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新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梭伦改革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位,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邦入侵B.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D.自然灾害的威胁2、梭伦改革中体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民主原则的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设民众法庭C.抽签选举公职D.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A.迁都洛阳B.整顿吏治C.移风易俗D.颁布均田令4、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5、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6、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阶层(职业)年代。

1560年。

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

100%

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

100%

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

60%

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

30%

60%

农场主(含自耕农)

50%

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

15%

15%

茅舍农(含牧民)

20%

20%

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7、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8、材料为适应生产生活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增长的临床药物需要;两宋政府在历代医药行政管理基础上进行多次药政改革。多次修订本草,北宋974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管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药物、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命令和剂局(掌管配制药品出卖)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药局的五个门市每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

——摘编自郭慧《宋代药政革新的社会影响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药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药政改革的影响。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代的食封制度分食虚封和食实封两种形式。食虚封的户数与一定的爵位相应;无具体经济利益和特权。食实封虽然与爵位的关系不大,但封家(亦称食封主)众多,据《唐会要》记载,唐中宗时期,食封邑者为一百四十余家,且能得到与实封户数(即真户)相应的物质财富与经济特权。唐中宗时期,入封家的庸调绢是一百二十万匹,政府收入则多不过百万匹,少则七八十万。开元初年;

“天下户版刑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制”。开元三年开始,唐玄宗规定封家不得直接在封地收取赋税,均由州县收取并转运入京,封户缴纳的租庸调全归封家,后又修改继承法:封家嫡男和诸男分食封户,到玄孙一代,只有承嫡房的封户可继续依法承袭,非承嫡房全部停止,并不须归入承嫡房。

——摘编自阁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1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时至(明)嘉;隆之际;当时用人“不论其才,只取无过”,“不论其大,每以一眚(过失)弃之”。“考察之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倾陷善人”。“今人做官奔趋巧媚,以为善官”,致使“朝廷诏旨多废格不行禁之不止,令之不从”,使明王朝陷入边事废弛,财政困难,民众困穷,社会动乱的窘境。隆庆三年十二月,高拱被授任吏部尚书,提出:“非大破格整顿,必不能易乱以为治。”他责成吏部在甄别人才时,“但系贤能,一例升取,不得复有低昂,”并“廉(察)访贤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让初选出来的人才,先到有关部门或下属机构任属官,使其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然后再根据需要及本人特点,委以重任。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高拱强调必须严格考核制度和办法,“惟考其政绩,而不必问其出身”,以治效为准,进行赏罚,对贪污官员不仅要罢官削职,还要提问追赃,“以后凡遇有却贿之官,便当纪之善薄”。在高拱署吏部事期间,选拔了一批贤能,充实到各级机构,使得诸事废弛的局面有所好转。

——摘编自王兴亚《高拱的吏治思想及其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高拱推行吏治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高拱吏治改革的主要举措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初几代统治者“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十分重视制度与法律的创制。朝廷召集大批名臣、学者总结前代法律经验和教训,结合唐朝实际,进行了几次规模宏大的立法活动,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庞大的法律体系,《唐律疏议》被视为中国法制史上的经典之作。唐太宗总结汉代以来的统治经验,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唐太宗说“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避免执法者因缘舞弊;还特别强调保持法律的稳定。唐太宗严申“人有所犯,一一于法”,《唐律疏议》专门有“诸断罪皆须引律令格式正文”一条,强调依法断罪量刑。唐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置了监察机构,监督法律的贯彻执行。唐初几代统治者“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十分重视制度与法律的创制。朝廷召集大批名臣、学者总结前代法律经验和教训,结合唐朝实际,进行了几次规模宏大的立法活动,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庞大的法律体系,《唐律疏议》被视为中国法制史上的经典之作。唐太宗总结汉代以来的统治经验,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唐太宗说“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避免执法者因缘舞弊;还特别强调保持法律的稳定。唐太宗严申“人有所犯,一一于法”,《唐律疏议》专门有“诸断罪皆须引律令格式正文”一条,强调依法断罪量刑。唐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置了监察机构,监督法律的贯彻执行。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的立法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立法的积极作用。——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2、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变法?依据材料分析归纳变法遇到阻碍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2018习近平新年献词。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40年来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3)综合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14、【历史一一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雍正登基后;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并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的影响15、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1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17、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材料中的“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和雅典“陷入绝境”,说明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社会矛盾尖锐,当时梭伦面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矛盾,其中主要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当时雅典面临的危险,排除;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不是梭伦改革准备解决的问题,排除B项;当时没有自然灾害的威胁,排除D项。2、C【分析】【详解】

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与材料“机会均等、公平公正民主原则”不符,A错误。民众法庭是法律机构,不能体现材料内容的主旨,B错误。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明显带有不公平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D。3、D【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D项正确。迁都洛阳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A。整顿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的清明,与题意不符,排除B。移风易俗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4、C【分析】【详解】

根据图表的内容,秦汉铁制农具种类丰富,农具丰富说明了耕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首先并不能说明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其次依据史实当时冶铁主要用于锻造兵器,故A项错误;题目中和表格中都没有涉及官营手工冶铁业,并且根据铁制农具数量也不能得出其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不能说明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D项错误。5、D【分析】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分析出美国联邦法院的作用,得出正确答案。6、C【分析】【详解】

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者的识字率在上升,结合材料时间1560-1700,此时正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有利于技术积累,进而推动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干设问,排除;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农牧业群体识字率较低,可见当时并未实现基础教育普及。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7、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出宋代药政改革的特点要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例如,“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等说明了政府对药政改革的重视的特点,“百姓不能及时买药物;误病情,则杖责一百”等说明了宋代药政改革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等。

(2)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宋代药政改革的影响在材料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而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分析,例如,可以从对药政改革对医疗技术、医药市场、百姓经济负担、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多角度分析。【解析】(1)特点:政府重视;持续时间长;医学理论与实践并举;关注社会;服务民生;继承与创新。

(2)影响:促进医疗技术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稳定医药市场秩序,减轻百姓经济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国家财政收入;为后世医改提供借鉴。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和积极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食实封虽然与爵位的关系不大,但封家(亦称食封主)众多”“唐中宗时期,入封家的庸调绢是一百二十万匹,政府收入则多不过百万匹,少则七八十万”“开元初年,‘天下户版刑隐,人多去本籍,浮食闾里,诡脱繇赋,豪弱相并,州县莫制’”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其突出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唐玄宗规定封家不得直接在封地收取赋税,均由州县收取并转运入京”分析得出。

(2)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缓解封家与州县的矛盾、防止地方割据、解决财政危机和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来回答。【解析】(1)原因:食实封人数众多;地方势力过于强大;封家获取大量封物财富,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封建国家与封家之间占有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特点:严格限制封家的经济特权。

(2)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封家与州县的矛盾;削弱了封家的经济特权与经济实力,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将食封完全纳入了国家赋税制度和财政收支之中有利于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时至(明)嘉;隆之际;当时用人“不论其才,只取无过”可知改革之前选官用人不重才能,从材料“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可得出当时考核赏罚机制不当;根据材料“考察之时,不肖者造作言语,鼓弄风波边事废弛,财政困难,民众困穷,社会动乱的窘境”可知当时吏治腐败,政事废弛;民众困穷,社会矛盾尖锐。

(2)措施:根据材料“但系贤能;一例升取,不得复有低昂,”并“廉(察)访贤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中可知惟才是举,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从材料“让初选出来的人才,先到有关部门或下属机构任属官,使其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可得出注重人才的培养;依据材料“鉴于明中期以来考核中弊端丛生,“以后凡遇有却贿之官,便当纪之善薄”。可得出”奖廉惩贪,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

【点睛】

本题关键在理解材料内容,找出设问相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析】(1)背景:选官用人不重才能;考核赏罚机制不当;吏治腐败,政事废弛;民众困穷,社会矛盾尖锐。

(2)措施:惟才是举,改革选拔官吏的方法;注重人才的培养;奖廉惩贪,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11、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十分重视制度与法律的创制”“建立了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庞大的法律体系”得出重视以法律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根据“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得出礼法并用,德主刑辅;根据“国家法令,惟须简约”“还特别强调保持法律的稳定”得出强调法律简约、稳定,以利于执行和遵守;根据“强调依法断罪量刑”得出严明法制,一断以律。

(2)根据所学法治的作用;可从维护社会稳定;保持法律效力、取信于民、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为后世立法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解析】(1)重视以法律为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礼法并用,德主刑辅;强调法律简约;稳定,以利于执行和遵守;严明法制,一断以律(依法办事,奉法守法)。

(2)维护社会稳定;保持法律效力;能够取信于民;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封建统治;为后世立法提供借鉴等。12、略

【分析】【详解】

第(1)问;“变法”,依据材料一的出处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表现”,依据材料信息“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从地方各级官员;中央官员的态度;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权力大小;支持和反对变法的力量强弱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放格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将改革进行到底”。【解析】(1)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地方各级官员大多持观望态度;中央官员多次违抗光绪皇帝的命令;改革遇到障碍;始终没有落实;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和参与变法的人员很少,力量薄弱。(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四、论述题(共1题,共7分)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14、略

【分析】(1)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中央成立了会考府专门负责清查”说明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脏银”等表明措施比较严厉;“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表明把惩治贪官与树立楷模相结合;“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中提到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根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吏治改革的作用。积极方面来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实打击了一批贪官;使吏治相对清廉;而吏治的清廉又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而起到巩固封建政权的作用。但是消极作用也比较明显: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单靠皇帝一人的热心,不能从制度上去防止腐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点睛:从材料中基本可以归纳出雍正吏治改革的特点和作用。这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考生一定不要脱离材料。【解析】(1)特点:成立专门的机构;措施严厉(严惩贫官);

将惩治贪官与树立精模相结合;

采用密折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相互补充;切中时弊。

(2)积极:一定程度上打击贪官;使吏治清廉。有利于级解社会矛盾,巩固封建政权。

消极:在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15、略

【分析】试题分析:(1)1项属于商鞅变法;2项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3项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掌握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上的自由;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缓解了平民的不满情绪。(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宗教改革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考点:商鞅变法;宗教改革;梭伦改革。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