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高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_第1页
【刘纯】高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_第2页
【刘纯】高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_第3页
【刘纯】高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_第4页
【刘纯】高考语文专题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延伸题感悟题(上)阅读延伸题的缘起阅读本身的需要高中语文新课标既有命题的沉淀全国范围:感悟/探究题北京特色:个人看法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22题)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2006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2009年高考北京卷第20题)开放性工具性强调知识积累合理性关注答题情理综合性表达、条理、个性海棠花季羡林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是古老的都城,尽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短到几乎没有。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立刻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她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然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1941年5月29日德国哥廷根(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句意把握:3分3分:句意把握准确到位。能准确理解“时空距离与心理(情感)距离的反差”。2分:句意把握基本准确。对“反差”的理解不够准确。1分:简单替换原句;偏离句意。0分:句意把握错误;不是作者对距离的体验。阐发感受:4分4分:能具体结合成长记忆或文学作品,明确阐发自己对距离体验的感受。3分:能具体结合成长记忆或文学作品,但阐发不够到位;结合成长记忆或文学作品不具体,但阐发到位。2分:只叙述成长记忆或介绍文学作品,不谈感受;只谈感受,不结合成长记忆或文学作品;两者都有,但都泛泛而谈;材料不典型。1/0分:所写内容基本/全与距离体验的感受无关语言表达:3分3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有条理。2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1分:语言不通顺,表达不清晰。0分: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字数不足,酌情扣分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2分为止。这句话说明,遥远的距离,无限的时间都无法阻止心灵上的回归。空间的距离,时间的长短,不过是一个符号。这无法影响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代表故乡的海棠,反而把作者的心与祖国更紧密地系在了一起。就如同古代浪子们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寓于明月一般。“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距千里,几十年来未回故乡,但只要看到那不变的一轮明月,再遥远的距离也会被那颗思乡思人的心瞬间跨越。是的,我们不应被物理的距离所吓倒,就如海棠之于作者,明月之于古人,只要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距离将不再是阻隔。【10】这句话传递了作者对“距离”的体悟,那便是分别的越长越久,记忆便越深刻,再次相遇的感触也会越多。对此我深有体会。幼时我是在远在东北的奶奶身边长大的。我们很近,我从未在乎过她那些温柔的话语,甚至有些厌烦她粗糙的手掌划过我细嫩的皮肤。然而来到北京上学之后,我几乎没有回过老家,距离远了,分别长了,思念在我的心中萌长。奶奶的面容时常在我的梦中浮现,仿佛这一次我才能真正看清她的每一条皱纹。人常说,距离产生美感。我想,也只有长远的分别,才能让我们体会到:情感是那么近,感触是那么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吧!【9分】【句意理解】作者这两句话想表明,虽然自己与祖国的空间距离远了,但精神距离却更近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这是作者身处异域后对距离的体验,由此引发了我的共鸣。一个暑假曾到莫斯科夏令营,语言不通,肤色不同。待到半个月后便对当地食物开始反胃,对于来来往往的人感到陌生与怪异。身处异国,便更加深刻地回想起祖国食物之博大精深,回想城市里相同肤色相同语言的归宿感。从前总觉祖国人多,拥挤。如今到了异域,却开始心心念念祖国的好,念那些从前认为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小事。空间远了,心却更近,我充分体验到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感受。【8分】【感受】【语言】“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越近”,作者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但心的距离近了,就是这样的远近对比,使作者更加想念自己的祖国。有人说只有距离才能让人们懂得事物的珍贵,距离产生美。我没有作者那么深刻的阅历,但也有过距离让人心生怀念的感觉。记得初一的军训,从未离开妈妈的我要离开7天去军训,到了地点三天之后,才想起了妈妈的重要性。以前,每天跟着妈妈左右转,不会知道还有这样一种感觉,相反有时还会对妈妈抱怨,甚至生气。那一次,我和妈妈的距离远了,但心近了,懂得妈妈的不易与艰辛。【7分】【句意】【阐发】【语言】作者认为时间不代表距离,不管时间经过多少,只要有心,距离只会越来越小。从我小时候开始,就是和奶奶一起住,爸爸妈妈繁忙的工作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我,于是这十分自然地成了奶奶的责任。我记忆中,奶奶会在睡前抚着我的头唱歌,那几首老歌的旋律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奶奶会拉着我的手上公园,但是看似温柔的奶奶其实也“凶悍“着呢!只要我受欺负了,奶奶第一个冲上去保护我。而这些事仿佛还在昨天,随着我的长大,这些记忆越来越清晰。奶奶走了很多年了,我却觉得她一直在我身边陪伴我每一个春夏秋冬。【6分】【句意】【无阐发】【语言】作者心中虽然他本人距祖国虽有万里之遥,但在他内心中,时时想着自己的国家,就如同近在眼前。虽然离开它的时间虽远,但内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怀念,所以它却离我很近。我曾读过一本关于旅行者的书,书中曾写道:当我从包中拿出这面五星红旗,让它随风飘扬,我就觉得我站的这片土地就是我的国家,这异国的风景就如同我们祖国的风景……这位行者也同作者一样,虽然与祖国相距万里,但只要心中有国家,祖国就如同在你的身边一样一直伴随着你。【5分】【替换原句】【无阐发】【语言】这句话中说到故乡虽然远在天边,但现在却近在眼前,这是因为从起初独自一人在国外读书感到的孤独,到现在看到了海棠花,亲切的感受一下涌上心头,感觉祖国就在自己的身边。文中又继续说到现在“离开祖国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这是因为离开祖国的时间长了,对祖国的感情就越深,然而海棠花也在自己身边,更加地亲切。正如像我小的时候一步也离不开妈妈,她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她每次出差是我最接受不了的事情,但每次妈妈出差都会送我一个漂亮的小头花,拿着它,我就感觉妈妈在我身边,时刻都能感受到她给我的温暖。【4分】【偏题】【泛泛】【结构】一个长却又短的距离体验,虽然距离相隔甚远,却又心连心,实现心中的无距离,以心里担心祖国的安危,来填补实际的长远距离。小时记得读过《三国演义》,而喜爱刘皇叔率领的“复汉同盟”,武将善战,谋士精明,读完了书,觉得自己应该就是与刘备相似之人而“招兵买马”,打闹四方,当时觉得自己就是刘备,这就要统一小学了!却被老师叫走,被家长领回,又被痛打一圈。但当时我心想,我是刘备,大丈夫能曲(屈)能伸,一定有时候能实现自己小学的统一!这时候无论年代有多远,我和刘备是很近的。【3分】【偏题】【不当】【语病】我认为作者的体验是:虽然故乡与祖国远在天边,但是他的心中距离祖国的距离却很近很近。我小时候,爸爸常出差,总觉得爸爸离我很远,但每当开学时,看到爸爸早就为我准备好的文具与书本,就觉得父亲其实就在身边,他关注着我,记挂着我。所以不要让“距离”成为心灵的“距离”。【2分】【替换原句】【泛泛】【语言】【字数-2】有些事物看似遥不可及,其实离我们很近,文中作者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所以祖国一直在作者心中,伴随着作者。【1分】【替换原句】【字数不够】作者认为,“距离”让我们的身体远了,心灵却近了。时间越长,距离越远,就愈加思念。没有李白和董大如曛白日下的送别,就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祝福;没有诸葛亮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没有永垂青史的《出师表》;没有有情人的相隔,就没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的概叹。正是有了这微妙的距离,才让人们意识到人世之间情感的重要与珍贵,友情,君臣之情,爱情,将我们心心念念的东西带到我们眼前,龙应台所著《亲爱的安德烈》不也是如此吗?三年未见,儿子却近在眼前。时间越远,距离越近,感情越真,越浓。这句话指“我”远离故乡和祖国的时间越长,对它们的思念越甚,归来的心情越迫切,则越感到亲近。可见作者对于“距离”的体验不在于客观时空,而在于人与家园精神层面的挂念与依恋。至远者并非天涯,至近者存在于人心当中,真正的远近取决于人心灵的距离。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对惨死的晴雯的思念,跨越了“茜纱窗下”与“黄土垅中”的距离,虽然横亘生死,但却撕扯不破,这距离不是生与死、主与仆、地上与地下的隔绝,而是撕扇补裘的挥之不去的记忆、祭扫芙蓉的对花悲歌的难舍,可能看似遥远,却又亲密无间。可见真正的距离不在路途,而在灵魂。“距离”不因时空阻隔而漫长,却因心灵交融而贴近。读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尽管书中所写是数十年前的梨园风华,我仍将自己化作一个坐在昔日舞台下静静聆听的观众,以富于美的眼、感触真善的心,拉近与那往事的距离。隔着时空,我触摸到了梅尚程荀对艺术表现力至诚的追求,体悟到名伶们台上台下的侠肝义胆,豪气干云;我仿佛看到粉墨登场之美依旧融合于当今的世事人情,昔日的身影依旧激励着我们。我怀着对真与美的追求打开这本书,感觉不到时空距离,只有书中的世事人情在近处激荡着心灵。在作者的体验中,距离是相对的。身居异地,使作者与祖国在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上变大了。然而正是因为这彼此间的距离之远,才使作者对祖国的思恋与想望愈发浓烈而动人,进而使作者的心离祖国更近了,距离也因之缩短了。在曹禺的话剧《北京人》中,曾文清离家而走,去外面谋求他的“事业”。一直在暗中爱恋着他的素芳却因他的离走而愈发感觉到这距离上的“远”加深了她对他的理解和感情,缩短了这距离。她每日照顾着他的家,爱着他所爱的和不爱的,内心生出了一种快乐,强烈地感知到了他的存在。这种距离是远的,也是近的。远在时空里,近在人的心中。这句话传达的作者关于“距离”的体验是:由于人的主观感受,人所体验到的距离与实际的时空距离有极大的反差。例如张爱玲在散文中提到,人上了年纪,小时候的记忆反而日益清晰,就像住在顶楼的人对于楼下的喧闹反而听得更清楚。这便是心的距离,童年本离得很远,但因为老人的怀念反觉得近了。又如顾城在诗中写:“你一会儿看云,一会儿看我。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也是由于心灵的不同感受而使距离产生了分别。由此可见,有时人感觉的距离与实际距离大不相同,心远则远隔沧海,心近则近在咫尺,这远和近,实际上是心灵的距离。作者于这句话中传达出时间与空间造成的身体距离越远,心灵中的思念之情却使“我”与祖国的精神上的距离越近的体验。我同样有过这种距离的体验,不过是在书中,品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初读,只是对一个失明人的同情,再细细欣赏后,于她的文字间,我感悟到她对光明的期盼,对生命的不屈。无论时代或是地理位置,我都无缘与她面对面交谈,但捧着这本书,我走近了她的心,窥探到她心灵深处的那份乐观与顽强。我似乎也在她心底轻语,“看到了吗?我帮你看到的世界”。我想:这种超越时空的心灵碰撞,与作者的体验相同吧。故乡祖国虽远在天边,但看到故乡熟悉的景物海棠花仿佛祖国就在面前。离开故乡越久,对故乡的思念越深。作者认为与祖国距离虽远,但情感上的距离却会随时间推移而愈近。我同意作者的观点,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句子:“长大后,思念是一湾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时光流逝,也许作者已远离故土生活多年,但思念祖国的情感仍会愈发深厚,只因她流淌在血液中,只因作者的根深深扎在海峡那头的大陆上。距离不是障碍,身越远,情越浓。我想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仍会心系祖国,祖国在我心中,她不曾遥远。作者与祖国相隔万里,不处在同一个时空,然而他却感到自己心理上同祖国近在咫尺、近在眼前。只因心中饱含着一份深情、一份眷念、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感,那么即使久别,即使遥远,灵魂也会贴得越发紧密。在阅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自传时我也深深体悟到了这一点。当他身陷囹圄、饱受白人欺压凌辱的时候,他被困于那远离祖国的小岛上,内心也是充满了痛苦和仇恨。然而时间久了,他的心与祖国和人民却越来越近,以致于他出狱时毅然放弃报复白人,而是致力于南非的和平和安定。我感到,距离遥远,心可以凝聚,化为一种伟大的力量。这句话话委婉而饱含深情地写出作者虽然在空间距离上与故乡、祖国十分遥远,但对之眷念之情却因此愈发深厚,心灵上与自己故乡亲近无比,难以割舍。这种心情是对家的眷念,是最自然的流露。记得曾外出游玩需在外地住上几十天。游玩十分尽兴,食物也十分可口,但时间一长便也会思念自己温馨的家。吃着当地著名的小吃却也思念糖葫芦的香甜,喝着当地独特的清茶却也同样渴望母亲为全家泡的普通花茶的清润滋味。我想,离家数十天的我便对家产生眷念,由此更能体会那些身处他乡异国的人们如何在异地牵挂故乡与亲人了。故乡和祖国虽遥远,但却近在眼前。时间愈远实则很近。这说明作者认为空间与时间的距离无法阻断内心情感的交流。只要内心有爱,祖国就在身边。从我记事起,爸爸就一直在国外工作,由于工作原因他很少有时间回家,但是即便是南北半球的遥远距离,我却始终觉得爸爸每天都在陪伴着我,关注着我的成长。带着爸爸送给我的手表,我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爸爸亲切的问候和温暖的关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无法阻断我们父女之间的深情,无法阻断血脉亲情。相反这更能让我学会珍惜,懂得爱。我要感谢这“距离”,它让我成长,让我学会爱。

有时,地理上的距离越遥远,而心灵的距离却更近了,分别的时间越久,彼此间便更加怀念。我来自浙南沿海,离乡在外已有八年了。生活在那边时,对家乡没有概念,对乡愁的理解也仅是一张邮票、一张船票,而当我离开她时,当我发现那熟悉的方言不再出现,河里的桨声已经被一声汽笛落在远方时,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心一直寄托在那里,从杭州来到北京,距离越来越远,但我离她却越来越近,我会在生活中寻找她的身影,情不自禁地说几句方言,原来那所谓的距离便不再遥远。柳信宗璞①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②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③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空袭,我们住在郊外一个庙里。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草很深,杂生着野花。坡下有一条深沟,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据说是雷击倒的。虽是倒着,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一年有大半年绿阴阴的,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不用树和灌木,只是草,已足够把我们藏起来了。④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还不离开。“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⑤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猫。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⑥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那充满乡土风味的话音呢!然而母亲毕竟去了,抛下了年迈的父亲。⑦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请医生,灌氧气,到医院送汤送药,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猫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这是母亲喜欢的猫。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房门外等,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我没有问埋在哪里,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⑧深秋的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秋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⑨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门外,据说是可以辟邪,又选了两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的花瓶里。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⑩柳枝在绿着,衬托着万紫千红。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有删节)19.作者说:“柳枝并不想跻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尽量绿得长一些,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柳一样的人,请展开联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200字)(10分)柳枝不像其他一些植物,以傲寒为节操,而只是简单地做好自己的本分。这就像那些在基层工作的人们一样,不求被夸赞,只为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年牛顿上大学时,因为年轻无法成为讲师而展现才华。他的导师毅然放弃自己的讲师资格,将牛顿推为新讲师。他的理由是:身为人师,要让自己的学生发挥出才华。或许身为名人之师的他终其一生仍默默无闻,但为使学生崭露头角竟能这样尽为人师的本分,如此“清白宁静”,真是十分值得尊敬的。柳枝并没有被人称颂的名号,但平凡的它默默地生长,用它那充满生机的绿色使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就像生活中那些也许并不起眼的人们,她们恪守自己的本分,默默地做着贡献,在我们无意中送来温暖。我家大楼开电梯的阿姨就是这样的人——她是如此地不起眼以至于我连她的相貌都记不清,但很多细节却体会得很分明:电梯里每天至少擦十遍以上才会泛出的光泽、为人们专门添置的置物台、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