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6单元期末复习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1)古代民族迁徙和杂居①三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同江南人民一道,共同开发江南。②元朝统一后,许多汉族人民迁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整合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边疆管理(2)古代民族间的战争①秦统一后,派蒙恬出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加强边防。秦朝还发动了对越族的战争。②西汉汉高祖、汉武帝都曾进行了同匈奴的战争;东汉先后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③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在其旧地建都督府。④两宋民族战争:两宋时期,发生了辽宋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元战争。⑤蒙古政权建立后及元朝统一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多次民族战争。⑥清朝前期的平叛战争: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3)古代和亲、会盟①和亲:汉、唐王朝和匈奴、吐蕃民族的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唐朝时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和亲的实质是政治联姻,也是民族间和睦友好的表现。②会盟: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会盟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形式。著名的会盟有唐与吐蕃的会盟。2.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理(1)对东北地区①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龙江下游两岸建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2)对西北地区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府,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②东汉政府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③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元朝设岭北行省。⑤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3)对西南地区①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郡县,加强了西南同内地的联系。②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③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其他五诏,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对应练1.(2022·辽宁大连高二期中)舆服制度是通过服饰识别身份的制度。在《金史》中,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借鉴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这反映了A.服饰的等级化色彩加强
B.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C.金宋政治联系得到强化
D.服饰文化的相互借鉴材料“金国舆服的分类及适用场合都借鉴了《新唐书》《宋会要》等记载的舆服体制”反映出,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借鉴了中原王朝的内容,反映出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化色彩加强的趋势,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借鉴《新唐书》《宋会要》,不能说明政治联系加强,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金国借鉴他国,并没有体现相互借鉴,排除D项。
√1.奠基:《战争与和平法》出版。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为国际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基本原则确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条约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同时,条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实行集体制裁,为国际法确立了基本原则。整合二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历程3.发展: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纪,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出现,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1815年,维也纳体系形成后,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国际法使用范围扩大,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4.新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的建立和之后各国签订《非战公约》,主张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提出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使国际法进入新阶段。5.发展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签署和确立“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随着新的民族国家独立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颁布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推动了国际法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应练2.(2022·山东德州高二期中)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只有全体一致联合国才能采取实际措施B.霸权主义是阻挠联合国行使职能的障碍C.联合国安理会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D.联合国与国联一样都是大国操纵的工具√“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可得出,其强调联合国采取大国一致的原则,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大国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C项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霸权主义,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项。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新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外交政策由“革命外交”转向“和平外交”。2.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70多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整合三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3.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20世纪60年代“两面出击”、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对应练3.(2022·山东济宁高二联考)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在对外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改善与苏联、蒙古、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重视搞好与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关系。此次对外政策调整的依据是A.世界格局发生剧变
B.党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C.经济体制根本转变
D.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对外政策的调整旨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确;1991年苏联解体使得世界格局发生剧变,A项错误;21世纪初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错误;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D项错误。故选B项。√索引技法支招规范答题索引解题技法——图文混合类开放探究型主观题解题步骤(1)图文混合类非选择题就是将历史文字材料、图片、表格混合在一起,作为题目命题的载体命制的题目。这种试题引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史料或当今的历史评论,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表格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解读历史图片、表格,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评述、论证问题的能力。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开放探究型)(2)解答图文混合型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第一步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历史图片、表格的有效解读。所谓有效解读,就是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字、图片、表格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第二步在解读图表时,注意图表蕴含的时间、地点、历史人物或现象,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包括历史阶段性的发展状况与特征、现象与本质、因果关系、内在联系等方面。第三步要根据对图表材料的解读,联系主干知识,将材料与主干知识结合起来回答问题。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2022·高考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图是学者绘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级图。——摘编自李静、于晋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紧扣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12分)例技法运用第一步:对文字材料、历史图片、表格的有效解读。首先理解民族交往、民族交流和民族交融三个层次的主要内涵及彼此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然后再明确每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及可以佐证的史实依据,最后再提取一个容纳一个层次或多个层次的观点或论题。第二步:注意图表蕴含的关键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材料明确限定了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那就将这三个层次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或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等主干知识结合起来,拟定的论题更有现实价值。第三步:关联主干知识,围绕论题,论证说明。论述过程中,先对每个层次的内涵作简要解释,再结合古代中国有关民族关系的基础知识加以论证说明。参考答案
(示例)论题: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途径。(2分)阐释:民族交往是从民族接触开始的,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础。比如,古代中国长城沿线,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其在地域上与汉族邻近,为各民族间生活和社会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必然要进行文化选择,由此形成包括资源、信息和语言交流在内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交流。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说汉话、穿汉服等措施,通过加强民族交流从而促进民族交融。(3分)民族交融重在文化交融、文化共享,通过血缘交融、习俗交融、信仰交融等,达到心理交融,心理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高层面。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之间交错杂居,互相通婚,少数民族政权还积极推进儒学教育,从而推动各民族形成对儒家文化信仰和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3分)总之,正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才奠定了古代中国大一统基础,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铸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分)模拟演练——在训练中触类旁通(2023·山东烟台高三统考期末)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①窪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驳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摘编自[日本]窪添庆文《国家与政治》②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李凭《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③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交融,变“夷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设与华夏认同研究》④(唐玄宗):“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买国家彩帛,彼此丰足,皆有便利。”——《全唐文》⑤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姚爱琴《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⑥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绢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梳回鹘高髻,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襦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抹胸、丝织如意翘头履。——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答案:(示例)主题: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通过探究深化理解各民族间的交流互补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我们当今的民族政策有借鉴意义。(任意两点)主题:根据材料内容可拟定主题: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各民族的交融与发展。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借鉴意义等方面分析。(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答案:(示例)提纲:一、政治1.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2.管理制度(设置行政机构)3.民族政策(会盟/册封/和亲)二、经济1.土地制度(均田制)2.商业贸易(互市)三、思想文化1.儒学的传播2.华夏认同观念四、社会生活1.通婚杂居2.语言3.服饰4.姓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拟定研究提纲。如在政治方面,根据材料“窪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驳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制度创新(三省六部制)、管理制度(设置行政机构)、民族政策(会盟/册封/和亲)等方面拟定研究提纲;在经济方面,根据材料“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彼此丰足,皆有便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土地制度(均田制)和商业贸易(互市)等方面拟定研究提纲;在思想文化方面,根据材料“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最后促成‘华夷一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儒学的传播和华夏认同观念等方面拟定研究提纲;在社会生活方面,根据材料“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绢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梳回鹘高髻,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襦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抹胸、丝织如意翘头履”“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交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通婚杂居、语言、服饰、姓氏等方面拟定研究提纲。索引单元综合提升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整合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时期概况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三晋两周地区使用圜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秦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时期概况唐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宋以铜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元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称为“钞”明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白银成为法定货币清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铜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对应练1.(2022·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中)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这反映了当时赵国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除最主要的货币布币外,还铸造了与燕齐地区商业交往的刀币和受秦国影响的圜钱等,可见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选D项。A、B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古代赋役制度(1)秦汉:赋税含田赋、人头税和徭役。(2)隋唐:经历由租调役到租庸调再到两税法的过程。(3)宋元:宋朝征收两税,后行募役法;元沿袭租庸调与两税法,另有“科差”。(4)明清: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整合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关税(1)西周:关税最早出现。(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自1928年起发起“改订新约”运动,虽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4)新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并逐步完善关税基本制度。3.个人所得税(1)民国时期:起步阶段,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没有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条例。(2)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3)198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对应练2.(2022·山西怀仁高二调研)有学者认为:从唐中后期的“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对材料中“实质”的合理解释是A.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弛B.封建社会农民不再是税收主要承担者C.封建经济中工商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D.封建社会晚期改革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唐中后期的“两税法”是减少人头税的开始,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人头税被废除,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弛,A项正确;封建社会农民是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排除B项;人头税被废除是封建经济中工商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不是本质,排除C项;封建社会晚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世纪中期至1944年(1)工业革命后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由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英镑与美元同为世界货币。(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经济受到严重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整合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演变2.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44年以后(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伦敦和纽约都是世界金融中心。(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或被削弱,同时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资本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3)1973年后解体:1973年石油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3.世界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应练3.(2022·福建南平高二期中)二战前,40%左右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战争开始后,由于大批订购武器装备,英国黄金外汇大量外流。与此同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却迅速增加,到1945年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是占到74.5%,这一变化A.反映了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B.折射了当时经济霸主地位的变迁C.有利于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形成D.促进了战后英国经济迅速地恢复材料体现了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丧失,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加强,因此材料反映了当时经济霸主地位的变迁,B项正确;二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是两极对峙,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C项排除;材料与战后英国的经济恢复无关,D项排除。故选B项。√索引技法支招规范答题索引解题技法——非选择题解答“四要、四不要”一要认真审题,紧扣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不要草率作答。二要依据并利用材料作答,不要偏离材料胡乱作答。有些非选择题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材料中,材料与高考参考答案的区别,不外乎前者详细一点,后者简略一点,需要对材料简略概括。只要认真阅读、准确理解材料,根据题干要求,在材料中标记出相关文字,通过精准概括,准确写出答案。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材料解答型)三要注意动态回答,不要用静止的观点答题。学会多用“越来越……”“剧增”“骤减”“大幅上升”“迅速减少”等词语。四要注意行文的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是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的。答题时不要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让阅卷老师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要点,而要力求做到三化——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1)要点化:根据题意,写清要点,如要回答原因,综合归纳要点写出“原因”。(2)序号化:在每一个要点前面标出序号,有几个要点就标几个序号,这样就可以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如:“(1)原因:①……②……;(2)过程:①……②……”等。(3)段落化:一个层次答完后,自然另起一个段落。这样答题思路就显得很清晰,同时便于老师阅卷,也容易得高分。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2022·高考北京卷)军费与财政材料一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例材料二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4分)参考答案
不同: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4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
趋势: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2分)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政府蠲免田赋;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6分)技法运用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第二步: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题要点。不同: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明代:田赋占比最高。清代:关税和厘金占比逐渐超过了田赋。趋势:根据曲线图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田赋比例下降,关税和厘金在财政中的比例上升。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导致人口流失,大量田地抛荒;根据材料二“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可知,政府蠲免田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商税收入增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商口岸增多,对外贸易额上升,关税收入增加。第三步:规范作答。答题时注意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条理作答。模拟演练——在训练中触类旁通(2021·高考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答案:历史背景: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历史背景:流通券涉及的历史背景是国民革命;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背景是抗日战争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是解放战争即将胜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答案:特点: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合法性不断增强,而且走向国际;发行量增加,发行单位由地方政府到中央;临时性货币到通用的法定货币。政治意义:有助于推动当时政治运动的发展;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特点:从适用范围看,由黄冈县到陕甘宁边区再到全国和全球,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法律地位看,合法性不断增强,而且走向国际;从发行数量和发行单位看,发行量增加,发行单位由地方政府到中央;从地位看,临时性货币到通用的法定货币。政治意义:不同时期发行的货币都有助于推动当时政治运动的发展;货币由中国共产党发行,有助于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索引单元综合提升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机构的设置较为固定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从秦汉至清朝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2.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与社会基层管理制度相结合历代统治者均把户籍管理作为社会基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治安的需要。至清朝时期,具有区域划分、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度与具有社会治安管理职能的保甲制合并为一。整合一中国古代社会基层管理制度演变的特征3.利用联保连坐与保甲法等强制高压手段维护社会稳定商鞅首行“连坐法”,王安石实行“保甲法”,将社会组织与连坐相结合。宋朝以后保甲制被长期固定下来。4.基层政权与族权并行、相互补充唐宋以后,政府充分利用家训、族规、乡约制度,将儒家伦理渗透到社会基层管理中,家族伦理和族规家法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5.乡民、村民组成的半军事化力量日益制度化宋代以后,在以家族而居的村落,乡民组成了保丁、乡兵、团练等民兵组织,尤其在社会动荡时期,自治性质的半军事化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应练1.(2022·福建龙岩高二模拟)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根据“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可知,明代在土地管理上比过去更加规范,故选C项;“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始于唐代,排除A项;根据“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知,土地和户籍绑得更紧,排除B项;“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并未涉及税种的多寡,排除D项。1.奠基阶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壮大,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四起。战争需要有兵源的保证,为了增加人口,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人口登记和户口管理方面的制度也就逐渐完善起来了。商鞅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以此强化统治。2.发展阶段:自秦统一之后,秦朝的户籍制度更加严格和完备,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户主申报和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序。西汉在秦代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统计制度,还形成编户制度,采用了编户以及乡里制等有力措施,乡有乡官,里有里正,他们主要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整合二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演变3.完善阶段:从隋唐开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进入了发展完善阶段。隋初人口大增,主要是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索貌阅”和“输籍法”。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周密。宋代的户籍制度在唐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即有常产的民户称为主户,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坊郭户与乡村户都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另外宋代还将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4.强化阶段:元明两朝实行按照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军户、匠户等,户籍身份不得随意更改,对百姓人身控制有所加强。清朝摊丁入亩后,虽户籍停止编审,但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加强了对社会基层的管理。对应练2.西汉初年的《户律》规定,居民进行田宅买卖或者根据遗嘱分割田产,都要依法定籍(登记变更情况),并鼓励分割后独立建立户籍,如相关官吏故意为难拖延定籍,则给予处罚。这些规定意在A.加强官吏的管理 B.抑制土地自由买卖C.禁止农民的迁徙 D.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政府加强田宅买卖的管理,鼓励分割田产后独立建立户籍,其目的在于方便收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政府加强对户籍的管理,而不是对官吏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政府加强对土地买卖的管理,而不是抑制土地自由买卖,排除B项;材料中政府对户籍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农民迁徙,而不是禁止,排除C项。整合三近现代西方社会基层治理特征(1)自治传统历史悠久:自古希腊村社自治管理,到中世纪自治城市兴起,再到近代自治市(自治乡镇)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管理,自治传统贯穿始终(2)近现代西方自治制度与民主制度确立完善、相辅相成成因(1)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2)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3)近代西方民主国家的产生,继承地方自治的历史传统作用(1)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减少政府财政负担(2)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3)提高了社会基层治理的效率,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对应练3.(2022·江苏常熟高二期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指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基层治理方式A.扩大了政府行政开支B.削弱了居民的政治责任感C.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D.有利于促进社会秩序稳定根据题干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趋势是减少政府的直接参与,实际上缩小了政府职能,鼓励居民和社会力量发挥主体作用,这种做法能够调动居民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索引技法支招规范答题索引解题技法——概括、归纳类答题技巧及规则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材料解答型)内涵阐释题型特点审题模板
审清题干设问: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等)、变化、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要素及材料中的要点进行概括、归纳的题型,叫概括、归纳类主观题(1)变化趋势类:主要是对同一历史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比较中,探索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规律变化类三种形式:前后变化型;阶段变化型;内容变化型(2)实质和性质类:①实质就是本质,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②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3)因果类:原因和结果(4)归纳要点类:解题关键在于充分依托材料、理解概括对象、根据分值提示,结合课本罗列要点(1)审清题干设问:①辨清题型②标出关键限定词③确定答案要点数量(2)审题干材料:①划分层级②标出材料中关键信息③将关键信息转化为历史术语(3)答案布局:①序号化②段落化③要点化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2022·高考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1951年,政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一位得知此消息的职工说:“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到1952年11月底,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企业达2860家,职工320万人。1953年,政务院又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例1956年,全国实行《劳保条例》的职工达到1600万,比1953年增加了近4倍,签订了集体合同的职工有700万人,比1953年增加了10倍,合计共有2300多万职工享受了《劳保条例》规定的不同保险待遇。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956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的生养死葬都有依靠。”——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1)根据材料,概括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8分)参考答案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注重法治化、制度化;先试点后推广,稳步实施;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普及率高、涵盖面广,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注重对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保障。(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历史成就的背景。(8分)参考答案
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的开展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等。(8分)技法运用第一步:审清题干设问,判定题目类型,确定要点数量。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材料“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的决定》”得出,注重法治化、制度化;根据材料的发展历程可得出,先试点后推广,稳步实施;结合所学可得出,体现社会主义原则;根据材料“至此,享受劳动保险的职工占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得出,普及率高、涵盖面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4 Bobby's House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5年度汽车销售代理区域代理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度生态农业水果供应与销售合同范本3篇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for Writing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建筑项目木工分包合同2篇
- Unit 1 Lets be friends!单元整体(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宪法是根本法》(第2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6 Surprising Plants Exploring and Us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重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词义辨析:英语中的四个“花费”(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配套树苗采购与环保认证合同3篇
- 高二物理竞赛霍尔效应 课件
- 金融数学-(南京大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 柴油发电机空载试运行和负荷试运行记录
-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评分表
- 亚什兰版胶衣操作指南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口算除法 人教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6.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20年)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赔偿协议(终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