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隋唐盛衰、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13上海·贞观之治20204上海·贞观之治28浙江·唐太宗治国理念2021【甲】45·孝文帝改革4湖南·安史之乱4北京·唐商业发展202216海南·长安城
;5浙江6月·唐代商业发展2023【乙】25·唐诗3.山东·隋朝的建立和统一;3.北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江苏·唐朝社会经济的发展;3.河北·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3.湖北·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3.浙江·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23.浙江·中国古代法治的历程(唐朝)4.广东·藩镇割据;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体会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了解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明重点备热词1.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发展2.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及政策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融、隋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意义4.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影响5、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影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五代十国、制度创新、关陇士族、三省六部、政事堂、科举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佛教、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唐诗、书法艺术、盛唐气象、总结: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持续巩固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思想开放,是中华文明辉煌璀璨的重要时期:1、政治上: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在制度创新上,形成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创立与完善,古代政治制度成熟;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经济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出现以工商业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开始松弛。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3、文化上:思想自由宽松,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出现儒学复兴运动;文学、艺术、科技全面繁荣,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4、
民族关系上:统治者民族政策开明,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5、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通发达,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频繁。知识点一
一统下的隋唐——大一统帝国的重建与崩塌时空定位618年唐朝建立907年朱温废唐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755-763)藩镇割据黄巢起义581年隋朝建立589年完成统一开皇之治初唐盛唐短960年北宋建立隋唐五代十国581—618618—907907—979盛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吴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五代十国总述:经过三百余年的分裂,中国于589年再次南北统一,迎来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唐时代。开启这一黄金时代的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李唐兴起后,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了强烈的挑战。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时期。(1).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代北周称帝,改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589年,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兵灭陈,统一全国,结束南北分裂。一.隋朝兴亡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隋文帝[开皇]杨坚在位:581-604隋炀帝[大业]杨广在位:604-618581年589年隋灭陈576年周灭齐隋(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3)隋朝统一的原因①政治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局部统一(如北魏等)②经济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③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④民心所向: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300多年的长期分裂动荡,人民渴望统一1、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二)、隋朝的建设P34
长安位置偏西,不利控制东方。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北周材料一: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和图示,并结合所学,分析隋炀帝为何要营建东都洛阳?影响:一方面,一时洛阳富商聚集,冠盖如云,百业俱兴,热闹非凡。大量人口迁入,又使得洛阳的粮食供应严重紧缺,为此,炀帝又在东都新建了含嘉仓、兴洛仓和回洛仓来储备粮食。另一方面,劳民伤财(前后共征发“役丁二百万”),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原因:政治因素:减少关陇力量,控制关东和江南地区。经济因素:洛阳地处中原,物资交通发达,方便粮食供应。历史因素:多个朝代都城,是政治经济中心。2、广设仓库P102(二)隋的建设
含嘉仓储粮主要来源地有11州,苏州、楚州、冀州、邢州、德州、濮州、沧州、魏州等。隋唐大运河和大型粮仓分布图A.表现:a.重视官方储备,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官仓。b.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造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社仓)。令各州百姓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
(义仓(社仓):在中国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民面对饥荒时的自救能力较弱。义仓是一种民间出资,民间管理的自救性质的仓储形式,对古代的赈济救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政府,核心是保证粮食供应。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原因: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民面对饥荒时的自救能力较弱。为应对自然灾害,置仓积谷,预防荒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社会秩序b.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的影响。
c.满足京城粮食供给、军事供需,以北控南,加强对全国管控需要,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问题探究2:根据上述所学和图示,分析隋朝广设仓库的原因?1.概况: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3、开通大运河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主观动机:条件:①经济: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开通运河势在必行;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②社会: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③政治: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主观动机:①政治动机:自魏晋以来,南方的世家大族势力仍旧十分强大,威胁隋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主要在于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巩固大一统。为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动机:发展漕运(河运),将南方的粮食等运输到北方,供应北方的需要(南方经济日益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二)隋朝建设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影响:(1)军事:便于征伐高丽,运送军事物资;(2)经济:①加强南北方经济和文化交流;
②促进漕运和运河沿岸城镇发展;
③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沿用至今。(3)政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尤其是灭陈后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管理;(4)社会: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
(5)消极:过度徭役,滥用刑罚,激化矛盾,农民起义。问题探究:观察地图和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与隋朝大运河的两点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1:大运河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元朝运河不再以洛阳为中心,截弯取直,航程大大缩短。原因: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各项功能的发挥依赖于东都洛阳作为枢纽;而元朝的都城在大都,洛阳的作用不复存在,故截弯取直。变化2:
开通大运河的功能发生了巨变。原因: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贯通南北,加强对南北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政治目的为主)元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开通大运河有助于巩固统一、解决北方粮食问题、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推动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经济目的占比重)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真题演练(2023·山东高考·3)图1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D(1)中央行政与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纲要上,41页)
地方: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选必1,6页)(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拔: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纲要上,40页)
管理: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考核,地方官每年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选必一,30页)(3)社会治理:
户籍制度: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详见选必1,99页)
赋税制度: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征收租调役。(选必1,94页)
社会救济:置仓积谷,预防荒年,鼓励民间自置义仓。(选必1,102页)(4)民族关系: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详见选必1,61页)(5)对外交往:对外关系发展,海路交流活跃,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赤土国王遣子到中国;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管理与西域通商。(详见选必1,66页)(6)文化发展:儒学者主张: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现存最古老石拱桥。(三)隋的统治“(隋)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范文澜
(四)隋朝灭亡
材料三: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藉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食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资治通鉴》问题探究:隋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二:1.灭亡原因:(1)炀帝暴政:炀帝大兴土木,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三征高丽,导致生产遭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2)改革激化矛盾:隋改革触犯关陇集团利益,内部斗争激烈。一、隋朝兴亡
(四)隋朝灭亡2.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核心突破
问题探究:隋盛世而亡的思考材料一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然考之史传,则未见其有以为富国之术也,而何以殷富如此,史求其说而不可得。材料二
——马端临(元)《文献通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端临的疑问作出解释阐述隋“盛世而亡”的思考。
隋朝国计富足是建立在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国家控制全国人口和土地数量增加赋税、扩大税源的基础上,主要得益于人民群众贡献力量;隋亡时仍然国库充盈,可知其并非亡于王朝末期财政能力的枯竭,而是因为统治者不爱惜民力,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穷兵黩武,超过了人民承受力上限,激化矛盾引发人民大起义。由此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知识拓展:秦朝和隋朝相似之处(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2)都建立了一些开创性的制度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4)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1.唐朝的建立:618年炀帝被杀,李渊(唐高祖)在长安称帝建唐。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628年统一全国。二、唐朝兴亡
(一)唐朝的兴盛关陇集团:魏晋以来,世家大族不断发展壮大,关陇集团是关中、陇西地区鲜卑贵族和关陇地方豪族组成的政治军事集团。皇帝配偶女婿隋文帝汉族独孤氏鲜卑族女婿宇文赟
鲜卑人唐高祖汉族窦氏鲜卑族19女中7位嫁胡族唐太宗汉族长孙氏鲜卑族21女中8位异族驸马民族交融:隋唐两朝帝王都有鲜卑血统,受游牧民族观念影响,最突出的就是儒家纲常观念的淡化。隋唐两代很少有正常嫡长子继承,如玄武门事变和武则天称帝。从游牧民族观念来看,这些事极属平常。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武周政权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大开科举,奖励农桑,知人善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2、唐前期的盛世局面:问题探究:根据所学知识,多角度分析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2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统一了全国;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相互交融,创造出了灿烂煌的文明;隋唐的制度创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隋唐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统治者的励精图治。4.启示:(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前提;(2)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有利于生产发展;(3)重视人才;(4)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3、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安史之乱(755年—763年)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持续100多年)黄巢起义(875年)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沉重打击唐朝的统治五代十国(907年唐灭亡)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二)、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755-763年)背景过程影响①边疆危机②唐玄宗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腐败;③节度使权力扩大,出现外重内轻局面。④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负担加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755年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历时8年才被平定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①严重破坏北方经济,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②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被削弱;③皇帝开始利用宦官制衡武将,导致宦官势力坐大;④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吐蕃)趁机侵扰,边疆告急;⑤经济日渐枯竭,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回纥索取巨额回报。⑥阶级矛盾激化,政府横征暴敛,激起农民起义(1)概念详解:藩镇:也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各藩镇掌管一个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唐代中后期的藩镇割据2、藩镇割据(2)表现:政治拥有行政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拥有财权军事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藩镇割据(3)原因:政治: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君主赋权)。军事:安史之乱后唐朝为镇压叛军陆续在内地设立藩镇。经济:均田制破坏,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统治者:怠于政事;政策失当,忙于应对内部问题,忽视了藩镇治理。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而且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这样藩镇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史称:“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史论拓展|藩镇割据并不是全部的割据唐朝后期的四十多个藩镇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南方的藩镇……不但不割据,而且绝大部分时间里很听中央的话,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给粮食财物。——张帆《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答案】D关于唐朝的藩镇,有这样的说法: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问题探究:根据图、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
材料一:
现在专说唐代,似乎其中央行政比汉进步,而地方行政则不如汉。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
而由军队首领来充地方行政首长,则更是大毛病。唐室之崩溃,也可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危机,甚至还包括帝国前期痼疾而采取的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调整,重新树立起它对藩镇的权威和控制力。因此,唐政权不仅在乱后重新生存了下来,而且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象的帝国前期还要长。——根据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整理图3;(4)藩镇割据的影响:
积极: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消极:
A.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一定程度影响财政收入,但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C.唐末农民起义后,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3、宦官与朋党:唐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互为表里,政治腐败加剧。4、黄巢起义: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后梁),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摇晃的帝国勉强支撑,宦官专权、朝臣内讧、胡人添堵、藩镇割据。私盐贩子出身的黄巢,又用农民大起义踹了唐王朝一脚。——易中天牛李党争:指唐后期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持续将近40年。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从表面看,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分歧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二是如何对待藩镇。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3、问题探究:唐朝灭亡的原因唐朝灭亡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1、政治腐败:唐朝后期政治腐败严重,皇权衰弱,宦官、外戚、士族等势力逐渐崛起,专权跋扈,导致政权内部矛盾尖锐。2、藩镇割据:全国各地的节度使逐渐掌握了当地的军事大权,成为了实际的独立王国,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3、农民起义:由于重税、贫穷、饥饿等愿意,农民起义频繁,严重动摇了统治基础。4、吐蕃入侵:边疆防御体系被突破,吐蕃占领了大片边疆土地,损失了领土和人口5、财政枯竭:国库空虚无法应对内忧外患。由盛转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黄巢起义吐蕃入侵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唐朝灭亡
问题探究:隋唐的盛世衰亡对当今大国治理有何启示?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生产破坏、民不聊生人民起义、618亡隋朝衰亡唐朝衰亡外重内轻、朝政腐败、边防空虚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农民起义、907亡1、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强大、以民为本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坚持以法治国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4、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五代十国:纷乱(907-960)王朝时间创建者原官职都城梁朱温节度使开封唐923—936李克用节度使洛阳晋936—947石敬塘节度使开封汉947—951刘知远节度使开封周951—960郭盛节度使开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局面。说明:五代王朝持续时间很短,更迭频繁,说明政局动荡不安;五代建立者基本上都是节度使,说明武将干政现象十分严重,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都城多定在大运河边上的开封,说明中原王朝越来越依赖来自南方的物资;北方后周局部统一,南方分裂割据,多民族政权并立。五代十国政治局面的出现实质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历史趋势?特点:①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五代十国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政治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强化中央政权经济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军事整顿军队,严肃军纪。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世宗虽未完成统一,但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023·广东高考·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2021.湖南卷.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AA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后期(中国)。根据材料“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争相到藩镇使府担任幕职,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A项正确(2022.全国甲卷.25)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C知识点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中央官制:三省六部2.地方制度:州郡县—州县(隋)—道州县(唐);
(选必1.1)广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唐中后期)3.选官制度:科举制4.法律制度:中华法系确立(《唐律疏议》)
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5.土地制度:均田制(唐中叶后瓦解)6.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唐初)—两税法(780年)7.户籍制度:大索貌阅(隋)—唐承隋制,户籍三年造8.基层治理:乡里制度、村坊制;邻保制度9.兵制改革: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概述P25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原因:1、吸取前朝的教训2、加强中央集权3、缓和社会矛盾4、促进社会发展5、创新国家治理一、隋唐中央官职完善:三省六部制(1)沿革:①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制,形成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中朝(尚书令等),皇帝私属,内廷。②东汉设立尚书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③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但三省的执掌和权力分配未定型,未变成正式中枢权力机构。④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⑤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更加完备,形成了制度化。隋三省权力重心在尚书省。(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政事堂草拟审核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议政
贯彻政令,负责日常事务集体宰相制(2)三省六部制内容
隋唐: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宰相会议的设立,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1)相权三分、相互制约(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按决策流程分权: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4)集体负责,出现了一体化趋势(5)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节制君权,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6)政府事务与皇家事务分离(专管政府事务)
(1)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行政效率;集思广益,规范执政行为,形成良好政治风气;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2)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分割相权,互相牵制,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加强皇权(首长—委员)(3)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古代中央官制的成熟,后世影响深远(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以后三省六部)
局限:
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它也就逐渐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归纳总结: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时期政权组织权力分配趋势秦西汉武帝前武帝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制中(内)外朝制三公和尚书台三省制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等大权于一身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三公荣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省共同辅助决策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等大权于一身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知识拓展:历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的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后效率低下的弊端。【归纳总结】
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异同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核心突破
探究论证观点——三省六部制是专制的产物还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史料我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但并不是个个都能做汉武帝、唐太宗。宰相和皇帝一样,也有好坏之分。像王莽,他就要乘机弄权,由宰相晋升做假皇帝,然后篡位做真皇帝了。像姬旦(周公)、萧何、曹参、魏征、王安石、张居正,那就是如钱穆所说的副皇帝。钱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基本卫道之士,他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中国相权哪能制衡君权?它只是君权的直线延伸和代理。皇帝如是秦皇汉武,宰相就是皇帝的爪牙;皇帝如是阿斗,那么以重典治国的诸葛丞相,就是代理皇帝,他们之间没什么制衡关系。国外的汉学家之中,有人说中国帝王专制是东方的极权暴政或显过分,而中国古代帝王其权力之大远非西方任何帝王所可比拟,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探究:史料中钱穆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相权,是制衡君权的法宝,比现代西方的三权分立制还要完美”,你是否同意?依据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示例一:同意。以三省六部制为例,唐代的政事堂。凡遇军国大事,均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命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唐代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保证了行政的有效运行、有效制衡。三省六部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示例二:不同意。两种制度是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不能简单做比较。中国古代宰相的设置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宰相地位再尊崇,权限再大,也从属于君权。例如,秦设丞相,虽为百官之长,,但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纵观相权与君权的发展演变,相权不断被分割、限制,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从制度上无法制约君权。而西方的三权分立通过分散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达到权力的平衡与制的,防止独裁和专制。【真题演练】(2017·江苏·高考真题)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2022·1月浙江选考,5)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DC考查方向:隋唐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中央行政机构调整的目的(2022.重庆卷.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2020.山东卷.3)表1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BD(2022·广东卷·3)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图1D考查方向:隋唐中央行政机构的调整——六部的职责更加明确二、隋唐的地方政治制度
隋唐地方官职完善:道与藩镇P6(1)隋: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两级制。(2)唐初:由州县两级制到道州县三级制(选必一6页):唐前期,承隋制,按自然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监察机构:(3)安史之乱后:道统领州县,掌握行政权,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形成道—州—县三级;(4)唐后期:唐中后期边疆设军镇,同时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割据地方,形成藩镇/方镇。材料八: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炀帝时,刘炫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问题探究: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影响。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不易管理。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减少管理层次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节省政府开支;但易造成地方一级行政体系权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图9汉武帝设13个州问题探究: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与说明。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示例三: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示例四:信息:吐蕃、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汉代
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等。示例五:信息:州与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演变成行政区。
说明: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总结:从汉唐期间地方行政体制变化可看出地方行政演变的哪些特点: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监察区划或军事区划转变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地方行政层级以两级制与三级制为主等(下稳上动)三、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2.过程:P40①隋: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考试取士。②唐:完善。唐太宗:设明经和进士两科;武则天: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1.背景:P31(1)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和小农经济实力壮大。(2)阶级关系上:士族逐渐衰弱,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3)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打击门阀士族势力,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3.内容:①方式:分科考试的方式,分为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应试人的资格,初无限制,现任官员和一般士人均可应考,并准自荐。后限制逐渐增多,自荐改为要公卿推荐;布衣要经过地方官审查;御试前又加“阁试”。)和常举(每年举行,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十几中,其中明经、进士最受重视)。②内容:根据内容经义、诗赋等分为明经科、进士科等。③范围:向社会开放<自主报考>;④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三、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科举制4.特点:①选官方式:由推荐品评演变为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择优录取的选拔性)②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③选官原则:制度化、公平公开;(公平竞争的平等性)
④选官范围:士人可以自由投考,扩大人才选拔范围(面向社会的开放性)5.影响进步性:(1)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社会阶级之间的流动;(2)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3)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4)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了唐诗宋词的繁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5)对西方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落后性:(1)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忽视实用性学问,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阻碍科技)(2)强化儒家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到了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禁锢思想)(3)过于重视才学,忽视品德造成部分官员道德素质低下(重才轻品)(4)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官本位制)[深化认知]唐代真实的选官制度[学术前沿]在大业元年初立进士科时,并不是就突然加大了考试的重要性,做到一切以考试成绩决定去取。常科取士中考试与推荐所占比例的轻重消长是一渐进过程。
——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1)选官方式多样。科举入仕、门荫得官、杂色入流(特殊的技能、献策得官)确保了国家能够广泛选拔各类人才,以适应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2)门荫取仕仍是主流。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3)重视身份审查。修《氏族志》不是293姓的人,难以参加乡贡,更难以被录取及第。(4)选拔仍重门第。“榜出,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现象。[误区警示]唐代科举制的限制唐代科举制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很多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主要包括:(1)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女人。(2)娼、优(古代从事‘艺术表演’方面工作的人)、隶(衙门里的轿夫、马夫、伙夫、更夫)、皂(衙役)这四类人的后代。知识拓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选官范围:有贵族扩大到平民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地方评论推荐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选拔权力:由地方转向中央,中央集权加强(2021·全国甲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D(2021·江苏卷·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B【链接高考】(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2023·重庆高考·3)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A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2022·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A(2021·辽宁高考·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
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A(2019·江苏高考)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C四、隋唐时期的监察、考核和谏议制度(一)监察P311.中央监察(1)隋朝:中央设御史台。(2)唐朝:
①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副官为御史中丞;在隋朝基础上,下设三院:A.台院:设侍御史,纠察百僚,弹劾不法;B.殿院:设殿中侍御史,对百官在宫内违法或失礼的行为或言论进行监察,如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
C.察院:设监察御史,监察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2.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唐朝“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二)谏议制度1.谏官制度:中央设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A.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B.权力:一是言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时也可以独立向皇帝进言;二是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行复议,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C官员的考核归吏部考核部门尚书省的吏部考核方式地方报告中央皇帝巡查州县考核标准品德才能考核结果评定分三等九级,确定官员升降与奖惩。
唐代“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品德方面的四项标准。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这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不同要求,偏重对其在职才能的考察唐代考课官吏在品德和才能方面的标准(三)考核制度P31项目府兵制募兵制背景隋唐沿袭前代的制度并加以改革(起源于西魏,完善于北周、隋两朝,盛于唐太宗之时)。①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
②由于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的较多。③府兵的地位也在不断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④到开元年间,府兵制崩溃。士兵的性质不同军民同籍,寓兵于农兵农合一职业兵(招募丁男,免除赋役)兵将关系不同兵将分离兵将间有隶属关系粮食,武器来源不同自备国家供给影响不同积极: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扩大兵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局限:加重农民负担积极: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了府兵往来于路途的消耗;有利于生产发展;建立一支稳定的强大军队。
局限:易形成兵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五、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六、土地赋税制度:P94(一)隋到唐中期:租庸调制1.含义:“租”是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谷物;“调”是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服徭役期限内,不去服徭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2.作用:A.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C.巩固了府兵制。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租:粮食;调:帛或布),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庸”无年龄的限制
材料一: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其内容?(二)唐中期:两税法1.时间: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2.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①“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预先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②课税主体: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③征税品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④征税时间:分夏秋两次收取;征收方式:地税纳粮,户税纳钱;唐后期:两税法内容
特点: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材料三:“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材料一: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
——陆贽:《陆宣公奏议》
材料二: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对两税法进行评价?积极①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②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③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局限性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②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政府又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③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④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⑤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后世a.按资收税、收取货币成为此后一千年中赋税变化的主流;b.此后政府不再强调控制土地,转而清查土地,以地征税。(宋代“不抑兼并”)5.评价6、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财产为主过渡;②赋税品种: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③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⑤人身控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真题演练(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真题演练(2023·天津高考·3)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情况上表反映了()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A租庸调制两税法授田数税授田数税402.0402.0302.0301.5202.0201.0102.0100.5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据唐时人说法,此制与租庸调制最显著的不同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据此可知,两税法(
)A.限制了土地兼并 B.有利于人口自由流徙C.保证了生产时间D.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经历了由“舍地税人”向“舍人税地”的演变。“舍人税地”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如丈量土地的技术、复杂的官僚系统等。材料意在说明这种变化()A.依靠统治者的意志来实现B.与政府的社会治理水平有关C.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D.利于减轻劳动者的赋税负担BB唐代两税法规定“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无定所的商人也要交税;还规定交纳两税后“其租庸杂徭悉省”,纳税项目减少,省去原来“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些规定(
)A.兼顾了公平与效率 B.得到土地所有者的认同C.增加赋税征收成本 D.加重了基层治理的负担两税法实施以后,京畿地区的农户“多取麦造面,而入城贸易”,其他地区的农民在卖出农产品之后,再次购入了农资、醋、食盐等日常用品,后又继续出售。部分农民除了从事农产品的买卖贸易,还从事蔬菜、棉花的生产经营。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两税法(
)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C.让政府税收名目得以简化D.使税收形式发生转变DA课标解读高考考情分析时空定位必备知识核心突破真题演练核心突破
分析说明问题——唐代的农业和财政收入史料一史书记载:当时“四海之内,高山绝壑,来耜亦满”,意思是当时全国耕地很多。据统计,开元天宝年间全国的耕地达六亿六千万亩,人均超过九亩,为当今中国人均耕地的八倍。唐朝前期,粟、麦为全国的主要粮食,唐玄宗下令在今河南地区大开水田,大面积种植水稻。随后,在今天的山东、河北、山西等地,水稻种植也陆续获得成功。随着水利灌溉设施的兴修,耕作制度的改进,曲辕犁、筒车等先进生产工具的普遍利用,盛唐的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出现了“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喜人局面。--摘自卜宪群《中国通史》史料二大约2/3的人口,1/2的仓储谷物,2/3的庸调绢帛,1/10以上的盐课,以及数量可观的矿产资源,为藩镇所占。——据元和三年(808年)宰相李吉甫所撰《元和国计簿》统计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唐朝后期中央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的原因及对策。(1)长期保持统一、安定的局面;自唐太宗到唐玄宗,统治清明,延续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农民得到了土地,保障了农时;大量土地得到开垦,注重兴修水利;水稻种植在北方的推广,先进工具的普遍利用。(2)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藩镇割据,中央无法得到部分地区的税收。
对策: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开始向以资产为主的赋税制度转变。七、隋唐时期的社会治理(一)户籍制度P991.隋朝:(1)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①背景:自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严重,地方豪强占有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中央集权,也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②内容: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③意义:大量隐藏的户籍被查出,打击了豪强地主,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有利于征收赋税、徭役。(2)输籍法: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
课户见输女娘子年拾参岁
小女一亡弟妻孙年参拾陆岁
寡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廿亩永业肆拾肆亩已受廿三亩口分合应受田壹倾参拾壹亩一亩居住园宅
八十七亩未受—《(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
妻曰嗛子小上造(爵位)
子小女子驼
臣(奴隶)曰聚
伍长(职务)—里耶秦简户籍簿(节选)(“小”、“大”是课役身份的标志)问题探究:提取两项有关秦朝与唐朝户籍登记内容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唐朝: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参考答案:信息1:与秦朝相比,唐朝户籍关于家庭成员信息记载更加详实。(2分)说明:政府为保证赋税收入,对人口的管理更加严格,防止人口不实。(4分)信息2:除家庭成员信息外,秦朝户籍有爵位和职务信息,唐朝有赋税与授田信息。(2分)说明:秦朝实行军功爵制和什伍制度;唐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4分)(二)基层组织、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机制:
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市坊制)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三)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八、法律与教化:(选必一47页)1、法律:《唐律疏议》(1)由来: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后来,唐高宗又命人对律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2)地位: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4)影响: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立自己的法律,对邻近的日本也有重大的影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一至三,分析为什么说《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材料一:在唐律律文及疏议中涉及的与不孝相关的条款有107条,占全部条款的21%左右。——卢楠:《(唐律疏议)之“不孝”一准乎礼》孝道与法律高度结合材料二:《唐律疏议》在内容的技术性排序上,是先总则后分则,先原则性制度后具体条文,先实体法后程序法;而在内容的精神性排序上,是先皇室后国家,先中央后地方,先政治后经济,先重罪后轻罪。这与当时的中国社会和国家体制温和,反映出法典与社会同构的立法原理。因此,从立法技术上说,这不仅达到而且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准。
——张中秋:《为什么说(唐律疏议)是一部优秀的法典》立法水平成熟材料三: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为后世蓝本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特点:1.礼法结合,德主刑辅,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2.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属于人治;3.深受宗法观念影响,注重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4.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5.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6.诸法合体并用,重刑轻民(以刑为主),司法隶属于行政,无独立审判权。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中华法系特点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个阶段知识拓展(1)汉代“引礼入法”:法律儒家化的发端。为了使儒家思想成为真正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者通过“春秋决狱”“引经注律”“引经决狱”和“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等途径“引礼入法”,逐渐实现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代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2)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法律儒家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5 animal friends Lesson 3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二零二五年度餐具原材料供应合作协议3篇
-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主题六 找个岗位去体验》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 临时工聘用合同2024年版详尽条款版B版
- 第01课《春》 (解析版+原卷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四清”作业及说课稿(部编版)
- 二零二五版租赁证办理及房屋租赁合同(含租赁合同备案)2篇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担保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研发公对公转账借款协议3篇
-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消防安全教育日活动执行报告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铺大棚膜合同模板
- 长亭送别完整版本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更换道岔尖轨作业
- 股份代持协议书简版wps
- 职业学校视频监控存储系统解决方案
- 《销售心理学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 你比我猜题库课件
- 丰顺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 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作理论复习测试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