让学生边自学边做记号,这样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能把习惯篇学以致用。学生自学好了,就让他们提问并同学交流,有效利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资源。抓住几个难以理解的词“春晖、朝霞、甘露、春蚕、理想的丝线、茁壮的新苗”,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讲解。在交流到“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这句时,我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男孩敬淞告诉我,暑假里去苏州旅游的时候,给我寄了张贺卡,还特别嘱咐要在教师节寄出,给我一份节日的祝福。孩子在旅游时都能想到我,还能想着在教师节给我祝福,多么懂事、多么细腻的孩子,真令人感动!这堂课,就在同学们深情地朗读声中结束了。《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3《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我满腔热情地走进教室。开课了,我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我让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想让他们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产生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可是学生竟然对老师的奉献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这时强忍住心中的不悦往下上。接着是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地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我意在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他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教师的感谢之情。可不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然后我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已能背诵。一堂课下来,我有些难过。书读得好不好这倒是次要的,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已很难找到。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课不够精彩还是他们对情的淡漠。《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4期初我上的第一篇新课,就是教学这首现代诗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教师节导入,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诗歌是作者生活阅历的积淀后情感宣泄后的产物,它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精妙呢?因此,我是否可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与诗歌内容相匹配的材料,从可触可摸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诗歌的美妙世界,去倾听作者的真情告白呢?我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学习诗歌要学会联想,学会联系生活,就是你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一想,读了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试看,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如:“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这一句,我首先告诉学生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有这样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来,人们就把老师比做春蚕。学生渐渐清晰,我又让学生再读这一句,并在头脑中想象,仿佛能看到什么,学生读了之后,还有些茫然。这时候我灵机一动,便轻轻哼起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边做写字、批改作业的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