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用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中华文化含解析_第1页
广西专用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中华文化含解析_第2页
广西专用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中华文化含解析_第3页
广西专用2025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中华文化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考点规范练27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24·河北四校联考)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古老文化,始终充溢了朝气与活力,这充分呈现了中华文化坚韧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由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绚丽的中华文化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④我国古代科技注意实际运用,具有好用性、综合性的特点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甲骨文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至今仍存表明白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①③入选;②表述的是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与题意不符;④表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2.(2024·安徽六校联考)2024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实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长久的力气。“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是()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实证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②符合题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解除③;中华文学艺术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而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解除④。故选A项。3.(2024·云贵川黔四省名校联考)已连续举办13年的“汉语盘点”活动是中国特别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旨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当年的中国和世界”。2024年汉语盘点揭晓:“奋”“改革开放四十年”“退”“贸易摩擦”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彰显汉语魅力,记录社会变迁②体会文化内涵,推动汉语传播③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④促进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中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这样做有利于彰显汉语魅力,推动汉语传播,①②正确;③错误,应当是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汉语盘点”活动并不能促进文化融合,推动文化创新。故选A项。4.(2024·辽宁辽阳一模)跨界融合交互式民族音画《高原·听见贵州》,运用布依族、仡佬族、水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音乐作为素材,用贵州民族乐器演奏,以多媒体互动为特色,融合民族音乐、美术作品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将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同步呈现在观众面前,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宠爱。由此可见()①该作品风格雅俗共赏,内容体现文化共性②该作品反映时代心声,坚持正确创作导向③科技推动文化发展创新,激发文化活力④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民族音画《高原·听见贵州》,运用不同民族风格的民间音乐作为素材,用贵州民族乐器演奏,表明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正确;以多媒体互动为特色,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将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同步呈现在观众面前,表明科技推动文化发展创新,激发文化活力,③正确;《高原·听见贵州》未体现雅俗共赏的风格,①与材料不符;材料未体现出时代心声的相关内容,②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5.(2024·广东深圳期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人员利用DNA技术揭示了大量的文明细微环节: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这佐证着中华文化()A.辉煌历程,世界前列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答案:D解析:通过种植技术和科技文化的引进来发展中华文化,可见中华文化的包涵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不是讲其辉煌历程,解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文化的源远流长,解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文化的独特性,解除C项。故选D项。6.(2024·广西柳州模拟)2024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实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自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变更的。由此可见()①两岸文化沟通促进人心相交,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③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剧烈认同感确定了两岸必需统一④历史实践是两岸同胞渴望统一情感产生的深层基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历史实践是两岸同胞渴望统一情感产生的深层基因,②④入选;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与题意不符;③本身说法错误,夸大了对文化认同感的作用。故选C项。7.(2024·河北衡水中学第三次质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语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大多数成语是从我国古代的寓言、历史事务、诗文及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但也有像“杀鸡取卵”“火中取栗”等成语是出自外国的寓言故事。这说明()①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涵性③对外来文化合理的借鉴有利于促进汉语发展④中外文化的沟通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涵性,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对外来文化合理的借鉴有利于促进汉语发展,②③符合题意;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既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旺盛的客观要求,但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①说法错误;敬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敬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8.(2024·广东百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实行“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探讨(以下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20世纪20年头起,“古史辨派”以现代方法重新梳理了古文献和史书,对于古书记载上古史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学术界始终深信不疑的五千年文明体系产生动摇,国外学者甚至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2001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起先,经过长期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供应了有力证据,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特别重要的空白;揭示了各地方文明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沟通、借鉴,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从中孕育出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缘由和源头;同时还发觉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但在勤劳才智的先民手中发扬光大,发展成为日后独一无二、光辉绚丽的青铜文化……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学问,说明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缘由。答案:①文化的沟通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或答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亦可)。各地方文明在相互沟通、借鉴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②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绚丽的中华文化,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剧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③中华文化具有包涵性(或答出“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点”亦可)。我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