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化学教师面试_第1页
2025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化学教师面试_第2页
2025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化学教师面试_第3页
2025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化学教师面试_第4页
2025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初中化学逐字稿化学教师面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合价》逐字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化学的X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化合价》。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请坐。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来回忆一下之前学的物质的组成中我们知道,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是说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那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给大家呈现的内容,大家认真观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HclNaclH2OFe2O3这些物质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呢?大家都非常聪明,这些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并且它的原子的个数比都不一样,那我们到底如何才能知道不同元素以什么样的原子个数比结合呢,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化合价》来解决问题。

二、新授

在刚才的观察中大家发现,不同元素相互结合时,它们的原子个数并不都是1:1。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中的化学物质数不胜数,我们不可能每一种都去通过实验测定。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化合价来辅助,那化合价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体现出的价态

首先大家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化合价是有正有负的,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意思是一个化合物它整体显示出来的化合价应该为0。比如说H2O,在水中氧元素体现出的价态通常为-2价,氢元素通常为+1价,因此当氢气与氧气反应时,是2个氢原子结合1个氧原子生成H2O。我们算一下H2O中正负化合价的确为0。

那么根据老师举的例子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HclNaclFe2O3中每一种元素的价态,五分钟后请同学们来分享自己的结论。老师听见同学们讨论的声音已经渐渐小了,那么有哪一组同学先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呢?好,第一小组的小组代表你们来说。恩,你们通过刚才老师说H通常为+1价,那么HCl中为一个H原子结合一个Cl原子生成HCl,又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发现氯元素为-1价。非常棒,把我们刚才讲的知识已经能够运用了。第五组的小组代表补充道因为氯元素为-1价,那么NaCl整体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那么钠元素就显示的是+1价。那对于Fe2O3又该怎么分析呢?第四组同学来说,他们说因为有2个铁原子结合3个氧原子生成,氧元素通常为-2价,那么就相当于氧元素上的化合价为-6,有两个铁原子,则铁元素为+3价。同学们的归纳总结能力非常强,Fe2O3中的元素化合价相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看来你们小组的合作能力可真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了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在这里老师需要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PPT上给大家出示了一些物质Ca(OH)2、CaCO3在这些物质中呢有一类带电的原子团,比如说,氢氧根碳酸根这些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做根。根也有化合价,如为氢氧根-1价,碳酸根为-2价。那么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有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氨根离子它们一般显示的价态老师都给大家展示到了们的PPT上。那经过学习之后,谁能总结出我们判断的化合价依据是什么呢?对,同学们都说是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些元素有它固定的化合价存在。

三、巩固

通过刚才知识的学习,老师跟大家一起总结一些我们常用的价态口诀,跟着老师一起来梳理一下: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变价元素记在心。二三铁,二四碳,一七氯,三五氮。二四六硫要分清,铜汞一二也都有。单质元素价为零。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碳酸硫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嗯,老师听见同学们说掌握了化合价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通过化合价去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五、作业

下去之后老师请同学们做一做我们的课后习题,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

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答辩1:如何教学生巧妙解决化合价计算的相关问题?

面对纷杂的题目,学生若能根据“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灵活运用以下技巧,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先“固定”后“变通”法,即先确定不存在变价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再确定存在变价的元素的化合价。

(2)先“整体”后“部分”法,即先确定含有原子团的化合价,再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确定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3)先“熟”后“生”法,即先确定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确定陌生元素的化合价。答辩2:如何选择合适初中化学课上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初中化学教材内容,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联系生活,引入情境。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是十分有用的,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重视直观和教师引导。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讲行分析问题。

(3)讲练结合法。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对这些难点的教学适宜采用分散教学,教师精讲、学生勤练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可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双边教学活动。二:《化学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化学的X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化学式》。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请坐!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风吹皱面皮,火烧就生气,利刀切不断,斧砍无痕迹。这个谜语好像把大家给难住了,其实呢谜底是水。水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那大家知道水在我们化学中如何用化学符号表示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化学式》。

二、新授

根据老师写的这个H2O,你觉得它都能代表什么呢?恩,举手最快的这位女生你来说。她说能够代表水这种物质。哦?同桌还有补充,你说是能够表示水的组成,因为能看到里面有不同的元素出现。你和你的同桌都非常的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那老师想请问同学们,你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之前都学过哪些物质呀?对,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氯化氢、三氧化二铁等等,大家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化学符号,你们能发现什么呢?对,都是由英文字母或者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这里我们的英文字母在化学中叫做元素符号。我们把这些组成就叫做化学式,那谁来归纳一下化学式的概念,第二排的男生你来说,说的非常全面,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式子。那我们之前学的能够用我们化学式表示出来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吗?对,不能,必须是纯净物。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现在请同学们来看我们的课本上图5-6表示了化学式H2O的各种意义,这个化学式表示的意义都有哪些呢?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看同学们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那么哪一组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你们的结论呢?好,第一小组的小组代表你们来说。非常好请坐,他说表示水这种物质,那就说明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本身,以及能够表示一个水分子。也就是说化学式可以表示我们的微观的分子,非常好啊,那还有补充的吗?嗯,第三组的小组代表你们来说。他说呀,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也就是指在这个化学式中出现了几种元素就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哦,你们还说还能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那就说明了它还可以表示出我们的物质分子的构成。看来大家分析的都非常的透彻。那我们一起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总结出化学式的整体涵义,化学式表示这种物质与物质组成时属于我们的宏观角度,微观角度为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以及分子构成。那如果我们想要表示两个水分子该如何表示呢?对,给我们的H2O前面直接写一个2就可以了,2H2O就表示的是两个水分子。

三、巩固

为了考察大家对于我们化学式的涵义是否完全掌握,老师给大家在大屏幕上出了这样一道问题,符号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内继续讨论,第二小组已经讨论完了你们先来说一说。哦,第一个代表H元素。第二个表示的是H2这种物质、H2是由H元素组成、表示一个H2分子以及一个H2分子由两个H原子构成。说的非常准确,看来我们的基本概念你们已经很清楚了。你们组同学还有补充,好,她说第三个是代表两个H2分子。那么在刚才大家的回答中来分析一下这些数字的涵义,我们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对,是原子个数;那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原子数。那我们这节课的知识就讲到这里。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嗯,老师听见同学们说知道了化学式的的宏观、微观含义、化学式的书写,以及化学式的意义。

五、作业

本节课已经知道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课下思考它到底该如何读呢?化学式是如何确定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

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答辩1:请问你是如何实现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导一堂课顺利进行的宗旨和方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物质的标签,让学生观察,发现标签当中有不同的化学元素,而且其组成不同,代表的物质不同,从身边的物质引入新课,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化学式的定义,以及对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后以水分子为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总结进一步理解水分子中化学元素符号的含义,并且在巩固提高环节让学生继续说出化学式代表的意义,因此达成教学目标。整节课的展开都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知识并学会主动学习、思考,这也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吻合。答辩2:现在常常提到"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为主体”,确保了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主体。三:《什么是元素》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初中化学的X号考生。我的试讲题目是《什么是元素》。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请坐。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原子结构,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原子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小花同学,你说。

好,请坐。小花同学为我们介绍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看来同学们对于原子的结构都掌握了,老师想请同学们来思考,原子它是有千千万万个,那么原子的种类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也是千千万万个吗?带着疑惑,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元素》。

二、新授

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一下课本,找到元素的概念。同学们都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元素是什么?对,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大家把这一个质子数相同圈出来,我们说原子有千千万万个,那么质子数为一的都是什么原子?对氢原子。那么我们把这些质子数相同的氢原子就可以统称为氢元素。

好,那么同学们再来思考,如果是质子数为六的这些原子是什么原子?同学们反应非常迅速是碳原子,我们要把所有的碳原子都可以统称为是碳元素。那么同样的,对于质子数为八的这个原子是什么原子?所有的这些原子又统称为什么元素?同学们快速的思考一下。

哪位同学愿意来回答一下?小丽同学,你说。小丽同学说质子数都为八的是氧原子,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氧原子都统称为氧元素。好,请坐。那么最终同学们对于元素的概念就已经掌握了。元素是什么?对于质子数相同的这一类原子的总称。好,看来大家对于元素都已经了解了,接下来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元素与我们的物质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同学们快速的阅读一下多媒体当中的这几种物质。

我们来认识碳酸钙、氧气还有二氧化碳这几种。我们用化学符号表示出它的组成,然后我们来观察一下对于碳酸钙,同学们能不能找到它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对,它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对于氧气,它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就是氧元素;二氧化碳它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我们来看,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的元素组合可以组成物质,不同的物质它还可以是由同种元素组成,比如说碳酸钙、氧气还有二氧化碳里面它都含有氧元素。

好,那么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的元素和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思考元素在化学变化当中又有些怎样的变化呢?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当中原子是不会再发生变化了,分子是可以变化的,那么元素呢,同学们快速的来看一下多媒体当中为大家带来的实验。

实验播放完毕了,同学们都有怎样的收获?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个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我们看到反应前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反应之后虽然生成了不同的物质——氯化钠,但是我们也发现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元素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再发生变化,原子不变,那么它的元素种类就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变化当中元素是不变的。

看来大家对于元素的相关知识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大家认识一下地壳当中元素的含量又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的打开课本,看到我们这个表格。

同学们都找到这个表格了吗?我们一起来看,在这一个地壳中元素含量最多的是谁?快速画下来。对,我们发现是氧元素它占的百分含量是48.6%。好,那么对于这一个硅元素,它是在氧元素的含量之下的,所以它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那么它对应的含量是多少?同学们也可以去了解。除了这些元素含量较高的之外,我们再来认识这些元素含量较低的有碳、氢、氮。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把这些元素含量较高的氧、硅、铝、铁、钙这5种元素,快速地记一下。

三、巩固

同学们都掌握的如何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练习题,请同学们快速的看一下多媒体,或者是看你手中的导学案,练习题一、二题。老师巡视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做得又快又好。

四、小结

不知不觉这堂课接近了尾声,老师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你本堂课的收获。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五、作业环节

那最后老师针对本节课内容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之后完成我们导学案上作业部分的一至五题,并预习下一节课。

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试讲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答辩1:元素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含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的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②适用范围:元素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原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2)联系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答辩2:如何引导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有效记忆?

(1)对比讲解,提高记忆。对比可以有效地抓住关键词,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有效推进记忆的进程。

(2)重复阅读,强化记忆。有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阅读比不集中注意力阅读的记忆效果好很多,因此教师应采用演示实验、布置预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高效记忆。

(3)不断运用,巩固记忆。对于知识点,人脑每运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记忆得到强化错误的记忆得到纠正。

(4)归纳总结,利于记忆。四:《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逐字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下面我开始我的试讲。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且反应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哪位同学能为老师再解释一下质量守恒定律呢?

举手最快的这位同学,你来回答一下。这位同学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你说的很对,那你能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化学反应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吗?

这位同学说,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因此质量守恒。非常棒,我们给他点个赞!

同学们,那么我们该怎样去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呢?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来学习一种新的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板书标题“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1.化学方程式

(多媒体展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图片)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反应,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大家还记得这个反应的现象吗?我们请第一排的这位同学来回答。

这位同学说,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成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热。这位同学描述的太棒了,非常详细而准确,值得我们学习。

那么大家还记得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怎么写吗?我们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穿红衣服的这位同学,请你到黑板上写一下。(略停顿)这位同学已经写完了,他写的正不正确啊?对,他写的没有问题,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副板书文字表达式。)

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如果是一个外国人,他看不懂中文,怎么才能让他看懂这个表达式呢?

这位同学提出来,可以用分子模型代替中文来表示反应中的分子、原子。我们来尝试用这位同学的建议来表式这个反应。

(展示分子模型反应表达式)看起来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表示这个反应。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用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水分子,表示两分子氢气与一分子氧气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但是老师还是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麻烦,如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应,比如说淀粉分解生成葡萄糖,用这种方法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篇幅才能表示反应。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这位同学举手了,你来说一下。这位同学认为,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化学式来表示氢气、氧气和水。我们来尝试一下这位同学的方法。氢气的化学式H2,氧气的化学式O2,氢气+氧气生成水H2O。(板书)

用化学式来表示确实比前两种方法更为方便简单,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

我们知道化学式也可以表示微观的分子和原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化学式从微观的角度来表示这个反应?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继续添加板书)

我们把这个表达式中的箭头改为双横线,表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并加上反应条件(修改板书),像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化学方程式。(板书)这个反应方程式可以读作两分子氢气与1分子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2分子水。

化学方程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有一些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我们通常用“Δ”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表示生成物是气体,用“↓”表示生成物是沉淀,例如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我们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副板书)

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标注气体或沉淀符号的。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要标注气体符号。同样,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要标注沉淀符号。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了,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这一化学方程式,从中都能得到哪些信息呢?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小组讨论一下。

(略停顿)三分钟到了。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讨论结果。

一组同学说,这个化学方程式告诉我们,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生成水;还说明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和生成的水分子的数目比值为2:1:2。(补充板书)

粒子数目之比

2

1

2

三组同学说,根据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氧气相对分子质量为32,水相对分子质量为18,我们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氢分子、氧分子和水分子相对质量之比为4:32:36,进一步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之比为4:32:36。(补充板书)

粒子数目之比

2

1

2

相对质量之比

2×2

1×32

2×18

物质质量之比

4

32

36

大家都总结的非常全面,非常有条理,看来大家对化学方程式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啦。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它不仅简明地表达了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这也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不知不觉中本节课已经进入尾声了,下面我们请同学再来总结一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第一排的这位同学,你来总结一下。这位同学说,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还能表明参加反应的粒子数目之比。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化学方程式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了。老师再给大家强调一下,使用化学方程式这门语言时,要合理使用加热、气体以及沉淀等符号。

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课后请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你的化学知识,找出以下化学方程式中不合理的地方。

同学们,下课!答辩1:在本节教学中你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的?

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学会从化学方程式获得有关反应的信息,为学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入手,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分析其所提供的信息。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准确表达。应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怎样分析推理,怎样以实验事实为依据,怎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指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让学生学会化学方程式的准确读法,即"谁与谁在何条件下反应,生成谁",初学阶段学生容易在读法上产生错误,容易读成"谁加谁"。

(2)要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能提供的信息,如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表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粒子数量关系;也可表明它们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些都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基础。答辩2: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1)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够直观再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提升技能与科学素养。

(2)设置问题。根据课题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化学史和科技史。从化学史和科技史中,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感受前人的成果对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贡献,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4)结合社会问题与生活经验。选取社会问题与生活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社会与生活的作用,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五:《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逐字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请坐。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察下大家,看看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哪个?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位同学们说是4,因为蜡烛燃烧、爆炸和石灰石燃烧都是化学变化,只有第四个是物理变化。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的时候分别表现出来了怎样的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来看多媒体所播放的视频,看后详细描述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好,播放完毕,我们请举手最早的一组代表来说。他说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发热都是化学变化,这位同学观察仔细。像这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所表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谁能举几描述物理性质的例子?他说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铜是一种红橙色固体,大家经验丰富,但是还不够全面。接下来请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下物理性质都包括什么?这位同学你来,他说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总结的很全。大家要注意在实验室中闻气体味道时,不能像平时呼吸一样大量吸入气体,我来演示下在实验室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我们打开瓶盖,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大家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对,既能嗅到气体的味道,又能保护自己的安全。现在想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这位同学你来,他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表格1-1向我们解释,水可以随着外界条件改变,以液体、气体和固体的形式存在,但水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其化学性质也不变;而化学性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积累丰富,描述得也很准确。物理性质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的,而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物理性质会随着外界条件变化而改变,因此在描述物理性质时一定要备注条件。

二氧化碳与氧气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他们都有什么性质?老师手中有两瓶气体,分别是氧气与二氧化碳,现在前后桌交流,一起总结说说两种气体都有哪些性质。这位同学说两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物质。描述的准确注意到条件了。那有什么化学性质呢,该如何得出?有同学反应很快说到要通过化学变化得知。快阅读书上实验1-2的内容,大家都抬起头来,下面来看老师操作,注意观察现象。第一排同学你来说说现象,他说将两根点燃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一个熄灭一个燃烧的更剧烈了,之所以产生不同现象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观察的仔细。在利用物理性质无法区分两种物质时,可以通过化学性质进行鉴别。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家能否将化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呢?请大家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还巧妙的利用过哪些物质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有的同学说用二氧化碳灭火、用酒精作燃料都是利用化学性质,用石墨制作铅笔、用铝做导线都是利用了物理性质。看来今天知识掌握的很牢固,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物质的用途都是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

课程进行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这位同学你来总结,他说知道什么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还知道性质决定用途。真是收获满满。今天的作业有两个:一是练习册1-3题;二是观察你身边的物质,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好,同学们,下课!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今天试讲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垂听。答辩1:你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变革,多媒体、微课、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并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在教学中可以综合网络资源,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快捷、便利、个性化的学习渠道,同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学习模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2)多媒体和微观模拟等技术,便于向学生展示视频、动画、音频、模拟软件等教学素材,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对于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物质结构与反应,我们可以采用微观动画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相比单纯的讲解法及图片展示,多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能够打破课堂教学的条件限制,使危险性实验、大型实验等很多不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验以模拟操作的形式进入课堂,使化学教学向学生传递的知识更丰富、更完善。答辩2:对于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你是如何进行突破的?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分和判断,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取材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实和现象,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实现由生活中的探究活动向科学探究的转变。

在新授过程中,引导学生描述身边熟悉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如水、氧气、石蜡等。从颜色、气味、状态、硬度、物质的溶解性和能否燃烧、是否易生锈、是否易腐烂、是否易质变两方面将上述性质归类。分析哪些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性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得出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六:《净化天然水》逐字稿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请坐。同学们请看老师投影的图片,这些是我国某地区遭受洪灾过后的场面,尽管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救灾,但是仍一片狼藉,灾区自来水尚未恢复供应,这些污浊的河水可以直接拿给灾区人民饮用吗?同学们说不可以,那应该怎样对其净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下。

(二)新课讲授

请大家思考,在河水中有哪些杂质呢?对于这些杂质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有的同学说含有泥沙、可溶性的矿物质和细菌等,还有的同学说可以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步骤除去。看来大家生活经验丰富,对本节课也做好了很好预习,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来学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沉淀请大家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沉淀实验,同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大家的沉淀实验基本也都完成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呢?二组代表说静置一段时间,加过明矾的天然水样比未加的要澄清,这说明了什么呀?对,明矾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从而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这样的沉淀我们称之为吸附沉淀,而另一杯未加入任何药品的沉淀称为静置沉淀。大家看,经过沉降处理后的水看起来还是有点浑浊,我们进行进一步净化——过滤,也就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插图,想一想过滤会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是的,有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接下来我们通过多媒体观看实验步骤,首先是过滤器的制作,取一张圆形滤纸连续对折两次,这样就得到一个四层的扇形滤纸,然后再用手捏住最外面一层滤纸展开,便得到一个一边是一层,另一边是三层的锥形滤纸。

下面把刚刚折好的过滤器放入漏斗,使之紧贴漏斗壁,并使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湿润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一定要注意将气泡赶走,如果有气泡会怎样呢?对了会使液体的流速变慢。

接下来架好漏斗,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其次取沉降处理过的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过滤的实验操作。

你们小组要注意玻璃棒下端轻轻斜靠在在三层滤纸处,防止戳破滤纸。你们小组注意液体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

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完成了实验操作,根据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将实验的注意事项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以没有气泡为准,可加快过滤的速度;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玻璃棒的下端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戳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三)巩固小结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刚有的小组实验失败,并未得到较为澄清的水,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快来分析一下。这个小组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剖析,说是因为液面高于滤纸,液体会从滤纸与滤杯之间的缝隙流下,导致滤液浑浊,影响过滤效果,希望你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下次成功。

还有其他原因吗?同学们有的说是滤纸破损,还有的同学说是收集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是的同学们,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实验失败,大家今后在实验前要认真搜集各个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成功。同学们现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和处理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过滤操作中严谨细致,避免今天的失误。

好了同学们,科学所打开的世界越来越辽阔,越来越奇妙。一节有趣的化学实验课就快要结束了,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请你,你学会了水的净化方法——沉淀和过滤。后排的男生你也想说,你知道了做实验时要保持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看来大家都是收获颇丰。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完成以下两个作业:一是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水污染及其治理,并形成200字左右的小论文;二是根据家庭现有材料,如脱脂棉、活性炭等自制净水器,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好,同学们,下课!答辩1:简述硬水、软水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鉴别,硬水软化的方法又有哪些?

概念: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

(1)蒸馏,根据水和杂质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获取蒸馏水。

(2)煮沸,煮沸硬水可使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沉淀析出,降低水的硬度答辩2:你认为如何能够上好一堂课?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其次在教学上要求: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七:《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逐字稿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应该都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如果想去书店买一本新华字典,来到书店发现这里的书籍琳琅满目,应该如何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呢?有的同学说字典属于工具用书,我们可以通过书店中书籍的分类来迅速找到。

这位同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回答的非常正确。是的同学们,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化学上对纯净物也有分类,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就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

1.水分子分解

通过上节课电解水的实验,从宏观上可以看出,水电解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具体到微观上,水电解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是如何变化的呢?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请大家观看投影所示的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小组讨论后回答。

大家声音渐渐小了,我们请举手最早的二组代表来谈谈。他说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这位同学勤于思考,表达了自己看法。其实物质是分子大量聚集的宏观表现,因此确切地说,氢气是很多氢分子的大量聚集,氧气是氧分子的大量聚集。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化合物、氧化物、含氧化合物的关系

在化学学习中,常常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之前我们学习过简单的物质分类,大家还记得分为哪两类吗?同学们说可以分为像空气这样的混合物,以及像氧气这样的纯净物。

纯净物还可以分类吗?如何进行划分呢?我们继续学习。大家观察投影所示的水,水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对,氢元素和氧元素。大家看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有人说是纯净物,还有人说水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像水这种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同学们能否说出其它的类似水的物质?大家集思广益,有的说二氧化碳、氧化铁、四氧化三铁,还有的说是高锰酸钾、氯化钾等。大家再来看刚才所提及的物质,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有的含有氧元素,有的不含氧元素。

同学们,像二氧化碳这样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大家说高锰酸钾和氯化钾是氧化物吗?不是。同学们,含氧化合物是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不一定是氧化物,比如高锰酸钾。

同学们能不能对比说出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关系呢?看大家眉头紧皱,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后再回答。请你说,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但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看来这位同学辩证思维能力很强,我们为他点赞。

3.单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氧化物和化合物,大家再来看老师投影展示的物质,它们又具有怎样的特点?是的,它们都由同种元素组成。像氢气这样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大家还能列举类似的物质吗?三组代表举手最早,请你来说,他说有氢气、氧气、氮气、铁和碳等。

单质也有自己的分类,可以分为老师投影展示的金属单质(如铁、铜、银等),也可以分为非金属单质(如氧),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请举例说明。

靠窗的这位同学,请你来说说,他说不一定。像臭氧和氧气在一起,白磷与红磷在一起等,都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都属于混合物。同学们思考的很全面,因此我们在认定一种物质是单质的时候,首先应该确认它是纯净物。

(三)巩固小结

同学们,本节化学课就要接近尾声了,请大家回忆下今天都学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进一步学习了物质的分类,知道了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还知道了如何对其进行区分。

接下来请大家牛刀小试,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的很好,请大家认真总结物质的分类,并将其合适的运用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有两个:一是完成课后习题1-3,二是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知识树、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物质进行区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答辩1:物质分类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图书分成小说、儿童读物、专业书、工具书等便于检索查阅。同样的道理,如果把化学中的物质进行分类后,就可以对化学物质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探索它们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从而找出有关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联系。如根据物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状态的物质;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将盐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等。因此,对物质合理的分类对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如果能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就能利用这些规律去发现或制备新的、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用的新物质、新材料。答辩2:请简要列举出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及化合物。

初中化学范围中常涉及的单质包括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气体。金属单质包括铝、铁、钙等;非金属单质包括碳、磷、硫等;气体包括氧气、氮气等。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及氧化物。常见的酸有稀盐酸、稀硫酸等;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盐包括氯化钠、氯化钾等可溶性盐以及硫酸钡这样的不溶性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包括水、氧化镁、氧化铁等。八:《铁的冶炼》逐字稿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试讲的题目是《铁的冶炼》,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请坐。

大家知道我国年产量最大的金属是什么吗?小美同学你来说,小美同学说是铁,同学们都赞同吗?是的,我国年产量最大的金属确实是铁,那同学们知道铁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吗?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用置换反应,锌和氯化亚铁溶液来制备铁单质,这确实是一个办法,那我们工业上、实验室里也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冶炼得到铁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炼铁的整个过程。

首先同学们一起来观看多媒体,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冶炼铁的场景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在图片当中你发现我们炼铁的原理是怎样的?通过这个图片,我们不难发现利用的是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那么老师想考一考,大家我们在投放原料的时候投放的是一氧化碳和铁矿石吗?同学们快速的来结合我们的图片思考一分钟,时间到。小A同学你说,他说我们投放的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是的,我们在炼铁的过程当中投放的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那大家来思考为什么反应的原理就变成了一氧化碳和铁矿石了呢?老师为大家解释一下,其实啊,我们的焦炭是固体铁矿石呢也是固体,它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我们一般是先让焦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气体和固体碳又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最终一氧化碳就可以接触固体铁矿石来发生还原反应了,那接下来请同学们书写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反应方程式,老师找同学到黑板上来板演。好老师巡视了一下,同学们都基本上完成了,在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上还有一定的问题大家来注意,首先是这一个条件高温一定不能漏掉,来检查一下自己的反应方程式,接下来是要配平,那同学们看一下你是否配平了呢?

铁的冶炼原理啊,大家都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我们就走进炼铁的整个过程,请同学们先来观察老师实验桌前的这整套仪器,分别是什么?小明同学你说,小明同学说,我们所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试管、长导管、玻璃管、酒精灯以及酒精喷灯,好,那接下来老师将要演示整个过程,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我们的实验现象,好,整个操作已经演示完毕了,同学们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思考: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以及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你们小组对于操作步骤有些什么样子的见解?好。你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事件现象,给老师说一说听一听。

老师巡视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啊都讨论的非常的热烈,接下来老师请小组代表来回答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首先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呢?第三小组的同学你来说,他们分析到实验的操作步骤,第一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铁矿石装入到装置里面去,第三步先点燃酒精灯,然后再通入一氧化碳,第四步,装置内的空气完全排尽后,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第三小组的同学对于步骤的梳理条理非常清晰。那么当我们点燃酒精喷灯之后啊,大家都发现了什么样的现象呢?第五小组的同学你们来描述一下,第五小组同学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要补充的?第一小组的同学你们说,他们说尾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把大家的现象总结到一起啊,我们就不能发现,最开始三氧化二铁是红棕色粉末,变成了黑色的单质铁,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尾气燃烧时,我们也看到了有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我们在实验时也要注意,当玻璃管内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时,熄灭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在玻璃管内的固体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并熄灭酒精灯。

看来大家对于铁的演练都有了一定的掌握,接下来老师在多媒体当中给大家带来一个练习,针对于铁的演练过程当中,还涉及到了哪些方程式,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书写出来,老师找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看同学们都写的又快又好,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然大家要注意在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这儿,我们要标明点燃的条件。

时光过得飞快,我们这一堂课就接近了尾声,同学们来谈一谈你本节课的收获吧,小凯同学你说,小华同学你说。看来同学们都分享了你们的所思所学所感,回去之后啊完成我们的课后作业,调查了解工业炼钢的原理和方法,下节课大家一起分享。

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的耐心聆听,请问需要我擦黑板吗?答辩1:实验室中进行铁的冶炼实验时,如何处理尾气?

实验室中一般用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粉末来进行铁的冶炼实验。反应前需要先通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开始后一氧化碳被氧化铁氧化成二氧化碳,但一氧化碳可能未完全反应,通过装置后的气体中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具有毒性,进入人体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机体缺氧,使人窒息死亡,所以反应后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需要经过尾气处理再排放。

具体的尾气处理操作是在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将尾气点燃,使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答辩2:请给出两种计算方法,计算铁的冶炼中还原出铁的质量。

铁的冶炼是在高温下使用一氧化碳将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在计算铁的产量时,有以下两种计算思路。

(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对应关系。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进行计算。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时,反应前铁元素均来自三氧化二铁,反应后铁元素均转化为单质铁,所以反前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含量等于反应后铁单质中铁元素含量。由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三氧化二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还原后得到的铁的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九:《相对原子质量》逐字稿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试讲的题目是《相对原子质量》,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请坐。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生于江苏常熟,是无机化学领域的杰出专家。他对原子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衔称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钐和镝等的原子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张青莲教授多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为提高我国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同时,他对中学教育也十分关心,做过很多工作。张青莲教授博学多才,擅长书法、诗文;精于收藏、园艺和摄影;爱好旅游,足迹遍及我国名山大川,青年时代还曾环绕地球一周。探究、创新精神终生不息。张青莲院士的工作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相对原子质量。

首先老师在多媒体当中为大家带来氢、氧、碳、钠的原子实际质量请同学们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哪位同学愿意来分析一下你的发现,小美同学你说。嗯,小美同学发现这些原子的实际质量都非常的小。同学们都赞同吗?是的,我们发现铝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那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几组数据,如果大家在计算的过程中用这几组数,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大家都反映书写不够方便,使用不够方便。那我们在使用或者是比较原子的质量时,如果能简化成123这样比较简单的数值,会更加方便和高效。有没有什么办法将复杂的实际质量转化为简单的数字123呢?同学们说可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看来大家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是的,化学上一般使用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方便使用,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当中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对比图片,四人为一小组讨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如何的?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

你们小组讨论的非常热烈,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想法还是非常不错的。你们小组有些怎样的见解呢?思考角度略有偏差。老师刚刚巡视了一下,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哪位同学愿意来回答一下?第三小组的同学,你们选一个代表来说一说,第三小组的同学分析到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认为所有的原子质量跟氢原子的比较得到的相对数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是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为标准来取相对值。看来大家众说纷纭,那么我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到底是怎样规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我们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同学们根据这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请同学们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大家要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符号为Ar。接下来我们以氮原子的实际质量,请同学们来计算一下,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同学们都计算出来了吗?我们发现氮原子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当然大家在计算的时候也发现我们取的是近似值。

当然,如果我们每一次使用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直接计算的方式会比较的麻烦,我们应该如何再简便运算呢?请同学们看课本当中的表3-1,在这个表格当中给出了一些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请同学们快速查阅硫原子、镁原子、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同学你说小凯同学经过查阅表格发现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镁原子是24,铜原子是64。

大家对于相对原子质量都掌握了吗?接下来老师将带来一个小练习验收一下,请同学们注意观看多媒体当中的这几种原子,快速计算相对原子质量并查阅课本,看是否计算正确。在刚刚的计算过程当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语言质量的计算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后啊一定要强化我们的计算能力。这堂课就接近了尾声,同学们都有怎样的收获呢?老师请同学们来畅谈一下。

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回去之后啊,完成我们的课后练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氧原子的1/16为标准,计算一下常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同学们下课。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请问需要我擦黑板吗?答辩1:请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对教与学的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分析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针对性。

答辩2:你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变革,多媒体、微课、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掌握并能够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在教学中可以综合网络资源,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快捷、便利、个性化的学习渠道,同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学习模式更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2)利用多媒体和微观模拟等技术,向学生展示视频、动画、音频、模拟软件等教学素材,使教学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对于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物质结构与反应,可以采用微观动画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相比单纯的讲解法及图片展示,多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危险性实验、大型实验等不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操作的实验,使化学教学向学生传递的知识更丰富、更完善。十:《原子的结构》逐字稿

同学们上课,请坐。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问你们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子很小,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果将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原子放在一起,有什么感想呢?有同学举手了,请你来回答,他说原子与乒乓球对比会显得很小,因为原子的体积很小,很好请坐,这位同学知道原子是体积很小的,那到底有多小呢?如果把原子和乒乓球作对比,就像乒乓球和地球在一起对比一样。现在大家能直观感受到原子的体积大小了吧,那你们认为原子还可以再分吗?有的同学说可以,有的同学说不可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原子结构的神秘面纱。

这么小的原子,还可以再分吗?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老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请大家抬头看多媒体,这就是原子的结构大家仔细观察,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结合课本内容想想,稍后我们请同学来回答。

看到大家阅读的津津有味,都很认真,谁找到了答案?后面举手的同学你来说,他说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同桌有补充你来说,他说还发现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找的准确又全面,还说了电性请坐。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原子的构成的微观动画演示图。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最后一排的同学,请你。你说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位置,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旋转运动。概括的准确,请坐。

老师有一个疑问,既然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荷,那原子为什么是呈电中性呢?现在请大家结合书中内容与表格3-1,4人一组讨论一下原子的带电情况,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五分钟以后老师进行提问。好了时间到老师刚刚进行了巡视,看到大家讨论得十分激烈,请第二组的代表来回答,他说因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是呈电中性的。而且还得出了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在数值上的关系。那就请你把你们的智慧成果写到黑板上,给大家讲讲。

他说已知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质子是带电的而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的个数,才能保证核内正电荷数等于核外负电荷数,整个原子才不显电性,并且通过表格数据验证了你的推论。你的讲解真清晰,像小老师一样。

那么,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找一找答案。第三排的同学,请你。你发现氢原子就没有中子,它只有质子和核外电子。你观察的很仔细,请坐。所以我们应该说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这两种粒子构成。

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请抬头看多媒体,上面准备了几个习题,请大家抓紧时间完成。时间到,这位同学你来回答第一个填空题,他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第二题判断题,你说是错的因为氢原子没有中子。大家都做对了吗?看来今天的知识掌握的都很牢固,给自己鼓鼓掌。

愉快的化学课已经接近尾声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这位女生,你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请坐。

这位男生你有补充吗,他说知道了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请坐。看来同学们都是收获满满呀。

这节课就到这里,请大家完成相关课后练习1、2题。并课下搜索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下节课前交流。下课!答辩1:请你简单描述一下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体积很小,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的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答辩2:请谈一谈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化学教学要体现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动人的情境,让课堂趣味横生,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知识,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和信心。

(2)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将化学与人类生活相联系。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可以为化学学习提供资源。教师应从身边的化学知识展开教学,让学生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多开展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他们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教师应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验能力。

十一:《从大豆中提取油脂》逐字稿

今天我试讲的篇目是《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多种植物油的图片。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都说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看来大家的知识储备还是比较丰富的。厨房炒菜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植物油,那么植物油是如何提取的呢?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去进行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

进行新课的学习之前,同学们先来一起复习一下油脂具有哪些性质呢?第二排的男生请你来说,油脂具有不溶于水,与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很准确,请坐。利用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这一特点,可以用有机溶剂把植物果实,如大豆、花生中的油脂提取出来。今天我们就用己烷作为提取所用的有机溶剂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来总结一下实验所需用具和实验步骤。谁想来说说实验仪器和药品有哪些?请最后一排的女生你来说,大豆、己烷、研钵、过滤装置、烧杯和试管。准确又全面,请坐。接下来请看多媒体中所出示的实验操作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首先用研钵把5克大豆研碎,放到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几分钟。现在油脂已经溶在了己烷中,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请同学们继续总结实验操作步骤。靠窗的同学,请你来说。接下来要利用过滤装置进行固液分离,从而得到提取液。

通过过滤操作,我们得到了己烷和油脂的混合液,同学们现在来思考一下,怎么分离己烷与油脂,从而进一步提取到油脂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开始吧。时间到,看到同学们讨论的十分认真,谁有了思考的结果呢?第五排的同学,请你来吧。可以利用两种物质沸点的不同,通过蒸发的方式把己烷分离。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表述也很准确,快请坐。己烷的沸点大约是69摄氏度,而食用油的沸点几乎都在200摄氏度以上。所以本个操作步骤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己烷和大豆油的沸点不同。

请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可以采用热水浴呢?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热水浴来加热吗?后面这位同学手举的最快。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用热水浴来进行加热,要求小烧杯内的试剂受热温度不能超过100摄氏度。同学们的实验经验真的十分的丰富,是的,可以进行热水浴的物质是有一定要求的。热水浴的优点就是可以使物质更加均匀的受热。

现在已经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提取出油脂了!接下来把豆油移入到试管当中,并加入少量水,进行振荡。静置几分钟。现在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大家都说出来了,豆油浮在水面上。是的,豆油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得到的是乳浊液。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化学学习小组为单位,总结实验步骤,并共同完成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实验操作吧!在同学们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老师会下去进行巡视指导,同学们有疑问的话可以举手示意。

好的,看到同学们操作得都十分认真。恭喜大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又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我们已经通过实验了解了如何提取大豆中的油脂。

(三)巩固小结

接下来老师这里再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油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供应热能,在人体中的脂肪可以储存和供应热能,当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就减少,体内积累的脂肪就多,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剩余部分也会转化为脂肪,但是如果摄入的食物提供能量不足以供给活动需要,体内的脂肪就会消耗。可见脂肪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同学们要记住哦,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我们的化学课堂已经接近尾声了,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提取出了大豆油。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的过程吧。

大豆中提取油脂的过程是:研碎→加己烷→静置→过滤→蒸发己烷→加水振荡→静置。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以下作业:1.课后习题。2.查找资料,总结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下节课一起分享。好,同学们,下课!答辩1:怎样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提取的步骤: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可以从大豆中提取豆油。

1.用研钵把5g大豆研碎,放到试管中,加入10mL己烷(一种有机溶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

2.用过滤器过滤提取液;

3.把提取液放在小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

4.观察得到的大豆油。把油移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10mL水,振荡静置后,豆油和水分层,豆油浮在水面上。答辩2:针对这堂课,你认为课堂评价应该如何实施?课堂评价应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两部分。在评价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确定好评价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简单表述为巩固学生对油脂及其性质的认识、掌握油脂萃取的原理及操作方法,评价目标应尽量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一致。

(2)要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对提取大豆油的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关注学生是否存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薄弱点,是否能够进行合理的有效迁移,评价结果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以及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合理建议。

(3)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提取大豆油的原理和方法,还应关注学生探究原理和掌握操作的过程,以及对生活中油脂的认识和生活观念的转变。

(4)应尽量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可采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5)应尽量使评价方式多样化。本节课是实验课,可采用课后习题检测、撰写实验报告和活动记录纸、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十二:《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逐字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我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上课,请坐在之前我们会接触到二氧化碳,那么大家还记得二氧化碳在生活当中哪些方面会出现吗?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的时候是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还有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其实二氧化碳与我们的生活还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在这些碳酸饮料当中也是可以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包括我们在生活当中舞台上制造一些云雾,也离不开二氧化碳的作用。

二氧化碳如此重要,它到底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可以发生怎样的化学物理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空气,或者是观看老师在多媒体当中为大家呈现的二氧化碳,请同学们来观察观测二氧化碳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好,同学们都有怎样的发现,我们发现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种气体它的状态是无色无味的,那么对于这样一种气体,它会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请同学们观察多媒体当中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介绍。那么同学们也可以来看一下我们课本当中的第二个自然段。好,时间到。那么通过这一段文字的阅读,或者是通过这一段资料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二氧化碳它本身在我们自然的环境当中它是气态的,那么我们如何就能够把气态的二氧化碳变成液态的呢?同学们找的非常的准确,我们可以用加压降温的方法,那么我们来看看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就可以将二氧化碳液化。

好,那么我们此时就得到的是依然它的,二氧化碳。那么通过阅读我们也知道,如果对液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