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选修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宗教“异端”运动发端于12世纪后期的法国。下列关于宗教“异端”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②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要求教会进行改革。

③反映了城市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强烈愿望。

④揭开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历史人物,最早领导本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是A.甘地B.穆罕默德·阿里C.凯末尔D.孙中山3、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内容包括。

①穆罕默德·阿里家族享有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

②准许穆罕默德·阿里管辖苏丹。

③对军队人数;军舰建造等有限制。

④所有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

⑤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

⑥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D.①②③⑤⑥4、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A.唐末B.元末C.明末D.清末5、在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把“礼义廉耻”视为救国建国的根本所在,强调把“礼义廉耻”的道德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他把“礼义廉耻”解释为“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其本质意图是A.强化对意识形态的控制B.恢复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C.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D.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主建国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572年明神宗十岁继位;次年改元万历。同年,张居正成为明皇朝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史称:“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权势,张居正对明朝旧政积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前五年着重从政治上整顿官府和吏治,后五年重点转向经济改革。为了改变吏治腐败和因循敷衍的官场恶习,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包括月考;岁考,建立起严密的考核制度。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将赋役以及土贡方物等杂征皆合并为一项,一律征银,按人丁和田亩分摊;赋役额数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额不准减少;赋役额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九个月后,明神宗下诏削去张居正的官秩,并抄了他的家。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也大多付之东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新政的目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的历史进步性及改革失败的根本原。7、材料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这次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一定要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为此,提出要以调整为中心,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积极而又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民经济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民经济调整的意义。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79年6月;四川广汉县委书记常光南随同省领导访问英国。在考察一家公司时,省领导发现,厂长同时担任采购员和技术员,就对常光南说,回去后把你们那里按照这个改一下。常光南回去后,在向阳成立了一个农业公司,管农业,包括种子;防治病害和技术。后来又把供销社作为基础,把街上的商人组织起来,成立商业公司。还把公社的工业组织起来成立了工业公司。三个公司组织起来后,又组织农工商联合总公司。

1980年6月;四川向阳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事后第三天,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打电话问:“你们广汉是不是有个向阳?”回答:“有。”“是不是把公社牌子换成乡政府了?”“我们搞了一个试点。”“谁叫你们搞的?”“我们自己搞的,我们搞个试点,实验,不行就把它换了。”过了一段时间,全国人大打电话说,公社摘牌这件事请示了中央领导,可以搞试点。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摘编自常光南口述、当代口述史丛书编委会编《当代四川要事实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影响。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就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但在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社会福利被分割为职工福利;民政福利、农村五保供养,以及财政价格补贴和某些会共福利几个板块,它们所覆盖的对象和地位权重不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以可替代的社会化福利制度取代了职工福利制度,理顺了国家、单位、个人的关系。1999年国家出台政策开始将各种福利机构和公益机构纳入到统一、规范的轨道。在福利经费来源方面,打破了国家或单位包办的格局,形成了多渠道的筹款渠道。社会福利事业在保障“三无人员”的基础上,开始向全社会老年人等群体开展服务。拓展了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实现了向普惠型的转变。政府还注重引入多元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摘编自宋士云《新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福利事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福利事业发展的影响。10、材料但是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在这方面,如同其他各方面一样,防御规定必须与攻击的危险相称。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困难在于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用相反和敌对的关心来补足较好动机的缺陷;这个政策可以从人类公私事务的整个制度中探究。我们看到这一政策特别表现在一切下属权力的分配中,那里的一成不变的目的是按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和安排某些公职的,以便彼此有所牵制。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根据材料;概括联邦党人关于建立政府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党人上述主张在美国的实践意义。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材料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三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6题,共12分)12、特定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往往有较强的感染力,含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下表为20世纪80年代红遍全国的口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口号。

注释。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1年北大学生提出;推广到全国。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在全国范围内民间口口相传。

摸着石头过河。

陈云在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得到邓小平的赞同,成为全国范围的媒体用语及民间口语。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提出;全国广为流传,城市;农村墙上标语中出现率极高。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邓小平提出;20世纪80年代在新闻报道,街谈巷议中时常出现,流传大江南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在科研部门;学校、厂矿等单位广为流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成为全国普通民众新时代的政治指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出现在1980年深圳蛇口港建设工地;后获得邓小平的首肯。20世纪80年代全国建筑工地;大型工程现场不可或缺。

(1)根据材料;从“时代与口号”关系的角度,对以上口号红遍中国的现象作出解释。

(2)假如你生活在1898年的中国,请你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一句具有时代气息的口号,并对口号的影响力做出评估,简要说明评估的依据。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啃蝌蜡(可口可乐)".名字还不是这种饮料最古怪的地方,它棕褐色的液体、甜中带苦的味道,以及打开瓶子后充盈的气体,让不少人感觉到既好奇又有趣1949年,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可口可乐又重返中国大地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现象,概述并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①明确所选阶段;②指出该阶段对应的历史现象;③全面准确的评价这一历史现象)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改革或变革总是首先在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通过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新理论,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中国密码”》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也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提出了目标,作出了部署。深刻领会这些要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至关重要。

——新华社《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试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史实论证材料一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中英比较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说明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19世纪是个政治上疾风骤雨的时代,但并非所有的政治变革都能被冠以“革命”之类的词汇。不过我们依然可以说这是一个“革命的时代”。究其原因,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政治动荡,并且都以激进和暴力为特征。不过这些革命有很多都失败了,还有很多偏离了人们起初的设想。除此之外,如果我们变通地理解革命这个词,把那些政治集团快速或者基础性的反常的更替也算进去的话,我们就能发现这个时代有许多非暴力性的政治变革达到了革命性的结果。——摘编自罗伯茨《欧洲史》材料反映了作者对19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4分)18、自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历经反复斗争,请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法国人民曾几次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分别称做什么?1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各项参政员候选人推出后报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置委员九人,其人选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定。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毛泽东等人发表对国民参政会的意见称:“虽然在其产生的方法上;在其职权的规定上,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

——摘编自《新华日报》1938年7月5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国共两党在国民参政会问题上的不同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参政会的历史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详解】

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①错误;宗教“异端”运动为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而不能说揭开了序幕,④错误;发端于12世纪后期法国的宗教“异端”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败,要求教会进行改革;反映了城市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强烈愿望,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甘地是领导印度独立的人物,1947年印度独立;穆罕默德•阿里于1805年开始改革;凯末尔是领导土耳其进行革命的人物,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综上所述,1805年最早,故选B,ACD排除。3、D【分析】【详解】

据敕令规定可知①②③是正确的。敕令规定埃及军队上校以上的军官的任命必须得到素丹的批准;所以④是错误的;接受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因为⑤⑥属此条约内容,所以⑤⑥也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D。

点睛:注意④中的限定词“所有”以及敕令的规定之一“接受183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条约”,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4、C【分析】【分析】

【详解】

明末,昆腔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故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5、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蒋介石认为“礼义廉耻”是救国建国的根本,强调“规规矩矩”“正正当当”,显然其意图是强化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选项A正确;蒋介石统治时期正统思想是三民主主义而非儒家思想,因此选项B排除;“礼义廉耻”属于传统文化内容,其不能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选项C排除;蒋介石执政时期是一党专政,因此其目的不是实现民主建国,选项D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详解】

(1)由材料“对明朝旧政积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可得出革除明朝旧政积弊;由材料“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结合所学,可得出增加财政收入;由材料“改变吏治腐败和因循敷衍的官场恶习”,可得出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2)关于“进步性”,由材料“将赋役以及土贡方物等杂征皆合并为一项”,可得出简化了赋役制度;由材料“一律征银”,可得出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由材料“一律征银”,可得出赋役货币化,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关于“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张居正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必然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解析】(1)目的:革除明朝旧政积弊(改变吏治腐败和因循敷衍的官场恶习);增加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2)进步性:简化了赋役制度;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赋役货币化;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张居正改革触犯了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导致了改革失败。7、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中共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得出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政府主导;根据“为此,提出要以调整为中心,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得出稳步推进;根据“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得出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根据“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得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意义:根据“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建立健全良好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通过调整、改革和整顿,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经济工作摆脱“左”的束缚;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落实;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概括。【解析】(1)特点: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政府主导;稳步推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意义:有利于经济工作摆脱“左”的束缚;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落实;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在向阳成立了一个农业公司;管农业,包括种子;防治病害和技术”“四川向阳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得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并举;根据“我们搞了一个试点。”“公社摘牌这件事请示了中央领导,可以搞试点”得出群众自发改革与政府支持相结合;还可从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等分析总结。

(2)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农村地区稳定、为城市全面改革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解析】(1)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并举;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群众自发改革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2)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稳定;为之后的城市全面改革提供了借鉴。9、略

【分析】【详解】

(1)从材料“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纳入到统一规范的轨道”等可知;福利制度改革法制化、规范化;由“在福利经费来源方面,打破了国家或单位包办的格局,形成了多渠道的筹款渠道”等可知,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由“拓展了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实现了向普惠型的转变”等可知,保障范围扩大;由“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等可知,参与主体以国家为主体,多元力量并存;其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本小题比较简单,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福利制度本身的发展完善,保证民生,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解析】(1)特点: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福利制度法制化;规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保障范围扩大;建立普惠型制度;福利事业以国家为主体,多元力量参与等。

(2)有利于福利制度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完善:有利于保障民牛,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10、略

【分析】【详解】

(1)“主张”;根据材料信息“但是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必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毫无疑问,依靠人民是对政府的主要控制;但是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用相反和敌对的关心来补足较好动机的缺陷,这个政策可以从人类公私事务的整个制度中探究”概括得出:政府的权力要分散;政府应具有足够的权力、政府的权力应受到人民的制约、政府部门之间要相互制衡等。

(2)“实践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促进了联邦宪法的通过和联邦政府的建立、克服了邦联制的弊端、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有效管理了国家、促进了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等角度分析。【解析】(1)政府应具有足够的权力;政府的权力不能过于集中;政府的权力应受到人民的制约;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

(2)促进了联邦宪法的通过和联邦政府的建立;克服了邦联制的弊端,有效管理了国家;促进了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11、略

【分析】【详解】

(1)内容:根据材料“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可归纳出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民族教会和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可归纳出通过没收教产,增强国王经济实力。作用:结合材料和英国国教改革的影响可知作用需要从冲击天主教的统治、使英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加强中央集权及推动民族国家的出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甲午战争后:根据材料“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可归纳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根据材料“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可归纳出中国的政治精英意识到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可归纳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成为全民共识;根据材料“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可归纳出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化,中国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3)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需要从提升民族国家意识是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方式、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民族的复兴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内容: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民族教会;确立王权至尊(或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没收教产,增强国王经济实力。

作用:使英国获得了民族独立;促进了英国人民对国家的认识,强化了民族认同感,民族意识大大增强。

(2)甲午战争之后:民族观由麻木不仁发展到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中国的政治精英意识到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各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抗战时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成为全民共识;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3)提升民族国家意识是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团结的方式;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民族的复兴。三、论述题(共6题,共12分)1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口号其实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反映。首先,对材料中的口号进行分类,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属于思想文化;“振兴中华”属于经济建设等等。然后,结合所学,从口号的归属领域、反映的相关现象和史实等角度对分类的口号进行解释即可,例如“振兴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改变旧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最后,对材料中的口号的作用进行综述,这些口号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反映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望,推动了改革开放。

(2)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的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不同政治派别提出了不同的挽救民族危机的方案,因此口号要区分不同的阶级和政治派别,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口号,驱除鞑虏,创立民国,但是该口号只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传播,因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维新变法,所以影响有限。【解析】(1)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进入新时期,各项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逐步展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文化科技领域的口号,反映了各项事业的拨乱反正;“振兴中华”等口号表明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反映出党领导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中改变旧观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以上口号顺应了80年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反映了时代主题和人民的愿望,因而得到广泛传播,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2)示例:口号:驱除鞑虏,创立民国。评估及依据:口号只限于革命派知识分子范围内传播,当时的主流思想是维新变法,因而影响有限。(注意:口号应具有正能量,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13、略

【分析】【详解】

首先依据材料“1927年”“1949年”“自此之后的30年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划分出准确的三个阶段。

其次;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又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之后又再次进入大陆市场的原因;其中,192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相关,1949年的退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相关,1979年后再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和改革开放相关。

最后,在具体阐述的过程中,注意史实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通畅性。【解析】三阶段: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49年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978年改革开放根据以上阶段按要求答题。

具体答案: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大地。评价:可口可乐在1978年以后重返中国大地,首先是我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其次是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促进了中美两国经济贸易的往来。可口可乐重返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的变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国内饮料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个论述题,首先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加以论述。根据材料一“更新人们的观念,解放人们的思想,并在社会各阶层取得广泛共识,才有可能使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使因为中国人民在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才会取得突出的成就,从而说明思想解放,促进了改革开放,因此可以总结出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述可以从改革开放的背景即真开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论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南方谈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华主义等方面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解析】观点: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发展。论证:1978年,关于实践和真理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极大地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等。(其它言之有理答出3点即可)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得出论题为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论述时,可结合图片中的中国建筑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强化。结合英国的建筑分析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再联系建筑所反映的国家政体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总结得出,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解析】示例:论题: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关系。

说明: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开始确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得以完善,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国王“统而不治”,但却是国家的元首,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王宫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的地位。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阁,任首相,掌握行政大权。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的权力受议会的监督控制。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权力中心,体现了民主的政治风格。

总结: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国家历史建筑呈现出的特征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政治关系的真实写照。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题目的要求是对此围绕“政治变革”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19世纪中外历史予以阐述。因此可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以来,西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确立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如可提炼主题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论述时,可先分析19世纪以来政治变革的原因,如工业革命、启蒙思想等。再结合所不这,列举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民主政治变革的具体内容,最后总结概括其影响和反映出的世界发展趋势。【解析】示例一19世纪是政治变革的时代。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和英美代议制政体的建立;民主政治逐渐成为历史潮流。欧洲许多国家掀起了反抗封建专制,建立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高潮。

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趋于完善。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防止暴力冲突和促进社会稳定。俄国为了化解社会矛盾和巩固统治增强国力,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废除农奴制,极大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亚洲,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走向近代化,并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中国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掀起变法图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加快了走向近代民主的步伐。

法国大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持续不断,最终通过1875年宪法,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使德国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美洲经过反殖民斗争,部分地区实现了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也有所发展。

19世纪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不断的推动各国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

示例二政治变革具有多样性。

英国的代议制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英国国内各阶层十分重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代议制的成熟使得英国政治变革可以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

美国建立之初;南北经济差异十分明显。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这种差异和矛盾日益突出。南北政治;经济斗争表现为分裂与统一的斗争。

19世纪德国和意大利的政治变革;既有排除外国势力的斗争,也有国家统一的性质,更有政治民主化的色彩。

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变革则具有鲜明的反殖民斗争的性质。

示例三非暴力变革可以达到革命的效果。

示例四19世纪是革命的时代,通过暴力革命不断推动政治变革17、略

【分析】【详解】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中叙述了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逐步走向完善的,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政治制度的发展也具有双重性。学生可以就这些角度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来拟定论题,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美国民主政治特征等具体内容来分析说明。【解析】示例一: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会一成不变,应因时而发展创新。

依据:唐朝通过“三省”实行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相权,独尊皇权;宋朝实行“两府三司”分化相权,强化皇权;元朝后期丞相权力很大,左右皇位继承;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这些都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发展与时俱进。结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因时而变。

示例二:

观点:任何政治制度不会一成不变,应因时而发展创新。

依据:中世纪英国封建贵族通过《大宪章》,以议会权力限制王权;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斯图亚特王朝信奉“君权神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