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产业化技术支持作业指导书TOC\o"1-2"\h\u7857第一章农业产业化概述 3254421.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与特点 329171.1.1定义 3183771.1.2特点 3289951.2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与作用 394941.2.1意义 3215791.2.2作用 45198第二章种植业技术支持 487862.1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4105762.1.1资源调查与评估 4285872.1.2资源收集与保存 4325852.1.3资源利用与改良 426382.2高效栽培技术 4219652.2.1栽培模式优化 479622.2.2肥水管理 5111492.2.3农业机械化 5189632.3病虫害防治技术 5276632.3.1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5291512.3.2生物防治 5122422.3.3化学防治 540382.4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5191232.4.1废弃物分类与收集 5207302.4.2资源化利用 56822.4.3无害化处理 58960第三章养殖业技术支持 5227843.1畜禽遗传育种技术 631743.2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 6252703.3疾病防控与治疗技术 6317913.4养殖环境与废弃物处理 720668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 7198684.1农业机械选型与使用 738654.2农业机械化作业流程 7274494.3农业机械化设备维护与保养 8231074.4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与推广 84952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持 9256455.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944505.2农业大数据应用 9119945.3农业物联网技术 968155.4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 912405第六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9129116.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9136326.2农业污染防治技术 10227856.2.1农药污染防治技术 10219716.2.2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1084596.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10195906.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10276766.3.1农业生态建设 1028116.3.2农业环境保护工程 10190516.3.3农业生态修复工程 10146256.4生态农业模式与推广 1188016.4.1生态农业模式 11207766.4.2生态农业推广 1195186.4.3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示范 1126686第七章农业灾害防治与减灾 112837.1农业灾害概述 11291987.2灾害预警与监测 1119277.2.1灾害预警 11320857.2.2灾害监测 11275647.3灾害防治与减灾技术 1266717.3.1灾害防治技术 12103977.3.2减灾技术 12240657.4农业保险与理赔 12205067.4.1政策性农业保险 12252657.4.2商业性农业保险 1320786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13123038.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331947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3249128.3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 13326438.4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 1332212第九章农业产业化政策与法规 149099.1农业产业化政策概述 1436009.2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 146249.2.1政策目标 14298929.2.2政策内容 14199309.3农业产业化法规与监管 1459109.3.1法规体系 14204459.3.2监管措施 14292499.4农业产业化政策宣传与实施 15180099.4.1宣传策略 15296889.4.2实施措施 156744第十章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与案例 152116910.1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概述 151527110.2成功案例分析与借鉴 151982510.3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162713210.4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展望 16第一章农业产业化概述1.1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与特点1.1.1定义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链为基础,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旨在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1.1.2特点(1)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实现农业与市场的紧密对接。(2)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龙头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整合资源、引导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3)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农业产业化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竞争力。(4)以产业链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强调产业链的完整性,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有机衔接,提高农业附加值。(5)以产业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农业产业化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1.2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与作用1.2.1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深远意义。(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3)实现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通过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1.2.2作用(1)优化资源配置:农业产业化使农业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下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产业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竞争力。(3)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化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缓解农村就业压力。(4)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5)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农业产业化通过产业链的完整性,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章种植业技术支持2.1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2.1.1资源调查与评估在种植业技术支持中,首先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遗传多样性等。评估则侧重于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抗逆性、适应性等。通过调查与评估,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1.2资源收集与保存在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收集工作应遵循全面、系统、代表性的原则,保证种质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保存工作则需采用低温、干燥、真空等方法,保证种质资源的遗传稳定性。2.1.3资源利用与改良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利用。通过遗传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改良种质资源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同时加强种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产、抗逆的种质资源。2.2高效栽培技术2.2.1栽培模式优化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化栽培模式。采用间作、套作、轮作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2.2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2.2.3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包括播种、施肥、喷药、收割等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2.3病虫害防治技术2.3.1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通过田间调查、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预测病虫害发展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3.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2.3.3化学防治在生物防治基础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2.4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2.4.1废弃物分类与收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包括农作物秸秆、残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建立废弃物收集体系,保证废弃物的有效回收。2.4.2资源化利用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生物质能利用、残膜回收等。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2.4.3无害化处理对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焚烧、填埋等,保证废弃物不污染环境。第三章养殖业技术支持3.1畜禽遗传育种技术畜禽遗传育种技术是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畜禽品种,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其生产功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畜禽遗传育种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资源调查与评价:对国内外畜禽品种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收集、整理、保存和评价,为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2)遗传参数估计:通过统计分析方法,估计畜禽品种的遗传参数,如遗传力、遗传相关等,为育种策略制定提供依据。(3)选育方法:采用个体选择、家系选择、群体选择等手段,对畜禽品种进行选育,提高其生产功能。(4)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后代,实现遗传改良。(5)生物技术育种: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对畜禽品种进行遗传改良。3.2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是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1)饲料配制:根据畜禽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目的等因素,科学配制饲料,满足其营养需求。(2)饲养方式:采用适宜的饲养方式,如舍饲、放牧、半舍饲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效率。(3)环境控制:保持畜禽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适宜,有利于畜禽生长和繁殖。(4)营养调控:通过调整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实现对畜禽生长、繁殖、抗病能力等方面的调控。3.3疾病防控与治疗技术疾病防控与治疗技术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1)疾病监测: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觉疫情,防止疾病传播。(2)疫苗接种:根据畜禽品种、地区疫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畜禽免疫力。(3)药物治疗:针对发病畜禽,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4)防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条件,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疾病发生。3.4养殖环境与废弃物处理养殖环境与废弃物处理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主要内容包括:(1)养殖环境监测:对养殖场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2)废弃物处理:对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废水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3)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生物能源等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4)生态养殖: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第四章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4.1农业机械选型与使用农业机械的选型与使用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的基础环节。应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和作物特性,选择适宜的农业机械类型和型号。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机械的功能、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要关注农业机械的能耗、环保功能,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使用农业机械时,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还需了解机械的基本构造、原理和维修方法,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处理。4.2农业机械化作业流程农业机械化作业流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农业机械完成各项作业的顺序、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土地准备:采用深松、旋耕、灭茬等机械作业方式,提高土壤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2)播种:选用适宜的播种机械,保证播种质量,提高种子发芽率。(3)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等,采用施肥机械进行施肥。(4)灌溉:运用灌溉机械进行灌溉,保证作物水分需求。(5)植保:采用植保机械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生长安全。(6)收割:选用合适的收割机械,降低收割损失,提高作业效率。(7)运输和仓储:运用运输机械和仓储设施,保证农产品及时、安全地运输和储存。4.3农业机械化设备维护与保养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日常保养: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和紧固,保证机械处于良好状态。(2)一级保养: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3)二级保养:对机械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和维修,更换易损件,保证机械的功能稳定。(4)三级保养:对机械进行全面的拆解、清洗、检查和维修,恢复机械的原有功能。4.4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与推广是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培训内容:针对农业机械化作业流程、机械选型与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培训。(2)培训形式:采用现场演示、案例分析、互动教学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3)培训对象:面向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率。(4)推广渠道: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农业展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宣传和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5)政策支持: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第五章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持5.1农业信息技术概述农业信息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于一体,以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传输、分析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体系。它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和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2农业大数据应用农业大数据是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农业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监测、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等,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3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网络等设备,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以及农产品质量的追溯。农业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5.4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农产品的在线交易、支付、物流等业务。农业电子商务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农业物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储存、配送等环节。农业物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损耗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难题,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快速发展。第六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6.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对土壤、水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保护。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6.2农业污染防治技术6.2.1农药污染防治技术农药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手段。生物农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物理防治采用光、热、电等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生态调控通过调整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6.2.2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源等;无害化处理技术包括畜禽粪便发酵、农膜回收等。6.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合理施肥、秸秆还田、水土保持、生态沟渠等。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肥料,减少化肥流失;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轻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减少水土流失;生态沟渠构建生态缓冲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6.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6.3.1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等。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3.2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农业环境保护工程包括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通过实施这些工程,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抗灾能力。6.3.3农业生态修复工程农业生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退化土地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通过这些工程,恢复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6.4生态农业模式与推广6.4.1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6.4.2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推广需要企业、农民等多方参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企业应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应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6.4.3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示范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推动生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开展生态农业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第七章农业灾害防治与减灾7.1农业灾害概述农业灾害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农业生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农业灾害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等;生物灾害包括病虫害、草害、鼠害等;人为灾害包括农药污染、化肥过量使用等。农业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严重影响。7.2灾害预警与监测7.2.1灾害预警灾害预警是指根据气象、地质、生物等领域的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灾害预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预警: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如暴雨、干旱、台风等。(2)地质预警:通过对地质环境的监测,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等。(3)生物预警:通过对病虫害、草害、鼠害等生物灾害的监测,预警可能发生的生物灾害。7.2.2灾害监测灾害监测是指对已经发生的灾害进行实时监控,了解灾害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灾害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范围监测:通过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手段,监测灾害范围和受灾程度。(2)灾害损失评估:通过实地调查、统计数据等方式,评估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影响。(3)灾害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对灾害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7.3灾害防治与减灾技术7.3.1灾害防治技术灾害防治技术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灾害,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灾害防治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天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2)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对病虫害、草害进行防治。(3)农业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土地改良等工程措施,减轻洪涝、干旱等灾害。7.3.2减灾技术减灾技术是指在灾害发生后,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减轻灾害损失。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减灾技术:(1)灾后补救:对受灾作物进行补种、改种,减少灾害损失。(2)农业保险:通过购买农业保险,将灾害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3)生态恢复:对受灾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农业生产能力。7.4农业保险与理赔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风险分散和补偿手段。农业保险主要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7.4.1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引导、补贴,旨在保障农民利益的一种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对象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主要包括:(1)投保:农民按照规定的保险费率,向保险公司投保。(2)受灾报案:农民在受灾后,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3)查勘定损:保险公司对受灾情况进行查勘,确定损失程度。(4)理赔: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受灾农民进行赔偿。7.4.2商业性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自主开展的一种保险业务。商业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对象和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流程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类似,但保险费率和理赔标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第八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8.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高校和推广机构为支撑,形成了全链条、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格局。其主要内容包括: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等。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优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还需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8.3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重要途径。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主导的推广服务体系、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技术服务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水平,应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推广服务模式、提升推广服务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8.4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农业科技培训与人才引进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水平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培训,提高其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另,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第九章农业产业化政策与法规9.1农业产业化政策概述农业产业化政策是我国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性和扶持性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9.2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9.2.1政策目标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的目标主要包括: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9.2.2政策内容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生产政策:包括优质粮食生产、特色农产品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政策。(2)农业加工政策: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3)农业销售政策: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4)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9.3农业产业化法规与监管9.3.1法规体系农业产业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9.3.2监管措施为保证农业产业化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1)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监管,保证项目实施效果。(2)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3)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4)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9.4农业产业化政策宣传与实施9.4.1宣传策略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政策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应采取以下宣传策略:(1)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宣传册等渠道,广泛宣传农业产业化政策。(2)开展农业产业化政策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政策理解能力。(3)加强与农业产业化相关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政策实施。9.4.2实施措施为保证农业产业化政策的顺利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