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纲要下第二单元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欧非美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全国地方2024湖南·《罗马民法大全》;
江西·中古西欧城市自治;浙江·中古西欧王权的强化;
山东·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江苏·日本社会观念变化;
吉林·日本打击庄园经济;浙江·美洲印加文明;福建·古代非洲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中古西欧王权的强化、西欧文化的扩张;2023甲卷·罗马法新课标卷·拜占庭帝国湖北·庄园与农奴制度;
天津·中古俄罗斯;
湖南·日本土地制度的变化;
海南·非洲古代文明;广东·英国王权有限;
福建·拜占庭帝国、庄园与农奴制度;浙江·古代印度文化、玛雅文化、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单元考情一览命题趋势:本讲知识多为统编教材的新增知识点,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中古时期欧洲重点在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王权加强;亚洲复习时需要和中国史内容结合,重视儒家文化圈产生的影响;美洲和非洲则要关注其独立发展。
结合教材P14第二单元导读,掌握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关键词。
在世界历史上,____________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__________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______的产生,推动了____________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___________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在亚洲,___________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____________的桥梁;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___________后建立__________国家,后来_____掌握了实权。在西非,加纳、______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_____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____________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5—15世纪罗马帝国封君封臣城市王权的强化拜占庭帝国东西方交流阿拉伯帝国大化改新中央集权幕府马里独立阿兹特克人问题1:中古时期的具体时间?问题2:中古时期所对应的中国朝代有哪些?问题3:中古时期的欧洲、亚洲与古代非洲、美洲的社会形态有何区别?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476——1453年)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封建制社会;古代非洲与美洲——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本身;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奴隶被剥夺一切权利,在暴力下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奴隶主阶级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奴隶只能获得极少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知识拓展】奴隶制社会生产资料占有:二者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面:——野蛮剥削问题4:为何欧洲和亚洲进入了中古,而非洲和美洲却没有?亚欧大陆通过人口迁移、贸易往来和对外扩张等方式建立起联系,两大洲之间存在贸易纽带、技术纽带和宗教纽带。(穆斯林商人、玄奘西行、四大发明西传、阿拉伯对外扩张、蒙古西征、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非洲和美洲则独立发展。
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中世纪)。它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封建制度占据统治地位。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中。材料一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钱乘旦《西方那块土》材料二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本内特等《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历史》【概念解析】中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一)建立:人口大迁徙:3—6世纪(欧洲)(二)基本特征:思想:基督教的神权统治政治:封君封臣制度经济:庄园经济与农奴制一、西欧封建社会项目西欧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时间跨度形成背景政治制度阶级矛盾经济制度城市发展思想文化公元476——1453年公元前475年——1840年希腊罗马文明,日耳曼民族,基督教影响小农经济,地大物博,法家思想封君封臣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领主与农奴地主与农民庄园制土地私有,小农经济为主自治传统,起步较晚无自治权,类型多,发展早基督教垄断文化儒家思想占主流【知识拓展】中西封建社会对比(1)内容:①封君:授予土地者。享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②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一、西欧封建社会材料一
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王侯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材料二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思考:中古西欧封君与封臣间的关系有何特点?特点:①以土地为纽带;②契约意识;③权利与义务交织;④王权有限;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二)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②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①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②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③给王权加强提供了合法性,孕育统一的力量。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一、西欧封建社会(二)基本特征: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2)影响:比较项西欧封君封臣制西周分封制相同点不同点①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②都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③给予土地;④层层分封;⑤等级森严;⑥地方独立性大。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维系以血缘为纽带,靠宗法制维系侧重军事和经济关系侧重政治关系国王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只效忠直接上级天子是最高统治者,都从属于天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知识拓展】中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1)庄园的含义:土地类型经营管理者权利与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农民份地农奴份地农奴自由农份地自由农①提供农民土地;②直接经营领主自营地;③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①耕种领主自营地,收入归领主;②法律上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③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①交纳地租,服劳役;②法律上自由西欧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经济实体。领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致的一、西欧封建社会(二)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材料二
庄园法庭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地点也不固定。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在动乱的欧洲,有利于农奴和自由民过着安定的生活;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①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性强)②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以领主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集团)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一、西欧封建社会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及性质?(2)庄园的特点:(二)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材料一
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分到的土地不能加以剥夺,农业改良时获益。实际上义务固定,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很少完全听凭领主随意打发……”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
——《西欧中世纪史》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压迫变化:由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异:农奴的地位相对较高;受到的束缚更少比较奴隶与农奴的异同,分析中古时期西欧生产关系的变化?(4)庄园的影响: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14世纪后,由于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渗透,庄园开始衰败。(3)庄园的兴衰:封建庄园与封君封臣制度的联系:西欧封君封臣制是建立在封建庄园制的基础上的。封建庄园西欧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农奴的经济实体,不仅是中古时期西欧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而且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是中古时期西欧的社会基础。积极:①促进农业发展,为封建社会提供经济基础;②维持基层秩序。消极:①剥削农奴;②不利于国家统一。一、西欧封建社会(二)基本特征: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西欧庄园经济东汉田庄经济共同点时间途径庄园私有权程度地租形态政治权力结果①都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军事上都有私人武装;④都有较强人身依附关系。起源晚,9C形成流行,11C普及西汉末年形成,东汉盛行土地以封地为基础,加以兼并自主地农民的土地土地主要是靠兼并买卖而获得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庄园主对其大地产不具备完全的土地所有权具有完全的私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以劳役地租为主,实物地租为辅以实物地租为主,劳役地租为辅封建主对庄园的农奴具有法权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以族权瓦解后,西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田庄消亡没有带来资本主义【知识拓展】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与欧洲庄园对比1.(2023·江苏卷)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D.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2.(2023·湖北卷)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 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CC1世纪,基督教产生。2世纪后,基督教教义发生变化,宣扬忍耐顺从、君权神授等思想。4世纪末,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5世纪,法兰克国王把基督教作为国家宗教制度,在被征服地区强制推广,成了西欧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一、西欧封建社会(1)产生与传播(2)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什一税(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②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教阶制度)。③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二)基本特征:3、文化: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材料一
蛮族用战火销毁古罗马最后残迹的时候,基督教在西罗马灭亡之后的西欧大混乱中充当了秩序的代表,在无政府状态中行使了政府的职能。如维修公共建筑,开凿新运河,保障供水,移民荒地,给穷人发放粮食,安置和救济灾民。——《论基督崛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材料二
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教会的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正是由于教会的大力扶持,大学才得以逐渐羽毛丰满,形成规模。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积极方面:消极方面:一、西欧封建社会(3)影响(二)基本特征:3、文化:基督教占统治地位①促进社会稳定;②推动文化教育发展;①经济:教会的封建剥削阻碍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②政治: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③思想:控制思想,压抑人性,阻碍科技进步;【丕平献土】在教皇帮助丕平登上皇位后,丕平于756年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卡诺莎之辱】1077年,教皇格列高利和德皇亨利四世争权夺利,教皇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掀起反亨利浪潮。最终德皇被迫妥协,去向教皇请罪。德皇在卡诺莎行宫前站了三天三夜,教皇给予其赦免。【阿维尼翁之囚】13世纪末,西欧各国世俗政权与罗马教宗之间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教廷也由罗马迁往靠近法国边境的城市阿维尼翁,教皇势力受到极大的冲击。后世的历史学家将此时的教皇称为"阿维尼翁之囚"。【至尊法案】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以教皇不同意他与王后离婚为由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一、西欧封建社会(二)基本特征:4、世俗王权和基督教长期并立,时有冲突王权教权对抗,教权极盛阶段王权加强,教权衰退王权进一步加强,教随国定3.(2024·重庆卷)11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铸币的控制较弱,许多铸币厂由教会掌控,其发行的货币占主导地位。法国铸币业被大领主控制,货币的原料、工艺、和设计都颇为粗劣。英国王室则控制了大量铸币厂,每三到六年便调整货币设计。这表明当时的西欧诸国A.教会引领货币经济改革 B.封建经济陆续走向瓦解C.王室鼓励工艺创新 D.王权集中程度存在差异D(一)政治:王权加强材料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中古时代王权的振兴是在城市兴起之后。城市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级逐渐强大起来,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国王为了战胜封建贵族,取得了市民阶级的支持,王权与市民的联盟才逐渐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13、14世纪英、法国王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强化中央政权的。——摘编自朱寰《略论中古时代的君权与教权》①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政治优势)②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壮大)③与贵族斗争取得胜利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王权强化的原因。1、表现:英格兰: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逐渐形成较强大的王权。法兰西: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强化王权;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西葡: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形成民族国家。(一)政治:王权加强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2、影响:①削弱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国家走向统一,为西欧民族国家发展奠基。(王权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②专制君主采取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与发展。③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④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4.(2024·浙江卷)12世纪下半叶英国建立正常的巡回审判制度后,“巡回法庭把越来越多的重要案件从郡长手中抽走,纳入自己手中。他们侵入到贵族领地内,甚至侵入到独立于郡法庭或百户区法庭之外的特许领地和庄园,审查它们的决定,干预它们的判决”。这些做法意在A.确立法律至上原则 B.扩大王室领地C.瓦解封建庄园制度 D.强化国王权力D1215年《大宪章》英王约翰被迫签订《大宪章》,国王不得随意侵犯人身自由和不得随意征税。1265年会议教俗贵族、骑士和市民出席会议,等级会议被保留1295年“模范议会”骑士和市民出席会议得到普遍认可,此后议会都以该年议会为榜样1343年“两院制议会议会逐渐形成上下两院,上院又称贵族院(贵族、高级教士),具有司法权;下院又称平民院(骑士、市民、新贵族),具有立法权和财政权)。成为中古英国的重要机关。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请愿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王在法下”王权受限“王在议会”议会权力增强议会君主制形成【知识拓展】英国议会君主制(1)背景:(2)结果:(3)影响:(4)发展: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14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生冲突。法国等级示意图国王第一等级:教士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
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16至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沦为王权征税和扩张的工具。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知识拓展】法国等级君主制5.(2021·广东卷)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为了进一步扩大王权并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首次召开“三级会议”以争取法国各阶层的支持。三级会议由第一等级的高级教士、第二等级的贵族和第三等级的富裕市民组成,三级会议的召开A.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 B.建立了等级代表制度C.使教权成为王权附庸 D.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6.(2023·广东卷)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BB1、时空:10—11世纪起2、原因:(1)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2)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3)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4)长途贸易通道的打通,国王、教会为追求财富支持兴建城市。材料一
公元10世纪左右,中世纪的大垦荒以及轮作制的发展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有了更多可供在市场交换的农产品。在12-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一条连接意大利到中国的贸易通道建立起来了。国王、教会、教堂、修道院等也支持兴建了很多城市,他们为居民提供保护,以收取租金和工商业税。
——王挺之《欧洲文艺复兴史》(巴黎、伦敦、马赛、威尼斯、佛罗伦萨等)(二)经济:城市兴起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封建主对待城市市民如农奴,影响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1)原因:(2)途径:(3)成果: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的自治权3、城市争取自治权(二)经济:城市兴起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市民的权利:①合法买卖土地;②自由经营工商业,财产受法律保护;③不受领主司法审判。材料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市民阶级开始参与政治。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①经济:②政治:③文化:城市发展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工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冲击庄园经济,推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推动国王统一事业和民族国家形成;市民阶层参与政治,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近代化”的理解。7.(2022·海南卷)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 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 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8.(2023·重庆卷)在中世纪西欧抄本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在页边处绘制装饰图画的传统。13世纪末,一些抄本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 B.绘画艺术风格迎来变革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 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DD9.(2024·江西卷)中世纪英国某市商人行会规章规定:除基尔特会员之外,任何人皆不得购买蜂蜜、油脂、腌青鱼、磨石、生革、生皮,或任何种类之油,亦不得开设酒馆;违反此项禁令者,一经查明属实,应即没收其货物归于国王。这反映该市A.工商业经营范围大受限制 B.工商业者遭受国王的盘剥C.工商业自治得到王权支持 D.工商业发展导致行业垄断10.(2022·北京卷)英国议会最初由封建教俗贵族组成,旨在协助国王解决财政困难。1265年骑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参加议会,并于1341年起单独议事,最终组成议会下院。通过议会,国王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金钱和人力的支持,而议会亦可向国王提出请愿。关于中世纪英国议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王可不经议会同意而加征新税B.下院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建立C.城市市民是国王联合的重要对象D.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国家行政权CC农村城市教会机构管理者职能庄园行会和商会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纠纷。庄园主或管家行会和商会上层分子制定行业标准,限制外来竞争。把持城市政权,开展城市治理。基督教主教传承经典、宣讲教义、开办学校、介入生活方方面面、维护秩序。实质: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知识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基层治理11.(2023·北京卷)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
②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③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
④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2023·河北卷)中世纪中期,随着受教育群体扩大、王室司法行政书面化,英国庄园管理从依赖口头记忆转向书面文件,产生了地籍册、账簿、法庭案卷等文件。这表明,当时英国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 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C.农奴的依附性减弱 D.世俗学校广泛设立AB中古西欧文化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传统文化等多元因素交融、创生的结果,以基督教文化为重要特征。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1、神学(1)载体:(2)代表: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①基督教会控制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神学家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②神学家的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3)影响:托马斯·阿奎纳,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他在巴黎、罗马等地讲授神学和哲学。【知识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2、文学(1)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2)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骑士文学:包括抒情诗(挑战教会禁欲主义)、叙事诗(颂扬国王武功伟业和骑士英雄传奇),反映骑士阶层的道德和理想,代表作《罗兰之歌》。市民文学:主要叙述市民家庭的爱情生活和悲欢离合,抨击贵族的专横和教士的贪婪,追求自由平等,体裁多种多样,代表作《列那狐的故事》。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知识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①积极: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②局限: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3、评价(一)拜占庭帝国——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395年476年◎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基督教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西亚文明北非文明◎拜占庭纹章拜占庭帝国传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多元文化交汇形成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建立《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1)军事:(2)政治:(3)经济:(4)法律: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君主专制统治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一)拜占庭帝国2、统治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民法大全》影响——积极:①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②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③对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司法产生了重大影响。《民法大全》影响——局限:实质上保障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知识拓展】11——15世纪欧洲的罗马法复兴运动材料
公元1135年,《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在意大利北部被发现。这部伟大的手稿一经问世,就从意大利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形成了各国学者研究、学习和采用的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历史现象,由此促进了罗马法的迅速传播。罗马法取代了教会法和习惯法,并促进了西欧各国法律体系的统一,同时也拉开了近代西方法学发展的帷幕。——摘编自敏振海《中世纪西欧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及其影响》(1)复兴原因:12世纪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知识拓展】11——15世纪欧洲的罗马法复兴运动材料
公元1135年,《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在意大利北部被发现。这部伟大的手稿一经问世,就从意大利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形成了各国学者研究、学习和采用的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历史现象,由此促进了罗马法的迅速传播。罗马法取代了教会法和习惯法,并促进了西欧各国法律体系的统一,同时也拉开了近代西方法学发展的帷幕。——摘编自敏振海《中世纪西欧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及其影响》(2)历史影响:①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顺利发展,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和扩张,这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②促进了法学的发展,以研究《罗马民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改变了教会僧侣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③近代自然法学说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武器。13.(2023·辽宁卷)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A.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C.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D(5)宗教:(6)文献:(7)建筑和雕塑艺术东正教基督教(诞生于1C的罗马帝国)天主教(罗马)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天主教新教392年定为罗马帝国国教1054年第一次分裂16C第二次分裂拜占庭帝国保存大量希腊古典书籍。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一)拜占庭帝国2、统治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4.(2024·湖南卷)自6世纪末开始,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北方族群大批涌入拜占庭帝国,为使新移民与原住民族和平共处,拜占庭皇帝不得不在新颁布的法律中吸收前者的某些习惯法。据此可知A.斯拉夫人促进了大陆法系的形成B.北方族群文化逐渐占据主流地位C.习惯法逐步成为罗马法的主要部分D.拜占庭帝国的立法文化具有包容性15.(2023·全国新课标卷)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DD(1)原因:③6世纪中期后,由于游牧部落的冲击,帝国陷入混乱。内因:外因:①连年征战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②内部矛盾尖锐。(2)灭亡:1453年,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1205年1265年1355年1444年(一)拜占庭帝国3、衰落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9世纪10世纪中叶13世纪16世纪初154717世纪末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基辅罗斯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汗国臣属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莫斯科公国在反击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伊凡四世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继续扩张地跨欧亚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俄罗斯国徽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总体:具有典型的欧亚结合部文明的特征(二)俄罗斯三、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兴起发展:领域内容政治①颁行新法典,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地方分权②确立政厅制度,健全中央机关,增设部分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③实行县制改革,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地方大贵族仍然控制自治机关建立④设立沙皇特辖区,强化君权军事①颁布《兵役条例》,采邑分封是新军的物质基础,新军来源主要依靠中小贵族;②对外扩张【知识拓展】伊凡四世改革16.(2023·天津卷)伊凡四世登基之初,有人向他进献的书籍记载了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庭的情况。书中说由于拜占庭贵族们的自私和对国家不忠,使得皇帝无法抵抗入侵;奥斯曼君主则按照功勋而非血统选拔官员和将领,并采取严厉的手段立威施政。伊凡四世执政措施中,集中体现上述内容的是A.创立中央行政部门 B.没收教会所有土地C.实行特辖领地制度 D.打开国门学习西方C“特辖领地制”: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
拜占庭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影响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
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2世纪,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1)文学:(2)宗教: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时期文学、同时也是整个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这部史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素材,刻画出了伊戈尔等俄罗斯勇士的形象,表达出了反对王公内讧,维护罗斯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3)建筑:俄罗斯的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圣瓦西里教堂【知识拓展】俄罗斯文化西欧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混战经济:封建大庄园和农奴制思想:神权至上,束缚人性王权强化,议会兴起城市兴起,市民自治大学兴起,思想解放东欧西欧封建制行将崩溃,即将迈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东欧继续强化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稳固【知识总结】中古时期西欧和东欧不同的发展趋势17.(2024·福建卷)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国王管辖下的行会织工通常会选择向国王缴纳一笔费用,以免除警戒义务,但随着负担的加重,织工纷纷将作坊迁至教会地产商以逃避义务。1372年国王规定,凡他管辖下的织工均需出资或承担义务。这表明当时法兰西A.军事力量亟待发展 B.疫病影响日渐消散C.骑士为雇佣兵替代 D.教会特权受到削弱18.(2024·山东卷)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AB19.(2023·福建卷)研究显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从未认为自己是“拜占庭人”,而以“罗马人”自称;他们自视为罗马帝国皇帝,延续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拜占庭帝国A.继承罗马帝国的版图 B.改变希腊正教的传统信仰C.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 D.复制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20.(2023·湖北卷)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 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CD21.(2024·甘肃卷)13世纪,巴黎大学成立之初,主座教堂主事(高级神职人员)掌握授予教师执教资格的专有权。之后,教皇颁布谕令,规定主事只能根据教师行会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是否向申请者授予执教资格。执教资格授予权的变化表明,巴黎大学中A.教师摆脱教会管控 B.教师行会地位上升C.主事权力彻底废除 D.世俗自由风气盛行B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美】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欧洲随着罗马衰亡而进入黑暗时代,亚洲则成为世界贸易、文化、宗教与城市发展的中心。奥斯曼帝国(1299-1923年)阿拉伯帝国(632-1258年)笈多帝国(320-540年)德里苏丹(1206-1526年)朝鲜日本越南【时空坐标】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7C初
622年
632年
8C中期1258年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土地贫瘠材料
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半岛处于部落制发展阶段,社会的基本单位是部落,一个部落就是一支军队,每一个部落民都是一个勇敢的战士,部落民自幼习武、骁勇善战;《古兰经》(伊斯兰教经典)规定,在作战中获得的战利品,五分之四是分给前方的战士,五分之一是分给后方的;《古兰经》规定,为主道而战可以升入天堂,所以在战场上穆斯林们作战常常是勇往直前。——CCTV6纪录片《世界历史(100集)解说词1、根据材料分析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因①部落民骁勇善战;②战利品的刺激;③为主道而战的信仰驱使。阿拉伯帝国崛起与伊斯兰教的关系:①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扩张的过程;②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③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古兰经》—具有法律效力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教法、宗教义务和作为穆斯林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兴起背景①7世纪前,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长期混战,生产停滞,危机严重;②人民渴望统一,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原意服从、归顺,顺从安拉(真主)的旨意创立者穆罕默德信仰者穆斯林经典《古兰经》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基本教义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安拉)【知识拓展】伊斯兰教哈里发(军、政、教)宰相枢密院财政部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掌管令状与文告
负责收支建立以哈里发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集权专制统治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②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事务,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政教合一:指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一)阿拉伯帝国1、政治材料一材料二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阿拉伯帝国贸易范围广泛、欧亚非各洲的各类商品汇聚、巴格达等大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一)阿拉伯帝国2、经济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P23: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一)阿拉伯帝国3、文化数学传播阿拉伯数字、改进印度数字,传播各国通用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医学《医典》欧洲大学教科书,亚洲广为流传天文学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证明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其著作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医学伊本·西那《医典》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的标准教科书。文学《一千零一夜》吸纳埃及、西亚故事,在中国广泛流传,影响但丁《神曲》和莎士比亚《终成眷属》的创作。悬诗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先进性、多元性、包容性、创新性、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②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③交通发达,经济繁荣④统治者重视知识、网罗人才⑤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材料四
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说:“伊斯兰文明使得希腊和罗马文化得以保存,如果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话,那么西方文明也无从谈起”。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连接东西方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阿拉伯人和各族穆斯林通过持续百年之久的翻译运动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他们把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介绍给西方的数学家,首次将代数理论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他们还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推动了世界物质文明进步和发展。——摘编自CCTV-13新闻直播间(2016年2月29日)4、根据材料四,概括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贡献。①
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②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③
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奥斯曼人征服小亚细亚征服巴尔干和东欧部分地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13C
14C中期
1453年
16C后期1923年
一、西亚: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二)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3年)国家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哈里发苏丹政治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最高统治者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广泛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了欧亚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较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异同同:都有政教合一的特点;都将伊斯兰教作为国教;帝国经济繁荣;
都发源于西亚,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阿拉伯传统的继承者
异:对外贸易政策不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重税政策,使欧洲商人被迫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二、南亚: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种姓制度,史诗发明数字,婆罗门教佛教产生北方统一,社会安定湿婆教,大乘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成为国教,最高统治者苏丹掌握大权(政教合一),地方划分为行省,穆斯林担任重要职位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一)日本秦汉之际
6-7世纪646年
10世纪12C末17世纪
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传到日本严重社会危机“大化改新”
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中央集权制瓦解,形成庄园,豢养武士。镰仓幕府建立,进入幕府政治时期德川幕府,锁国政策三、东亚:日本和朝鲜①促进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日本中央集权制度形成。②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2)特点:(3)影响: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班田收授法),向他们收取赋税(租庸调制)文化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外交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知识拓展】大化改新(1)背景: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武士道精神:名,忠,勇,义,礼,诚,克,仁。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战斗。1、宗教:2、文学:3、建筑:法隆寺4、绘画:大和绘(贵族)、浮世绘(市民)神道教: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等都有神灵,应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天皇制度: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后,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知识拓展】古代日本的文化诗歌集《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中日友好交往的证明。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物哀美学的代表作。(1)背景:①经济:随着新土地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②政治:10世纪,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③社会: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日益增强。743年,政府颁布“垦田永世私财发”,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2)形成: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获得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镰仓幕府(1192——1333年)室町幕府(1336——1573年)德川幕府(1603——1867年)【知识拓展】幕府统治(1192-1867年)①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实权。②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傀儡掌握实权将军家臣(4)外交: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
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5)结束:(3)特点:【知识拓展】日本幕府统治(1192-1867年)22.(2024·江苏卷)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 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 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23.(2024·吉林卷)1069年,日本后三条天皇颁布法令,规定取缔非法庄园。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这一措施意在A.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B.稳定封建主从关系C.维护法律政令统— D.加强朝廷经济基础CD24.(2023·湖南卷)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B7世纪末新罗10世纪初高丽14世纪末朝鲜16世纪末共抗侵略4世纪政权并立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政权并立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效仿中国制度;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朝鲜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明邓子龙、朝李舜臣)方面表现政治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选官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经济推行土地国有文化传播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二)朝鲜三、东亚:日本和朝鲜◎瞻星台遗址(1)冶炼:(2)天文:(3)史学:(4)艺术: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7世纪,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15世纪《高丽史》模仿中国史书体例。◎《三国史记》《高丽史》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知识拓展】古代朝鲜的主要成就秦汉至唐末
唐朝末年
968年1010年
明清时期
越南北部由中国中央政权管辖陷入分裂割据状态越南北部的地方统治者自立为王,成为北宋藩属国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仿中国制度维持宗藩关系(三)越南三、东亚:日本和朝鲜(1)政治:(2)文化:(3)思想:(4)宗教:日本、朝鲜模仿中国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儒家思想在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也得到了大力宣扬,并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中国佛教、道教等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知识拓展】东亚文化圈: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材料
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沙漠高原海洋山地沼泽地地形复杂,不易开发,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本课提及的非洲文明北非与欧亚大陆联系紧密,多被视为亚欧文明区的一部分一、古代非洲文明材料
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一、古代非洲文明P27: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班图人的迁徙对文明发展的影响:①人口不断繁衍增长;②推动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③推动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出现。(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材料
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阿克苏姆石柱和宝座上的铭文: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政治:经济:文化:奴隶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种植谷物和棉花;能够冶炼金属铜和铁;对外贸易兴盛;信仰基督教,使用字母文字。阿克苏姆、中国、罗马和波斯并称为古代四大帝国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等(2)城市国家一、古代非洲文明
1.东非材料(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伊本·白图泰游记》政治:经济:文化:奴隶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信仰伊斯兰教。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一、古代非洲文明
2.西非曼萨·穆萨(1312-1337年在位)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1324年,他带领一支庞大的商队前往麦加,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政治:经济:文化: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黄金资源丰富、控制商路、对外贸易发达;奴隶从事生产也可作为商品交易;信奉伊斯兰教;兴建大学、文化繁荣。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一、古代非洲文明
3.南非
津巴布韦字面意思是“石头城”,因当地居民班图人利用石料修建的建筑得名。“石头城”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材料一
肯尼亚出土的中国瓷器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9世纪,表明早在晚唐时期,中国商品就已经抵达这一地区;发掘出的永乐官窑瓷器,基本确定了郑和到访非洲的事实;肯尼亚马林迪古王国的创建年代为9—10世纪,比英国学者之前认定的14世纪向前推进了四五个世纪。
——秦大树《北京大学肯尼亚考古行动——出土中国瓷器调研篇》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①起源早:世界上最早文明的起源地之一;②区域性:东非、西非、南非各有特点,发展不平衡;③发展缓慢:受地理环境限制,非洲文明相对孤立封闭,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古代非洲文明的基本特点。观点一:非洲文明封闭、与世隔绝观点二:非洲文明开放、与外界联系观点一:非洲东、西、北三面强劲的自然屏障,阻碍了外来文明的影响。观点二:(1)外部联系:
①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
②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
③西非国家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2)内部关系:班图人的迁移。【合作探究】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阐释依据汉武帝时唐朝元朝明朝1971新时代曾遣使前往黎靬(亚历山大城)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汪大渊(中世纪中国最年轻的航海家)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知识拓展】中非交往源远流长【学思之窗】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
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希林顿《非洲史》速度、特征的多元性多中心起源(多源性)因历史条件不同25.(2023·海南卷)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26.(2024·福建卷)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岛还发现了9至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这些现象反映了A.环印度洋贸易的影响 B.古代语言的融合发展C.非洲本土文化的演变 D.阿拉伯人的优势地位AA27.12世纪中期,有阿拉伯地理学家指出,在摩加迪沙南边的布拉瓦,居民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将地面突起的石柱视为神灵。但近年来的考古活动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人墓葬,碑刻显示12世纪时该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现代学者更加关注人种的迁徙 B.文献记载受到作者信仰的干扰C.阿拉伯帝国一度占领非洲东部 D.考古发现有利于更新传统认知28.近代欧洲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非洲黑人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滞。19世纪中期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后,一些欧洲学者认为它是古代文明人的创作,同时又称这是外来人模仿欧洲建筑建造的,“土人”未曾参与。这说明A.多元视角完善历史解释 B.文献史料难以揭示历史真相C.研究立场影响历史认知 D.史学研究进步依赖考古发掘DCP29: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他们还驯化了骆马。二、古代美洲文明区域文明时间国家形态中美阿兹特克14世纪至16世纪结构松散王国中美玛雅前2500年至16世纪城市国家南美印加13世纪至16世纪统一大帝国印第安人: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中美洲玛雅文明兴盛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范围中美洲尤卡坦半岛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为平民(原始国家形态)经济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制造精美陶器。文化①城市建筑精美,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②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太阳历,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③宗教:信仰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灭亡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二、古代美洲文明
1.玛雅文明◎羽蛇神◎玛雅库库尔坎金字塔◎玛雅历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兴盛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用办公学习文具用品批量采购协议版B版
- 2025年度二手房产权过户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园区场地租用及农产品销售服务合同4篇
- 专业布料购入协议2024版格式
- 2025年度拆迁施工工程监理合同规范文本4篇
- 2025年度新型建筑材料采购合作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能源厂房产权移交协议3篇
- 2025年度出境旅游产品研发与推广合作协议2篇
- 2025年度新型材料研发厂房租赁及成果转化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仓储场地租赁及安全防护协议范本4篇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2025湖北襄阳市12345政府热线话务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计划合同部部长述职报告范文
- 2025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节水系统设计与安装(高职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2024年下半年鄂州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社会招聘【2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29498-2024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
- 《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协议书》
-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二手车车主寄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