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_第1页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_第2页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_第3页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_第4页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沙化草原调查、沙化草原治理、沙化草原管护及治理效果监测评价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草原区沙化草原及沙地、沙漠边缘的沙化草原治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141—2008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2008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T19377-2008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T21141—2007防沙治沙技术规范GB/T24255—2009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GB/T27514-2011沙化草场牧草补播技术秘程NY/T1237-2006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范NY/T1239-2006飞播种草技术规范NY/T1535-2007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NY/T1868—202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NY/T1905-2010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程NY/T2275-2012草原田鼠防治技术规程NY/T2736-2015蝗虫防治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草原沙化grasslandsandification不同气候带具有沙质地表环境的天然草原受风蚀、水蚀、干早、鼠虫害等不利自然因素和过牧、滥采滥挖、开垦等人为经济活动影响,致使草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土壤受侵蚀、表土沙化、草原生产力减退等荒漠化过程。沙化草原sandifiedgrassland土壤沙质的天然草原受风蚀、水蚀、干早、鼠虫害等自然因素影响,或受过牧、滥采滥挖、开垦等人为活动因素影响,表现为植被退化,地表出现斑点状流沙,严重时形成流动、半流动沙地或风蚀坑的草原。3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遥感调查按照NY/T1233-2006中的4.4.2和GB/T24255-2009中的第7章规定执行4.2沙化草原程度与范围判定2003中的4.2规定确定待修复地段草原沙化程度,并测量面积。面积较大区域沙化草原判定应以多个根据沙化草原类型及程度,确定封育时间:相设置按照NY/T1237-2006规定执行。沙障结构采用25%~50%的透风孔隙度,设置与主风方向垂直在地表裸露或秃斑等风蚀破口处可设置问距为1m~3m等规格的条带或网格式沙障,开沟深度为30cm~35cm,地上高度为25cm~30cm,人工或机械错设。地形起伏较大区域选择直立式和平铺4式沙障复合铺设方式。在坡度较缓地段设置直立式沙障,开沟埋置后覆土固定,平铺式沙障设置包括完全盖住沙面或垂直主风方向带状铺设,带状铺设时带宽为3m~5m,带间宽度约为1.5m~2.5m,铺设后进行固定,按照GB/T21141-2007中的6.3规定执行。5.2.5.1植物种选择调查天然草原原生植物群落植物种组成,遵循近自然修复原则,按天然草原植物群落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进行植物配置,优先选择种源丰富、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经驯化栽培的耐寒、耐旱和抗风沙的种子进行混播。可采用一年生与多年生草种混播,豆科、禾本科草种混播,直根型、须根型、根茎型或根蘖型草种混播,灌木与草本混播等配置方式。可供补播植物种见附录A.5.2.5.2种子质量标准已审定的草品种根据国家豆科和禾本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GB6141-2008和GB6142—2008进行分级,种子应达到3级以上,对未审定和未批量生产的乡土草种,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握种子质量。补播要保证种子发芽必须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及苗木生长足够生长期,时间应选在春季墒情较好或夏季雨季来临前播种。播种量和播种深度按照GBT.27514-2011中的第9章规定执行。可采用条播、穴播、撒播等方式,播种机械根据地形可远用不同型号的免耕补播机、无人机等.飞播按照NY/T1239-2006规定执行。5.3不同沙化草原治理技术模式不同沙化草原治理技术模式见表1。表1不同沙化程度草原治理技术模式封禁5年以上。地形平缓区域选择网格式沙障规格1m)或(2m×2m),行列式按1m,2m封禁5年以上。风蚀面与地表角度大于30的区域,理井疏松土壤。地形平缓区域选择网格式沙障1m)或(2m×2m),行列式沙障按1m,2m、3m等间距设置;6沙化草原管护治理后采用围栏或人工封禁等措施管护,禁止牲畜进入。6.2鼠虫害防治鼠害防治按照NY/T1905—2010、NY/T2275-2012和NY/T2736—2015规定执行。虫害防治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7治理效果监测评价7.1监测评价内容监测治理后植被恢复状况,获取植被总盖度和多年生植物占比、土壤风蚀积沙量和土壤发育等指标,将测定后的各项指标与当地同类型未沙化的草原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判定恢复程度,具体评价指标见附录B.7.2监测评价方法治理3年~5年后进行监测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的办法,调查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地表状况的数量特征,在样地上随机设置抽样地块,依据沙化草原而积和空间异质性确定样地、样方数量。7.3监测评价报告沙化草原治理效果评价报告主要内容沙化草原类型与程度分布现状、沙化草原治理措施与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