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能力评测(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抄写下面的句子,看谁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演讲赛后,铭铭同学写了一份总结,请你帮他选择词语并填上诗句。

写演讲稿可以引用一些平时积累的语言,让演讲更有感染力。为了体现红军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豪迈豪放)的英雄气概,可以用“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为了描述革命英雄长年在外征战,直到战争胜利才回到家乡的情景,可以用《回乡偶书》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诗。为了歌颂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以崭新的姿态_______(屹立站立)于世界东方,可以用《春日》中的“____________”的这句诗。这样的演讲稿才可谓是_________(余音绕梁妙笔生花),这样的演讲让人听起来才会觉得_________(余音绕梁妙笔生花)。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语文书里有美好的画面

(1)《月光曲》一文中,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意境优美的画面。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月下看瓜刺渣的画面,是那么静谧美好。深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_________________,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渣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3).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决:_______________4).成语“不以为然”中“然”在《学弈》中学过,是____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推测“不以为然”的意思是_____。5).比一比,再组词。

柔(

)

版(

)

摊(

)

彻(

)

揉(

)

板(

)

滩(

)

砌(

)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以描写山水、农村自然风光为主的诗被称为山水田园诗,其代表人物是唐朝的王维、白居易。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代表作有《赠汪伦》《望天门山》等。C.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散文集《繁星》《春水》。D.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主要写了西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征战纷纭。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含情(mài)

栖息(qī)

炽热(zhì)

蜷曲(quán)B.熬粥(áo)

间断(jiàn)

绽放(zhàn)

领域(yù)C.看中(zhòng)

络绎不绝(luò)

藏起(cāng)

徘徊(huí)D.单调(diào)

见微知著(zhù)

援助(yuán)

僻静(bì)3).“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这句话属于对人物哪个方面的描写?(

)A.神态描写B.环境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将句子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准确连线。

李白________①《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王维________②《寻陆鸿渐不遇》

张籍________③《逢入京使》

岑参________④《子夜吴歌》

高适________⑤《秋思》

僧皎然________⑥《山居秋暝》2).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

吴承恩

《将相和》

《西游记》

罗贯中

《猴王出世》

《水浒传》

施耐庵

《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司马迁

《草船借箭》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排列句子。

(

)吃在嘴里,又香又甜。

(

)它的形状是弯弯的,像个小月牙。

(

)剥开果皮,露出了白色的果肉。

(

)香蕉是我最喜爱吃的水果。

(

)果皮是淡果黄色的,还略带些小黑点。2).排列顺序。

(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要在今晚皎洁的月光下开放了。

(

)我夹在人群中,盯着花朵,觉得里面充满了奥秘。

(

)这盆昙花大约有30多片既长且宽,碧绿的叶子。

(

)许多人聚集在昙花周围,等待它的开放。

(

)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

)在叶子的边缘,长了四个花骨朵。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读文章的时候,不必分清文章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我们可以针对这些不良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要求:①一般先写清楚存在的问题,再说明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②语句通顺,格式正确。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读书强国看巨变。读书声与强国路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信息触手可得,不需要读书,还有人认为读书只是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读书更能强国。②一位作家说过:文化不体现在一个国家高楼大厦的多寡,也不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基本建设,但一定关乎一个民族的魂魄和整体素质。抽掉文化这根筋,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植物人。读书,带给人们文化。读书,可以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可以升华一国民众的灵魂,可以让一个民族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文化力量。③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征程。或许,在不少人看来,“文化强国”是一个很宏大很遥远的概念。然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民工程,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洋溢着清新的书卷气,这个国家才会历久弥新、朝气蓬勃,激发出不可遏抑的创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有益个人身心、提升幸福指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寻求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④鲁迅先生曾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读书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信息化社会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面对读书的困境,我们固然需要创造更宽松的阅读环境,需要更为亲民的图书价格,需要更有营养的出版精品,但首先,是带着一颗爱知、求知的心去拿起书本、翻开来静静地读。读书也是读心,从朗朗书声中,能感知个人心灵成长的历程,更能倾听到一个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铿锵足音。1.抓住关键语句,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读完全文,我找到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知道文章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

2.短文从三方面强调“读书声”和“强国路”之间的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图。

3.面对读书的困境,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A.创造更宽松的阅读环境B.降低各种图书的价格C.出版更有营养的精品书D.拿起书本静静地阅读4.面对这样的读书困境,你想向同学们发出怎样的倡议?请联系文章内容写一写。(用上一句自己积累的读书名言,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下面文段的括号里(填序号)

鲁迅先生曾经住在砖塔胡同,在这里创作了《祝福》等作品。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苦难深重的底层民众,他从不(

),而是在(

)的描写中寄托深切的同情。同时他又善于通过传神的刻画,让“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们”的冷酷虚伪(

)。

A.暴露无遗

B.斩钉截铁

C.栩栩如生

D.居高临下2).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书籍,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A.《骑鹅旅行记》

B.《汤姆·索亚历险记》

C.《鲁滨逊漂流记》

D.《爱丽丝漫游奇境》

(1)上面列举的名著中,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的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