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下学期湖南省涟源市部分学校高一选科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社群是一切有组织的人群。家庭、氏族、邻里、街坊、村落,大体上都属于我所谓社会圈子的性质。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和社会圈子的组织是比较重要的。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社群普遍被称为“大家庭”的。我在《江村经济》中把它称作“扩大了的家庭”。这些名词的主体是“家庭”,在家庭上加一个小或大的形容词来说明中国和西洋性质上相同的“家庭”形式上的分别。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我提出这新名词来的原因是想从结构的原则上去说明中西社会里“家”的区别。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亲这一方面。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上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的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因之我这里提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的是在数量、在大小上。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材料二在中国文化里,社会中的意义单位不是个体,而是建立在牢固血缘基础上的“家与家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结,由血缘、地缘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情缘”交织而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序格局”关系得到文化确认,形成面子与权威,左右并维系着特有的社会价值与交往模式。具备这些特征的中国社会,呈现“熟人社会”样态。人们生活在各自熟悉的社会空间里,以熟人为“介质”构成网状社会关系,彼此认同,依据婚姻等缔结“差序”,组成利益“格局”。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依赖伦理交往维系着“情面”,礼治秩序调节着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就此而言,适用于乡村的熟人社会无法衔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很显然,我们现在讨论陌生人社会,是因为预设了关于熟人社会的想象,而关于熟人社会的想象不仅源于西方陌生人社会理论,还受到关于乡村熟人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所提及的陌生人社会依然未能完全真实建基于中国社会。因此,要理解中国的陌生人社会,不仅要反思中国熟人社会,还要从根底上厘清西方陌生人社会理论的干扰。中国的陌生人社会理论须建立在中国的经验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陌生人的流动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或一个普遍特征,这势必造成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但中国社会的流动是有序的,有序的流动所形塑的社会也是有序的陌生人社会。例如,得益于大数据和信息管理技术,人口流动规模和方向的数据都是可掌握的;借力于乡村振兴的发展,很多流动在城市中的人在回归乡村;同时,城市社区治理力度也不断加强,社区内的互动增进了居民间的互动。基于地缘、血缘等建立起来的关系并不会被时空间隔所阻断,也不会被彻底遗忘,而经济的、政治的等行为动机会增强,但也不会完全替代既有的关系牵绊。陌生人社会源于越来越细致的社会分工,但巨大规模人口的分工社会塑造的是有规范的陌生人社会。借助于人口红利和庞大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丰满,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保障。社会分工让个体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分工体系之中,个体在分工体系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而又紧密相连。即便一个陌生人进入完全陌生的城市或乡村,大家往往也都遵守相同的规范。这就避免了因规范差异引起冲突和矛盾,也避免了个体的社会困境。就此而言,有规范的陌生人社会是充分保障就业社会的独特产物,当然,也是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入治理的结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正部分改变着根植于乡土社会的熟人社会结构,原有依赖熟人形成的社会关系有所弱化,助力了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加剧了人际关系陌生化。但是,得益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特殊性,一个以新的独立、权责分明、平等透明、合乎规范、重视规则为主要特征的陌生人社会将逐步形成。(节选自马吟秋、刘佩峰《探索陌生人社会的秩序与规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乡土社会里,家庭、氏族、邻里、街坊、村落都属于社群范畴。B.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是事业组织,家庭成员之间只讲纪律不谈私情。C.依据血缘形成的“家与家族”是构建中国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的基础。D.陌生人社会理论起源于西方,建构中国陌生人社会理论需要对其取舍。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熟人社会通过人情往来凸显其运作逻辑,俗话“人熟是一宝”实是中国熟人社会的映射。B.熟人社会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只适用于乡村社会,而不能解决当前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C.城市化逐渐隔绝血缘与地缘关系,扩展陌生人社会的边界,城市人的人际关系变得陌生。D.加强网络社会治理,有序的信息传递和人口流动,可以使陌生人社会呈现出有序的景观。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从区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社群的基本特点。B.材料二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主要论证中国陌生人社会是有序的陌生人社会。C.材料一用“主轴”“配轴”的比喻说法,形象地说明中国氏族社会“家庭”的特点。D.材料二层层递进,采用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4.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为“大家庭”不妥当,而称“小家族”比较确当。西方的“家庭”与中国的“家族”有怎样的区别?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5.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将逐步由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请结合两则文本内容简要说明其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最后的相遇冷江入秋后的秋浦河,水瘦山寒。石郡太守崔中琪心里一直牵挂着秀山书院,恨不得连夜赶出最后一版文选的审定稿,因为那是太子最后的心愿。五年前,太子第一次来石城,崔中琪亲率文武官员和地方名流出城迎接。太子远远就从马车上下来,健步走向人群。他身材并不高大,微微有些发胖。虽然旅途疲惫,但神采飞扬。崔中琪见惯了达官显贵,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不可思议。只见太子并没有立即过来接见文武官员,而是直接走到路两边跪伏的百姓面前,大声说:“石城的父老乡亲们,父王将石郡封赐于我,实乃我昭明之幸也。我定当与诸位同甘共苦,不负大家期待。”进城后,崔中琪安排了丝竹管乐和美酒佳肴。然而太子微微一笑说:“丝竹无颜色,山水有清音。明日你们随我去秀山射猎,去玉镜潭垂钓,自食其力,岂不乐哉?”次日,崔中琪陪太子登秀山,太子射猎了一只野兔;又垂钓玉镜潭,第一钩就钓上来一尾活蹦乱跳的鳜鱼。当即命人在秋浦河边结灶烹调,野兔之鲜,鳜鱼之肥,令太子赞不绝口。他指着一汪清澈的河水赞叹道:“此真乃贵池也。”从此,秋浦更名为贵池。三年前,江南大旱,烈日炙烤着山川大地,庄稼一片焦枯。崔中琪下乡察访,发现灾情令人心惊,全县民众十室九空。崔中琪连夜撰写公文,命人火速送往京城。全郡百姓翘首企盼。然而,各方传来的消息,雪上加霜。众多朝廷官员认为,江南旱情,并无地方官上报的那般严重。地方官习惯了夸大其词,无非是套取朝廷税费。半个月过去了,没有消息;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崔中琪夜不能寐、心急如焚。若朝廷不能尽速出台赈济之策,江南十八县百姓将民不聊生。苦思冥想后,决定铤而走险:修书一封,派心腹之人连夜赶往京城。送出信后,崔中琪长嘘了一口气。他对这封信送出的后果十分清楚,可是只要有一分希望,他也愿意冒死去做。十五年前自己进士及第,被任命到石郡为官时,他就发誓,要与石郡百姓共患难。可地方官私自与亲王通信,那是大罪甚至是死罪!但从五年前,太子首次巡视时的言行来衡量,他又觉得值得赌一把,输了无非是罪己一人,而倘若赢了,则是救全郡百姓,功在千秋。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将遗书封好,交给僚属,一旦遭遇不测,让其将遗书送往远在数千里之遥的关中老家。崔中琪几乎每天都要到城北门眺望,看有无塘报送至。接连数日,烈日如常,身边众多官员和幕僚多次相劝,可他心里的希望之火始终不灭。第七天,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大喜,忙命人备马,出城迎候。前方烟尘滚滚,十余骑飞奔而来,他用力眨了眨自己的双眼,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十余骑的最前面一匹高大的红鬃马上之人,不正是昭明太子吗?崔中琪连忙下马,匍匐于地,叩拜道:“下官崔中琪罪该万死。”昭明太子满脸疲惫,摆了摆手,让崔中琪上马,一行人未及休息,就赶往周边田庄查看灾情。次日,太子令崔中琪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全郡男女老少无不泪流。那次大旱,江南十八县普受重灾,多县百姓外出乞讨。唯有石郡无一人饿死,无一人外出逃难。两年前,太子广邀江南各地大儒名流,齐聚池州。他要在这青山秀水之间,组织编撰一部古今罕见的文章选粹,以教化国人,传承千古。崔中琪受命领衔赞画。太子终日参与其中,劳累过度,身体常有病痛。崔中琪苦劝不止,最后还是皇上圣谕,太子才于秋凉时离开石郡返回京城。不想,这一别后,太子病情日益加重。崔中琪焦虑难安。这日,他在府衙中审校完最后一篇文选,令人封存文档,立即赶赴京城送太子殿下裁断。忽有快马来报,说太子殿下一行已至城东十里之内。崔中琪忙率众官员往城东迎接。满城百姓也纷纷赶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满了城东官道。半个时辰过去了,迟迟不见太子的车队和马队,崔中琪隐感到了一丝不安。一个时辰过后,看见了前方缓缓而来的车队和马队。崔中琪急忙抢上前去,跪伏于地:“石郡太守崔中琪率文武官员和全城百姓迎候太子殿下。”马车珠帘低垂,没有回应。崔中琪斗胆上前揭开珠帘,车内只有太子当年来视察时所着衣冠。队伍中一名官员,来到崔中琪身前下马扶起崔中琪,哑着嗓子道:“崔大人请起,太子殿下已于三日前薨了!临去世前留有口谕一封,要我等亲自送来。”来人大声宣谕道:“太子殿下口谕,石郡乃江南福地,幸蒙父皇恩赐,又赖全郡百姓厚爱,上下官员齐心,方能有今日之福祉。我昭明无以为报,送来衣冠,葬于山水之间。望我去后,诸位仍能一如从前,勤俭立业,心系百姓,我当含笑九泉矣。”次年春天,崔中琪撒手人寰。他们共同编撰的文选经皇上恩准,命名为《昭明文选》。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去秀山射猎,去玉镜潭垂钓,是为了以自身实际行动垂范官员,希望大家都能自食其力,不以剥削民脂民膏而自肥。B.崔中琪敢于一“赌”,外因是石郡灾情太重,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内因是他急百姓之所急的责任感和对太子为人的信任。C.太子送来衣冠葬于石郡山水之间,主要是为了感谢父皇恩赐,感谢全郡百姓厚爱与上下官员齐心,激励诸位官员勤政爱民。D.“崔中琪忙率众官员往城东迎接。满城百姓也纷纷赶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挤满了城东官道”,彰显了“爱民者民恒爱之”的主题。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入秋后的秋浦河,水瘦山寒”这一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瘦”字运用拟人写水,也烘托出了主人公的心境。B.太子“身材并不高大,微微有些发胖”,其貌不扬的外表恰恰使他健步的姿态、飞扬的神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小说在救灾情节中设计了两次延迟,一是写公文给朝廷没有回复,一是写信给太子迟迟没有回复,都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D.历史小说主要人物、事件应有历史根据,所以昭明太子、崔中琪、编文选、钓鱼、救灾、葬衣冠等都必须是真实的。8.崔中琪等官员和百姓最后并未和太子相遇,本文却以“最后的相遇”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4分)9.小说以崔中琪的视角塑造太子形象,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田忌将之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涂之从而致之齐?”“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①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②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涂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选自《战国策·东周策》)【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B.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C.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D.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兴师,指兴兵、起兵,文中的“师”与《师说》中“而耻学于师”的“师”含义不同。B.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就九个鼎,以九鼎象征国家政权,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C.致之齐,指把九鼎送达齐国,文中“致”与《劝学》中“而致千里”的“致”含义相同。D.弊邑,偏僻的小城镇,古代也指对自己国家以及出生或出守地的谦称,文中含义为后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仲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缨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B.颜率为了让齐国对东周施以援手,面见齐王,表示齐国此举既可以获得美名,又可以获得东周君臣送予的九鼎。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十分担忧,颜率主动出使齐国,最终为周君解除了忧患。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极力陈说齐国一定找不到合适的人运送九鼎,也没有合适的运送道路,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田忌将之以救周,而秦兵罢。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两次前往齐国劝说齐王,他劝说的目的和策略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①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②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①此词是宋室南迁,作者在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体现了作者流落他乡时的感伤,所以他只能用高声吟咏楚辞来庆祝端午节。B.作者用鲜艳的榴花和鲜红的舞裙对比,表现了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与向往。C.作者借蜀葵向阳的特性,表达了他虽一身伤老但始终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贞之情。D.最后三句写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喟以及凭吊屈原所体现出的怀旧心情、爱国情感。16.“万事一身伤老矣”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江滨公园中苏轼举酒对月祭奠的雕像,让人想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3)《涉江采芙蓉》中,“

”这两句话,诗角度变了,转为从游子方面写。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自然想起家乡采莲一事,只是举目远望,回乡的路途绵延无尽。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

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

、“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谋而合

方寸之间

离群索居B.如出一辙

方寸之间

凌空蹈虚C.不谋而合

咫尺之间

凌空蹈虚D.如出一辙

咫尺之间

离群索居19.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赋予器物以生命,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B.不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赋予器物以生命C.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D.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20.有些汉语词汇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比如文段中的“高精尖”、“炫彩酷”。请简析其构词特点,并从生活中另举一例。(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中式的装修、火红的炭炉、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三五好友围坐闲聊……随着气温渐渐降低,“围炉煮茶”

①,各大娱乐平台频频推出相关照片和视频,引得众人追捧。不同于传统的品茶,体验围炉煮茶的消费者,更多是奔着这种独特的体验去的。古香古色的院子,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闲适;自己动手煮茶,品味“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的意境;茶盏空了又满,一杯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