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登快阁课题登快阁课型新授课课标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同时,《登快阁》也在课标附录中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为此,多角度鉴赏与背诵默写是课标提出的两大要求。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于常见的诗歌意象、意境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本诗的语言相对浅显易懂,理解相对容易。但本诗中韵脚的搭配、典故的运用、起承转合等技法的使用还是值得学生关注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畏难情绪,需要教师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感受本诗偶句押韵的特点。思维提升与发展:初步学习“起承转合”这一传统文学创作技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体会不同评论家的文学评论,并尝试撰写文学短评。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诗中的典故内涵,把握诗歌情感,学习用典的表达手法。重点学习本诗中用典的手法难点尝试撰写文学短评教学准备教具:一体机、课件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导入导入:我们在《核舟记》中学过:“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其中的“鲁直”大家还记得是谁吗?作者简介: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用初中课文导入,顺势完成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环节。情境设计南宋词人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称“(《登快阁》)语为新奇,而究其实,乃小人语。”意思就是看似新奇,实际上只是小孩子才会说出的言语而已;清代诗评家张宗泰在《鲁岩所学集》说“至宋之山谷,诚不免粗疏涩僻之病……而《登快阁》诗亦其一也。顾诋为小儿语,不知何处有此等小儿能具如许胸襟也。”;清代散文家姚鼐则认为本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认为“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为何几位评论家会有如此不同的观点?让我们一探究竟。展示不同评论家的评论,激发学生兴趣。新课教学活动任务一:初读通意(一)速览本诗,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诗的大意。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译文: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译文: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译文: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译文: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二)你认为本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明确:语言简洁明快。因此会有“而究其实,乃小人语”“诚不免粗疏涩僻之病”等类似的评价。从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中可以看出。这一联的手法是白描,意象也都是落木、山、天、澄江、月等常见意象。并没有特别复杂之处。所以被认为“眼前景,口头语,小孩都说的出来”,但是天远大、月分明,意思明快。小儿语用于诗中,只要恰当,便是好诗。本诗的意象、语言相对浅显,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翻译诗歌大意。重点落在对颔联的分析上。当然,学生如果回答其他相关内容,也可以。发现语音上的特点,并再次回扣情境。着重分析用典的手法对诗中的事典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活动任务二:再读品情(一)听范读,试着寻找语言上的特点。明确:押韵《登快阁》,偶句押“i/eng”韵,四个韵脚“晴”“明”“横”“盟”按照《平水韵》规则都属于下平八庚韵,其特征是“八庚清厉”。“清厉”释义为耿介有骨气,或者凄清、凄厉,形容声音激切高昂。古人云:“清厉而静,和润而远。”黄庭坚选庚韵,读来有清厉之气和耿介之风,切合诗情的选韵,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因此,姚鼐评价本诗“豪而有韵,此移太白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认为“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二)本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明确:首联——对官场生涯的厌倦;颔联——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与陶醉;颈联——抱负无法实现、无人理解的痛苦;尾联——辞官还乡,回归自然,想要归隐的心境。(三)学生朗读,读出每一联的情感。活动任务三:三读悟法(一)本诗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明确:用典:典故分“语典”和“事典”,“语典”近似名言引用,“事典”就是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故事。“语典”即颔联的化用,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同中求异。“事典”则包括“了事痴”“伯牙绝弦”“阮籍的青白眼”“白鸥”。(二)明晰典故含义1.了事痴:出自《晋书·傅咸传》,“骏弟济素与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译文:杨骏的弟弟杨济一向跟傅咸友好,他给傅咸写信说:“江海的流水波涛滚滚,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广。天下是个大器物,不可能很明白,而我看你是每件事都想弄明白。你生性痴呆,却想明了官事,而官事也是不容易明白的。明了官事正该痴呆,又是痛快的事。”2.伯牙绝弦:出自《列子》,“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3.阮籍的青白眼:出自《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译文:阮籍又会作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见到青眼。4.白鸥:出自《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者也。”译文: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晨到海上去,跟海鸥玩耍。海鸥飞来的数量有上百只不止。他父亲说:“我听说海鸥都喜欢跟你一起玩,你抓一只来给我玩。”第二天他来到海上,海鸥都在空中飞翔而不下来。后来常用来比喻无杂念的人及无所猜忌的真诚相处,像白鸥一样,与白沙云天相伴,忘却了计较、巧诈之心,多用于描写超脱世俗,忘身物外,倾心山水的恬淡生活。(三)总结:颔联化用前人诗句,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同中求异。首联运用“了事痴”的典故,以此自喻,自嘲忙于公事。颈联巧借“伯牙绝弦”“阮籍的青白眼”的事典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了无知音的失意之情;结尾的鸥鸟典故更是把归隐之志表达的不着痕迹。由此看来,张宗泰的“顾诋为小儿语,不知何处有此等小儿能具如许胸襟也。”不无道理。活动任务四:分析结构(一)本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明确: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首联——起。以叙事开头,交代“倚晚晴”,那么必然引出见闻感受,有向颔联招手之态。颔联——承。紧承首联的“倚晚晴”句,由近及远描绘了登阁所见的晚晴辽远阔大、空明澄澈之景,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颈联——转。没有继续写景,也未针对景色发表议论,而是笔锋陡转,借用伯牙破琴绝弦以及阮籍善为青白眼的典故写了自己了无知音、怀才不遇、借酒消愁的愁绪。尾联——合。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归欤之思,既是回护首联“了却公家事”的解脱之意,也是挽合颔联歆羡自然的情愫,更是给颈联的愁绪找到了化解的良方。卒章显志,收束全诗,圆融而自然。正如黄庭坚在《与王观复第二书》中说,“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齿凿痕,乃为佳作耳”。学生对“起承转合”这一概念可能比较陌生,只要能回答出“结构顺畅”等意思的都可以。当堂训练1.《登快阁》中,“,”两句透露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2.《登快阁》中,“,”两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抱负的写照。3.黄庭坚《登快阁》中运用伯乐、阮籍的典故抒发世无知音,孤独无聊之意的语句是:,。4.《登快阁》中“,”一联有归隐之意,和首句厌倦官场之意暗相呼应。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拓展阅读从七律名篇《登快阁》看黄庭坚的思想风骨张立华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聪颖早慧,七岁时写《牧童》诗,八岁时写《送人赴举》诗。黄庭坚两次为乡试第一,治平四年进士及第,熙宁五年任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除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元丰五年深秋的一个傍晚,黄庭坚登临县城东边的快阁观览,写下七律名篇《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说:“子美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虽取古人陈言入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既是对杜甫等人的推崇,也是黄庭坚的夫子自道。“无一字无来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正是黄庭坚诗歌的一大特色。在《登快阁》中,这一特色尤为突出。百姓苦不堪“盐”“痴儿了却公家事”,典出《晋书》。西晋惠帝时,外戚杨骏辅政,权倾朝野。尚书左丞傅咸屡次上书直言朝政弊端,又给杨骏写信切直讽谏。杨骏的弟弟杨济与傅咸友好,便给傅咸写信说:“天生痴呆”的人做官,总想着了却官事。其实,官事是不容易了结的,只有装痴作呆才能快乐。黄庭坚说自己是这样的“痴儿”,今天“公家事”总算了却,这才登上快阁欣赏晚晴。有人把“了却公家事”解作“处理完了一天的公务”,似乎欠妥。如果这样解释,那是不是每天下班后都可以登快阁?可见,这里的“公家事”并不是日常公务,而是另有所指。那么,黄庭坚了却的“公家事”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北宋县令最主要的“公家事”就是为朝廷收取赋税。当时,王安石二次罢相赋闲江宁(今江苏南京),新法的弊端日益显现,国家财政极度困难。朝廷便于元丰三年下令增销官盐配额,各地新增收的盐款全部上缴朝廷。一般来说,官盐比私盐质次价高,但官府规定百姓必须购足定额的官盐后才能购买私盐,否则就会受到惩处。苏轼就曾讥讽盐法的峻急:“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江西销售的官盐一向是淮盐,如今又要在原销售定额之外增销广盐,这使得本来已不堪重负的百姓更加苦不堪“盐”。黄庭坚这个地方官所要了却的,正是这样的“公家事”。他到任的第一年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到下面“劝盐推新令”,结果发现百姓竟然淡食无盐,家中更是一贫如洗。对这些穷到骨头的百姓进行搜刮征求,情何以堪?小吏为完成收缴任务,竟然用鞭子抽打那些交不上钱的百姓。想到这些,黄庭坚真想弃官归隐。梦幻是现实的变相投影。从中,我们可以隐约感知到黄庭坚之前的考课可能不佳。毕竟是头一年,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第二年可就不是新官了,必须完成赋税的征收任务才行。因此,这年三月,黄庭坚便深入山区配售官盐。在那里,他目睹了百姓的悲惨生活:“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不仅很多农户的门前小路上长满了苔衣野草、荒无人迹,而且以前是有米无盐,如今连米都没了。于是,诗人感慨:“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希望统治者不要强行搜刮,因为杀鸡取卵后必无卵、竭泽而渔后必无鱼,不如给百姓留条活路,使他们得以休养生息,子孙能够绵延不绝。否则,百姓都死光了,朝廷还能驱使谁呢?黄庭坚清正廉洁,践行轻徭薄赋、勤政爱民。他曾书写《戒石铭》镌刻在县城的戒石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征收赋税的时候,也“未尝督责百姓甚急也”,赢得了理解和爱戴。从三月到八月,黄庭坚深入山区四处奔波,总算了却了“公家事”,这才登临观景,得以放松一下。诗人心地坦荡“快阁东西倚晚晴”,很多选本对这句没有加注,可能以为句意简单无须再注。其实,这是全诗中最难理解的一句。“倚晚晴”并非倚靠着晚晴。“快阁东西倚晚晴”省略了一些词语,补上就是“(登)快阁东西倚(栏)(赏)晚晴”。“倚”和“晚晴”既不是动宾结构,也不是其他结构,二者只是挨在一起的词结而非词组,更非超常搭配。这句中的“东西”,也很容易误解。《黄庭坚诗词选》解释为“自东到西,从西到东,要尽情,尽兴观赏”;《黄庭坚诗词赏析集》解作“东西徘徊”;《黄庭坚诗选》注为“时而东时而西,来往观赏”。其实,这里的“东西”并非实指东方西方,而是代指四方。现实中,诗人是不可能只看东西面而不看南北面的。把“东西”解作“四方”,在训诂上也是有根据的:《汉语大词典》“东西”条第四个义项就是“犹四方”。颔联是对所赏晚晴的具体描写,由远及近,先高后低。群山上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尽,天空显得更加高远。诗人尽情欣赏晚晴的美景,从夕阳西下到明月当空,一道清澈的江水把月光映照得更为明亮。李白诗云:“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柳宗元诗云:“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黄诗颔联正是由此化出。“落木千山”,表明时令当在深秋;“月分明”,推断在农历十五前后。由此来看,该诗当作于农历九月十五前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本诗的颔联正是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落木千山天远大”,而自己这个“痴儿”也了却“公家事”,如释重负,心旷神怡。“澄江一道月分明”,说的是诗人坦荡的心地,正像这澄澈江水映照的月色一样明亮。诗人之所以要表明自己心地光明,是因为他在“乌台诗案”中被诬陷而受到牵连。这里既是为自己申述,也是为知己苏轼鸣不平。“佳人”当指苏轼颈联由外转内,由颔联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转为对内心世界的叙述,慨叹知音不再,只能借酒浇愁。“朱弦已为佳人绝”,典出《吕氏春秋》。朱弦指琴弦,佳人喻知己。黄庭坚说自己把琴弦弄断、不再弹奏,也是因为没有赏识自己的知音了。他在另一首诗中还进一步袒露心迹:“当时朱弦写心曲,果在高山流水间。”可见,黄庭坚确实遇到过知音,只是如今知音不在了。那么,这个知音究竟是谁呢?我们可以从黄庭坚的其他作品中推测出一些信息。《玉芝园》诗云:“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由“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可以推知,黄庭坚所说的“赏音人”并非一人。《观化十五首》又云:“故人去后绝朱弦,不报双鱼已隔年。”此诗作于熙宁元年,当时黄庭坚24岁。这里的“故人”指的是李询。两年前,黄庭坚再赴乡举,诗以《野无遗贤》命题。主文衡者庐陵李询,读到诗中两句“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锁烟”,不禁击节称赏,称赞“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黄庭坚写《观化十五首》时,李询可能已经故去,因此才说“故人去后绝朱弦”。结合各种资料来分析,“朱弦已为佳人绝”中的“佳人”当指苏轼。熙宁五年十二月,苏轼任杭州通判,因筑堤之事到湖州拜见黄庭坚的岳父、杭州知州孙莘老。在那里,他读到了黄庭坚的诗,“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元丰元年正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赴任途中经过济南时,拜访了黄庭坚的舅舅、齐州知州李公择。李公择拿出黄庭坚的诗文请他是正,苏轼大为赞赏。黄庭坚得知后,便于二月致书苏轼,并寄去《古风二首上苏子瞻》。苏轼在《答黄鲁直书》中称赞“《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并“聊复次韵,以为一笑”。元丰二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六月,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的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摘引苏轼诗文中的某些句子断章取义,上表弹劾苏轼讥讽皇上,罪大恶极,应处死刑。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湖州被捕;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监狱。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贬苏轼为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不能随便离开,也无权签署公文。在这场“乌台诗案”中,有29位大臣、名士因收藏苏轼的讥讽文字受到牵连,王诜、王巩被发配,苏辙被降职,张方平等人各罚红铜30斤,司马光、范镇、黄庭坚等人各罚红铜20斤。由此,黄庭坚在《玉芝园》中才感叹:“平生有诗罪,如痼不可痊。今当痛自改,三衅复三湔。”“乌台诗案”中,苏轼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政治前途基本没戏了。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中,黄庭坚哪里还敢再弹什么高山流水了?“与白鸥盟”终未成真善鼓琴者自绝朱弦,实属无奈,因此整天跟阮籍似的白眼向人、郁郁寡欢。《登快阁》中的“青眼聊因美酒横”,典出《晋书·阮籍传》。阮籍会作青白眼,见到世俗之士就使黑眼珠藏而不露,全用白眼珠对人。阮籍为母服丧期间,嵇喜前来吊丧,阮籍就用白眼珠对他。白眼珠当然看不见东西,也就“目中无人”了。嵇喜很不高兴地走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来看他。阮籍很高兴,就露出了黑眼珠。诗人今天了却了“公家事”,登上快阁欣赏晚晴,顺便喝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流器设计课程设计
- 真空旋片泵课程设计
- 2024年网红餐饮门面独家转让合同协议3篇
- 数电课程设计模板
- 2024年度智能交通指示灯箱广告设计与安装合同9篇
- 校内交通课程设计
- 2024年茶具品牌宣传与广告协议3篇
- 2024年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汽车租赁合同(含司机及个性化服务)3篇
- 机械工程课程设计斜齿轮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 含解析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招聘与录用选择题
- 营销中心物业服务标准讲解
- 周视瞄准镜的初步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小学期作业
- 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
- 中国农村信用社支票打印模板xls
- 压力管道安装工艺和检验规定
- 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 小学英语语音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数与形》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