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_第1页
《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_第2页
《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_第3页
《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_第4页
《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标准

T/CSUSXX-202X

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指南

PlanningandConstructionStandardforGreenLow-Carbon

Park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和指导园区的规划建设,实现园区低碳绿色的发展目标,制定本指

南。

1.0.2本指南覆盖绿色低碳园区从规划设计、基础建设到产业、能源、建筑、交

通、智慧管理等方面,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园区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各个领域。

1.0.3本指南适用于新建低碳园区的规划建设技术指导,也可作为对现有产业园

区的低碳化改造的技术指引。

1.0.4绿色低碳园区的规划建设除符合本指南的相关规定内容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低碳lowcarbon

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

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0.2园区park

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规划创立的,功能相对独立,且配套有

较完善的公共设施,集聚不同产业行业和关联业态,并实施统一规范管理的区域。

2.0.3绿色低碳园区greenlow-carbonpark

由政府集中统一规划,土地集约利用,产业功能结构合理;能源、资源合理

高效利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污染物排放

减少;发展与能源利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人与环境和谐统一、协

调发展的产业园区。

2.0.4碳排放carbonemission

在碳排放核算边界内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

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的形式表示。

2.0.5绿色生产(清洁生产)greenproduction

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减少废、污物的产生和排

放,以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减少整个生产

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资源的再利

用,以及节能、省料、节水,以实施资源的合理利用,减缓资源的耗竭。

2.0.6静脉产业venousindustry

即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

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

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

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2.0.7清洁能源cleanenergy

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低或者零排放的能源产品,能够直接用于生产

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

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等。

2.0.8绿色电力greenpower

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

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

2.0.9碳排放管理体系carbonemissionmanagementsystem

2

借鉴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1)的模式,结合碳管理领域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遵循系统管理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

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持续改

进能源/碳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10低碳循环经济lowcarboncirculareconomy

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

式。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利用,把经济活动重组成为“低

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2.0.11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multienergycomplementaryintegratedenergy

system

在一定区域内,多种能源有机整合、相互补充,以提高区域内能源使用效率

的一种用能形式。一般涵盖集成的供电、供气、供暖、供冷、供氢和电气化交通

等能源系统,以及相关的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

2.0.12氢储能技术hydrogenenergystoragetechnology

利用电解制氢,将间歇波动、富余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在电力输出不

足时,利用氢气通过燃料电池或其他发电装置发电回馈至电网系统。

2.0.13节约型园林绿化economicalLandscaping

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

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2.0.14园区绿地greenareainpark

园区中以植被为主要形态,并对生态、游憩、景观、防护具有积极作用的各

类绿地总称。

2.0.15碳汇carbonsink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

过程、活动或机制。

2.0.16碳汇量carbonsinkamount

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固定在植物体内的碳的数量。

2.0.17绿色交通greentransportation

客货运输,按人均或单位货物计算,占用城市交通资源和消耗的能源较少,

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较低的交通活动或交通方式。如采用步行、自行车、

集约型公共交通等方式的出行。

2.0.18绿色交通基础设施green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

最大限度控制园区交通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

放,进而构成协和式交通运输体系的各类基础设施。

2.0.19中水intermediatewater

3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是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进行净化处理,水质

得到改善,达到再生利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2.0.20固体废物solidwaste

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

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资。

2.0.21危险废物hazardouswaste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

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4

3基本规定

3.0.1新建园区规划、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

新建绿色低碳园区从园区发展的方向定位和实际需求入手,融入绿色、低碳

的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重点先行、分步实

施,突出亮点、形成示范。

3.0.2既有园区改造

既有园区应对碳排放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摸底,做好碳排放数据统计和核查等

基础工作,科学估算碳达峰目标值和达峰期限。并结合园区在能源转型、循环经

济产业发展、绿色建筑、低碳交通等方面的减排核心能力,科学选择绿色低碳发

展路径。

【条文说明】

对于既有园区的低碳化改造,需要针对园区现有产业结构,构建碳核算模型,

进行全量碳数据汇总,确定零碳目标和线路图。首先,对全园区碳排放基础数据

进行全面摸底,在园区碳排放统计和核查的基础上,推进“碳达峰”测算,科学

估算碳达峰目标值和达峰期限。梳理出潜在的减排途径,并对不同减排途径的减

排潜力、减排成本和减排效益等进行详细评估和测算。其次,宜科学选择绿色低

碳的减排路径,明确减排目标、重点任务、重点措施等事项,形成精细化的碳

排放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

3.0.3规划期限、目标与指标

明确绿色低碳园区规划的数据基准年,在基准年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低碳园

区建设近期(3~5年)和中远期(5~8年)的目标和具体指标。指标应体现园

区核心行业的特点,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改善,重点污染物、污染源总量控

制,人文特色等内容。

3.0.4物理边界

绿色低碳园区物理边界以园区规划用地面积范围为准,控制指标以物理边界

内在规划和运行阶段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准。

3.0.5管理机构

绿色低碳园区应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有专职人员负责,内部管理制度健

全,符合安全生产、环保等有关要求。

【条文说明】

园区碳排放管理机构是碳减排及碳资产管理的执行主体,可以有效贯彻零碳

目标,碳排放和碳资产的经营管理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工作,因而要实现园区零

碳效果的有效保障,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碳资产和碳排放专职管理机构。

5

3.0.6碳排放量满足当地标准

园区内单位GDP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应满足国家

和当地减碳目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条文说明】

根据园区内碳排放情况和经营情况,根据国家、本市及所在区碳达峰要求,

结合规划功能定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确定预期的碳排放目标与指标。碳排

放强度可选用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指标。根

据规划的园区碳排放目标和指标,提出碳排放管控对策和措施。

6

4低碳产业

4.1专项规划

4.1.1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或升级改造应明确适宜园区发展的目标产业。

【条文说明】

目标产业需要确保导入产业符合绿色低碳园区指标体系,同时带来社会经济

效益,资源节约效益,碳减排效益。明确各个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要求

以及用地需求。

4.1.2绿色低碳园区建设或升级改造规划应遵循实证原则、高效原则和低碳原则。

【条文说明】

实证原则下,绿色低碳产业规划可充分考虑当地资源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自

然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农林资源、现有产业资源等,识别资源的可再生

性与可循环性;同时深入研究全球、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投资趋势与贸易模式,重

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以市场为驱动响应实际投资需求和投资者

的需要,同时满足绿色低碳指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评估园区所在地的比较优势,

选择适合的产业。

高效原则下,绿色低碳产业规划可充分考虑新技术在产业中的运用,分析资

源与能源在园区产业共生系统里的循环,减少废弃物生成和资源消耗,发展静脉

产业,确保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低碳原则下,在实证原则基础上优先考虑碳排放量低的产业。低碳产业类别

可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印发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

(2021年版)》中所列举的行业。针对高碳工业行业,充分考虑低碳技术在原料

燃料、制造流程、生产废弃物处理、供销分配等领域的运用,实现低碳流程再造;

同时,深度研究如何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讯等新兴技术,

引领高碳工业行业工业流程的技术转型,确保产业规划满足低碳发展要求。低碳

产业规划应保护提升生态空间,创造碳汇,将负碳纳入规划。

4.1.3绿色低碳园区产业规划应涵盖“社会经济与资源条件分析、绿色低碳产业

遴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共生体系、低碳技术与智能技术在产业体系中的应用、

绿色低碳产业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五个部分的内容。

【条文说明】

社会经济与资源条件分析,可按照实证原则分析园区所在区域发展绿色低碳

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综合考虑政策条件、绿色低碳相关的法律法规

7

以及利益相关者诉求,梳理总结园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与周边产业的竞合关系,

识别挑战与机遇。

绿色低碳产业遴选,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利用现有产业基础,搭建绿

色低碳产业链,优先考虑强链、补链、优链、延链。同时建立产业遴选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需要融合绿色低碳园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资源循环、市场趋势、园区

发展目标、社会经济贡献、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影响、竞合关系、绿色低碳技术

应用、吸引绿色资本的能力、碳汇能力、减碳能力、产业耦合与关联度等维度,

建立评分体系,对备选产业长清单进行评分,以评分结果进行产业短清单排序。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共生体系,可按照产业遴选后生成的产业短清单,搭建产

业链,明确支柱产业,关键产业与配套产业。支柱产业处于产业共生系统的核心,

需要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关键产业需要发挥与支柱产业的能

源与资源互补性,促进原材料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与利用,促进能量在园区内部的

循环利用,促进低碳技术不断创新以及在产业中的运用;配套产业需要从技术、

人才、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支持园区可持续发展。

低碳技术与智能技术在产业体系中的应用,可分析评估产业共生体系中绿色

低碳与智能技术的种类、成熟度、场景运用研发和碳减排效率。

绿色低碳产业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主要从GDP增长、税收、就业、碳减排、

人均收入改善、资源节约等维度分析绿色低碳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4.1.4园区产业绿色低碳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应以高效碳管理为

核心评价目标,把低碳管理控制要求贯彻于园区产业规划、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

建设等各个方面。同时,针对各地区和园区建设不同特点,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

点的指标评价体系。

1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科学性、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以量化指标为

主,难以量化的指标采用定性分析。指标选择和确定应是在参考大量实证资料和

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的,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指标体系的建

立反映工业园区整体发展要求,评价指标足够全面,不仅与园区低碳发展相关,

还应具备指导园区发展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2指标选取要与国家、地区整体政策和设定指标保持一致。不同主导产业

支撑的工业园区在类型、规模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指标选取宜在同一类工业园

区具备可比性,并针对园区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产业

园区涉的排放源来自能源、建筑、运输、生产等各个方面,涉及的碳排放复杂且

多样,将具有代表性的、与评价目标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纳入评价系统,确保评价

体系关注的是在实际生产中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

3指标体系的建立遵循指标选取要求,对指标体系使用范围、功能和特点

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符合低碳园区特点的初级指标项,此后对初级指标项的运

8

行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低碳工业园区内主要且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最终评价

指标,并予以量化设定。在进行指标权重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时,考虑数据收集

的难易程度、相关数据的重要性、分值的公正性、技术和经济的可实现性。在定

量指标的赋值过程中,可以采用趋势外推法、情景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和综合平

衡法等分析方法。

【条文说明】

指标体系是园区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目标而建立的

碳管理评价指标系统,明确园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控制碳排放的管理要求。

条款“1”量化指标体系目的在于对低碳指标的定量化、框架化,提升碳管

理的规范性,降低随机性。指标的选择和确定要在足够的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

基础上形成,从而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条款“3”主要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方式和构建要求说明指标体系

构建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在指标体系构建中还需满足国家、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

和标准。

4.1.5园区产业空间规划(以下简称“空间规划”)应考虑以下内容。

1空间规划范围应与国务院或省市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筹建)的开发规

模一致,四至范围应符合城市或镇空间规划。同时要对与规划范围相关的区域进

行整体性研究,明确园区与城市或镇之间的关系。

2空间规划应与所在地城市或镇规划年限一致,同时应提出规划近期目标

和中远期目标的具体年限。

3园区空间规划应符合具有支撑和指导作用的各项政策、标准。

4空间规划编制应以园区低碳产业规划为前提,空间布局要适应特定产业

集群的低碳发展需要,以系统的功能研究和专题规划支撑空间规划。规划内容一

般应包含规划目标和定位、发展规模、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空间管制、道路交

通、设施配套、环境保护、综合防灾、开发时序、绿地景观、地下空间利用等。

此外还应包含环境潜在风险应对措施,以及规划协同减碳建议等。

【条文说明】

条款“1”“2”“3”空间规划需符合相关法定规划和上位规划的空间管控、

规划年限和目标要求,以及相关政策标准要求,有助于协调空间规划与相关城乡

规划的总体战略发展需要,限制有悖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开发活动。

条款“4”低碳产业规划是园区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空间规划是产

业规划在园区空间的具体落实,要发挥低碳产业规划对空间规划的支撑与联动作

用,达到有效引领产业空间形成与集聚,科学合理配置产业空间、高效利用国土

资源的目的。园区空间规划编制内容建议与同级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保持统

一。

9

4.1.6园区产业空间规划(以下简称“空间规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1空间规划首先应满足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

2各规划环节应融入碳核算和碳减排规划思维,协调各功能、设施,以及

物质流和能量流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提升减碳效率。

3通过合理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减少能源和物流消耗,降低基础建设费用。

功能分区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操作需要和防护距离要求,减少能源和物流消耗。

同时,空间布局应结合场地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及有

关设施,降低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础建设费用。

4优化内外交通组织。园区的主要交通线路宜与区域干线联系,并与场站、

库区、码头等关键设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5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综合循环利用体系。应统筹考虑园区内、外部基础设

施条件,提出共建共享建议,综合考虑园区内能源、水、废弃物、交通设施相互

间的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系统,提出综合调整和优化建议。

6鼓励以标准厂房和绿色工业建筑规划为主。基于当地气象条件,合理布

局建筑组团及建筑单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升自然采光和通风效率。建筑物及构

筑物等设施宜考虑联合多层布置,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尽量使用装配式建筑,提升

建筑密度,集约紧凑用地,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统筹考虑相关的土地、能源、

水、材料、环境以及后期运行管理综合要求。

7功能复合的绿地景观与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绿地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规

划应重视资源和物料的循环利用,优先选用低碳环保材料,植物应以本土植被为

主,景观设计鼓励融入生态和低碳基础设施功能,注重绿地景观功能的复合性。

8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从空间规划角度为应对各类环境潜在风险制

定科学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预留足够处置空间,布局合理处置设施。

【条文说明】

条款“1”是“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总体控制要求,是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

源头防空的重要举措,在空间规划中要予以遵守。

条款“2”中碳核算是碳排放统计的数据基础,涉及收集、分类和计算,并

提供相关的改进办法和措施,以满足指标体系的目标要求,达到碳减排目的。数

据驱动方法是绿色低碳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

条款“3”是基于减少能源和物流消耗,降低基础建设费用的前提下,空间

规划布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综合园区场地的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以

及园区各类生产、运输和管理流程统筹考虑。

10

条款“4”内容涉及园区的选址问题,如有条件建议与区域交通干线构建联

系,对各类物流资源进行整合,有效衔接各类运输方式,提升输运效率。

条款“5”是构建有效绿色基础设施的综合建议,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

条文中说明基础设施各领域自身需提出有效节能减碳控制策略,还需要提出各设

施领域间的资源循环和综合利用建议。

条款“6”是对园区厂房和工业建筑建设的总体要求,园区厂房和建筑形式

需兼具集约化、经济性、灵活性和绿色低碳等特点。

条款“7”是对园区绿地和公共空间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基于自然系统自我

有机更新的再生设计。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满足景观自身建设的资源循

环和低碳环保要求,同时要重视景观功能的复合性,在景观功能融入生态安全和

保护功能。

4.2企业准入要求

4.2.1绿色低碳园区入驻企业需要符合园区的发展目标、总体定位、绿色低碳产

业规划,并满足园区绿色低碳指标体系要求。

4.2.2企业准入要求可涵盖以下层面。

1鼓励高科技与新兴产业入驻,满足《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

要求的企业,具有优先入驻权。

2具备完善的碳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低碳生产、低碳环境、低碳运营、温

室气体排放管理、能源管理、绿色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制度。入驻企业需要经过低

碳管理机构认证,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清洁生产审核、

绿色产品认证等。

3具备资源管理机制,包括水、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机制。

4具备市场潜力,市场潜力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研发经费、行业复合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合同额增长率等。

5高碳排工业企业应具备减碳升级机制,企业需要运用低碳转型措施,实

现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和数字化转型。

6绿色低碳园区所有入驻企业应遵守相应的地方和国家环境法规。

【条文说明】

满足相应地方和国家环境法规是入驻企业合法合规的基本要求。企业需要特

别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低碳减排相关法规,确保执行最新标准。

11

4.3清洁生产

4.3.1绿色低碳园区应遵循清洁生产原则。

1能源层面,园区与入驻企业在建设、生产、运营过程中应优先使用清洁

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清洁利用矿物燃料层面,加速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3污染防控层面,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和新设备,从产品开发、设

计、原材料加工生产、产品使用与报废处置、物料转化全过程、园区建设、运营

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施污染防控。

4原材料层面,选择绿色资源,开展原材料的循环套用和回收利用,综合

利用边角下料和废旧物资,提高资源利用率。

5废弃物处理层面,强化工艺、设备、原材料储运管理和生产组织过程的

管理,减少物料的流失和泄漏事故;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三废”综合治理。

【条文说明】

清洁生产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提升利用

效率;并尽可能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消灭污染,减少或消除有毒成分原料的使用

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提高原材料的转化率。清洁生产有助于节约

企业建造,生产,运营,回收全生命周期成本,是确保绿色低碳园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原则。

4.3.2绿色低碳园区内的入驻企业宜满足绿色产品生产要求。

1所有产品应不含有毒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成分,使用易于回

收、复用和再生,易分解处理的清洁材料。

2产品应具备合理的使用功能和寿命,以及节能、节水、省电和低噪音等

特点。

3绿色产品应包含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条文说明】

条款1~3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绿色市场至关重要。绿色产品有

助于提升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改善民生,促进供给端与消费端的绿色转型。绿

色低碳园区可以提供相关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绿色产品,申请相关绿色产品认证。

12

5能源体系

5.1专项规划

5.1.1绿色低碳园区应通过物质流或能量流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组合,寻求

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宜将园区按性质分为行业类、综合类和静脉产

业类。

【条文说明】

需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部分企业原料或能源来源

于其余企业废弃物或副产品,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

础设施共享,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

5.1.2应调查园区能源结构,分析计算园区内可利用的资源量,评估园区能源利

用和生态环保间的协调关系,分析园区能源建设的有利条件;应预测园区能源消

耗,分析园区承载优质能源的能力。

【条文说明】

对建设10年以上的园区,需收集园区过去5~10年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

历史;对建设不足5年的园区,需按实际建设年限进行回顾性分析。需调查可再

生能源资源储量,统计园区能源供应及利用现状、能源分布和排放情况、潜在环

境风险;需描述园区能源供需规律、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环境容量,对标国内

外同类园区,以分析园区对优质能源的承载能力。

5.1.3应根据园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近期(3~5年)和中远期(5~8年)的

园区规划目标和建设指标;宜运用趋势外推、情景分析等方法,根据园区发展趋

势,结合园区建设中重点支撑项目的引进和保障体系的建设,分析主要指标的可

达性。

【条文说明】

需重点识别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问题,从环境质量改善、资源约束改

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等方面分析能源供应规划对园区的影响和意义。

5.1.4园区应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清洁发电项目,按品味逐级利用能源,激励

余热/余压/余气资源回收再利用;应推广节能技术,合理匹配电/冷/热系统,优化

能量供应网络,平衡电力、供冷、供热、供气等需求的分布及供应。

【条文说明】

建议采取补贴、价格优惠、减免费用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使用有利于节能、

节水和环境保护的方式;建议通过发布推广目录、开展现场活动、注重相融相促

多措并举,加快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推进园区低碳转型升级。

13

5.1.5应考虑环境、经济承受力规划能源供应网络,明确园区与外界以及园区内

部间的物质流、能量流等交换关系,制定电、热、油、气等多种能源的平衡规划;

应合理提升清洁能源规划比例,有序利用不同种类的化石燃料,因地制宜地应用

热电联产。

【条文说明】

建议改变过去仅从发展需要规划能源供应网络的做法,制定规划的时候要对

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基本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合理的规划模式;建议

重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采取行

之有效的措施保障优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5.2能源供给

5.2.1园区应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鼓励以主动配

电网为核心网络规划“冷-热-电”联供能源站,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增

强园区供能系统安全性和自愈能力,提高供能系统设备利用率,实现多能互补和

能源梯级利用。

【条文说明】

建议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强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推广应

用;需合理规划可再生能源、储能、微网接入主动配电网,以灵活网络结构协调

能源资源运行;需满足园区用户“冷-热-电”多种能源需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余热、余压、余能回收和再利用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负荷用能可靠性。

5.2.2园区小水电站应有限、有序、有偿开发水能资源,满足绿色、生态、安全

标准,提升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分布式光伏应根据装机容量选择并网模式,宜优

先采用低电压等级并网;分散式风电应根据装机容量选择并网模式,宜利用自身

无功电压调节能力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应消除分散式风电噪音、光影等方面对园

区的影响。

【条文说明】

分布式光伏并网应符合《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GB/T

3334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运维技术规范》(GB/T38946)及其他国家/行

业标准的规定;组件采购、电气联接、防腐、接地和防雷安全应符合《光伏发电

工程验收规范》(GB/T50796)及其他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运行管理以及检修

维护应符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运维技术规范》(GB/T38946)及其他国

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14

分散式风电接入110kV电网,应符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一

部分:陆上风电》(GB/T19963)及其他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接入35kV及以下

电压等级电网,应符合《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33593)及其他国家/

行业标准的规定;需确保风电机组型号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测试的规定,并

网时电能质量和接入点电压合格。

5.2.3园区“可再生能源+储能”微网应按园区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资源情况,部

署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能量转换设施,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型微网应实现

并网/孤岛运行模式间的无缝安全切换;独立型微网应运行在孤岛模式,宜考虑

扩展性以实现微网范围拓展或与其他微网互联。

【条文说明】

微网需配置储能缓冲可再生能源、负荷波动性;建议开展对负荷波动以及可

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谱分析规划储能装置;独立型微网需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

电,建议根据经济环保性选择“装配大容量储能装置”或“定期补充燃料”模式;

建议综合考虑可靠性、电能质量、投资决定孤岛模式下的储能装置种类和容量。

5.2.4园区主动配电网应适合分布式电源、微网、储能的便捷灵活接入,满足多

能互补需求,协调各类灵活性资源运行;应具备故障自动隔离、网络重构和故障

自愈能力;交直流混合主动配电网可按互联方式分为“交-直”“直-交”“交-直-

交”三种类型。

【条文说明】

交流电网应符合《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5729)的规定选取网架

结构;直流电网建议按园区特点,选择辐射式、单端环式、双端式、多端式、多

端环式等结构。与分布式电源互联应符合《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GB/T

33593)的规定,与微网互联应符合《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33589)

的规定,与储能互联应符合《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6547)

的规定;公共连接点电能质量应符合《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12325)、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54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GB/T24337)的规定。

5.2.5应根据“以冷/热定电”“兼顾冷/热/电平衡”原则,按冷/热/电负荷特性合

理配置分布式能源站内原动机、储能和余热利用等相关设备;满足冷/热/电需求

的原动机单机容量不宜大于50MW;储能容量宜按用户逐时冷/热/电需求不平衡

性确定。

【条文说明】

站内装有蒸汽轮机时,建议采用余热锅炉低压蒸汽或汽轮机抽/排汽进行制

冷供热;不装设蒸汽轮机时,建议采用烟气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制冷,温水机组

进行供热。

15

5.2.6应考虑系统整体能源效率优化多种能流,宜按“多能互补和能量梯级利用”

原则规划供能网络、供能和储能设备种类,合理配置各种能源形式的设备容量。

【条文说明】

冷热电联供机组建议按制冷功率、供热水/蒸汽温度、压强合理选择燃气轮

机、余热锅炉和吸收式制冷机型号和容量;电储能容量建议小于10MWh,可接

入中低压配电网;蓄热装置建议按冷热电联供机组、锅炉等产生的蒸汽热量合理

配置容量;蓄冷装置一般包括双工况制冷机组、蓄冰池、配套泵、低温板式换热

器、冷却塔等设备。

光伏装机容量建议满足光伏发电、光伏制热、光伏制冷的最大需求;风电装

机容量建议满足风力发电、风电制热、风电制冷的最大需求;电制冷/热设备装机

容量建议满足极端气候条件和气源故障等特殊情况下的冷/热负荷用能需求。

5.3能源利用

5.3.1园区应绘制能源流向网络图,清晰表明能源输入到能源输出或被消耗的流

动过程;宜根据自身特点、生产需求、经营管理、经济责任等需要,合理选择能

源计量点位置和配置计量器具,绘制计量点地理信息图。

【条文说明】

建议以直观数据和图表展示各类能源输入和使用的消耗情况,为合理高效的

能源利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建议“冷-热-电-气”每一种能源分别按能源输入、

能源利用的全过程绘制能源流向网络图,明晰全过程中能源计量点位置和计量器

具配置。

5.3.2应积极采用新技术,经济合理、高效节能地设计供能系统,优先采用可再

生能源满足电/冷/暖/热水等用能需求;应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再生资源回

收利用体系,优先应用余热、余压回收再利用技术,推广集中供冷、供热模式;

应采用先进、成熟、可靠、谐波发射量少的节能设备,用能设备能效和能耗应达

到限额标准要求。

【条文说明】

园区需因地制宜地采用水源或地源热泵供冷/热技术,综合性能系数IPLV建

议选6.0,机组能效等级APF建议选4.5;冷/热水供应管网及设备应符合《设备

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2015)的规定。

5.3.3应与园区紧密耦合,因地制宜地选择电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等方式改

16

善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宜按电储能充放电能量转换形式,因地制宜地配置机械

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为电力系统提供支撑功能。宜按热储能热交换过

程和转化性能,因地制宜地配置显热储热、相变储热、热化学储热。化学储能宜

利用氢等化学物质作为能量载体进行存储,应适用于大规模存储、季节性长期存

储。

【条文说明】

机械储能一般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要适用于系统调峰、

调频调相、备用和作为不间断电源;电磁储能一般包括超级电容、超导储能,要

适用于系统电能质量改善和稳定性提升;电化学储能一般包括锂离子、钠硫、铅

蓄和液流电池等,要适用于系统调峰、调频、电能质量改善和用作不间断电源。

显热储热一般用于低温热能存储,受储热密度低、装置庞大等因素限制;相

变储热一般可在恒温下获取热能,储能密度高、放热过程温度波动小;热化学储

热一般可用于季节性长期存储和长距离运输,能量密度高、但受限于化学反应复

杂和安全因素等限制。

5.4能源管理

5.4.1应根据能源规划,针对园区能源供给和利用,搭建园区能源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宜集成能源监测、能流分析、能效诊断、能源预测等一系列能源管理功能,

应具有诊断园区用能情况及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以提升园区能源管理水平。

【条文说明】

能源监测功能需要总览园区能源数据,实现逐级分层、分类、分项、分等级

监控;能流分析功能一般按能源分类分项实现园区用能情况的同比和环比;能效

诊断功能建议综合发展、效益、人文、环境和补贴等因素诊断园区不合理用能,

提出节能建议;能源预测功能需实现日/月/年能耗、能源供应预测等,时间粒度

和预测范围宜按需选择。

5.4.2应在符合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独立性前提下,建立园区能效多层面、

多方位评价指标,宜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属性层和指标层,兼顾定量指标和定

性指标;园区能效指标目标层应以提升园区能效综合水平为目标,准则层应兼顾

发展、效益、人文、环境和补贴等方面。

1在发展属性层面,园区能源体系应兼顾可靠、效率和技术。可靠性指标

层宜包含能源缺额率、供电线路通过率、供热故障率、功率波动等指标;效率性

指标层宜包含综合能源率、清洁能源供应率、相对节能率、设备利用率等指标;

17

技术性指标层宜包含系统热电比、园区用能舒适度等指标。

2在效益属性层面,应考虑园区能源体系建设成本,兼顾园区能源体系收

益。成本性指标层宜包含系统成本、其他设施成本、成本回收期、电网购电增加

量等指标;收益性指标层宜包含网损费用减少量、系统售电收益等指标。

3在人文属性层面,指标层宜包含园区用能满意度、基础设施完善度等指

标;在环境属性层面,指标层宜包含CO2减排率、有害气体减排率、噪音等级、

园区生态保持率等指标;在补贴属性层面,指标层宜包含政府补贴和分布式能源

补贴等指标。

【条文说明】

园区一般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低碳节能高效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从发展、效益、人文、环境和补贴等维度建立评价指标,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的必然选择;建议园区坚持综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

因地制宜地将评价指标体系与自身园区情况相结合,在综合考虑园区低碳经济高

效发展的内涵基础上,高质量执行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园区产业升级、创新驱动、

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管理品质提升。

5.4.3应结合平台数据采集,依照园区能效指标开展能源平衡分析;根据分析结

果,能效诊断应抓住园区节能降耗主要矛盾,遴选适于园区的节能改造方案,指

导实施节能改造;能效诊断应提出改造后的节能减排量和效益,宜提供不同能源

折标煤计算。

【条文说明】

能效诊断需实时更新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发布的节能减排政策、规范和标

准;能效诊断重要数据需要来源于各级政府或行业主管单位发布的统计年鉴。能

效诊断建议包括数据采集、能效分析、改造方案、节能效益计算等内容,向园区

提交可供查阅的能效诊断报告。

5.4.4应确保消防器材、燃气设施、防汛防台应急物资储备等硬件设备的完备性

和性能表现;应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对高风险设备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护,及时发

现异常设备;应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制定能源补给对策,确保园区能源安全运行。

建议定期排查光伏热斑效应、风机过温、储能热失控、其它能源设备故障和

电缆短路等各类风险隐患;建议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应采取增设排水、加固设备、

防尘防沙等措施,加强管理巡视,需提高灾情勘察、抢修复电水平,按照轻重缓

急快速有序抢修复电。

5.4.5应通过“线上管理平台,线下管理团队”的方式为园区绿色、低碳、健康

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管理团队应指导园区分阶段建设主动配电网、微网,使用可

再生能源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持续规范园区能源管理;应负责组织园区能源利用

状况普查和分析,建立园区各种能源消耗指标及园区能源指标管理体系;应积极

18

搜集各种节能技术情报,开展节能技术管理,持续制定园区节能改造方案。

【条文说明】

管理团队需为园区提供用能秩序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用能需求代理等能源

服务;需开展园区日、旬、月的能源消耗数据统计工作,与能耗定额分配数据对

比,及时掌握能源消耗变化趋势;需通过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挖掘园

区节能潜力,逐步实行园区能源综合能耗考核定额、和能效提升目标等考核制度。

19

6绿色建筑

6.1专项规划

6.1.1园区建设用地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

【条文说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投资强度、容积率、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

施用地所占比重、建筑系数、绿地率五项,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园区在土地利

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项目建设所在地有地方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时,项目除

符合国家现行规定外还应符合地方要求。

我国部分行业已制定了本行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如钢铁、机械、电力、

煤炭、建材、有色金属行业等,申请评价的项目建设用地应符合所属行业控制指

标要求。

6.1.2合理规划设计园区硬化设施及建筑布局,降低热岛强度。通过计算机数值

模拟分析,对硬化设施及建筑布局进行优化调整,热岛强度不大于3.0℃。

6.1.3合理提高建设场地利用系数,整合零散空间;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共

享,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或

利用地形高差的阶梯式建筑。

6.1.4园区建筑布局应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气候特征,营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

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和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夏季增强自然通风,

降低空调制冷能耗,冬季增加日照,降低采暖能耗。

【条文说明】

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自然要素,能够减少项目建设对场地及周边生态系统的

改变,有效降低建筑能耗。从适应场地条件和气候特征入手,优化建筑布局,有

利于创造积极的室外环境。对场地绿化、风环境、光环境的组织和利用,可以改

善建筑的自然通风和日照条件,营造适宜的微气候环境,在有效节能降碳的同时

又大大提高场地舒适度。

对于受生产工艺限制而无法采取优化的建筑布局的项目,需提供说明。

6.1.5园区应制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明确园区内绿色建筑的发展目

标、绿色星级指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园区所有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

【条文说明】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创建是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

措施之一。《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

20

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等国家重要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持续开展绿

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

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园区新建工业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执行GB/T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

评价标准》,园区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评价执行GB/T50378-

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6.2建筑节能

6.2.1园区新建、改(扩)建项目宜实行节能、节水、碳排放评估机制,重点项

目能耗、水耗、碳排放宜达到国家、地方或行业定额先进值水平。园区新建建筑

设计宜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优先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

然通风,根据使用功能要求以及窗口所在朝向特点进行遮阳设计,最大化降低建

筑本体的用能需求。

6.2.2对既有建筑实施分步骤、有序的节能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满足现

行国家及地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

6.2.3园区新建、改(扩)建的建筑在设计阶段应进行建筑本体能耗和碳排放预

测仿真计算,编制详尽合理的能耗和碳排放计算与分析清单,并形成专项报告。

【条文说明】

在设计阶段,将能耗和碳排放控制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约束条件,可有效地

提高设计人员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重点区域的认识和判断,从而改进建筑设计,

提高建筑节能和低碳化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建筑的本体能耗和碳排放,并为建筑

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管控提供依据。

6.2.4日照条件好的新建、改(扩)建建筑,应采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

设,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既有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

屋顶宜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

【条文说明】

增加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措施,2022

年7月由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

出: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

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推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

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对工业园区提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要求,是对国家双碳

战略实施的响应。

6.2.5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宜采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

21

6.2.6结合园区条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高质量建

筑建设,新建园区应至少建设一栋零碳建筑示范,既有园区应至少改造实施一栋

零碳建筑示范。

【条文说明】

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碳中和的主要途径,《2030年前碳

达峰行动方案》、《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均提出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

6.3施工建造

6.3.1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应合理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宜选

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利废建材。鼓励使用性能优良的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

提升建筑健康性能。

【条文说明】

响应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技术导则》5.5.4条款要求,提高绿色建材比例,

使生产阶段碳排放可控;选用可循环材料,可节约能源资源,大幅降低生产阶段

碳排放。因建材多数于施工阶段确定,故施工建造部分规定建材应用类型。

6.3.2应采取集约低碳的施工方式与措施。统筹运输方式,增强运输效率。合理

安排施工机具使用,提高使用能效。分级配置节能灯具,应用节能电器。提高施

工管理水平,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工序,选择最

优的施工组织方案。

【条文说明】

响应住建部《绿色建造技术技术导则》4.3.3要求,采取集约低碳的施工方式

与措施,能够在可控的增量成本范围内,通过统筹管理,最大化降低施工建造阶

段碳排放,便于推广,故采取强制规定。

6.3.3工程项目宜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提高预制构件应用比例。

6.3.4推行工地零排放技术。最大限度采用可再生能源,营地办公区可搭建模块

化近零能耗临时营区。

6.3.5节能降碳效果可控可视化。施工过程可链接能耗、碳排放测量终端,搭建

能耗碳排放监控平台,通过末端测量设备,分时、分项读取能耗数值及碳排放数

值,使材料设备的节能降碳效果可视化、可控。建设期每年提供建设阶段实时盘

查报告。

6.3.6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再利用。可应用高效净水再生系统,实现项目内生活用

水高效循环再生。

22

6.3.7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减量无害化。鼓励施工营地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分散式

处理,利用热解或菌剂方式,处置生活垃圾、餐厨垃圾。

6.3.8建筑垃圾工程渣土泥浆资源化利用。可采用工程渣土处置技术,工程泥浆

固化技术,工地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将轻、重物质分质处理,重物质满足二级

公路重交通及以下等级道路基层使用要求,轻物质如塑料、木材等可进行二次消

纳利用。

6.4运营管理

6.4.1建筑能耗检测。应使用分项计量技术,对建筑物和厂区各类站房内设备、

设施的运行状况已设置自动监控系统。

【条文说明】

“绿色低碳园区”要以能耗、碳排放定量数据为基础,切实履行区域“碳达

峰实施方案”细化指标要求,每年出具准确、可核查的碳盘查报告,碳排放达标

即可称为“绿色低碳园区”。故分项计量技术作为盘查的重要手段,应在“绿色低

碳园区”内强制推广,便于盘查落实真实数据,便于运营后期的能耗评估与节能

改造。

6.4.2鼓励建筑搭建优化能耗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以建筑智能化智慧化的方

式促进节能降碳方式的落地。

6.4.3绿色运营管理。对建筑物和厂区内公用设备、设施的电耗、气耗和水资源

利用等设置便于考核的计量设施,并进行实时计量和记录。对公共照明与动力系

统进行精细化管理,对能耗计量表进行校验,及时更换误差范围较大的计量表。

依据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反馈数据,定期评估能耗分布,为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

撑。不定期进行公共照明系统节能改造。

6.4.4制度完善。公用设备和设施建立完善的检修维护制度,记录完整,运行安

全。建立后评估制度,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客观分析和总结运营管理状况,

对不完善部分进行整改。

23

7绿色交通

7.1交通体系

7.1.1绿色低碳园区的交通体系满足以下要求。

1根据园区空间、人口、产业等发展的特点,宜综合、全面地提出符合园

区发展要求的绿色交通发展的规划目标与发展策略,制定园区绿色交通专项规划,

优先发展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绿色公共交通。

2结合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交通资源配置策略,宜统筹规划园区

综合交通体系功能组织,提出规划布局原则和要求。

7.1.2绿色低碳园区交通体系应涵盖以下内容。

1道路系统,包括道路系统构成、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和海绵型道路等。

2公交系统,包括公交通道、专用道和公交场站等。

3慢行系统,包括慢行网络、公共自行车和过街设施等。

4停车系统,包括配建、公共、路内停车设施布局原则,停车换乘设施、

停车诱导设施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等。

5智慧交通,包括智慧公交信息系统、全可变车道系统、智慧停车、智慧

斑马线和智慧灯杆等。

【条文说明】

本条文明确了绿色低碳园区交通体系规划建设的要求及组成,绿色低碳园区

应依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建设园区交通体系。

7.2道路系统

7.2.1绿色低碳园区的道路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协调园区布局、突出园区特点、兼顾近远期需求的道路规划原则。

2应以公共交通和慢行友好为导向,构建小街区和密路网模式的路网体系。

3应按照园区道路功能、服务功能、通行需求,结合各种控制条件合理布

设横断面。

【条文说明】

本条文明确了绿色低碳园区道路系统的建设要求,道路网络布局和道路空间

分配需体现以人为本、绿色交通优先,以及窄马路、密路网、完整街道的理念。

横断面设计需在交通量、流向、车辆组成种类等调查基础上,综合交通性质、交

通发展要求、地形条件等确定横断面形式和各组成部分尺寸,在规划部门确定的

24

道路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并考虑节约用地。绿色低碳园区应依据《城市道路工

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CJJ37-2012)建设园区道路系统。

7.2.2道路网

1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完善、服务到位的高效园区道路系统。

2根据园区的规模和用地形态,宜划分园区道路为主干路、次干路、交通

性支路、慢行性支路四个等级。

3道路网密度应综合考虑园区所在区域、用地功能和开发强度等因素确定。

4工业园与物流园区的路网密度应不小于4km/km2,服务型园区的路网密

度应大于8km/km2。

5园区内街坊道路应优先设置为步行与非机动车专用道路。

【条文说明】

本条文明确了绿色低碳园区道路系统规划建设的原则、要求及分类,绿色低

碳园区应依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城市道路工

程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CJJ37-2012)建设园区道路系统。

7.2.3道路横断面

1主干路宜采用双向4~6车道的断面形式,采用四幅路或三幅路。

2次干路宜采用双向2~4车道的断面形式,采用两幅路或单幅路。

3交通性支路红线宽度宜取16-24米,采用两幅路或单幅路。

4生活性支路红线宽度宜取16米以下,采用单幅路。

5对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应结合公交专用车道位置和类型全断面综

合考虑布置横断面,并应优先布置公交专用车道。

【条文说明】

公交专用车道分为常规公交专用车道和快速公交专用车道两种,由于其运行

特点不同,对道路和车站设置的要求也相应不同,对横断面的布置影响也较大。

因此,在道路上需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时,先根据公交专用车道的类型,结合车站

布置、道路功能综合选定横断面形式。

7.2.4道路交叉口

1应优先满足公共交通、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安全、方便通行的要求。

2综合考虑道路车道数、等级及沿线建筑,选取合适的交叉口形式。

3采用适当缩窄机动车道、设施带、隔离带等方式在道路红线范围内对交

叉口进行渠化,不宜对道路红线进行展宽。

4针对进口道流量流向严重不均衡的路口,宜增设可变车道,合理配置交

叉口进口道的道路资源。

5结合交叉口地理条件、交通情况、信控方式与交通环境污染等因素,科

学设置左转和直行待行区。

25

【条文说明】

本条文明确了绿色低碳园区道路交叉口规划建设的要求,绿色低碳园区应依

据《城市道路交叉口规范》(GB50647-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建设道路交叉口。

7.2.5海绵型道路

1在保障园区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围绕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

资源建设要求与需求,确定海绵型道路建设目标,明确排水防涝、年径流总量控

制率、径流污染削减率和雨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2园区道路雨水宜以控制面源污染为主,视道路类型不同,可适当设置入

渗及调蓄设施。

3园区道路的海绵化改造主要针对附属绿地、树池、路缘石、非机动车道

铺装等。

7.3公交系统

7.3.1绿色低碳园区的公交系统满足以下要求。

1坚持公交先导,建立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与其他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常规公交与慢行的一体协同,公交车宜优先采

用节能或新能源公交车。

2根据园区不同区域的公交出行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公交线网,

科学界定区域公交走廊,确定公交线路数量、合理布局公交站点。

7.3.2公交通道

1公交线网结合园区的空间结构规划进行布局,实现常规公共交通站点

300米覆盖率≥60%,500m公交站点覆盖率≥90%。

2结合道路功能和路网布局,宜将公交线路划分为干线路、支线两个层次,

干线路结合公交客流走廊设置,支线结合园区支路设置。

3遵循自行车与公交出行的快速换乘原则,考虑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

接,重点配合公交站点的布设。

7.3.3公交专用道

1逐步增加园区内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范围,形成公交专用道网络。

2园区内宜设置常规公交专用道,采用路侧式公交专用道。

3常规公交专用道在平交路口宜连续设置。

7.3.4公交场站

2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