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_第1页
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_第2页
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_第3页
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_第4页
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型、形态学分类、分子遗传学特征、发病机理及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类型,DLBCL是一组大细胞、侵袭性的恶性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65岁,超过一半DLBLC患者可以使用标准R-CHOP方案治愈,但大约30%至40%患者会发展为复发/难治性肿瘤。DLBCL可原发于淋巴结或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纵膈和骨骼等几乎全身各个部位,也可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等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DLBCL分型DLBCL形态学分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由大或中等大小的肿瘤性B细胞组成,可以细分为中心母细胞型,免疫母细胞型和间变型3类。

表2形态学分类及特点DLBCL免疫表型DLBCL表达如CD20,CD22,CD79a和PAX-5等CD45和CD45泛B细胞标志物,表面或胞质免疫球蛋白可变地存在,其他阳性标记物包括CD10,BCL6和BCL2。表3免疫标记和频率图2DLBCL,GCB亚型:a淋巴瘤细胞浸润淋巴结(H&E)b淋巴瘤细胞CD20阳性c许多肿瘤细胞GCET1阳性dMUM1染色阴性图3DLBCL,ABC亚型:a淋巴母细胞浸润淋巴结(H&E).b淋巴瘤细胞CD20阳性c许多肿瘤细胞GCET1阳性dMUM1核染色强阳性图4DLBCL,双表达,a淋巴瘤细胞浸润淋巴结(H&E)b淋巴母细胞CD20阳性c40%细胞显示核MYC阳性d淋巴瘤细胞BCL2强阳性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发病机理基因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型(GCB)和非生发中心型(non-GCB)两类。基因表达分子分析将DLBCL分为3个主要亚型-生发中心B(GCB)DLBCL,活化的B细胞样(ABC)DLBCL和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L)。图5在癌症数据库的体细胞突变登记目录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50个突变最多基因注:ABC=活化的B细胞样,BCR=B细胞受体,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GCB=生发中心B细胞样,PMBL=原发性纵膈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疾病不同分型和分期,常见联合化疗组合有:

1、R-CHOP加入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的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

2、R-ACVBP(利妥昔单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博莱霉素和泼尼松);

3、DA-EPOCH-R(剂量调整的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多柔比星与利妥昔单抗);

4、Obinutuzumab(GA101)-CHOP);DLBCL预后预后指数(NCCNIPI)根据以上标准分为四个级别:低危0-1分,低中危2-3分,中高危4-5分;高危≥6分

表6总生存率影响因素比对注:dou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