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9实验探究题
考点预览
考点实验探究题
试题汇编
考点实验探究题
1.(2024•内蒙古包头)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土壤的盐碱化影响粮食产量。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
由Na2cO3、Na2s0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引起,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与该地土壤盐碱化成分的探
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sO,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1)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用水充分浸泡、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酸碱度。若测得土壤浸出液的pH为
8.5,该土壤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适量的氧化钢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
生,土壤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o
(3)若以上两种物质均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土壤盐碱地的成分.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
作、现象及结论)。
【拓展延伸】
(4)在盐碱地改良的众多方法中,以下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填序号)。
A.施加有机腐殖酸B.施撒熟石灰C.发展水灌排盐降碱
D.科学合理施肥
2.(2024・湖南长沙)碳中和是指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基本实现碳的零排放:碳“捕集”是助力碳中和
的重要途径。为此,兴趣小组同学围绕着CO?的吸收进行了实验探究。
活动一:寻找吸收CO?的试剂
【设计与实验】
(1)甲、乙、丙三组分别利用所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组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别
甲向一个集满CC>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软塑料瓶变
CC)2能被水吸收
组瓶盖,振荡瘪
乙CC>2能被澄清石灰水吸
向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
组收
丙CC>2不能被氢氧化钠溶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2无明显现象
组液吸收
【解释与分析】
(2)甲组实验中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瓶内气压______;
(3)小礼同学对丙组的实验结论提出质疑,为了证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他向丙组所得溶液中滴加
足量的o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CO?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得出结论】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吸收CO?。
活动二:比较吸收C()2的效果
【提出问题】水、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浓溶液,哪个吸收CO?的效果更好?
【讨论交流】
(4)饱和石灰水、水吸收C0?的效果差不多,从物质的溶解性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同学们一致认
为,只需要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CO?的效果。
【设计方案】
(5)请你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用品,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氢氧化钠浓溶液、水、装满CO2的软塑料瓶若干个,其它仪器自选)
【实验与结论】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CO?的效果比水的好。
【迁移应用】S0,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同学们查阅资料.并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和用品进
行实验,来比较氢氧化钠浓溶液、水吸收SO2的效果。
资料卡片
I.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
溶解40体积SO2
ILS。?与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NaOH+SO2=Na2SO3+HO
(6)请你分析,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阐述理由(已知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操作均正确)。
【表达与交流】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思维。
3.(2024•甘肃兰州)学习小组同学对洗衣剂的变迁产生了兴趣,开展探究性活动。
任务一:谈古——古代洗衣剂“灰”
【资料卡片】
资料一:“灰”就是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
资料二:碱性溶液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效果越好。
活动一:获得草木灰
【小组实验】在实验室里焚烧秸秆,获得草木灰。
活动二:了解草木灰
【实验准备】称取。克草木灰,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浸泡并过滤,将滤液平均分成两份。
【探究实验一】
(1)草木灰浸出液的酸碱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色草木灰浸出液显碱性
【探究实验二】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对另一份滤液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氢氧化
钠溶液
【实验反思】
(2)为了干燥气体,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名称)。
(3)实验测定C装置质量增重了b克,原因是吸收了o
(4)查阅资料分析,发现测得的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A.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了实验
B.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
C.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拓展延伸】
小组同学对常见的不同植物制得的草木灰都进行了测定,最终得知向日葵秸秆灰中碳酸钾含量较高,更适
合作为洗衣剂使用。
任务二:论今一现代洗衣剂“爆炸盐”
超市出售的爆炸盐洗衣剂能轻松洗去顽固污渍,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爆炸盐是一种含有过碳酸钠的洗涤用品,过碳酸钠遇水后发生分解,生成过氧化氢和一种碳酸盐,洗涤效
果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相关。
(5)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碳酸盐中的阳离子(用符号表示)。
(6)为了验证生成的过氧化氢,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爆炸盐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将少量二氧化镒加入上述试有气泡产爆炸盐遇水后有过
管中,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生,且____氧化氢生成
【交流讨论】
(7)写出实验操作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0
爆炸盐应该密封存放。
4.(2024•吉林长春)自热食品中的发热包浸泡在水中即可发热。同学们开展了“探秘发热包”实践探究活
动。
【查阅资料】
资料一:发热包发热温度能保持在72。(3以上10-15分钟。
资料二:发热包中发热粉的主要成分为A1粉、CaO及Na2c。3,加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CaO+H2O=Ca(OH)2;
反应nCa(OH)2+Na2CO3=CaCO3J+2NaOH;
反应III2Al+2NaOH+6H2O=2Na[A1(OH)4]+3H2T。
问题1:上述哪个反应是使发热包温度达到72。(2以上的主要原因?
【进行实验】分别取3g不同样品,各加10mL水,其温度与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
3g不同样品与10mL水混合其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分析讨论】
(1)通过曲线b可知,反应________(填序号)不能使温度达到72。(2以上。
(2)甲同学认为,通过曲线c可知,主要是反应III使发热包温度达到72。(2以上;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准确,
曲线c对应实验中使用了NaOH固体,温度较高的原因也可能与有关;对此,甲同学补充说
明,通过曲线d可知,反应III是发热包温度达到72。(2以上的主要原因,请说明他得出此结论的理
由_________O
问题2:能否只用A1粉和NaOH作发热粉?
【分析讨论】大家认为,可从经济、安全、发热效果等视角进行分析。
(3)经调查,CaO-420元/千克,Na2co3-450元/千克,NaOH-1130元/千克。
根据NaOH的来源不同,计算可知:
若直接用8千克NaOH作发热粉原料,成本为9040元。
若用CaO和Na2c。3原料制取8千克NaOH,理论上,所需CaO的成本为2352元,贝ICaO和Na2c。3的
总成本为元,成本更低。
(4)针对问题2,请你先做出判断,再分别从物质性质和曲线变化趋势两个角度说出判断理由。
问题3:发热粉能持续发热10-15分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讨论】
(5)对比曲线a、c、d可知,发热粉持续发热的原因可能是:反应________(填序号)能够逐渐地产生
NaOH,产生的NaOH再与Al粉反应,持续放出热量。
(6)曲线a对应样品比曲线d对应样品先开始发热的原因是0
【总结提升】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成分来调控化学反应的路径,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拓展延伸】
(7)使用发热包时,撕开外包装塑料袋,检查装有发热粉的无纺布袋无破损后,放入凉水中。使用后妥善处
理发热包。试推测无纺布应具备的性质(答一条即可)。
5.(2024•广东深圳)思考乐小丽同学想制作防龈齿牙膏,探究乳酸的化学性质。
(1)小丽发现蹒齿会影响葡萄糖在嘴中转化为乳酸,如下图,在第分钟时,葡萄糖全转化为乳酸,弱
齿越严重pH越o
无蹒齿
17PH
6R
5有点龌齿
4严重
204060〃min
甲:向NaHCOj溶液中加入乳酸,
乙:向NaOH溶液溶液中加入乳酸,无明显变化
丙:向Zn粉中加入乳酸,有气泡产生
(3)Zn与HC1反应也有气泡产生,请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乳酸与金属氧化物也会反应,请写出金属氧化物(化学式)
(5)乳酸是否与NaOH溶液反应,请写出具体操作,并使实验现象明显。
具体操作:;
现象:;
结论:o
6.(2024•黑龙江牡丹江)兴趣小组对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NaOH变质了吗?
【作出猜想】①没有变质②已经变质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能变质的原因____»
任务一定性实验探究该NaOH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活动1】
(2)兴趣小组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现
实验方案实验结论
象
取少量该NaOH固体样品完全溶于水,加入过量稀盐猜想②成立
—
酸依据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评价】有的同学提出此实验无法确定该NaOH固体变质程度。
任务二定量实验探究该NaOH固体变质程度
【实验活动2】
(3)兴趣小组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
验分别向左右容器内加入下温度升高值/溶液
实验装置
序列物质℃PH
号
1l.OgNaOH固体31.5213.69
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
/XagNa2cO3固体a的数值
210.0311.92
为_____
10mL水49mL水
31.0g该NaOH固体样品15.71m
【实验结论】
(4)小组同学分析温度升高值数据,确定该NaOH固体变质程度是,请推测m的取值范围是。
任务三计算该NaOH固体的变质率
【实验活动3】实验步骤:称量1.0g该NaOH固体样品于小烧杯中备用:量取10.0mL12%的稀盐酸:用电
子秤称量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记录数据:将稀盐酸加入小烧杯内,待完全反应,再次称量仪器和反
应后溶液的质量,记录数据。
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质量差/g
105.32105.020.30
(5)兴趣小组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率为(结果保留至1%)。
温馨提示:变质率=(已经变质的NaOH的质量/未变质前NaOH的总质量)xlOO%
【反思评价】兴趣小组充分认识到定量研究在化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6)生活中的管道疏通剂和炉具清洁剂成分中都含有NaOH,包装标签上应注明的注意事项是(写一
条)。
7.(2024•黑龙江龙江地区)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滴有酚酰的一
氢氧化钠溶液上
AC
【实验探究1】
(1)实验A中酚酥的作用是.
(2)实验B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理由是(用文字表述)。
(3)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2】
(4)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滤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产生白色沉淀,
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上层清液中含有哪些溶质(指示剂除外)?
猜想与假设:小芳:NaCl、NaOH;小莉:NaCl、NaOH、Ca(0H)2;小明:o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过程。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
Ca(OH2—小明的猜想成立
乙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明的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交流:你认为乙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
8.(2024•黑龙江大庆)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
在实验室研究C02的性质时偶然发现,澄清石灰水升温时有固体析出(不考虑水的蒸发),为探究析出固
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析出的固体是Ca(OH)2。
(1)你认为提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探究与结论】
(2)为验证此猜想,小庆同学提出实验方案:将固体过滤出,重新加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测定溶液的
pH。经测定,室温下溶液的pH为12,小庆同学认为固体中存在Ca(OH)2„
小娜同学提出另一种实验方案:将升温后变浑浊的石灰水恢复至原温度,若溶液恢复澄清则证明猜想成
立。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现象与猜想不一致,她观察到0因此得出实验结论:析出的固体中除
了Ca(OH)2还混有少量CaCCh。你认为存在CaCCh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上述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操作为: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滴到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率慢,可能的原因为(填字
母)。
a.滤纸没紧贴漏斗内壁b.固体颗粒堵塞了滤纸孔隙c.滤纸破损
9.(2024・贵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千沟万壑、千瀑万洞的“喀斯特地貌”,贵州双河溶洞是全球白云
岩喀斯特典型的范例,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任务一:调查溶洞概况
小组同学通过实地勘察,绘制部分洞穴剖面图如图lo
图1
⑴溶洞岩石以白云岩为主,其中的CaCC>3、MgCOs两种化合物的类别属于(选填“酸”“碱”或“盐”)。
(2)岩石裂缝渗水以及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不断侵蚀,形成千姿百态的溶洞地貌。测得A处渗水的
pH<7,显_____性。
任务二:探究白云岩溶蚀与钟乳石的形成
【资料显示】当CaCOj遇到溶有CO?的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C>3)2,发生反应①
CaCO3+CO2+H2O=Ca(HCC>3)2;溶有Ca(HCC>3)2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就会分解,重新形成CaCOj
沉积下来,发生反应②Ca(HCC>3)2=CaCC)3(+CC>2T+H2。。
【探究活动1】用CaCOj模拟白云岩的溶蚀
(3)设计方案制取CaCOs
白云岩中除CaCOs、MgCQ外,还含有多种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两种不同反应原理的方案制取CaCOs模拟
溶蚀过程,完成下表。
序号试剂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钙固体、蒸储水
方案一co2,—
方案二——
(4)进行溶蚀模拟实验
实验一:用方案一进行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固体的烧杯中加入蒸储水,搅拌,过滤,得到饱和澄
清石灰水。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通入一定量CO?,观察到溶液立即变浑浊,继续通入过量
co2,浑浊液未变澄清。
【表达交流】根据资料显示中的反应①,应观察到浑浊液变澄清,现象与预期不符。经过讨论、分析,为
达到实验目的,改进实验如下。
实验二:另取15mL饱和澄清石灰水于烧杯中,加入35mL蒸储水,搅拌,通入一定量CO2,溶液逐渐变
浑浊,继续通入过量CO2,浑浊液变澄清。
【分析与解释】改进后现象与预期相符。加入35mL蒸储水的作用是,浑浊液变澄清的原因
是O
小组同学用其它的方法,证明了白云岩中的MgCO3也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溶蚀。
【探究活动2】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取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静置,放于低压环境,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澄清溶液中出现浑浊现象,实验成功。
【迁移应用】图1中,滴水从B处下落的过程中,产生CO?的原因可能是。
任务三:模拟洞内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
洞内地下水中富含钙离子、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小组同学用四种盐溶液进行地下水对白云岩的溶蚀实
验,测得白云岩溶蚀率(溶蚀率:白云岩减少的质量与白云岩总质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
、
榔
封
建
斐
IM
-nl
51015202530
时间/天
图2
A.白云岩的溶蚀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专思离子含量越多,越能促进白云岩的溶蚀
C.混合溶液会增大白云岩的溶蚀率
D.白云岩的溶蚀受钙离子、锯离子的影响
【项目总结】沉积物是“时间胶囊”,可反映出它们形成时的地质环境,极具科研价值。
10.(2024•黑龙江牡丹江)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进行了如下创新实验。(装置气
密性良好,药品充足,部分仪器省略)
温馨提示:
-氯化氢
浓盐酸'
①单向阀只允许气体、液体单向流动
【单向阀a
无水氯化钙
单向阀b]口②无水氯化钙干燥HC1气体
单向阀C
③常温下几种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氢氧化钠_#
乙醇溶液口
为
【实验1】
(1)用装有少量含酚醐的NaOH溶液的注射器,抽取适量浓盐酸,能证明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
(2)在广口瓶内装入50mL的浓盐酸,瓶内会充满HC1气体的原因是。按图示连接实验装置,打开弹簧
夹K和单向阀a、b,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HC1气体过程中,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浓盐酸底部有气泡
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0关闭弹簧夹K和单向阀b,打开单向阀c,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片刻后
观察到试管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可证明反应发生。
【表达交流】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证明。
11.(2024•广东)盐湖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兴趣小组围绕盐湖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1)探源盐文化
i.《说文解字》云:“盐,卤也甲骨文中的“卤”(如图1)蕴含的获取盐的方法是o
,表示水蒸发
表示析出的盐
图1
i<i.夏天晒“盐”得到的NaCl的用途有(写一种),冬天捞“碱”得到的Na2c。3的俗称是。
(2)探秘冬天捞“碱”
据图2分析,冬天适合捞“碱”的原因是。将含Na2cCh和NaCl的模拟盐湖水降温结晶,检验得到的
【查阅资料】Ag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和稀硝酸;Ag2s。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⑶【方案研讨】
方
方案设计评价交流
案
取样,溶解,滴加少量AgNCh溶液,若产生白教师指出该方案不严谨,原因是Ag2c。3也为
1
色沉淀,则含有NaCl白色沉淀
取样,溶解,先滴加过量稀盐酸,再滴加少量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
AgNCh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有同学提出该方案也不严谨,原因是_____
【方案优化】
(4)将方案2中的稀盐酸换成。
a.CaCb溶液b.稀硝酸c.稀硫酸
【实验及结果】实施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含有NaCl。
【废液处理】
(5)提出合理处理实验废液的措施:(写一条)。
12.(2024•广西)氢气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以水为原料制备氢气在新能源领域备受关注。某兴
趣小组为此开展了电解水的实验探究。
任务一探究电解水产生的气体
(1)兴趣小组向图装置中加入蒸储水,接通电源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查阅课本后,兴趣小组向水中添
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b管很快出现了气泡。b管内的气体是。
任务二探究物质对电解水产生氢气的速率的影响
资料:加入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都可以提高水的电解效率。
(2)甲同学分别取等质量的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2%,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实验,产生氢气的速率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加入,产生氢气的速率最大。
s(
s、
。)
树
眼
g
r
麻
+
2
(3)乙同学取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产生氢气速率的变
改液
同他另
乙,出溶
提,
比浊酸
率浑上
础硫
速变稀
的水基
的或
气灰酸是
氢石置A
装盐
生清稀液:
产澄该测析
在。是
现和待分
你瓶
发饱一则并
,请有,表
到知溶
验察03如3泡
已。
实观具,。为善四c气
行。,H究约完验2生
)OBa
进时a液探H她实N液产
释是p
下酸因N测了助
件解硫原为行的帮液
式待
条稀其因、进A你溶
同程加,,A分液请蕊
相方滴谨液液成测。三石
在学他严溶测的待验验色红
,化当够钠待液出实实紫变
体用。不酸为测测组
固(置案碳别待,四淀
钠是装方用对上了
分液沉
化能验计选,们纸做色
氧实。好又溶
可设剂学试二l2白
氢因的该最同H芳验C生
是试pa
的图,时。小实产
原瓶于B
置的如现法水两液,
久了滴分
小发解有溶
瓶计方电)2A成
变后室
一设论该议验H液质
率O(测一
了学讨,建实a溶验粒
速)待
用同们的师C中实锌—
取想丙学目老元或取液
室猜,同证清,广液蘸溶
水川。A
验学想。验澄虑溶棒)定
酸灰四”液
实同猜确到和考H璃确
硫石・O碱‘测
从丙证正达饱全4a玻步
稀/2号剂
学。验想以安0N用或一待
2序试
同小了猜法一于(是芳酸进象
“验加
丙)的为)为方上基.瓶小)为)
嘛却忙
树眼sf)3填实所现
(s、UI94(学5(认进6(1一1((2(
待测液B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变蓝无明显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测出待测液A是(填化学式)溶液。以上四组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组的实验
现象即可证明待测液B为NaOH溶液的是(填实验序号)。
【质疑讨论】
(3)小强对实验二中待测液B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提出质疑,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待测液B已变质,
写出待测液B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NaOH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4)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
【设计实验】
(5)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善下表,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变质后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b溶液充分反产生白色沉
猜想一成
应,过滤。淀
立
步骤二:取少量步骤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_。溶液变红
【反思拓展】
(6)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上表步骤二还可以用下列(填字母代号)方案代替,产生其他
的现象后,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
a.滴加CuCb溶液b.滴加MgSC>4溶液c.通入CO2
14.(2024•山东临沂)同学们在整理归纳碱的化学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于
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进行实验】
探究实验I:
(1)分别向两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和蒸储水,振荡,使其充分反应,现象
如图1、图2,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图2实验的目的是o
探究实验n:
(2)取图1实验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现象为,再次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探究实验ni:
缓慢通入CO2
(3)实验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装置B中无明显现象。装置A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反思评价】
(4)①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一般可以从反应物的减少或新物质的生成等角度进行分析。
15.(2024・陕西)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面实验“DIY”的形式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1)步骤I是向镁带和少量碳酸钙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如上图所示。实验中,观
察到甲中镁带逐渐减少,碳酸钙逐渐消失,乙和丙中始终只有无色气泡,再无其他明显现象。则气体X
是,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步骤n是在甲中碳酸钙完全消失后,将甲、乙、丙的导管接口重新进行了连接,如上图所示。实验中,
当观察到乙中液面下降时,丙中同时产生______,随后结束实验。
【提出问题】
实验结束后,丙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Na2cO?
猜想三:NaOH、Ca(OH)2猜想四:NaOH、Ca(OH)2,Na2CO3
(3)小组讨论后,确定只有猜想四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
【实验验证】
(4)小王同学认为选择无色酚酰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即可验证以上三种合理猜想。你认为不用上述
试剂中的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小王同学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实验后丙中的溶液,并分别做如下实验:
滴加无色酚儆溶液滴加Na£C>3溶液滴加稀盐酸
ABC
(5)实验中观察到A中溶液颜色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有气泡生成,则证明猜想成立。
【拓展反思】
(6)实验结束后,将甲、乙、丙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测得废液的pH=2,则废液中溶质的成分除HC1
外,还有种。
16.(2024•内蒙古赤峰)气体制备和性质探究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Q
(i)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2)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后续探究需要较纯
净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择(填序号)。
(3)实验结束,清洗试管时发现试管破裂,原因可能是o
(4)用如图装置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透明实验盒用隔板分成两部分,点燃燃烧室内的蜡
烛,将倾倒室内的氧气传感器连接电脑并采集数据;②将氧气缓慢倒入倾倒室;③提起中间隔板;④观
察并记录蜡烛的燃烧现象。
采集数据
中间隔板形成图像
。.图像中p点所对应的操作步
燃烧室一卜氧气传感器
n一倾倒室
骤是(填序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职业定位分析
- 现代建筑设计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实践
- 生态文明产业园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策略
- 团委国庆节观影活动方案
- 术后康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居家照护
-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My e-friend第1课时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
-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春天在哪里》说课稿 山东版
- GB/T 13404-2008管法兰用非金属聚四氟乙烯包覆垫片
- 危险化学品MSDS(五氯化磷)
- 鸡蛋浮起来实验作文课件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流程培训课件
- 警情处置与执法安全汇编课件
- 动物生物技术(课件)
-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图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双向转诊运行指南
- C型钢检验报告
- 检验科临检组风险评估报告文书
- 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带彩图-幼小衔接拼音试卷图片-幼小拼音试卷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