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思远语文老韩中考应试秒杀技巧(绝对干货)思远语文老韩中考应试秒杀技巧(绝对干货)
老韩18年读书生涯+9年零7个月教学生涯总结的内容
一、你是否也有如下问题
你有水平发挥不出来?
学的很努力考不过别人?
你基础不错分数却总不尽如人意?
语文是很散的学科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能提分?
有一部分的分数可以短期有一部分需要逐年积累
二、新学员的学习建议及推荐书目
建议1:把试卷分解分成对应四大板块
建议2:多阅读阅读某些特定书籍(无用之书)你需要读一些看上去和考试没有关系的书,
(如果你只阅读练习册作文选那你的视野永远被禁锢其中)
无用的书:不指小说散文漫画等名家小说等都不建议对中高考语文没有用的不建议
建议的无用之书:《字典》、《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古文观止》、《光明日报》记住评论员的文章具有导向性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作文要求方向正确方向正确>文采
中高考作文准备的论据库《格言联壁》、张潮的《幽梦影》(把人生的哲理以比喻句的方式写出来)不仅是比喻还是文言文的比喻,你写出来就会感觉别别人水平高很多!
写作你不能仅仅要有花哨的语言,我希望我的作文是有深度的有哲理的,那我推荐周国平的《诗人哲学家》国内外哲学家的观点,读完这本书你就可以自信的引用增加你作文的学理深度,不是别人写尼采曾经说过,而是你自己真的了解了。
有文言文了有哲理性了你还需要一些诗句来支撑
第一要积累试卷上的诗词,第二我推荐两个人李白和苏轼!大气浪漫,乐观积极。
古人写文章讲究文章之气!这个气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是一个灵动的!你的文章需要一条连贯的文脉,而不是断断续续随意拼凑的!需要你们自己领悟。
要让老师感受到你在文章中的饱满的情感,有感而发,所谓的真情实感应该是如此。
文章一定要通顺,是一篇活生生的文章,是因为你内心有一种想表达的东西,一点点表达出来的,而不是按个胳膊腿脑袋就是一个人了!(整体性>细节雕琢)
建议3:阅读要圈画不拿笔我不阅读把重点内容圈画出来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再输出
建议4:一定要培养阅读的速度比如10分钟限时这种现在的中高考阅读量很大你仅仅要能读还要快
你做完试卷还有45分钟写作文和别人1小时10分钟写作文哪个会写的更好?
课外作者推荐:史铁生、林清玄、简稹的散文、徐志摩的诗
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试卷作业中积累:比如你做了一则材料题材料题里面介绍了一个新的科技,国家的发展、传统的文化等等你就知道了一个新的内容
比如现代文阅读中一些很好的句子小说好的情节内容设计你都可以摘抄下来积累
试卷作业中老师挑出来的文言文都是优中选优,你要把你做过的课外文言文中的内容逐字逐句的翻译清楚弄明白你就可以达到文言文应该有的水平!
古诗积累你在做对比古诗文鉴赏的时候是不是会遇到课外古诗这首课外古诗你就可以掌握下来,在下次做题或者写作里都可以把课外的内容用上!
基础知识的积累不用我多说语感很重要。
四、中高考应试技巧
一、不要紧张深呼吸考试紧张你就用脚趾抠地用脚扣除三室一厅(3-5下即可)
紧张手抖写字慢思考不顺畅
二、现代文阅读要抓大不放小
1、弄清楚问题考什么想技巧和答题方向
2、要抓细节词语中心主旨句标题最后一段等特殊句词段
3、抓答题分数看得点要求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只有最佳答案
4、议论文要抓论点记住意义内涵重要性看分值确定中心论点
三、文学常识名著不要过度迷恋
1、无论你背多少他都有能力出一道你没见过的(排除法)
四、文言文
1、重点实词虚词你要掌握
2、翻译句子先翻译重点词再去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词连接起来才能避免扣分!
3、八九年级文言文开放题在做题的时候要归纳怎么考考什么情感?写景?主旨?
以及和当前社会问题的链接借古人的智慧思考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说白了要顺着他的观点答题!(送东阳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断句技巧
首先: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是一首文言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的口诀。下面详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五、作文尽量要写成品作文(你没发表过谁知道套没套作)
你写完不满意也不能擦掉吧没有机会了
1、内容可以差但是不能跑题偏题
跑题偏题是死罪一定要加强审题别着急动笔慌毛线慌!
跑题>写的不好
2、字数要够且简洁750-850字
3、化用而非引用(要尽量把课外词句巧妙化用进作文而并非谁谁谁曾经说过)
4、作文的深度和哲理性的拔高
(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二)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1:余/闻之也久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比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胡人”,将“将……而归"误断为“归人”。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例2: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后生"主语,“不复有”谓语,“言欧公者"宾语,停顿两次。
例3:苟全∕性命∕于乱世
“于乱世”是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
(三)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例4:如“夫/战,勇气也”,“乃/悟前狼假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等。
例5:盖/竹柏影也“盖"句首发语词,表示引出议论。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例6: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7:故∕为之说
“故”表示总结性词语,翻译成所以、因此等。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其它的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例8:禁愈严∕而传愈多
“而”表示转折,翻译成可是、但是等。前后语意发生转折的地方一定要在转折连词前有所停顿。
(四)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例9:可/以一战
“可以”,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点)”,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允许”的意思。
例10: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
(五)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保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例11:一日/与棐论文/及坡
“一日"后面省略了“欧阳公”字。
因此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
例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谓语“鼓")
例1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之高”是定语后置)
例1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是介词,后省略宾语“之”,代桃源村人)
例15、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有何陋?”)
例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其上"是状语后置)
例1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在句中是“……的原因"之意,是固定结构;“也”表判断语气,“此……也"是判断句)
例18、帝/感/其诚(“感”具有被动意义,“被……所感动")
例19:余闻之也/久矣
语气词“也”表示提示,让读者换一口气来读。
例20:悍吏之/来吾乡
“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结构助词,表示舒缓语气。
(六)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例21:士大夫/不能诵坡诗
“士大夫”是专有名词,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
除此之外,再给大家补充几点:
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比如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3、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例: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肿瘤放射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老年人卧床的护理措施
- 新疆农业大学《多元音乐文化与世界名曲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腰关中学初三下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纳米与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地下工程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土力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电路板设计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安全案例-课件-案例十二-苏丹红事件
- 国际金融学课件完整版
- 2024会计职业规划
- 肝硬化失代偿期
- 2024年(中级)多媒体应用设计师软考试题库大全(含真题等)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 2024年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应聘登记表
- “龙岗青年”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方案
- DB11-T 478-2022 古树名木评价规范
- 公众号转移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