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淮安市名称“淮安”寓意“淮水安澜”。中国历史上曾以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A.北宋和辽B.辽和西夏C.北宋和金D.南宋和金2、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南宋时期3、下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造船技术D.指南针4、唐太宗善于纳谏,他常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5、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6、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如示意图)”;指的是()

A.一百名学者在争鸣B.一百家派别在争鸣C.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D.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7、断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依据是()A.半坡彩陶上的符号B.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金文C.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和帛书D.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甲骨文8、宋代称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的节日为()A.元旦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9、《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两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上述材料反映了()A.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引进石榴种子B.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C.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西汉的友好交往D.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唐朝时新罗位于今天的半岛;位于今天的印度半岛。1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她的统治时期史称有____。12、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皇帝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材料二】“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唐太宗【材料三】“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资治通鉴》【材料四】“玄烨是中华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统治时间不仅仅是最长的,而且也是最具活力的””他幼年登基,斗鳌拜、平三藩,亲征雅克萨,创一代盛世。”【材料五】“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请写出材料一中“唐宗”、“宋祖”的姓名。20材料二是唐太宗是针对创立于隋朝;于唐朝时完善的一项选官制度而发出的感慨。这项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21材料三中的描述是对武则天的评价;请写出“为之用”的一名英贤。

13、光辉的中国古代文明。

(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______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

(2)公元前770年,______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______。14、小张与小王讨论汉武帝时,他们一起将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列表如下:。方面措施政治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实行和亲政策,把昭君嫁给匈奴首领上述表格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错误:理由:15、【题文】判断题(共5题;10分)

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

2.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由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领导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作战,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北各省的基础。

3.基督教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4.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正式颁布《法典》,《法典》确定了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5.湖南作为古代书法艺术兴盛地区之一,其中有欧阳询、怀素等著名湘籍书法家。16、唐朝时期,人才辈出。(1)他敢于直言,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他就是最著名的谏臣____________。(2)他的诗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他被誉为“诗仙”,他是_____;

(3)他的画笔力刚健,人物神形兼备,《历代帝王像》是其代表作,他是_____________,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_________。17、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______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______最为著名。18、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会不会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石器。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五铢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A.正确B.错误20、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是形容的赵国的赵括。______(判断对错)21、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战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史称西周。______(判断对错)22、功盖千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楚国人修建的。______(判断对错)23、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9分)24、古代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分别产生于哪些大河流域?请将它们与它们的产生流域连接起来。1古代巴比伦文明A黄河和长江流域

2古代埃及文明B尼罗河流域

3古代印度文明C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4古代中国文明D印度河流域

1——()2——()3——()4——()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1题,共4分)25、列举唐太宗时三个名臣。(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宋金南北对峙。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金和议;知道中国历史上曾以淮水为界的两个民族政权是南宋和金.

本题以我市名称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朝时期的民族政权的并立.【解析】D2、D【分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我国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故选:D。

本题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解析】D3、B【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明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做出了贡献。《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就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排除ACD,故选B。【解析】B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时期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材料中引文主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时期重贤纳谏的治国风范,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经常通过大臣的谏言进行自我对照,发现过失及时修正。他的这种胸襟犹为可贵。对于有时直言进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大臣魏征,唐太宗非但没有定他的罪,还非常器重他,材料就是魏征死后,唐太宗所说,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三朝的最后一个国君都暴虐残酷,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6、C【分析】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产生了各种思想家”史称‘诸之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制度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当代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发扬光大,树立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自豪感.

故选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要注意区分百家争鸣各家的思想主张.【解析】C7、D【分析】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故选D.

本题考查甲骨文.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先秦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解析】D8、A【分析】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守岁,穿新衣,往来拜年等,还盛行燃放鞭炮.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宋代传统节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代传统节日习俗.【解析】A9、B【分析】“汉代张骞出使两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把安石国的石榴引入了中原地区,因此说明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故选:B。

本题以《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两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为切入点,考查张骞出使西域。

本题以张骞出使西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时的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对教材知识准确记忆即可回答,唐朝时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天竺位于今天的印度半岛。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解析】【答案】朝鲜天竺11、武则天“贞观遗风”【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女皇武则天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第一子目女皇武则中的内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可知,故填武则天“贞观遗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女皇武则天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武则天的巩固政权的措施和作用。12、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相关历史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唐高祖退位以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年号贞观。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唐宗”“宋祖”分别是指李世民和赵匡胤。【解析】李世民;赵匡胤。

13、略

【分析】(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起兵打败了桀,建立商朝,定都亳(今河南商丘北).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受到周天子赏赐,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故答案为:

(1)汤.

(2)周平王;齐桓公.

(1)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

(2)本题考查东周和齐桓公称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和春秋争霸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汤;周平王;齐桓公14、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匈奴与汉朝的关系。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卫青、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他们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在漠北大败匈奴主力。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所以,汉武帝时对匈奴不再是采取和亲政策,而是反击匈奴了。本题答案:错误:汉武帝实现和亲政策,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理由:汉武帝在军事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是对匈奴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如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而实行和亲政策,把昭君嫁给匈奴首领的是汉元帝。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解析】【答案】错误:汉武帝实现和亲政策,把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理由:汉武帝在军事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是对匈奴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如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而实行和亲政策,把昭君嫁给匈奴首领的是汉元帝。1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统治者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边疆各族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就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史称文成公主入藏。后又有金城公主与尺带朱丹联姻。唐与吐蕃的通婚,密切了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正确。

2;本小题考查的是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刚刚结束,在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谭震林等人统一指挥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下,以徐州为中心,歼灭大量敌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所以题中说法错误。

3;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751年法兰克福的国王接受了基督教,并向教会赐赠地产,加上教会本身巧取豪夺,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不仅如此,教皇和教会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宗教异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所以正确。

4;本小题考查的是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渴望稳定的统治。这给军人出身的拿破仑提供了机会。1799年,他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在为期间,采取了内外措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如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这些《法典》确定了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5;本小题考查的是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欧阳询;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形成独具一格的欧体。怀素也是唐朝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颠张醉素”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答案】1、T;2、F;3、T;4、T;5、T16、略

【分析】(1)本题考查了谏臣魏征的相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宰相魏征,他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太宗把他比作自己“知得失的一面镜子”。(2)本题考查李白的诗歌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3)本题考查阎立本的绘画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已经大量出现。对后世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等。其中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画,笔力刚健,线条像盘曲的铁丝,人物神形兼备。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niǎn)图》。【解析】(1)魏征。(2)李白。(3)阎立本。17、略

【分析】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故答案为:

越窑;唐三彩.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宋陶瓷业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唐朝与南宋陶瓷业发展的突出代表.【解析】越;唐三彩18、略

【分析】(1)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故答案为:

(1)制造工具.

(2)打制.

(3)磨制.

本题考查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打制和磨制石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及使用打制和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解析】制造工具;打制;磨制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的钱币。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20、√【分析】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不听部下劝告,陷入秦军重围,赵军全军覆灭。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纸上谈兵为切入点;考查长平之战。

本题以长平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1、√【分析】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