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A.洛阳 B.余杭 C.涿郡 D.江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故A正确;BCD错误。综上故选A。2.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这样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产生,B项正确;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举官吏,唐太宗、武则天均为科举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排除ACD项。选B项。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臣”。为此,太宗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曾向他进谏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A.魏征 B.张九龄 C.长孙无忌 D.狄仁杰【答案】A【解析】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大臣魏征曾向他建议200多次。故曾向他建议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魏征,A项正确;张九龄是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排除B项;长孙无忌是唐朝初期的宰相,但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政治家,排除D项。故选A项。4.一时间,唐朝人才云集,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先后任宰相……“开元盛世”的中华,开阔、宏图、多彩,其影响力远播世界。材料反映出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在于()A.重用人才 B.重视科技 C.发展教育 D.经济实力【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统治者注重任用人才,使得政治清明,经发展迅速,出现了盛世局面,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5.历史图片是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唐朝耕地面积扩大 B.唐朝手工业发达C.唐朝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D.唐朝商业繁荣【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曲辕犁和筒车,属于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表现了唐朝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项正确;生产工具和耕地面积大小无关,排除A项;生产工具和手工业发达与否无关,排除B项;图片生产工具属于农业,与商业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答案】D【解析】据材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并结合所学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诗情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因此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二人创作风格不同,而不是强调对祖国山河的感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二人创作风格不同,而与二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仕途道路的认识,而是强调创作风格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7.唐代《弈棋仕女图》,如图中的贵妇人体态雍容丰满,神态优雅娴静,衣着华丽名贵的丝绸,坐在木榻上,凝视着棋盘,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弈棋渗入日常生活 B.民族氛围比较浓C.出现思想解放潮流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答案】D【解析】由材料图片《弈棋仕女图》可知,图中贵妇的神态、衣着、行为体现了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项正确;弈棋渗入日常生活无法体现,排除A项;民族氛围比较浓无法体现,排除B项;出现思想解放潮流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8.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C.加强了文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汉朝张謇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只有C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9.“它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里的“它”是指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胜、吴广起义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755年开始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从此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B项符合题意;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唐朝瓦解,907年,朱温灭唐,A项不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C项不符合题意;D项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10.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局面延续了下来,形成中国历史上又一段大分裂时期,被称为“五代十国”,其中“五代”所处的地区大致在()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答案】A【解析】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11.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
黄巢 B.李世民朱温C.李渊
朱温 D.李世民黄巢【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李渊、朱温。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趋衰落,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故C项正确。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起义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2.“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评价的古代帝王是()A.隋炀帝杨广 B.隋文帝杨坚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中的“陈桥驿”“杯酒之间销兵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今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材料中评价的古代帝王是宋太祖赵匡胤,D项正确;题干材料与隋炀帝杨广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隋文帝杨坚,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阐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排除C项。故选D项。13.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下列哪项政策是使宋成为“弱宋”的主要原因A.重文轻武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 D.设置转运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时,常处于不利地位。故选项A符合题意;西汉首用休养生息政策,而宋朝并没有使用休养生息政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宋朝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与“弱宋”关联不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4.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宋神宗实行变法,主持变法的是A.赵普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寇准【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选项B符合题意;赵普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A排除;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题干内容不符,C排除;寇准是北宋政治家﹑诗人,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1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属于辽代的瓷器,这件瓷器说明此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的现象,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归纳比较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其共同点是①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②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③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④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答案】B【解析】1005年辽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内容是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北宋与西夏的和议内容是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宋夏和议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促进了西夏与北宋边境贸易的发展。由此可见,二者的共同点是①③;宋辽为兄弟之国,夏对宋称臣,并不是兄弟之国。宋并没有割让土地给西夏。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和D。故选B。17.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变”。从此()A.辽灭亡 B.西夏灭亡 C.北宋灭亡 D.南宋灭亡【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靖康是北宋皇帝宋钦宗的年号,题干中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的事件“靖康之变”意味着北宋的灭亡。ABD三项均不属于金与北宋之间的史实,故选C。18.1141年12月,金与南宋达成和议,即绍兴和议,这一和议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该和议划定的分界线是()A.准水至大散关一线 B.长江至大散关一线C.黄河至澶州城一线 D.长城至玉门关一线【答案】A【解析】1141年12月,金与南宋达成和议,即绍兴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每年宋向金交纳岁币等,A正确,BCD排除。故选A。19.某学生整理了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笔记,在他整理的以下内容中出现的一处错误是()A.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转运使进行管理 B.商业繁盛,“早市”和“夜市”出现C.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D.商业交易中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发达,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故A符合题意,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故B不符合题意;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故C不符合题意;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A。20.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泉州【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元灭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遗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甚至其大汗也命丧南宋的石炮之下。最终南宋被灭,如果说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主要是因为A.当时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政治腐败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需要D.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时战时和,不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元灭南宋,结束了我们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元灭南宋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2.电视剧《忽必烈传奇》首次浓墨重彩刻画了元世祖忽必烈励精图治、建立元朝全过程。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A.建立蒙古政权 B.推行采用汉法的改革C.实行行省制度 D.建立元朝政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中后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所以建立蒙古政权不是忽必烈;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BCD是忽必烈的事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3.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契丹 B.女真族 C.畏兀尔族 D.回族【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内迁与汉人杂居相处;原迁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与汉人无异;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新民族--回族。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中国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将开创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在我国宋元时期时负责监察职能的是()A.枢密院 B.三司使 C.中书省 D.御史台【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立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立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三司使主管财政。故选D;ABC不符题意,排除。25.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元朝时统辖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A.枢密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御史台【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C符合题意;元朝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排除ABD。故选C。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共50分。)26.材料一: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1)依据材料一,指出隋炀帝有哪些压迫农民的史实?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文成公主入藏有关的绘画作品名称及其作者。材料三:(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3)依据所学知识,按顺序写出“五代”指的是哪五个割据政权。材料四: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4)材料四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在互相牵制?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在此基础上宋朝又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材料五: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北宋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5)依据所学知识,指出“1005年的协定”指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黄仁宇先生对“1005年的协定”的看法。(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不得照搬原材料)材料六:岳飞受到陷害,惨遭杀害。事发后,杭州城有一位卖油炸饼的小摊贩憎恨秦桧这对贼夫妇,就用面团捏了两个面人,代表秦桧和王氏,再把他们捏在一起,下油锅炸熟。他高声叫喊:“来,来,大家来吃‘油炸鬼’,吃掉这对害人的狗男女!”“鬼”与“桧”谐音,“油炸鬼”影射秦桧。市民纷纷前来购买,个个拍手叫好。很快,这个小吃传遍全国,并流传至今。(6)据你所知,材料六中的小吃指什么?市民纷纷前来购买反映了人们对岳飞的什么感情?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人们对岳飞怀有如此感情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七:唐代丝织业重心在北方,北宋时期南方丝织品产量超过北方,但生产技术仍与北方有较大差距。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北方丝织业受到巨大打击,大量北方民众南迁,纺织技术工匠也随之迁移,进而导致技术南传。南宋时期,南方以种桑丝织为业的人增多,丝织品产量进一步提高。——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7)依据材料七,概括唐宋时期中国丝织业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材料八:唐朝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市,是主要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8)依据材料八,指出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不得照抄材料)材料九: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元史·地理志》(9)材料九反映出元代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有何创新?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山东在当时属于哪个机构管辖?当时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材料十:《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10)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十中①和②分别指哪个政权?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答案】(1)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2)形式:和亲、会盟;绘画:《步辇图》,阎立本。(3)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4)官职:知州、通判;转运使。(5)协定:澶渊之盟;看法: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6)小吃:油条;感情:对岳飞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原因: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以精忠报国为己任;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军南下,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言之有理即可)(7)变化:丝织业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原因: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发展;北方人民南迁;北方先进的技术传到南方。(8)变化: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或宋朝的城市打破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限制);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9)制度:行省制;机构:中书省;宣政院。(10)政权:①是北宋,②是金;特征: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解析】(1)史实:根据材料一“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的史实;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2)形式:根据材料二《唐蕃关系示意图》可知,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绘画:结合所学可知,唐代与文成公主入藏有关的绘画作品是《步辇图》,该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作者是唐朝的阎立本。(3)政权:结合所学可知,“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4)官职:根据材料四“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通签书施行’。”可知,材料四反映了宋朝知州和通判两个地方官员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5)协定:根据材料五“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北宋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协定”指的是澶渊之盟;看法:根据材料五“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知,黄仁宇先生认为,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根据材料五中“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可知,黄仁宇先生认为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6)小吃: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可知,“油炸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利权技术转让合同简单版(2篇)
- 2025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些内容
- 房地产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度个人与物流企业无人机配送技术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销售团队绩效提成专项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借款借条模板制作与合规审查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教育家精神引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校社协同育人下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
- 2025年个人宅基买卖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专业合作社用工合同模板(2篇)
- 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6讲 阻燃纤维及织物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递等式计算100道及答案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202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高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退休人员节日慰问政策
- QB/T 5998-2024 宠物尿垫(裤)(正式版)
- 4P、4C、4R-营销理论简析
- 《电力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检查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