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26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26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26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26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22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2024)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转化过程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2、珍稀植物鹅掌楸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落叶乔木,高度可达40米,胸径1米以上。为探究鹅掌楸种群的数量特征,对某地区鹅掌楸种群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地区鹅掌楸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B.第Ⅷ龄级的鹅掌楸死亡率急剧上升可能是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的,应加强保护C.大龄级鹅掌楸的个体数少是因为其对资源的竞争能力下降造成的D.提高鹅掌楸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是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有效措施3、鲸落是指鲸鱼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篱荣。厌氧细菌会进入鲸鱼骨头中,分解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鲸落是一种可以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的特殊生态系统B.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能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往复循环C.科学家发现了多种只存在于鲸落中的新物种,这些新物种具有潜在价值D.厌氧细菌和硫细菌直接或间接依赖骨头中的有机物生存,均属于分解者4、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栎树林中几种鸟类的生态位时发现,林鸽主要生活在树冠层,以栎树等高大乔木的核果和种子为食;煤山雀、大山雀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主要觅食昆虫;鹪鹩主要生活在草本层,取食毒蛾、天牛和椿象等昆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两种鸟的食性相同,则它们的生态位就完全相同B.如果两种鸟类的生态位相近,则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C.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鸟类的生态位可能发生改变D.不同鸟类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图中由植食性动物到肉食性动物可存在多条食物链B.由图可知人类食物中植物类食物的比例越高,获取能量的成本越低C.初级消费者的消化吸收率影响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主要原因是每一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6、厨余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下列不属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是()A.将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燃烧以减少生态足迹B.将厨余垃圾脱水、脱盐及灭菌处理后制成牲畜饲料C.对厨余垃圾进行加工利用,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D.厨余垃圾可通过发酵工程生产乙醇用作工业原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波,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给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的天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D.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8、如图表示种群中1和2两个指标的变化(假设后续趋势不变);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1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则该种群呈逻辑斯蒂增长(S型增长)B.若2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则该种群不存在K值C.若1和2表示两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时刻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若1和2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时刻年龄结构为增长型9、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点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a点和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相同,所以种内斗争程度相同C.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约为2b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则估计值偏大10、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K值可能不同B.达到K值后,种群的数量将不再变化C.种群增长的全过程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11、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属于分解者,可以实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和整体原理12、某水域发生水体污染,富含氮磷等元素,藻类爆发生长,下图是我国科技人员研发的复合式生态浮床技术来净化污水。复合式生态浮床是集风动曝气、植物吸收、滤污除藻及光照补偿等多种水治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水上漂浮部分和水下悬浮部分,既能净化水质,又可营造水上景观。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合式生态浮床的滤材可以有效遮挡阳光,目的是降低藻类光合作用,以抑制藻类生长B.水体富营养化会产生水华,进而导致水体中溶氧量升高C.风动曝气机通过曝气头不断曝气,促进了需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D.生态浮床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调节当地气候,还可以营造水上景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3、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B.对资源不断开发,造成资源危机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改造环境的力量增大D.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平衡14、某农业生态工程的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生态工程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B.该农业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C.为提高或恢复土壤肥力,可对农作物进行间种D.实施秸秆的多途径利用,可提高能量利用率15、一个繁殖周期后的种群数量可表示为该种群的补充量。某实验水域中定期投入适量的饲料,其他因素稳定。图中曲线Ⅰ表示该实验水域中某种水生动物的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B.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C.亲体数量大于1000个时,补充量与亲体数量相等,种群达到稳定状态D.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_______减少,_______增加,植被破坏,水、矿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17、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如_______,以及动物的_______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如_______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______。18、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的两种类型是“J”型和“S”型。

(1)“J”型增长曲线:是无限增长曲线,呈指数增长的曲线。条件是在食物和_____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S”型增长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______,死亡率______。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_________,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_,又称K值。19、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_______;主要形式是_______20、生态农业工程。

生态农业以______为主导思想,促进物质在系统内________________,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1、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

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酵母细胞导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检测到AFB1解毒酶基因存在酵母细胞内。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工程需遵循其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地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外来种福寿螺畜牧食量大与繁绒速度快;对树木信息地水植物的现成威胁。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常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水体治疗。为研究福寿螺对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养养饮食情况,科研人员在株培轮叶黑藻和花狐尾藻的水槽中放入福寿螺,测得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化如图所示。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N;P等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该治理摘施随顺的生态学基础原理主要有_________,引入的轮叶黑藻、花狐尾藻应该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条)。

(2)福寿螺对藻类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写“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数据分析;福寿螺偏好取食_________,福寿螺对两种沉水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

(3)大蒜种植物区中;福寿螺存在于逃逸现象,研究发现大蒜分流的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福寿螺,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福寿螺,结果如下图所示:

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详解】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A错误;

B;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正确;

D;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D错误。

故选C。2、C【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

A;该地区鹅掌楸种群中小龄级数明显多于大龄级数;说明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增加,A正确;

B;第Ⅷ龄级的鹅掌楸死亡率急剧上升;与其他龄级鹅掌楸死亡率差异过大,说明该龄级鹅掌楸的死亡可能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类活动干扰造成的,应加强保护,B正确;

C;大龄级鹅掌楸的个体数少是因为人类活动干扰尤其是人类砍伐造成的;C错误;

D;提高鹅掌楸种子萌发率与幼苗存活率;增加种群出生率,这是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C。3、C【分析】【分析】

鲸落形成生态系统;则存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组成物质的元素在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

【详解】

A;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无法循环利用,A错误;

B;有机物被分解为组成物质的元素才能在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循环;B错误;

C;新物种存在目前无法确定的潜在价值;C正确;

D;硫细菌氧化硫化氢获得能量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C。4、A【分析】【分析】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详解】

A;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故食性相同的两种鸟生态位不一定完全相同,A错误;

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常常会由于食物或生活资源而发生激烈的竞争,B正确;

C;生态位包括一个物种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鸟类的生态位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比如不同鸟类占据的生态位不同,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故选A。5、A【分析】【分析】

生态金字塔是指各个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一般而言,生态金字塔呈现正金字塔形。

【详解】

A;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初级消费者)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

B;由图可知;营养级越低,本身所含的能量越高,所以人类食物中植物类食物的比例越高,获取能量的成本越低,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是某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初级消费者的消化吸收率影响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本身的同化量,所以影响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正确;

D;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每一营养级的大部分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能量在营养级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D正确。

故选A。6、A【分析】【分析】

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对垃圾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厨余垃圾的合理处理会达到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等目的。

【详解】

A;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将厨余垃圾与其它垃圾混合燃烧没有减少生态足迹,人类并没有对垃圾再利用,反而污染了环境,A错误;

B;将厨余垃圾脱水、脱盐及灭菌处理后制成牲畜饲料;能够实现垃圾的再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B正确;

C;对厨余垃圾进行加工利用;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是对垃圾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C正确;

D;厨余垃圾通过发酵工程生产出乙醇用作工业原料;利于工业化生产,是对垃圾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

A;蚂蚁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了一定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蜜露”属于蚜虫的粪便;其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蚜虫的同化量,B错误;

C;据题干信息;报警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可以在蚜虫间传递,也可以在蚜虫与蚂蚁间传递,C正确;

D;据题干信息;蚂蚁和蚜虫可以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ACD。8、B:C【分析】【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种群数量增长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又称为逻辑斯谛增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详解】

A;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过程中;其增长率随时间一直减小,与曲线1不相符,A错误;

B;若2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则代表“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该种群不存在K值,B正确;

C;若1和2表示两个不同种群的数量;则P时刻种群数量相同,但不确定两个种群生存空间的大小,种群密度大小未知,C正确;

D;若1和2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则P时刻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

故选BC。

【点睛】9、C:D【分析】【分析】

由图甲可知大黄鱼种群以S型曲线增长,且b点对应该种群的K/2。

【详解】

A;c点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所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

B;c点比a点种群数量大;所以种内斗争程度较高,B错误;

C、b点对应与种群的K/2,该海域大黄鱼种群的K值为2b;C正确;

D;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得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第二次捕获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故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会偏大,D正确。

故选CD。10、A:D【分析】【分析】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

【详解】

A;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由于生存环境不同,K值可能不同,A正确;

B;达到K值后;若种群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则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B错误;

C;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C错误;

D;由于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种群数量最终呈现“S”型曲线,D正确。

故选A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S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1、A:B:D【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

【详解】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异养生物;属于真菌,是分解者,可以实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

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

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ABD。12、A:C【分析】【分析】

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功能;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详解】

A;浮床可以遮挡阳光;影响藻类植物的光反应,限制光合作用,以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A正确;

B;水华发生后;水中需氧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剧,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进而导致水体中溶氧量降低,B错误;

C;曝气增加了需氧微生物的数量;通过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净化水体,C正确;

D;生态浮床可以净化水质;体现的是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营造水上景观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

故选AC。13、C:D【分析】【分析】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活动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生态足迹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积来估算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从而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详解】

A;人口过度增长;使生态足迹会随着消费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大,A正确;

B;人口过度增长;占用、消耗的资源更多,会造成资源危机,B正确;

C;由于生态足迹的扩大;人类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更多、产生废物也更多,改造环境的难度加大,C错误;

D;人口过度增长要大量消耗地球上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物,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D错误。

故选CD。14、A:B:D【分析】【分析】

农业生态工程是应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再生产的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分层次多级别物质的农业生态系统。

【详解】

A;农业生态工程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为依据;有利于可持续发展,A正确;

B;农业生态工程是应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再生产的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该农业生态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B正确;

C、对农作物进行间种可充分利用光能和CO2;与提高或恢复土壤肥力无关,C错误;

D;实施秸秆的多途径利用;如作为家畜的食物或沼气池的有机原料,可提高能量利用率,D正确。

故选ABD。15、B:D【分析】【分析】

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

A;亲体数量约为1000个时;该种群的补充量等于亲本数量,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是K值,根据种群的增长率变化可知,捕捞后种群数量处于K/2时即500时,增长速率最大,可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A错误;

B;图中曲线亲体数量约为500个时;即K/2时,增长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补充量最多,单位时间内增加的数量最多,B正确;

C;由题意分析可知K值是1000;当亲体数量大于1000时,一个繁殖周期过后的种群数量(补充量)可能趋近K值,不一定与亲体数量相等,C错误;

D;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饲料是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

故选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解析】①.人均耕地②.燃料需求17、略

【解析】①.化学物质②.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③.性外激素④.昆虫、鱼类⑤.信息素。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空间种内竞争降低增高停止环境容纳量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呼吸作用热能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循环重复使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四、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Ⅰ表示提取总RNA的过程,并以此为模板逆转录为cDNA;Ⅱ表示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

【详解】

(1)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等微生物细胞常常需要先用CaCl2处理;使得酵母细胞成为感受态,便于目的基因导入。

(2)检测AFB1解毒酶基因应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若没有检测到AFB1解毒酶;可能是因为酵母细胞中AFB1解毒酶基因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

(3)蛋白质工程的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