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从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表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C.图甲中是入射角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下列给出的各种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甲: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光的反射B.乙:“字”经放大镜被放大——光的直线传播C.丙: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光的反射D.丁:手影的形成——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3.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4.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我们背着灯光行走时,看到的地面和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地面较暗,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积水处较暗,光在积水处发生漫反射C.干燥地面较亮,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D.积水处较亮,光在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A.只将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只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C.将蜡烛和光屏同时适当远离透镜D.将蜡烛和光屏同时适当靠近透镜6.小乐和妈妈来到幸福田园,他用手机为妈妈拍照留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照相时,要使像变大,手机应远离人物C.水中的倒影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而成的虚像D.能够看见小花是因为花折射的光进入了眼睛7.在西安可以扫码乘坐公交车,只要下载长安通APP,注册后使用“长安通二维码”即可,扫码机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如图所示,上半部分为长安通刷卡区,下半部分为二维码支付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维码位于扫码机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扫码机的摄像头相当于近视眼镜的镜片C.二维码白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D.某次支付不成功,可能是二维码离扫码机摄像头太近,所成像太大超出识别范围8.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不变,将平面镜转动30°角,则反射光线的方向将转动()A.30° B.60°C.15° D.45°9.下列事例属于漫反射的是()A.看书上的文字 B.玻璃幕墙反光C.海面上波光粼粼 D.照镜子整理仪容仪表10.南宋学者朱熹所作《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句中描述到了天上的白云在水中成像的情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云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B.白云的像是缩小的虚像C.白云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白云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12.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10cm B.15cm C.25cm D.30cm1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影仪成像原理与图中成像的原理相同B.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C.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将蜡烛缓慢靠近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1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C.蜡烛靠近玻璃板,像与物的距离变小D.蜡烛远离玻璃板,蜡烛的像变小三、填空题15.如图是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形成的情景图。请你判断折射角的大小是°,空气的位置在(选填“AC右方”“AC左方”“BD上方”或“BD下方”)。16.(1)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2)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条反射光线;(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17.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此现象说明太阳光是(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在自然界中,人们常称、绿、蓝色光为光的三原色。18.在森林中随意丢弃垃圾是不文明行为,尤其是随意丢弃尚未喝尽的矿泉水瓶可能酿成森林火灾。矿泉水瓶里剩下了一些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镜的效果,当阳光被(选填“会聚”或“发散”)在杂草上,达到杂草燃烧温度,杂草燃烧可能引发森林火灾。19.如图甲所示,医生在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m,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小明乘坐竹筏游览西湖,当船工用长直的竹篙斜插入水中撑行时,小明从侧面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小明依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CO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选填“实”或“虚”)。竹篙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1.4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m。四、实验题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时,纸板与平面镜应互相(填“平行“或“垂直”)。(2)小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着EO射到镜面上的O点,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向后折,则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一实验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22.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更换杯中的介质时他们发现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x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根据这个定义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35°,则此时的“偏折比”为,(2)如图乙所示,保持入射光线与容器的位置都不变,将水换成油,但油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对光的“偏折比”:(3)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射入绿色和紫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的“偏折比”大。(4)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0.8,则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23.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如图所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选填“厚”或“薄”)越好;(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在实验中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5)实验中,小明同学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以及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并画出两蜡烛位置的连线。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由此就直接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结论。你认为合理吗?(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24.如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镜面。(1)实验时应选用(选填“光面”或“粗糙”)的硬纸板;(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或向前折,这是为了探究;(3)为了使光路显示出来,应使光束射到O点,能看到光束是因为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5)本实验要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6)某同学用激光笔沿着纸板由E点射向O点(纸板ENF在同一平面内),无论怎样改变入射方向,始终在纸板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原因是。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CCADBAD题号11121314答案ADABCDAC1.C【详解】A.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纸板表面比较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由图甲可知ON为法线,所以∠EON为入射角,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图丙和图甲中,让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反射面,观察这时反射光线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反射,从而验证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甲:笔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笔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笔向上弯折,因此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乙:“字”经放大镜被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丙: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符合题意;D.丁:手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故A符合题意;B.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不符合题意;C.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所以,投影仪中的投影片应放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不符合题意;D.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我们背着灯光行走时,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人的对面,几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积水处看来来较暗;光在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有部分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干燥的地面看起来较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C【详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近视眼不戴眼镜,那么成像会在视网膜之前。所以取下眼镜之后,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动光屏的话,远处的物体就不能成清晰的像,但是近处的物体可以正常地被近视眼看清,所以也可以使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或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靠近蜡烛的方向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B.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时,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要使像变大,物距要变小,手机应靠近人物,故A正确,B错误;C.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再进入小乐的眼睛,故C错误;D.能够看见小花是因为花反射太阳的光进入了眼睛,故D错误。故选A。7.D【详解】A.扫码机摄像头是凸透镜,与照相机工作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二维码时摄像头和二维码之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B.扫码机的摄像头是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镜的镜片,故B错误;C.二维码白色部分反射所有色光,黑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故C错误;D.当二维码离扫码机太近时,所成的像太大,超出摄像头的识别范围,会导致支付不成功,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ABCD.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0,入射光线不变,将平面镜转动30°角,入射角变为了30°,则反射角也为30°,此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将转动60°,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详解】A.看书上的文字时,文字发生的是漫反射,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故A符合题意;B.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海面上波光粼粼,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照镜子整理仪容仪表,属于平面镜成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详解】A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天上的白云在水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像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B错误;CD.天上的白云在水中成像属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1.AD【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正确,B错误;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照相机的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故D正确。故选AD。12.AB【详解】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的某一位置时,即物距u=32cm,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2f>u>f,即2f>32cm>f,解得32cm>f>16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0cm、15cm。故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选AB。13.CD【详解】AB.如图所示,像距小于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属于照相机的原理,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的特征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错误;C.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故C正确;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更容易会聚,即像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以将蜡烛缓慢靠近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CD。14.AC【详解】A.根据等效替代法,点燃的蜡烛与未点燃的蜡烛相同,当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时,说明像与物大小相同,因此用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A正确;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所以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不会有像出现,故B错误;C.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靠近玻璃板,像也靠近玻璃板,因此像与物的距离变小,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蜡烛大小不变,则蜡烛的像将不变,故D错误。故选AC。15.60AC右方【详解】[1]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可以判断,图中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OG为折射光线,AC为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BD为法线,由此可知,为折射角,且[2]为入射角,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C左方为玻璃,AC右方为空气。16.0°无数一漫镜面反射【详解】(1)[1]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则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重合,那么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2)[2]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的某点的光线有无数条,因为这样的入射光线可以是从各个方向射来,而入射角相等。[3]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的方向及角度确定,则其反射光线的方向及角度也确定了。(3)[4]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则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5]黑板上反光而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光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只向某个方向传播,所以黑板会出现反光。17.复色光红【详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组合可以形成几乎所有的颜色。18.凸透会聚【详解】[1][2]圆柱形饮料瓶一旦进入水后成为双凸柱面透镜,满足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使周围易燃物温度升高,引发火灾。19.4.6不变【详解】[1]平面镜成的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视力表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人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1m,则人距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2.5m+2.1m=4.6m[2]平面镜成的是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20.折射虚2.8【详解】[1]如图所示的情景,CO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斜插入水中竹篙的虚像。[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BO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竹篙水上部分AO的虚像。[3]竹篙A点距水面的高度为1.4m,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特点可知,B点距水面高度也为1.4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1.4m十1.4m=2.8m21.垂直漫反射不能存在同一平面内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得到普遍性规律【详解】(1)[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2)[2][3][4][5]小红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着EO射到镜面上的O点,由于纸板表面比较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纸板B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B与纸板A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存在。这一实验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6]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得到普遍性规律。22.(1)0.7(2)小于(3)绿光(4)1.25【详解】(1)由题意可知,偏折比的定义为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35°,已知入射角为50°,则偏折比为(2)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位置重合,如图可知:水中的折射角大于油中的折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比水对光的“偏折比”小。(3)光线的入射角和入射点不变,绿、紫色激光的折光线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绿色激光的折射角大于紫色激光的折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根据“偏折比”的定义可知:绿光的“偏折比”大。(4)将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入射角为r,折射角为i,如图所示:此时“偏折比”为0.8,即,当光在下表面折射时,则此时入射角为r′,折射角为i′,根据几何知识可知所以,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偏折比”为23.较暗薄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虚不变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详解】(1)[1]平面镜成像时,环境越黑暗,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因此该实验应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
- GB/T 196-2025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 有效准备2025年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移动学习课题申报书
- 声乐类课题申报书怎么写
- 行政管理师职业素养考试内容的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的全面透视与试题答案
- 项目管理认证考试实务能力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职业生涯规划的证券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阜阳太和县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癌症治疗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弘扬航天精神中国航天日主题宣教课件
- 上海市宝山区上海交大附中2024-2025学年高考生物试题模拟试卷(8)生物试题含解析
- 私募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版本
-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炼油厂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土地房屋测绘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产品平台与CBB_技术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