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内容总论世界现代史:人类进入20世纪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1、主要线索:(1)帝国主义在战争危机中调整发展;(2)社会主义建立发展、曲折前进;两种制度、两种现代化模式竞争并存相互借鉴;(3)亚非拉民族主义高涨、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4)三个趋势——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世界现代史内容总论2、现代史分期:阶段一:20世纪上半期:1900-1945私人垄断、战争与调整、社会主义建立发展、民族主义高涨、殖民体系瓦解阶段二:20世纪下半期:1945-至今国家垄断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民族主义高潮、殖民体系崩溃3、四点认识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是以经济格局的演变为基础的;②经济政策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计划与市场都是管理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无所谓优和劣;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适合本国国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十一单元【时空构建】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探索【思维导图】阶段特征知识主线1.巨大灾难:20世纪上半叶爆发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深重灾难,国际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2.创新模式: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模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3.追求民主:亚非拉地区人民觉醒,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的运动高涨,冲击着传统国际秩序。4.实力易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使欧美强国实力发生转变,美国崛起,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改变。5.秩序重构:从一战后的国联到二战后的联合国,是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和演变,也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实质是大国间实力的博弈。复习攻略第23讲
复习时梳理一条“线索”、明晰两个“关系”:(1)一条“线索”:围绕一战的背景、过程和结局梳理课本知识,深化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2)两个“关系”:①分析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认识战争的力量超过和平的力量,世界大战未能避免②分析国际体系与世界和平的关系,认识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国际秩序,没有带来真正和平,却孕育着另一场大战第24讲1.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1)一个“概念”:把列宁主义的形成放到当时的大背景下阐释,理解“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两个“角度”:①从成就看,苏联模式开创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制度②从问题看,苏联模式存在运行中的弊端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一种“思想”:从宗教观念、政治社会经济思想等方面,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2)纵横比较:①从横向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呈现不同特点②从纵向看,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更加彻底第25讲复习时深化一种“认识”、揭示两个“因素”、注意三个“角度”:(1)一种“认识”:结合二战史实的学习,引领学生深化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认识(2)两个“因素”:揭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绥靖政策的实行,是二战的两个重要背景因素(3)三个“角度”:从维护和平的目标、和平民主的原则、强权政治的烙印三个角度,评价雅尔塔体系第二十三讲1.时代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狂潮。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瓜分世界市场划分势力范围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资本输出为主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一)一战的背景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末的一次演说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1.34.61.9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经济发展不平衡:德美实力上升,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民主化概况
第一类
民主制度较为健全英法美第二类专制军国主义浓厚俄德日政治发展不平衡2、根源: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激化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英国55法国29德国10比利时1葡萄牙8荷兰8意大利4在德国报摊上出现了印有口号的明信片,例如“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等等,社会民主党人集中火力向沙皇俄国开火,知识界和学术界则参加对英国的连续不断地谩骂。
——丁建弘《德国通史》(一)一战的背景1、(2024·江西高考·15)1914年,外国投资大约占到当时俄国2000多家公司投资的1/3。在采矿业中这一比列达到了90%,在冶金业超过了40%,在化学工业占50%,在纺织业占28%。在银行业外国资本占到18家主要银行资产总额的42.6%。这一现象产生是由于俄国()A.资本原始积累不足
B.新兴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工业垄断组织形成
D.金融主权受到外国控制2、(2023·山东模拟·14)下图为1870—1914年欧洲四大国的国防费用概算(单位:百万英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英德两国的国防费用持续大幅增加
B.大国矛盾使得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这与各国占有的殖民地数量相一致
D.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AB3、主要原因:20世纪初,欧洲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形成,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矛盾形成与表现实质英德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的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争夺世界市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最主要的矛盾)法德①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②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俄奥争夺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地区(一)一战的背景知识拓展:
一战前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材料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一)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及实行的原因。1.政策:“光荣孤立”2.含义: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3.原因:①经济实力雄厚,掌握海上霸权;②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③与欧洲大陆的大国法俄德等国都有矛盾,不愿加入任何一方。
(二)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内涵:反对任何一个大国称霸欧洲,而使欧洲各国之间保持势均力敌,以便英国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所以在巴黎和会上,为了限制法国,竭力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三)一战后又竭力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政策的变化体现了英国对欧洲奉行的外交原则:大陆均势的原则。原因: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4、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欧洲两个敌对阵营,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都试图以武力胁迫对手,导致冲突不断,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一)一战的背景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5、工业文明成果被应用于战争6、崇尚战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泛滥“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急欲完成“占林海峡、控制君士坦丁堡这样的大拉斯夫主义”的“历史任务”,德国人宣称:“大日耳曼主义思维”。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宣传画:《送行》(一)一战的背景德国使用马克沁MG08重机枪。一天内,共计5.7万人倒在了马克沁MG08重机枪的阵地前。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和冶金技术,1915年坦克首次试验获得成功。德军在一战中,首先在比利时对英法联军使用毒气。3、(2022·浙江·高考真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波谲云诡。“1898年以后迅速增长的德国海军计划,几年间就成为英国关切的根源。……英国人逐渐而谨慎地摆脱了他们过去外交上的孤立地位。1902年,他们跟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以反对其共同的敌人俄国。……(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同意忘却……所积累的旧怨。……由于对德国的企图越发感到捉摸不透,英国人也同样有接受调解的愿望。1907年,英俄两国从过去的对手变成了盟友”。该材料反映出英国的外交取向是(
)A.“结伴不结盟”
B.“集体安全”C.“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D.“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4、(2023·山东泰安一模·13)19世纪后期,恩斯特·海克尔把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德国,并进行了最热情的欢迎和宣传。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必须根据人的生物本性来重新考察,人类社会是由竞争法则所控制的,民族是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的生命体。这一理论()A.发展和完善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C.助推了德国军国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属性CD萨拉热窝事件(2)结果: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参战。一战全面爆发。(1)概况: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一)一战的背景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题探究一、世界性战争的原因材料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思考: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何能演变为世界战争?①客观性:20世纪初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②可能性: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③现实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主题一失衡与混乱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视角1观点论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探究: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一战爆发原因的认识,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提示:认识:作者认为一战起因于人性的普遍弱点。观点:不同意,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准确的。理由:一战的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性的弱点。5.一战初期,英国对法国只进行了象征性的有限军事援助。随着法国和平主义运动和反战运动的高涨,以及法国政府有可能单独与德国缔结和平条约以走出战争,英国转而全力与法国合作以赢得胜利。英国转变态度是为了()A.尽快恢复欧洲和平 B.保持战后欧洲均势C.避免单独对德作战 D.联合法国控制欧洲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皇威廉二世对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说,到秋天叶落,大家就能回家。俄国将领满怀希望在六周之内打到柏林。只有英国名将基钦纳说,这场战争至少要打三年,大家都觉得他简直是莫名其妙。这反映出()A.殖民扩张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B.民族主义狂热掩盖战争非正义性C.乐观的战争观是战事扩大的关键 D.一战爆发刺激欧洲民族国家形成BB德皇威廉二世:“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奥匈帝国帝国外大臣赫托尔德叫嚣:“现在是到了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法国总统普恩加莱:“看来是时候用式力解决同德国的争端了。”英国的外交大臣格雷暗示德国的重心很快就要从西方转到俄国,公开唆使俄国积极发动战争。萨拉热窝事件后帝国主义国家欣喜若狂1914.7.28奥匈帝国正式与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一战正式拉开帷幕1、拉开序幕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过程:地区性战争欧洲战争世界大战(二)过程“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从速战速决的幻想到旷日持久的消耗
从局部低烈度战争到世界范围总体战
西
线德国vs英法军队南线奥军vs俄军、塞尔维亚军东线德奥联军vs俄军30(二)过程:2、三个战线各个战场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其中西线具有决定性作用。3、三个阶段战争阶段时间战线主要事件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其它第二阶段1915年东线南线1916年西线第三阶段1917年1918年马恩河战役(德国“速决战”破产)对德宣战的日本占领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意大利倒戈;德奥取得胜利但未能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飞机、毒气)索姆河战役(索姆河地狱:双方伤亡近130多万、首现坦克)英德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美国和中国(北洋政府)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同盟国投降争夺世界霸权(根本)希望在战后收回山东主权巩固政权;鼓舞欧洲反战运动(二)过程:【知识拓展】中国参与一战
1916年,袁世凯病逝。北洋宿勋段祺瑞代表北洋势力出任国务院总理兼陆军总长,与代表南方势力的黎元洪总统对抗。1917,双方对政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段祺瑞一方积极和协约国联络,把参战视作壮大己方削弱政敌的契机。段祺瑞以国务院总理的身份,向诸协约国驻华公使提出有关中国参战的三点要求:1.废除《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在军事方面反对德国的条款;2.延长庚子赔款支付的时限,不加利息;3.将中国关税率提高至7.5%。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将会以输出劳工和原料的形式参战。1917年8月14日,民国正式对德宣战。整个战争期间,中国总共输出了17万劳工和大量原料,有2万名劳工为此牺牲。目的:①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特权;
②段祺瑞为削弱政敌形式:以工代战意义:①为一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②为最终解决山东问题做了铺垫(华盛顿会议)。参加一战的中国华工-以工代战法国北部索姆省华工墓地【总结】一战与中国相关的史实1.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短暂的春天;2.改变帝国主义侵华局面,日本几乎独霸中国。3.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4.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5.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材料一
大战开始时,美国宣布中立。……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大做生意,仅向协约国就提供了约200亿美元的物资和贷款。……当时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为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霸权,此时参战正是好时机。于是便利用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攻击了美国商船为理由,在维护公海航行自由的旗帜下,于2月3日宣布对德断交,4月6日对德宣战。——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4、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①根本目的:攫取战后世界霸权。②直接目的:维护商业利益:德国与美国在拉美的矛盾不断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激增,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和贷款,同协约国的利益已经紧密地连在一起。③时机:参战前的“中立”,是为了捞取战利品,等待参战的最佳时机。④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参战提供了借口。⑤国际形势:俄国二月革命对协约国不利;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2)影响:①美国的参战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改善了协约国集团的经济实力,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②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一战进入全球规模阶段。1918年俄国退出战争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在福煦车厢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福煦车厢签约情景(车厢由法国专门运来,当年普法战争结束时,两国在此签约)【学习聚焦】: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思考:哪些因素推动了1918年战争的结束?1.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实力;2.后期参战国(尤其同盟国)物资匮乏;3.旷日持久的战争激起参战国国内的反战情绪;4.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5.苏俄宣扬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选一12)6.西班牙大流感的爆发1918年,随着美国士兵和华人劳工远赴欧洲,流感病毒也在美洲、欧洲、亚洲迅速扩散。……仅仅只在美国费城一地,6周内就死了12000人,医院陷入瘫痪,医护人员严重不足。1918年11月,德国在战争和流感的双重压力下宣布投降。——摘编自约翰M巴里《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7.(2023·山东济宁二模·13)1914年8月4日,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17项战争法案。社民党主席等人解释到:“为了我们的人民和他们自由的将来……在这种危险时刻,我们不会置自己的祖国而不顾。”这反映出当时德国政界()A.极力鼓吹战争的正义性
B.为发动战争不惜一切手段C.意识到战争的重要作用
D.对战争的复杂性有所预见8.生铁、钢、煤是战争中的重要军事储备,如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情况表,导致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对德宣战
B.俄国率先退出一战
C.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集团
D.德国元气大伤,无力维持生产CA9、(2021.6·浙江高考·22)下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0、1914年8月到1918年2月,协约国从美国购买了价值150亿美元的物资。美国杜邦公司生产了协约国军队40%的弹药,其股票价格在战争期间从20美元暴涨到1000美元。但令人奇怪的是,美国与同盟国之间却几乎没有贸易。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B.同盟国战略物资储备比较丰富C.协约国的封锁阻碍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D.美国与德国殖民矛盾十分尖锐败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DC同盟国(德奥)协约国(英法俄)世界制造业产量19.2%27.9%陆军人数636万873万战争后备力量1.45亿2.88亿(包括意大利)所利用资源被占有国本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1)经济:
德奥集团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和人力资源都占优势(主要)(2)军事: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实力(3)国内: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帝国解体;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国际: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倒戈(参加协约国),美、日、中等中立国参战,增加了协约国实力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一战评述:1、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从一战主要交战国各自的参战目的,分析一战的性质(1)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参战国目的德国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奥匈帝国占领巴尔干,取得亚得里亚海、爱琴海的出口英国保住霸主地位,争夺更多殖民地法国削弱德国,报仇雪恨,做欧洲霸主沙俄毁德国和土耳其在巴尔干的势力,建立“大斯拉夫帝国”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大发战争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一战评述:2、战争性质、特点:(2)特点:时间长、范围广、规模大、破坏强、高新科技广泛应用(1)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世界现代史》(三)一战评述:3、影响(2)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国际新格局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一战后,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美日崛起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殖民体系: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的变化①摧毁四大帝国:德、俄、奥斯曼、奥匈②欧洲相对衰落:削弱英法意三强,世界中心地位动摇③美日崛起:美日力量壮大④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在悄然变化……民族意识的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民族解放运动迎来新高潮。(4)对人们的观念:改变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三)一战评述:3、影响法军的电报设备房
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妇女生产军火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人类历史上战争无数,一战是第一次世界性的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请结合教材和所学,请你谈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面认识。1.人类灾难:给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2.列强实力变化: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3.国际格局: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4.历史进程:促使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5.民族解放: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6.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7.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开创现代化战争的先河;8.对女性:女性参战社会地位一定程度提高,战后女权运动兴起。9.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上:A、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了对中国的争夺,两国分别扶持黎元洪和段祺瑞,引发了府院之争;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B、中国外交政策由消极走向积极;中国华工为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中国的民族意识,五四运动爆发,使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②经济上:A、一战使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春天”。B、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③思想文化上:A、中国思想界反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学习;B、一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④外交上:促使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走向积极,“民意外交”和“侨务外交”,成为政府对外政策使不得不兼顾的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启示:1、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及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战争的根源。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的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和维护。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4、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世界大战与中国国际地位】(2017·上海高考·23)中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但结果迥异,发人深省。材料一:一战期间,欧洲协约国劳工短缺,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梁启超曾说:“在法国之华工,在美国之华侨,多有与其职务之外,实力以裨助战事者。国内各埠之华商,以种种方便为物产上之协助,皆其显著者也。然则,我友邦似不能以政府一二人一二事之怠慢,而抹煞我全国人多数之热诚。”材料二: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威胁与俄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在一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怎样的待遇?(4分)作用:中国虽然未出兵,但中国民众对协约国战事不乏助力,
包括劳务输出、国内华商、外国华侨赞助;待遇:一战后巴黎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
作为战胜国仅获两个席位,国际地位较低。
启思助学1.帝国主义战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战争,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与反对。思考: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是帝国主义战争?提示: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殖民霸权的战争。2.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思考: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提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争夺殖民地、殖民霸权的矛盾尖锐化。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观察下图。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思考:试对统计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提示:一战严重削弱了西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3.19世纪末德国的野心:德国外长皮洛夫在1899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思考:材料反映了当时德国的什么要求?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原因:德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视角2问题阐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材料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厂。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提示:欧洲相对衰落,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一战导致欧洲社会动荡和经济衰落。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一战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们对欧洲资本主义产生怀疑,欧洲学者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产生心理焦虑感。拓展深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的工农业区遭到破坏,英国丧失了大量劳动力,因此,欧洲走向了衰落。(2)催生出一个新世界:①美日崛起:美国大发横财,日本乘机扩张,获得发展。②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3)给人类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契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促进社会发展妇女地位的变化妇女活动范围扩大,社会作用增强政府机构职能改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人们思想观念变化和平主义、社会主义思潮盛行11、1914年12月24日,比利时前线的德军在战壕里摆上蜡烛,并唱起圣诞颂歌来庆祝。英国士兵唱英语的圣诞颂歌作为回礼,接着两边互相喊着圣诞节的祝贺话语。不久后,双方在无人地带互相交换起小礼物。多地士兵之间都出现了非官方的“圣诞节停战”。这反映出士兵们()A.放弃了爱国主义理想 B.开始萌生反战主义思潮C.自发反思战争的意义 D.认识到一战的非正义性12、在参加一战的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写道:“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使它们(英法)同意我们的意见,因为,顺便说说,那时它们在财政方面将由我们支配。”“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这表明,美国参战的主要意图是(
)A.摧毁德国的专制政权 B.主导建立并操纵国联C.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 D.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D
C
13.(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9)【加试题】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1939年的这一代人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一切失望记得太清楚了。”“诚然,还有这样一种区别:1939年的……这场战争是为了一种信念而斗争。这就使人变得坚强刚毅。而1914年的战争则不同,人们对于那场战争的真相一无所知……所以,当年的炮灰们脖子上围着花环,钢盔上绕着橡树叶当桂冠,会像醉汉一般欢呼着向自己的葬身之地走去。”这段话旨在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B.两次世界大战给战争增添了新的方式与内容C.二战因其战争的正当性引领人们勇于献身和牺牲D.一战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D1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D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凡尔赛体系: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西亚的统治新秩序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二、国际秩序的重构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解释】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小档案时间:地点:代表:成果:1919.1.18-1919.6.28法国巴黎凡尔赛宫27个参会国。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巴黎会和三巨头)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1919年巴黎和会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与会国的主要代表和企图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博学多才,工于辞令,手拿十四点原则,人称“百灵鸟”。主张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老谋深算、精明干练、语言犀利。被称为“狐狸”。主张削弱德国,剥夺其殖民地,让其支付战争赔款,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维护欧洲均势。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外号“老虎”。主张最大限度削弱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赔款以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对与意大利利益有关的问题谈起来滔滔不绝,对其他的问题少开尊口。被称为“无足轻重的伙伴”。
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对涉及东亚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要求合法占领原德国太平洋诸岛和中国山东的权利。
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年轻的使节,据理力争,态度坚决,主张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1)建立:巴黎和会,1919年1月28日—6月2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二、国际秩序的重构巴黎和会成为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以维护战胜者利益为目标,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西亚、非洲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尔赛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全面爆发1、凡尔赛体系(2)体系的主要内容构成会议和文件内容实质体系瓦解凡尔赛体系1919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等条约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委任统治制度)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一定程度体现民族自决原则)③成立国联(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废除普遍义务兵制,只能保留10万陆军和少量船舰;不得拥有空军、坦克和潜艇等;1921年总算商量出德国的赔偿总数,德国的马克2260亿,并且在42年内必须赔偿完,后改为1320亿马克,66年还清。《凡尔赛和约》主要战胜国目的及实现情况国家一战后的实力在和会上要求结果美大发横财最大的债权国提出“十四点原则”攫取世界领导权与英法等矛盾,未能实现英经济衰退仍为第一军事强国维持殖民优势削弱德海军,获取赔款瓜分德大量殖民地,控制海军保持“势力均衡”保存德实力法经济衰退世界第一陆军强国获取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与英矛盾,未能实现中民族资本黄金时期但仍十分落后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外交失败,山东转手给日本日经济实力上升但尚难与欧美列强抗衡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基本得到满足凡尔赛体系的重心在欧洲,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英,法等战胜国,他们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苏联,将战败国踩在脚下,广大中小国家的作用“仅是举手通过最高委员会已做出的决定”,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在对待德国问题上,凡尔赛和约一开始就矛盾重重,在达成协议后,它的实施进程也举步维艰。战胜国试图把一切当时能拿走的德国财富都拿走,一时不能拿走的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拿走。和会刚刚结束,德国的复仇主义者就打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在德国蔓延。——摘编自赖凡《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看二战起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体系的特征及影响。(3)凡尔赛体系的特征:特征:以欧洲为重心;受大国控制;苏俄被排除在体系之外;战胜国之间斗争和妥协产物;实施进程不顺利,体系具有不稳定性。(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4)实质:以维护战胜者和平为目标的体系,是战胜国列强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霸权而建立的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5)影响:①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统治秩序;②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③宰割德国种下了德国民族复仇的种子。损害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利益,激化了矛盾(6)瓦解:瓦解的开始是1936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派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最终瓦解的标志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的全面爆发。二、国际秩序的重构1、凡尔赛体系(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2022·山东模拟)下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B.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C.迫使英国放弃“大陆政策”D.导致对德绥靖政策产生2.(2024·山东高考·13)图4为1918年10月23日英国《笨拙》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大兵与文官》。该漫画揭示出()A.英国对德国的强烈担忧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C.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脆弱
D.英、法、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CB3.(2020·山东·高考真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4.[2024·福建莆田模拟]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
)A.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C.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AA2、华盛顿体系:(1)建立:时间:地点:代表:目的:成果:1921.11.12-1922.2.6美国华盛顿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政府的代表团共9个参会国解决《凡尔赛合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以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1921-1922华盛顿会议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体系的主要内容①《五国海军条约》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军备竞赛)美:抑制了日本,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军事地位英:英美标准一样,丧失海上优势日:海军扩张受到抑制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1922年《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评价:①客观上维护了中国的领土完整;②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再次成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对象。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标志着华盛顿体系的彻底崩溃“华盛顿体系”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基础上确立的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体系的主要内容构成会议和文件内容实质体系瓦解华盛顿体系1921-1922华盛顿会议及《九国公约》等条约①(《五国海军条约》)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军备竞赛)②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巴黎和会(1919)英欧洲美法凡尔赛和约其他战败国的条约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均衡政策独霸欧洲世界领导权德领土被削减殖民度被瓜分军事被削弱华盛顿会议(1921-1922)亚太地区中国美日英法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列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瓦解英日同盟美英平分霸权共同支配中国战后国际秩序不公平
不公正
脆弱图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拓展深化
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项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背景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矛盾激化、海军军备竞赛激烈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中东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参加国美、英、法、意、日等,其中美、英、法政府首脑操纵和会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主要内容(1)《凡尔赛条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民地、军备和战后赔款问题;(2)对奥、保、匈和约;(3)讨论了国际联盟问题(1)《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2)《五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海权;(3)《九国公约》使多国共同支配中国影响该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1)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2)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3)华盛顿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原有的矛盾(2)特征:帝国主义强权政治(是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和弱小民族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①强权政治特征:A、将世界战争的责任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B、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C、无视弱小民族利益。
D、英法操纵国际联盟。②不稳定性A、宰割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B、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C、敌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与苏俄(联)的矛盾(国家利益、意识形态)。D、奴役弱小民族——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1)定义: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凡---华体系的评述:(3)实质:帝国主义国家按照现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4)评价:①进步性:A、协调国际关系,促使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出现,有利于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B、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发展比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③改变了欧亚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C、欧洲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美、日崛起②消极作用:A、它是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特征,具有反动性和非正义性。B、隐含四大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
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凡---华体系的评述: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缓和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使世界从此走向相对稳定。隐含四大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隐患: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二战。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④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法国的联军统帅福煦则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贪婪地将德国踩在地下并将内脏吞食殆尽。
拓展深化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1)进步性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②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领土基本上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重新划定,这一状况至今保持不变。③用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成立常设国际机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对以后国际关系发展都有重大影响。(2)局限性①它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反映了大国强权政治,具有鲜明的帝国主义特征。该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的加剧。②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③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加剧。
启思助学5.评价《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签订后,一位德国士兵说道:“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和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思考:根据材料,你如何评价《凡尔赛条约》?提示:建立在严厉惩罚德国的基础上,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6.华盛顿会议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远东太平洋地区带来的最大的影响,就是日本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俄国遭到毁灭性打击,无力东顾,英法却重返亚洲,准备补偿自己在欧战中的损失。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华盛顿会议的背景是什么?提示:背景:面对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形势,帝国主义列强要求重新划分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主题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视角1信息获取——巴黎和会的特点材料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提示:特点: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视角2问题阐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及影响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这个公约签订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主编《世界通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实质及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提示:实质: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世界霸权的重新分割与列强争夺强权政治的国际秩序。影响:《凡尔赛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损害了中国利益,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条约上签字;《九国公约》中,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使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视角3价值引领——追求世界和平材料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探究:巴黎和会上哪些主要原则被列入《国际联盟盟约》中来维持和平?国联为什么不能维护世界和平?提示:主要原则:“维护和平”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原因: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所以并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5.论及“民族自决原则”,已成为殖民地争取独立民主的一把利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两大世界人权文件皆在第一条明列民族自决原则“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族自决原则”的是()①《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②一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奥匈独立③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④战后南斯拉夫脱离社会主义阵营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国际联盟以维护集体安全,制止战争。但是由于在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客观上助长了侵略。国际联盟没有能够制止侵略的原因是(
)A.美国和苏联没有加入,缺乏权威性
B.形成决议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C.成员由主权国家构成
D.英法为维护自身利益操纵国际联盟D
A
7.1923年的国联大会对国联盟约第10条的解释决议认为,保持各个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由会员国自行决定使用军队履行其义务的限度;理事会遇有侵略或侵略危险而建议采取军事措施,需要斟酌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与特别情况。这一解释(
)A.强化了美国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力 B.弱化了国际联盟的集体安全原则C.反映了国联对法西斯扩张的妥协 D.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的可能8.(2024·湖北卷)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
)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C
B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掀起五四爱国运动德国民众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还包含着哪些矛盾?(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是指哪两个国家?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国家:美国、日本。判断正确。理由: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局面。美国的做法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宰割败者——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奴役弱小——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敌视工运——帝国主义与苏联(俄)的矛盾1、背景:(1)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二、国际秩序的重构(二)国际联盟
【解释】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十四点原则1、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与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2)顺应了20世纪初世界整体化趋势(3)一战后人民渴望和平的潮流(二)国际联盟
2、时间:1920年初正式建立3、成员:成立时44国,后增加到63国(苏俄与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4、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6、原则:全体一致原则。二、国际秩序的重构【解释】“全体一致”原则(1)含义:国联所做决议需由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方可生效,若有任何成员否决则决议无效。(2)原因:是出于集体安全的考虑。一战给各国带来极大创伤,于是组织者欲通过对全体成员各利益的兼顾达到集体安全的效果。(3)评价:二战全面爆发前,受到侵略的国家欲通过国联维护自身利益,但始终未能得到国联全体通过,从而使对战争的制止无法实现。国联全体一致原则的实际效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反倒成为维护和平的障碍。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漫画:国际联盟的弱点「桥樑中的缺口」9、评价(1)积极:①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顺应世界整体发展趋势②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消极:①全体一致原则无法有效制止战争发生②成为英法维护自身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③苏联、美国未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④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材料1:国际联盟与其说是国际裁决的一种制度,不如说是维持有利于英国和法国的新的现状的工具材料2:盟约规定: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7、制度: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8、实质: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二)国际联盟由来成立成员制度性质宗旨原则实质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提出(十四点原则)1919年4月通过盟约,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设在日内瓦成立时44国,后增加到63国(苏俄与战败国被排斥,美国未参加)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全体一致原则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小结:
国际联盟(LeagueofNations)7.评价国际联盟:阅读下图。思考:结合所学,解读漫画的主旨。提示:国际联盟虽然由美国最早提出,但是,最终美国却没有加入,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返回拓展深化对国际联盟的评价(1)进步性①倡导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民主化和一体化趋势,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②在促进和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卫生、社会、经济和人道主义等问题方面,取得一定成就。③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有所作为,但成效不大。从1920年到1939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但在制止法西斯国家扩大侵略方面却成效不大,没有阻止或延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历史局限: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先天不足和国际联盟自身的根本缺陷,使它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返回12.(2023·河北保定二模)
下图是1919年5月13日的漫画《和平与未来的炮灰》。画面中,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走在最前面,其身后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克里孟梭说:“奇怪!我好像听到一个孩子在哭泣!”在立柱后面有一个赤身裸体的小男孩在哭泣,其身后的地上是一张等待签署的和约。小男孩头上有文字“1940class”。对该漫画的合理解读是 (
)A.讽刺了国联的不公正性B.隐喻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C.揭露了美国称霸世界野心D.旨在批判德国法西斯主义14.(2023·河北石家庄二模)下表所示为国际联盟主导调停的部分领土争端。据表可知,国际联盟 (
)A.重新确定欧亚版图B.满足了西方大国的政治利益诉求C.关注全球安全问题D.成为列强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BC13.《国际联盟盟约》规定:“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这反映出“国联”(
)A.有效遏制了侵略行为B.集体安全机制得到充分发挥C.带有强权主义的色彩D.有助于推动战后世界的和平14.某文件有如下规定:“以前属于土耳其帝国之各民族,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仍惟须有受委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援助……中非洲之民族,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非洲西南部及南太平洋数岛作为受任统治国领土之一部分。”这些规定(
)A.实现了殖民地民族自决的原则B.不同程度带有殖民统治的烙印C.协调了资本主义大国间的矛盾D.体现了委任统治形式的一致DB选必二纲要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材融合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选必三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知识点2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二
一战后国际秩序【夯基·知识梳理】知识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知识点2国际联盟的成立【提升·考向预测】考向1早期殖民扩张【选择性必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欧洲、西亚和北非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欧洲中东政治版图波兰复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自决原则)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表现: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2.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①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小学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合同
- 2025版物流企业车辆GPS定位监控系统合同3篇
- 2025年度办公设备采购与智能化系统集成合同3篇
- 2024年版托管班学生火灾应急逃生指南合同版B版
- 家装石材铺设合同范本
- 2024年汽车转让及车辆维修保养、救援保障合同3篇
- 2024年版教育培训合同详细条款与标的说明
- 2024年监护职责履行细则与合同书版
- 2024年资产买卖居间合同标准格式版
- 交通标识及导视牌采购合同
- 2024年-(多附件条款版)个人汽车租赁给公司合同电子版
- 建工意外险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 冰雪旅游安全知识假期旅行安全攻略
- 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 课件 项目四 自动售票机
-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机遇
- 虚实结合(上课改)课件
- 2024年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工作方案及措施
- 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防恐怖、防极端、防不法侵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