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_第1页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_第2页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_第3页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依从程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糖尿病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取糖尿病知识讲座、个体化糖尿病健康教育等形式进行宣教,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比较两组遵医行为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为100%,对照组为79.5%,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遵医行为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也超过1500万人,并且将以1%的速度增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据报道约有60%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不了解糖尿病治疗措施及其预后,致使患病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受到影响[1]。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88例均系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住院次数均≥2次,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8岁,小学文化及以下12例,初中23例,高中38例,大专及以上15例。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1.2方法1.2.1患者情况调查入院时两组患者均由接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糖尿病基本知识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院次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及并发症、用药情况,是否有烟酒嗜好和一些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采用深入访谈法,对病人进行评估,作为今后健康教育的基本依据。1.2.2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在住院期间分5个阶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第一阶段:了解病史及其个性特征,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帮助病人建立健康信念模式,即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认知,对遵医行为的必要性的认知。第二阶段:健康相关行为的益处和对疾病影响的认知。第三阶段:正确用药知识和方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向病人详细讲解口服降糖药种类、作用、不良反应及其服药剂量和时间,如磺脲类药物应餐前30min口服,双胍类药物在餐中或餐后口服。Ⅰ型糖尿病患者应向其讲解胰岛素的保管方法,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胰岛素的抽吸法,注意药量准确、时间精确和注射部位的选择,并指导患者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如应用诺和灵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笔芯针头的更换方法。第四阶段: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及运动疗法。让患者了解在长期饮食治疗中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和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饮食的定时定量对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护士和患者一起制定具体方案,对患者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方式、方法、时间,生活习惯重新调整和安排,使患者自觉遵守治疗、饮食的要求,根据每天所需热量安排每餐食谱,保持足够的热量和相对健康的体质量。坚持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脂肪和糖的代谢,对血糖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餐后90min运动,不仅运动后即刻血糖较运动前下降显著,而且运动后30min、60min、90min的血糖较运动前也显著降低[2]。因此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力、自我感觉,合理安排每天的运动内容、运动量及运动次数,患者基本可以长期坚持。第五阶段:患者出院前首先向患者介绍血糖检测方法及正常范围,低血糖的症状,如疲乏、饥饿感、出汗、心悸、烦躁、震颤、虚脱,即为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应立即进食糖类食物,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备急需时用。其次详细讲解遵医服药与疾病的预后和维持治疗的关系,以及定期检测血糖和尿糖的重要意义,从而减轻患者对药物带来不良反应的担心及降低疾病的复发。1.2.3评价标准根据遵医行为概念,即病人在求医以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3],定出标准。病人完全理解医嘱内容,知道用药的名称、剂量、时间,知道合理休息、饮食、锻炼、保持情绪稳定对维持健康的重要性。不吸烟、不饮酒,知道复诊时间,能按时复诊,为完全依从;否则为不依从。1.3统计学方法配对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比较,见表1。2.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遵医情况进行随访,实验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疾病复发率也有所降低,见表2。3讨论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3]。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程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有利于患者康复,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4]。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5],而健康教育也是改善和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程度,从表1可见,入院时实验组知晓率为27.3%,对照组为25.0%,两组患者的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异;而出院时实验组的知晓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各组出院时的知晓率分别与入院时相比也有明显提高,说明通过对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改变不良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6]。遵医行为不仅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间按医嘱执行,更重要的是出院后是否能坚持。因为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出院后的定期血糖、尿糖监测及用药、饮食、运动更需长期坚持。从表2结果可见,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后,其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体系,护士必须掌握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7]。患者对医嘱的遵从是减少糖尿病复发,有效控制血糖的关键。以上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参考文献1梁荩忠.糖尿病自我保健问答.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11.2戴筱英.糖尿病患者不同时间运动的降糖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36.3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4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5于卫华,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