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湘教版高一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3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题文】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A.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为突破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的是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安德罗波夫3、“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海禁政策是应对西方殖民侵略的理性选择B.闭关锁国是保护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理想途径C.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维护小农经济的必然选择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始终使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保持稳定4、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两首诗歌创作背景基本相同B.“乡愁”是国共内战造成的民族之殇C.“酷炎的夏日”是指日本的殖民统治D.两位诗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5、我国能够把生铁和熟铁混炼成钢的灌钢法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三者都是资本,因此它们都是一样的。______(判断对错)7、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与法国的殖民争夺战争中获胜,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______(判断对错)8、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______(判断对错)9、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_(判断对错)10、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_____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下,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11、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时,中国人群情激昂,掀起了一场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判断对错)1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并促成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这加强了君主专制。______。(判断对错)15、明朝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由官方进行。______。(判断对错)16、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军机处。17、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18、从汉至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0分)19、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20、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令‘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自今以来,除谥法。”——《资治通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材料二:“汉武帝时,国力充实。公元前127年——前119年间,武帝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对匈奴的反击。第一次,汉军夺回河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汉军取得河西走廊,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三次,汉军迫使匈奴退往大漠以北,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历史教材材料三:“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仁者爱人”——《论语》(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请举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6分)(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14分)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论点应有史实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观点)③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④篇幅在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五、材料解析题(共4题,共28分)21、“认同”在《辞海》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革命派报纸:《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材料三: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采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材料四: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面有何共同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方面存在集体记忆,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的理解。(3)材料四的认同观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以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唐代相比北宋市场布局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传统中国没能通向‘现代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的角度说明近代开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3、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谈到:“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革命;它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经过这13年(1776~1789年)的摸索,美国人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个新型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伯里克利所指的“多数人”是指雅典城邦哪一社会群体?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体有什么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前无古人的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人建立的“新型国家”与“旧世界专制主义”具有哪些不同。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一制度设计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文明有何认识?2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罗马法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各国的立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1题,共2分)25、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析】赫鲁晓夫是苏联在斯大林领导结束后进行改革的领导者,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却采取了不顾苏联国情蛮干的措施,即大面积种植玉米运动。【解析】【答案】C2、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正确区分苏联重大改革的内容。赫氏改革侧重农业,勃氏改革侧重重工业,戈氏侧重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排除D,故选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三次改革的措施【解析】【答案】A3、C【分析】【分析】材料主要分析的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分不开的。在封建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最主要的产业,是赋税的主要来源,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历朝统治者莫不重视。故选C。ABD均未从必要性角度考虑。4、A【分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指的是日本于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殖民统治;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集团败退台湾,从此“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状态。两首诗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故BC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是由于外国侵略导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爱国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由于国共内战导致台湾与大陆的分离;因此两首诗歌创作背景不相同,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掌握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近代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A5、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故B正确。
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灌钢法。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低。【解析】B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6、B【分析】官僚资本主义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民族资本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剥削劳动者和阶级对抗之上的;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一种进步的经济成分;外国资本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成分;解题的关键是对“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区别的把握。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B7、正确【分析】结合所学;18世纪中期,英国同法国进行七年殖民争夺战争,最终获胜,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故答案为: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学生结合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特征和结果,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正确8、略
【分析】德意志帝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宪法》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记该宪法的主要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局限性:
①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和资产阶级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
②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③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解析】A9、错误【分析】1953年底;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有深远的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答案为:
错误。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日内瓦会议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解析】错误10、公有制邓小平【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三大改造把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1975年周恩来病重,在毛泽东支持之下,邓小平主持了中央日常工作。
故答案为:
公有制;邓小平。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和文革对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解析】公有制邓小平11、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鸦片战争,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需要掌握五四运动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五四运动和鸦片战争影响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B12、B【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钢铁工业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兴工业,故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解题的关键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的识记。
本题考查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B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3、√【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等国开展殖民掠夺和殖民争夺,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称为“日不落”帝国。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答案】对14、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题干“加强了君主专制”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对行省制的主要作用的正确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B15、A【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的海禁政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是考查明朝的海禁政策;注意掌握海禁的含义。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较简单。【解析】A16、×【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南书房,后来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答案】错17、×【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是在1957年,而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是在1956年考点:中共八大【解析】【答案】错18、√【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从汉代到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隋唐五代的节度使制都使地方的权力过大,埋下了地方割据和分裂的种子。到北宋,宋太祖任命文官担任地方官,削实权;费兵权,制钱谷,以及元朝之后的行省制度中央集权达到了极点,故本题是正确。
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趋势。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10分)1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2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写出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人的事迹各两例。(2)“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含义是在孔子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主导思想,秦皇汉武奠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统治基础,此一观点说法正确,结合史实找出具体史实论据加以论证即可。考点:儒家思想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答案】略五、材料解析题(共4题,共28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革命派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汉人种(族)是也”;“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一认为中国人是汉人,是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基础上,而材料二是建立主权在民的基础上的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原因是从辛亥革命的推翻清朝以及建立中华民国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欧洲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第一小问共同点必须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分析,如代议制、市场经济体制与启蒙思想的影响等;第二小问可以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罗马法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归纳。
(3)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要考查准确理解分析的能力。材料四是选自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据其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四的认同观是阶级认同,其是超越民族、国家与文化,结合1949年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出对中国的影响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动文化大革命,在二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解析】(1)差异:材料一认为中国人就是指汉人。材料二认为是指中华民族;材料一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基础上,材料二建立在主权在民(或民主共和)的基础上。原因:早起革命派为推翻满清贵族(或清朝)的专制统治,故强调反满兴汉。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故强调民族平等、民主共和。(2)共同点:政治制度: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经济体制:都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理解:政治传统指雅典民主政治;法律传统指罗马法;(3)对中国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或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对世界格局:形成两极格局(或两大阵营对峙)22、略
【分析】
(1)第一问解答的关键是从图片切入;结合宋的市的发展进行思考.第二问解答的关键是从“传统中国没能通向‘现代化’”的原因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进行思考;
(2)第一问解答的关键是从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的不同切入;结合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前提背景进行思考.第二问解答的关键是从市场的角度说明近代开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切入,结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的经济影响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宋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近代中国的开放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的经济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1)第一问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不难看出;北宋的市场突破了空间限制,形成繁华的商业街.第二问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进行作答;
(2)第一问主要考查准确解读图片;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与世界市场接轨.即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的.第二问主要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要明确从市场的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变化:北宋的市场突破了空间限制;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原因: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对城市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束缚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古代城市难以发展为现代化的城市.
(2)不同:近代中国是在丧失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被动开放;现代中国是在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主动开放.
影响:一方面促进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另一方面,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3、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2)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A.确立代议共和制:以“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联邦法院.C.确立了联邦制:对联邦和州的权利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认识.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今中外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理解与掌握;主要考查学生材料阅读与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知识积累:
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迸一步扩大.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④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解析】(1)根据题干材料“在多数人手中”“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可以概括出答案.
(2)根据题干材料“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可知该历史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建立的新型国家即三权分立的代议制;总统制共和制和联邦制.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民主政治的特征是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服从法律.以此把权力关进笼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群体:公民.特点:人民主权(公民民主);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事件:美国独立战争.不同:建立联邦制;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设计: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服从法律.
(4)认识:人类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24、(1)第一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可知,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中“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体现不平等。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自然法的法律观念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原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故答案为: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不能完全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是明显的不平等。(也可以举其它例证)
(2)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意义: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为立法提供了依据),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自然法的法律观念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原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分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十二铜表法》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两则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罗马法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第一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可知,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中“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就体现不平等。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各国立法所遵循的范本,奠定了近代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自然法的法律观念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原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故答案为:
(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法律条文比较明晰,审判;量刑都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不能完全体现“法律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水电产品购销合同附带项目实施进度表3篇
- 2024意向协议书范本建筑工程
- 《谷氨酸发酵机制》课件
- 2025年度太空探索项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酒店前台收银员聘用合同
- 园林绿化工具租赁合同协议
- 设备维修保养协作备案协议
- 工地宿舍管理员聘用协议
- 钟表厂技术员聘用合同模板
- 2024年蔬菜种植合作:大棚与土地转让合同3篇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汽车音频DSP芯片组市场销售前景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礼品定制合同范本
-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01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试题答案
- 烘干煤泥合同范例
- 2025年“三基”培训计划
-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 2024年军事理论知识全册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大纲及模拟题库
- 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试卷)物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