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法令》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他的主张在当时思想界引发极大轰动。这是因为他提倡A.废除君主B.实业救国C.维新变法D.民主共和3、七十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关于()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B.“两个凡是”的问题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个近代历史上,下列事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②义和团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戚继光抗击倭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国家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人民达()A.10万人以上B.20万人以上C.30万人以上D.40万人以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____7、1937年________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8、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错误:改正:9、【题文】“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卢沟桥事变。

错误:改为:10、材料一: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中国近代化历程主要特点相关重大。

事件代表人物。

(各写两个)第一阶段①____洋务运动②____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③____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④____④____第三阶段⑤____新文化运动⑥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12、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实现了统一。()。A.√B.×13、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乘坐红旗牌轿车检阅三军,“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就是红旗牌汽车。

。A.正确B.错误14、严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有《天演论》。()。A.正确B.错误15、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三大决战击溃了国民党军的主力。______(判断对错)16、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军屠杀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达30万人以上。

。A.正确B.错误17、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要不要维护封建政治制度。______(判断对错)18、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______(判断对错)19、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3题,共15分)20、将下列人物与其成就连接起来21、连线A.京师大学堂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B.商务印书馆b.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高等学府C.《申报》c.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D.《狂人日记》d.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E.《定军山》e.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F.《义勇军进行曲》f.中国拍的第一部无声电影22、连线题.

中共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四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24分)2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24、【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25、【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2分)

A.戊戌变法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2分)

A.周恩来B.贺龙。

C.叶挺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改革的指导文件。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所以答案选C。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康有为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掀起“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变法。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成了当时社会上一股思想启蒙的潮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顽固势力的打压下,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所以ABD不合题意,排除,故选C。​【解析】C3、B【分析】【分析】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来看;当时以“两个凡是”思想为代表的左倾错误依然在国内占有主要地位,导致了经济上出现了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后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问题。故选B项。

【点评】1978年发生我国关于两个凡是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种执政指导思想的讨论,实质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线和实施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线的较量。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检验党的路线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带来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4、B【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个近代历史上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有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④戚继光抗击倭寇在明末,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依托,考查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史实。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戚继光抗击倭寇的相关知识。【解析】B5、C【分析】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以上.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人数.【解析】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计划指标。在全国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强调生产关系上的公有化规模,突出“一大二公”的特点。这是我们党所犯严重“左”倾错误。因此本题填写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7、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国民政府迁都,依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二子目南京大屠杀中的内容:“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据此可知,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考点:南京大屠杀【解析】【答案】12重庆8、略

【分析】试题分析:京张铁路连接北京丰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解析】【答案】错误:唐胥;改正:京张9、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事端,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战而退,日本随后占领东三省。根据关键词九月十八和北大营可知这首歌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不是卢沟桥事变。故把“卢沟桥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解析】【答案】把“卢沟桥事变”改为“九一八事变”10、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历程;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是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和思想三个层面;因此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䜣;第二阶段的重大事件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

【点评】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最先占领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近代史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这一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对中国的侵略。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除此之外台湾还没有和祖国大陆统一,所以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实现统一错误。所以A不对,故选B。【解析】B13、×【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超额完成建设任务。这期间,建成投产了鞍钢、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飞机制造厂。我国第一辆国产的汽车是长春一汽的解放牌汽车。故题干叙述错误,故选B。【解析】B1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是维新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有《天演论》。资料说法错误。故选B。【解析】B15、×【分析】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解析】×16、√【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长达六周的时间里,日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多达30余万人遇难。本题正确,故选A。【解析】A17、×【分析】根据所学;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而顽固派主张排外,用传统的统治方法维护统治,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对待西方的先进技术态度上不同。故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根据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统治;它与顽固派盲目排外有明显的区别。

本题考查所学知识的辨析能力,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解析】×18、√【分析】据所学知;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识记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

“一国两制”是考查的重点,注意识记其提出、含义及成功实践。【解析】√19、√【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解析】√四、连线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詹天佑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侯德榜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魏源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著有《海国图志》;严复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詹天佑、侯德榜、严复、茅以升、魏源【解析】【答案】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教育、文化生活、思想和文学艺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后改名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近代最著名中文报纸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批判。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是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舞台片,它是一部无声电影,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故答案为:A——b,B——c,C——d,D——e,E——f,F——a。

【解析】A——b,B——c,C——d,D——e,E——f,F——a。

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相关知识点。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得了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在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在十五大上,江泽民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200年召开的是十六大上,明确了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