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731_第1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731_第2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731_第3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731_第4页
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73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上外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据质量守恒定律,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是10g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爆炸的是()A.H2和COB.CO和CO2C.N2和H2D.CH4和空气4、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rm{(}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rm{)(}rm{)}A.B.C.D.5、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rm{(}rm{)}A.

标签受损B.

不会产生氧气C.

灯内酒精燃烧D.

读数不正确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丽丽同学对周期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十八个族。

B.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

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中文名称都有“金”字偏旁。

7、如图所示,能够准确的检验出装罝气密性的是()A.B.C.D.8、将一定量的丙醇rm{(C_{3}H_{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rm{X}反应前质量rm{/g}rm{6.0}rm{12.8}rm{0}rm{0}rm{0}反应后质量rm{/g}rm{0}rm{0}rm{7.2}rm{8.8}rm{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m{(}rm{)}A.表中rm{a}的值为rm{2.8}B.rm{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rm{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rm{14.4g}则无rm{X}生成9、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rm{(}rm{)}A.用托盘天平称取rm{11.7}克氯化钠粉末B.用rm{10}毫升量筒量取rm{5.25}毫升盐酸C.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rm{25.7隆忙}D.以上数据都不合理10、在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注入100g7.3%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向两盘中投入锌和铁使酸完全反应,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投入锌和铁的质量可能为()

A.Zn:2g;Fe:2g

B.Zn:5.6g;Fe:5.6g

C.Zn:6.5g;Fe:6.5g

D.Zn:10g;Fe:10g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1)____

(2)____

(3)____.12、煤矿的矿井内,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和粉末,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可能发生______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煤矿的矿井内通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13、下表为某同学在配制某溶液时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序号温度rm{/隆忙}水的质量rm{/}克所加溶质的质量rm{/}克所得溶液的质量rm{/}克rm{垄脵}rm{28}rm{10}rm{4}rm{14}rm{垄脷}rm{28}rm{10}rm{6}rm{14}rm{垄脹}rm{60}rm{10}rm{8}rm{18}rm{(1)}在该同学配制得到的溶液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rm{(}用序号表示rm{)}

rm{(2)}他得到的溶液rm{垄脷}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rm{(}精确到rm{0.1%)}

rm{(3)}若对其中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处理,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______rm{.(}忽略溶液中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的散失rm{)}.

A、降低温度rm{B}加入溶质rm{C}恒温蒸发溶剂rm{D}升高温度.1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____,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rm{.}请将下列实验或操作按照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你选择的一个标准______,其中一类所包含的实验是______rm{(}填物质序号rm{)}.16、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______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______和______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而成rm{.}氢气球中氢气是由大量______聚集成的,氢分子是由______自相结合而成rm{.}急救病人的氧气是由大量的______聚集而成的,氧分子是由______自相结合而成rm{.}由此可知,不同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同种原子也可自相结合.17、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_____℃;

(2)在t3℃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______法提纯A(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若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1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rm{1}所示为初中常用的测定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rm{(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剩余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一条即可rm{)}rm{(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rm{(}如图rm{2}所示rm{)}该装置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临床上发现;用25%的硫酸镁溶液10~20毫升与10%的葡萄糖溶液500毫升混合配成药水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下表是硫酸镁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05101520253035溶解度(克)2224.827.730.533.336.439.341.8(1)如图是配制葡萄糖溶液过程的示意图;若一次性配制1千克10%葡萄糖溶液待用,则图中天平托盘上添加的砝码质量为______克,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配制上述药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请通过计算分析原因。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0、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rm{(2.7g/c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rm{隆陋隆陋}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rm{(1)}请总结铝的物理性质rm{(}写两点rm{)}____,____;化学性质rm{(}写两点rm{)}____,____;rm{(2)}依据铝的性质,你觉得它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21、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实验。

rm{(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______

rm{(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______

rm{(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______.22、在rm{9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rm{10g}水或rm{10g}硝酸钠,分别计算这两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内容加热固体药品加热液体药品倾倒液体称量固体氧化铜实。

验。

操。

作。

图编号ABCD(1)写出上表实验操作图中标有a、b字母的仪器名称.

a为______,b为______;

(2)上表的实验操作图中各有一项明显错误;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A图中的错误是______;

②将B图中的错误操作改正为______;

③按C图进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④若按D图操作,读取氧化铜的质量数据比其实际质量______(填“大”或“小”).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共3题,共15分)24、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______部分迅速烧红;快速放入集气瓶中;

(2)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______;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______.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的原因:______.25、元素周期律和首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rm{(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rm{(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它的质子数为______,该元素原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

rm{(3)}由原子序数为rm{8}和rm{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rm{(}写化学式rm{)}.

rm{(4)}由rm{N}和rm{O}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其中rm{N}元素和rm{O}元素的质量比为rm{7}rm{1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rm{(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26、碲rm{(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rm{NaCl}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rm{SO_{2}}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rm{(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rm{TeOSO_{4}+2SO_{2}+3}rm{X}rm{=Te隆媒+3H_{2}SO_{4}}则rm{X}为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rm{NaCl}浓度和rm{SO_{2}}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rm{垄脵}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rm{垄脷}实验rm{a}和rm{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脹}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rm{隆忙}和________rm{h}rm{垄脺}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rm{(}填选项rm{)}A.rm{80隆忙}rm{1.5h}rm{B.80隆忙}rm{2.5h}rm{C.70隆忙}rm{2.0h}rm{D.95隆忙}rm{2.0h}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2、C【分析】【解答】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5g氢气和5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不是10g,故A错;

B;蒸发20g食盐水后得到2g食盐和18g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B错.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C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与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带的质量,不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参加反应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可对日常生活和常见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3、D【分析】解:A;氢气好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不会爆炸.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点燃这两种气体不能发生爆炸.

C;氮气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氢气具有可燃性,故这两种气体点燃不能发生爆炸.

D;甲烷具有可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甲烷和空气点燃有可能爆炸.

故选D.

运用可燃性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在爆炸极限内即可爆炸解答.

混合气体点燃爆炸要一种可燃性气体和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才有可能爆炸.【解析】【答案】D4、B【分析】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故选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明确分子、原子的定义以及物质的构成是解答本题关键.【解析】rm{B}5、B【分析】解:rm{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A正确;

B;加热固体氯酸钾;操作中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可能会灯内酒精燃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C正确;

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正确,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故D正确。

故选:rm{B}

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

B;加热固体氯酸钾;正确操作室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药品受潮,加热过程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

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正确.

掌握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掌握量筒、托盘天平的使用;掌握固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解析】rm{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C【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故C说法正确;

D;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中文名称没有都有“金”字偏旁,故D说法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一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进行解答;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进行解答;

D;汞元素为金属元素;中文名称没有都有“金”字偏旁.

7、BD【分析】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B符合题意;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C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2、注水法3、抽气或压气法;

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目多了,自然做起来就很轻松.【解析】【答案】BD8、A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表格中物质的质量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化学反应,明确元素的质量的计算及元素守恒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所以rm{a=6.0+12.8+0+0+0-0-0-7.2-8.8=2.8}故A选项正确;

B.因表中rm{X}的质量原来为rm{0}反应后的质量为rm{2.8g}质量增加rm{X}为生成物;故B选项错误;

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rm{6.0g隆脕dfrac{1隆脕8}{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0.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rm{7.2g隆脕dfrac{1隆脕2}{1隆脕2+16}隆脕100拢楼=0.8g}则rm{6.0g隆脕

dfrac{1隆脕8}{12隆脕3+1隆脕8+16}隆脕100拢楼=0.8g}中没有氢元素;故C选项错误;

D.rm{7.2g隆脕

dfrac{1隆脕2}{1隆脕2+16}隆脕100拢楼=0.8g}克丙醇rm{X}设rm{6.0}克丙醇rm{(C}rm{6.0}rm{(C}rm{{,!}_{3}}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rm{H}

rm{2{C}_{3}{H}_{8}O+9{O}_{2}overset{碌茫脠录}{=}6C{O}_{2}+8{H}_{2}O}

rm{H}rm{{,!}_{8}}

rm{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rm{x}rm{O)}

rm{dfrac{120}{288}=dfrac{6.0g}{x}}

rm{x}克,故D正确。

rm{2{C}_{3}{H}_{8}O+9{O}_{2}

overset{碌茫脠录}{=}6C{O}_{2}+8{H}_{2}O}rm{2{C}_{3}{H}_{8}O+9{O}_{2}

overset{碌茫脠录}{=}6C{O}_{2}+8{H}_{2}O}【解析】rm{AD}9、BD【分析】解:rm{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rm{0.1g}能用托盘天平称取rm{11.7}克氯化钠粉末;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B、rm{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rm{0.1mL}不能用rm{10}毫升量筒量取rm{5.25}毫升盐酸;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C、温度计能准确到rm{0.1隆忙}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可以为rm{25.7隆忙}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由于rm{AC}数据合理;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BD}.

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rm{0.1g}.

B、根据rm{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rm{0.1mL}进行分析判断.

C、温度计能准确到rm{0.1隆忙}.

D、根据rm{ABC}的数据是否合理;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解析】rm{BD}10、CD【分析】

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元素的质量:100g×7.3%=7.3g

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5673265732

7.3g7.3g

根据方程式;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时需Fe的质量为:5.6g,Zn的质量为:6.5g;因此A;B不符合题意;

当加入Zn: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0.2g=6.3g

Fe:6.5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6.5g-5.6g)+(5.6g-0.2g)=6.3g,天平平衡;

当加入Zn: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6.5g+(6.5g-0.2g)=9.8g;

Fe:10g时;反应后的质量为:(10g-5.6g)+(5.6g-0.2g)=9.8g,天平平衡;

故选CD.

【解析】【答案】根据题意;盐酸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分析】【解答】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

(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

(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故答案为:(1)每48份质量的镁跟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80份质量的氧化镁;(2)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两个镁原子跟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镁分子;(3)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12、略

【分析】解: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煤矿的矿井内经常通风;严禁烟火是保障安全的有效措施.

故填:爆炸;严禁烟火;通风.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生成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解析】爆炸;严禁烟火、通风13、略

【分析】解:rm{(1)}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所以rm{垄脷}一定是饱和溶液;

rm{(2)}溶液rm{垄脷}的溶质质量分数为rm{dfrac{4}{14}隆脕100%=28.6%}

rm{dfrac

{4}{14}隆脕100%=28.6%}对饱和溶液降温;会随溶解度减小而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达到了改变质量分数,向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中的溶剂水的质量增加而溶质质量未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达到了改变质量分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rm{(3)}rm{垄脷}rm{28.6%}.

rm{A}根据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水中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解答即可;

rm{(1)}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计算即可;

rm{(2)}“欲使溶质质量分数改变”;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溶质的量或溶剂水的量实现.

饱和溶液是溶液的一种特殊状态,当外界条件如温度、溶剂水的量等发生改变时,饱和溶液的组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rm{(3)}【解析】rm{垄脷}rm{28.6%}rm{A}14、预热;别人或自己【分析】试题分析: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室对操作有明确规定rm{.}使用试管对液体加热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要求试管内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加热中试管要不时上下移动等.

解:为防止液体过多而受热不均匀,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故答:

为使试管均匀受热;在对试管集中加热前要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为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故答:预热;

试管内液体若受热不均匀,液体会冲出试管,为避免因液体冲出伤及他人或自己,要求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故答:别人或自己.【解析】rm{dfrac{1}{3};}预热rm{;}别人或自己15、物理变化(化学变化)①②(③④)【分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选择的一个标准是实验中发生了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水沸腾;胆矾研碎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木材燃烧、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物理变化rm{(}化学变化rm{)}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解析】物理变化rm{(}化学变化rm{)}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16、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氧原子【分析】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氧原子.

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解答;分子构成物质,原子构成分子,水;氢气、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解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征.【解析】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氢原子;氧分子;氧原子17、t270降温结晶B>A>C【分析】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t2℃;

(2)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3℃是IDE溶解度计算,若将t3℃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1)t2;

(2)70;

(3)降温结晶;

(4)B>A>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t270降温结晶B>A>C四、探究题(共2题,共10分)18、(1)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

(2)红磷不足(符合题意即可)

(3)避免对环境污染,使实验更精确【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根据红磷量不足而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因装置漏气都可能出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分析;根据改进后实验装置优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当红磷充足时,才能消耗完装置内空气中氧气,使实验更精确,故答案: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rm{(2)}如果实验中因红磷量不足而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因装置漏气而在冷却过程中进入少量空气或未冷却至室温而打开弹簧夹等,都可能出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故答案:rm{dfrac{1}{5}}红磷不足rm{(}符合题意即可rm{)}rm{(3)}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毒,所以改进后的装置直接通过聚太阳光而引燃磷,避免了再次打开瓶塞而保持装置始终密封,减少了操作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可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以及避免对环境污染,故答案:避免对环境污染,使实验更精确。【解析】rm{(1)}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rm{(2)dfrac{1}{5}}红磷不足rm{(}符合题意即可rm{)}rm{(3)}避免对环境污染,使实验更精确19、100加速溶解【分析】解:(1)一次性配制1千克10%葡萄糖溶液待用;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1000g×10%=100g,图中天平托盘上添加的砝码质量为100克,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2)配制25%的硫酸镁溶液;

设硫酸镁的溶解度是x

×100%=25%

x=33.3g

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33.3g,所以配制上述药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

故答案为:(1)100g;加速溶解;

(2)2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是33.3g,所以配制上述药水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以上。

(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度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镁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溶解度;并进一步确定温度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溶于水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值=×100%,及配制溶液计算溶质溶剂的方法。【解析】100加速溶解五、简答题(共4题,共24分)20、(1)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或者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电线、铝壶等【分析】【分析】解答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两种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rm{.}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rm{.}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rm{.}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rm{.}【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所以属于铝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故答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rm{(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所以属于铝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故答案:或者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rm{(1)}rm{(}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rm{)}或者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则所以铝的化学性质有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以及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答案: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rm{(}铝具有优良导电性,可以用作电线,具有优良导热性,可以用作烧水壶等,故答案:电线、铝壶等。rm{)}【解析】rm{(1)}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rm{(}或者质地较软、铝的密度较小、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rm{)}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氧化铝铝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rm{(2)}电线、铝壶等21、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分析】解:rm{(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rm{(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rm{(3)}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一样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故答案为: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根据木炭;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铁丝、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生的反应及注意的事项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解析】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可燃物燃烧时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22、略

【分析】

根据题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析】解:在rm{9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rm{1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90g隆脕10%}{90g+10g}隆脕100%=9%}.

在rm{dfrac

{90g隆脕10%}{90g+10g}隆脕100%=9%}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rm{90g10%}硝酸钠,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90g隆脕10%+10g}{90g+10g}隆脕100%=19%}.

答: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rm{10g}rm{dfrac

{90g隆脕10%+10g}{90g+10g}隆脕100%=19%}.rm{9%}23、试管酒精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液体流出试管外大【分析】解:(1)试管,酒精灯是常见的仪器,由图中信息可知a是试管,b是酒精灯.

故答案:试管;酒精灯;

(2)①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故答案: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故答案: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③试管口和试剂瓶口没有紧挨可能会造成液体流出试管外;

故答案:液体流出试管外;

④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左物右码;若放反了,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应该是砝码减去游码的质量,所以偏大;

故答案:大.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

(2)根据常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解答.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解析】试管酒精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内液体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液体流出试管外大六、推断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解:(1)由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在B图中,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处,能迅速烧红.

(2)在C图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现象是:发出白光;放出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纯氧中;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更多,与碳原子的碰撞几率更大,反应更剧烈,所以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

故答案为:(1)外焰;

(2)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纯氧中;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更多,与碳原子的碰撞几率更大,反应更剧烈.

(1)根据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解答;

(2)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及生成物的性质分析.

(3)从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属于基础性的考查,关键是扎实基础,熟练运用.【解析】外焰;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纯氧中,单位体积内的氧分子数目更多,与碳原子的碰撞几率更大,反应更剧烈25、氮;5;S;16;S2-;Al2O3;N2O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分析】解:rm{(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从元素周期表看,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5.}故答案为:氮;rm{5}

rm{(2)}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质子数为rm{16}这是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rm{6}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rm{6}个电子,易得rm{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填: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