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规范化指导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665第一章语言文字规范概述 4164381.1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 4305221.1.1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 4237381.1.2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428181.1.3提升国民素质 4103661.2语言文字规范的制定原则 4186891.2.1科学性原则 4263131.2.2实用性原则 543311.2.3综合性原则 5173481.2.4动态性原则 593261.2.5指导性原则 512290第二章汉字书写规范 5309752.1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5157562.1.1书写姿势 5105652.1.2笔画顺序 5128432.1.3字形规范 527462.1.4间架结构 5248222.2汉字书写的美感与技巧 5208572.2.1字形美观 6116412.2.2笔力运用 6151862.2.3结构搭配 6278862.2.4速度与节奏 6175562.3汉字书写规范的遵循 6159662.3.1遵循国家相关标准 6154202.3.2学习书法艺术 6308832.3.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6313222.3.4加强实践锻炼 61442第三章词汇使用规范 6212343.1词汇选择的原则 6318023.1.1简洁明了 6288413.1.2准确表达 758133.1.3适应语境 7240523.1.4遵循规范 7209313.2常用词汇的规范使用 7308843.2.1基本词汇 782603.2.2专业词汇 7110203.3专业术语的规范应用 7170043.3.1术语的准确性 7243373.3.2术语的规范书写 87783.3.3术语的合理应用 8727第四章语法使用规范 8296844.1句子结构的规范 8296944.1.1主谓宾结构 8191774.1.2并列结构 834574.1.3复句结构 8190434.1.4修饰成分 8137394.2语法错误的避免与纠正 8159294.2.1避免主谓不一致 8299044.2.2避免词语搭配错误 946014.2.3避免语序错误 988684.2.4纠正其他常见错误 9305604.3语法规范的灵活运用 9264684.3.1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 913804.3.2使用恰当的关联词 9305104.3.3巧用修辞手法 9155224.3.4注意语气的运用 924893第五章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910785.1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 9230125.2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1026195.2.1句号(。) 10239335.2.2逗号(,) 1034775.2.3分号(;) 10152665.2.4冒号(:) 106835.2.5引号(“”、“) 10218715.3特殊标点符号的运用 10213005.3.1号() 10283225.3.2破折号(——) 10146745.3.3书名号(《》、《》) 10124895.3.4着重号(•) 1030851第六章词语搭配与修辞规范 11145656.1词语搭配的原则 1128766.1.1遵循语法规则 1128626.1.2注重语义搭配 11210276.1.3考虑语境因素 11260696.2常见修辞手法的规范使用 11312946.2.1比喻 11294316.2.2拟人 11147496.2.3排比 1169526.2.4反问 11159386.3修辞规范的灵活应用 1113316.3.1适时调整词语搭配 11187716.3.2创新修辞手法 12299596.3.3注重修辞效果与语境的融合 12223第七章语言风格与表达规范 1227967.1语言风格的基本类型 1253037.2语言风格的规范选择 12116327.3语言表达的规范要求 1330509第八章文章结构规范 13316618.1文章结构的基本要素 13124748.1.1标题 13212098.1.2摘要 13199278.1.3引言 1323688.1.4主体 1383288.1.5结论 14210148.2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 1470258.2.1逻辑性 1463328.2.2层次性 14313468.2.3简洁性 14223968.2.4统一性 14197248.3文章结构规范的遵循 14196488.3.1严格遵循文章结构的基本要素,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 14228278.3.2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14192718.3.3注意文章结构的统一性,使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4166488.3.4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文章结构,提高文章质量。 1412738.3.5按照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准确引用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充实文章内容。 1427960第九章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实例 14279619.1语言文字规范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 1410669.1.1学术论文标题 15304429.1.2学术论文摘要 15170589.1.3学术论文正文 15213809.2语言文字规范在商务写作中的应用 15258389.2.1商务报告 15173889.2.2商务信函 1538229.3语言文字规范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应用 16207149.3.1口语交流 16207679.3.2书面交流 1612403第十章语言文字规范的推广与普及 16699010.1语言文字规范教育的普及 16157110.1.1将语言文字规范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在中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使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规范。 161270810.1.2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其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水平。 162472410.1.3制定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教材。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教材。 16796110.1.4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语言文字竞赛、演讲、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6883110.2语言文字规范在大众传媒的推广 161449310.2.1强化传媒行业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要求传媒从业人员自觉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提高节目、稿件的质量。 171581210.2.2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语言文字规范,提高全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的认识。 17780110.2.3加强对传媒内容的审核。对涉及语言文字规范的节目、稿件进行严格审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规范性。 17609210.3语言文字规范在工作中的落实 172193510.3.1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172710710.3.2加强公文的语言文字规范。要求公文遵循语言文字规范,保证公文的准确性、严肃性。 17854810.3.3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规范培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语言文字规范培训,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71778610.3.4信息公开的语言文字规范。在信息公开过程中,遵循语言文字规范,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可读性。 17第一章语言文字规范概述1.1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其规范化对于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语言文字规范有助于消除沟通中的误解和歧义,提高交流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在我国,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1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1.1.2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在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对信息传递。规范的语言文字可以减少误解和歧义,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1.1.3提升国民素质语言文字规范有助于提高国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国民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1.2语言文字规范的制定原则在制定语言文字规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2.1科学性原则语言文字规范应基于语言学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保证规范的合理性、科学性。1.2.2实用性原则语言文字规范应充分考虑实际应用需求,保证规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具有实用性。1.2.3综合性原则语言文字规范应兼顾各学科、各领域的特点,实现规范体系的完整性。1.2.4动态性原则语言文字规范应社会发展和语言文字应用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需求。1.2.5指导性原则语言文字规范应具有指导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第二章汉字书写规范2.1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如下:2.1.1书写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保证书写质量的基础。书写时,身体应保持自然直立,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握笔姿势要正确。纸张应保持适度倾斜,以便于书写。2.1.2笔画顺序汉字的笔画顺序对于书写速度和字形美观。一般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字形结构灵活调整。2.1.3字形规范汉字书写应遵循字形规范,包括笔画的粗细、长短、曲直等。每个字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和平衡,避免过大或过小。2.1.4间架结构汉字书写要注重间架结构,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间架结构合理,能使文字更加美观、易读。2.2汉字书写的美感与技巧汉字书写不仅要求规范,还需要注重美感与技巧。2.2.1字形美观书写时要追求字形美观,使每个字的笔画流畅、舒展。可通过调整笔画粗细、长短、曲直等来达到这一目的。2.2.2笔力运用笔力运用是汉字书写的关键。正确的笔力运用能使字迹富有力度和韵律感。一般来说,起笔要轻,落笔要重,转折处要适度加重。2.2.3结构搭配汉字书写要注重结构搭配,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保持协调。结构搭配得当,能使文字更具整体感。2.2.4速度与节奏书写速度与节奏对于汉字书写的美感同样重要。适当的速度与节奏能使文字更加流畅,避免生硬和拖沓。2.3汉字书写规范的遵循为提高汉字书写质量,以下规范应当遵循:2.3.1遵循国家相关标准我国对汉字书写有明确的标准,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在书写过程中,要遵循这些标准,保证字形的正确性。2.3.2学习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书法,可以提高汉字书写的技艺和审美水平。2.3.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保证汉字书写质量的关键。平时要注重书写姿势、笔画顺序、字形规范等方面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3.4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的最佳途径。要多写字,多练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书写技艺。第三章词汇使用规范3.1词汇选择的原则3.1.1简洁明了在选用词汇时,应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词汇。简洁的词汇能够使语言更加清晰、易懂,便于读者理解。3.1.2准确表达词汇的选择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义,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汇。准确的词汇能够使语言更具说服力,有助于传达正确的信息。3.1.3适应语境在选用词汇时,应考虑语境因素,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适应语境的词汇能够使语言更加得体,符合实际需求。3.1.4遵循规范词汇的选择应遵循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避免使用生僻、不规范的词汇。规范的词汇有助于保持语言的纯洁性,提高语言的品质。3.2常用词汇的规范使用3.2.1基本词汇基本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使用基本词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使用方言词汇,应以普通话词汇为主。(2)尽量使用常用词汇,避免生僻、冷僻的词汇。(3)注意词汇的搭配关系,合理运用词汇组合。3.2.2专业词汇专业词汇是在特定领域内使用的词汇。在使用专业词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词汇的专业性,避免使用非专业词汇。(2)遵循专业术语的规范,避免使用不规范的专业词汇。(3)在使用专业词汇时,应尽量解释清楚其含义,以便读者理解。3.3专业术语的规范应用3.3.1术语的准确性专业术语的使用应准确无误,避免误解和混淆。在应用专业术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术语的定义和范围。(2)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术语。(3)在使用术语时,应保证其与相关领域的标准一致。3.3.2术语的规范书写专业术语的书写应遵循规范,避免出现错别字、漏字等现象。在书写专业术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规范的汉字。(2)遵循术语的拼写规则。(3)注意术语的字母大小写、符号等细节。3.3.3术语的合理应用在应用专业术语时,应合理运用,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以下几点有助于合理应用专业术语:(1)根据实际需要使用专业术语。(2)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以免影响理解。(3)在必要时,对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第四章语法使用规范4.1句子结构的规范4.1.1主谓宾结构句子应遵循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保证主语、谓语和宾语三者的搭配合理。例如:“学生认真听讲”中,“学生”为主语,“听讲”为谓语,“认真”为状语。4.1.2并列结构当表达多个并列成分时,应使用并列连词,如“和”、“或”等。例如:“他喜欢读书、听音乐、旅游。”4.1.3复句结构复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组成,应使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接。例如:“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公园散步。”4.1.4修饰成分修饰成分应合理使用,如定语、状语、补语等。例如:“昨天,我去了附近的图书馆。”4.2语法错误的避免与纠正4.2.1避免主谓不一致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应保持一致。例如:错误句子“他们喜欢吃的是苹果”,正确句子“他们喜欢吃苹果”。4.2.2避免词语搭配错误词语搭配应遵循汉语习惯,避免生硬组合。例如:错误句子“我听了这个好消息,心里很高兴”,正确句子“我听到这个好消息,心里很高兴”。4.2.3避免语序错误汉语语序有特定规律,应遵循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顺序。例如:错误句子“昨天去了我图书馆”,正确句子“昨天,我去了图书馆”。4.2.4纠正其他常见错误如错别字、语病、成分残缺等。例如:错误句子“他学习很努力,成绩一定很好”,正确句子“他学习很努力,成绩一定不错”。4.3语法规范的灵活运用4.3.1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句式根据语境,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例如:“他知道这个秘密吗?”(疑问句)4.3.2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在复句中使用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表达清晰。例如:“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锻炼。”4.3.3巧用修辞手法在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增强语言表现力。例如:“月亮像一个大玉盘。”4.3.4注意语气的运用根据语境,运用恰当的语气,如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等。例如:“这个问题真难啊!”(感叹语气)第五章标点符号使用规范5.1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有:一是标示句子的停顿,使句子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二是标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区分不同成分,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5.2常用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5.2.1句号(。)句号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和句的句末。表示句子结束,语意完整。示例:我喜欢读书。(陈述句)5.2.2逗号(,)逗号用于列举、分隔句子成分、表示停顿等。示例:我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学类。(列举)5.2.3分号(;)分号用于复句内部较大的停顿,表示句子之间的并列关系。示例:他喜欢读书;她喜欢看电影。(并列关系)5.2.4冒号(:)冒号用于提示下文,表示句子之间的解说关系。示例:以下是他的爱好:读书、旅游、运动。(解说关系)5.2.5引号(“”、“)引号用于标示直接引用的话语、特定的词语、表示强调等。示例:他说:“我要去北京。”(直接引用)5.3特殊标点符号的运用5.3.1号()号用于表示列举未完、说话中断、语意未尽等。示例: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橙子(列举未完)5.3.2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转折、解释、补充等。示例:他突然想起——昨天忘记带书包了。(补充)5.3.3书名号(《》、《》)书名号用于标示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等名称。示例:《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书名)5.3.4着重号(•)着重号用于标示词语、句子中的重点。示例:重点词语:优秀、努力、拼搏。(着重号)第六章词语搭配与修辞规范6.1词语搭配的原则6.1.1遵循语法规则词语搭配应当遵循语法规则,保证词语之间的组合在语法上合理、通顺。例如,名词与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应遵循相应的语法规则。6.1.2注重语义搭配词语搭配应注重语义搭配,使词语之间的组合在意义上相互协调、贴切。如“挥毫泼墨”中的“挥毫”与“泼墨”在语义上相互补充,形象地描绘了书法创作的场景。6.1.3考虑语境因素词语搭配还需考虑语境因素,根据具体场合、情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组合。如在不同的语境中,“眼镜”与“戴”可以搭配成“戴眼镜”,也可以搭配成“架上眼镜”。6.2常见修辞手法的规范使用6.2.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以突出甲事物的特点。使用比喻时,应注意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避免生硬、牵强的搭配。6.2.2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特征的修辞手法。在使用拟人时,应注意赋予事物的性格、情感等特征,使其更具生动性。6.2.3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结构,以达到强调、突出效果的修辞手法。使用排比时,应保持句式、结构的统一,避免出现混乱。6.2.4反问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意义的修辞手法。在使用反问时,应注意疑问句的语气、语调,以及与上下文的衔接。6.3修辞规范的灵活应用6.3.1适时调整词语搭配在修辞过程中,可根据表达需要适时调整词语搭配,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山高水远”可调整为“崇山峻岭,波涛汹涌”。6.3.2创新修辞手法在遵循修辞规范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具特色。如运用夸张、对仗等手法,使句子更具韵味。6.3.3注重修辞效果与语境的融合在修辞过程中,应注意修辞效果与语境的融合,使语言既具有表现力,又符合实际情境。如在不同场合,可根据需要对同一事物进行不同的修辞描述。第七章语言风格与表达规范7.1语言风格的基本类型语言风格是指语言运用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意志时,所表现出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色。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和语境,语言风格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口语风格:口语风格通常表现为亲切、自然、通俗易懂,适合日常交流、演讲等场合。(2)书面语风格:书面语风格具有规范、严谨、庄重等特点,适用于正式文件、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书面表达。(3)文艺风格:文艺风格富有感染力,注重形象性、情感性,适用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4)科技风格:科技风格追求准确、清晰、简洁,适用于科技论文、专利说明书等科技文献。(5)官方风格:官方风格严肃、庄重,体现权威性,适用于公告、政策文件等官方文件。7.2语言风格的规范选择在选择语言风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语境选择:根据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2)适应受众需求: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选用合适的语言风格。(3)体现个性特点:在保证语言规范的基础上,适当展现个人语言风格,以增强表达效果。(4)遵循语言规范:遵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7.3语言表达的规范要求(1)用词规范:选用恰当的词汇,避免生僻、模糊或带有歧义的表达。注意词义的区别和搭配,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2)语法规范:遵循汉语语法规则,正确运用句子成分、语序、时态等,使语言表达通顺、合理。(3)修辞规范: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注意修辞的适度,避免过分夸张或生硬的表达。(4)语体规范: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语体。注意语体的转换,保证语言风格的和谐统一。(5)逻辑规范:保证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避免出现自相矛盾、混乱无序的情况。在表达复杂概念或论述时,注意逻辑层次的清晰和合理。(6)语音规范:发音准确,语调自然,避免方言、口音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注意语音的节奏和停顿,使语言表达更具表现力。第八章文章结构规范8.1文章结构的基本要素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组织与布局的基本框架,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8.1.1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应简洁、明确,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8.1.2摘要摘要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括,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信息。8.1.3引言引言部分应阐述文章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任务,为全文奠定基调。8.1.4主体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应包括以下要素:(1)层次分明的小标题,以引导读者阅读;(2)论述清晰、逻辑严密的内容,展示研究过程;(3)准确的数据、图表和例证,以支持论述;(4)必要的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充实内容。8.1.5结论结论部分应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发觉和成果进行概括,指出研究的意义、局限性和未来展望。8.2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8.2.1逻辑性文章结构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全文内容。8.2.2层次性文章应按照一定的层次展开,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小标题,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结构。8.2.3简洁性文章结构应简洁明了,避免冗余和啰嗦,提高文章的可读性。8.2.4统一性文章结构应保持统一,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8.3文章结构规范的遵循在遵循文章结构规范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8.3.1严格遵循文章结构的基本要素,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性。8.3.2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8.3.3注意文章结构的统一性,使各部分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8.3.4在撰写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文章结构,提高文章质量。8.3.5按照学术规范和格式要求,准确引用注释和参考文献,以充实文章内容。第九章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实例9.1语言文字规范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在学术写作中,语言文字规范的应用,以下为具体实例:9.1.1学术论文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反映论文内容。例如,《基于大数据的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分析研究》这一标题,既明确了研究方法(大数据),又指出了研究内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和研究性质(分析研究)。9.1.2学术论文摘要摘要应概括论文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例如,一篇关于教育公平的论文摘要可以这样写:“本文以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法,探讨了城乡教育公平的现状及成因。研究发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距,提出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9.1.3学术论文正文正文部分应遵循以下规范:(1)段落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例如,一篇关于环境治理的论文,可以分为“问题提出”、“现状分析”、“治理措施”和“结论”四个部分。(2)语言简练,避免冗余。例如,在描述治理措施时,应直接列出具体措施,避免过多的修饰性词语。9.2语言文字规范在商务写作中的应用商务写作中,语言文字规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具体实例:9.2.1商务报告商务报告应具有以下特点:(1)标题明确。例如,《2022年度企业财务报告》。(2)结构清晰。报告分为“公司概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展望”四个部分。(3)数据准确。在报告中,应使用准确的数字和图表来展示公司业绩。9.2.2商务信函商务信函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服务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湖北省蕲春县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景区规划组团管理办法
- 林业校园食堂管理办法
- 供热办法分户管理办法
-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关于
- 校园踩踏事故管理办法
- 景区考察接待管理办法
- 投资策略:股权市场分析
- GB/T 620-2011化学试剂氢氟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8379-200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
- 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管理办法
- GB/T 11881-2006羽毛球
- 化工环境保护与及安全技术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黄金集团江西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药学-药物临床试验概述课件
- 荧光与荧光分析课件
- 120急救站(分站)工作考核细则
- 航站楼管理部《机场使用手册》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