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年度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2选择性必修3前两个单元。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好。1.《诗经.大雅·绵)中“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记载的是周的先祖建造的居所,就有“穴”和“复”,“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这体现出当时的居住方式是()A.地面筑屋, B.穴居 C.半穴居 D.巢居【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诗经.大雅·绵》……‘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并结合所学可知,周的都城在今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先民就是半“穴”居,而材料反映既有地穴,又有立柱盖顶,这说明当时典型的居住形式为半地穴式住宅,C项正确;据材料“《诗经.大雅·绵》……‘穴’指的是地穴”并结合所学可知,“穴”居指的是地穴,而非地面筑屋,排除A项;据材料“《诗经.大雅·绵》……‘穴’指的是地穴,‘复’指的是立柱盖顶”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既有地穴,又有立柱盖顶,这说明当时典型的居住形式为半地穴式住宅,排除B项;巢居,指底层架空、上层住人的居住形式,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迄今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律条文被刻于12块铜牌之上。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两者均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B.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C.中西方已有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D.法律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罗马共和国将法律条文刻于12块铜牌之上,使《十二铜表法》成为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古代东西方法制文明都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性诉求,A项正确;中国的成文法早于西方,不能表明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中西方已经存在法治文明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西方进入了成文法阶段,没有说明法律文献对社会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3.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出土文物系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且种类较多,这表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铁农具在其他地区的使用情况,排除A项;出土铁犁,可推测当时已采用铁犁牛耕,但无法推断耕作方式已经成熟,排除C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排除D项。故选B项。4.“臧否人物”,即人才评价,是汉魏六朝士族社会最重要的文化风尚之一,其本质是通过对人才的舆论,掌控选举的话语权,确立士族在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而品题人才的标准,也随士族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以下几个时期的不同风格:汉末清议,尚“德行”;曹魏初霸,辨“形名”;两晋玄风,重“神韵”;南朝衰落,好“文采”。这种逐渐形成的重文风尚也为隋唐进士科以文取士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其中对两晋“神韵”理解正确的是()A.道德操行与经学水平 B.言谈、行为 C.内在的精神境界 D.家庭底蕴【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两晋玄风,重‘神韵’”并结合所学可知,神韵是一个汉语词汇,指风度韵致,即内在的精神境界;也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C项正确;汉末清议,尚“德行”(道德操行),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曹魏初霸,辨‘形名"(体貌、言谈、行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家庭底蕴是家庭的文化内涵,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据唐代《续高僧传》记载:“唐太宗时,智岩和尚到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病人坊住,为其(麻风病人)说法,吮脓洗濯,无所不为,终于疠所。”这里的“疠人坊”是麻风病人的专门收治场所,唐代中期改名为悲田养病坊,兼收治其他病人。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A.发挥政府官员的主导作用 B.建立起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重视采取定点救治措施 D.发动僧侣参与疫病的防治【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应对麻风病这一疫病的办法是设置专门的病人收治场所,C项正确;官员的主导作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是否是最早的救治机构,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僧侣是自愿的还是被发动的,排除D项。故选C项。6.唐朝实现了儒道佛三教鼎立,三教各自的外在修养使人们对它们的作用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直到宋代还有“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这正是时人对三教认识的典型反映。但不少人在这一时期也强调三教的一致性,所谓“殊途而同归者也”。对材料中“同归”的解读最合理的是()A.哲学思想方面的相似性 B.对儒家道德观念的认同C.组织结构方面的一致性 D.三者服务对象的同一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同归”,主要指归于同一个服务对象——封建专制制度,与后来“三教合一”的“一”所指显然不同,D项正确;儒学吸收佛道义理完成哲学化(以程朱理学为代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而且无三者思想内容的比较,排除AB两项;儒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不存在相似的组织结构,排除C项。故选D项。7.古代驿传通讯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每条线路相隔--定的距离便设驿站(或亭、馆、塘、台),配备驿官.驿卒等人员,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等信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驿站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基础设施 B.驿站畅通了全国各地间的信息交流C.弱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君主专制统治 D.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延伸组成全国驿传网络,采取接力的方法,一站接一站地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等信息”可知,驿传系统是封建社会文书往来的大动脉、总枢纽,它加强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府的联系,有利于沟通全国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驿站不仅是传递现行文书的设施,还是收集、暂存、转运档案图籍的机构。正因为驿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今天人们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常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结论。但驿站设置的本意,主要是为了传递官府文书和边防军情,因而它首先应是文书档案的“交通站”,本质上是办理传递文书档案的设施,D项正确;驿站功能多样,排除A项;驿站是由官方设立的,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排除B项;驿站系统的运行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排除C项。故选D项。8.钴是元代青花瓷的重要材料,明至清中叶的文献中,多称之为“回青”。关于其来源,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谈道:“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出土的大部分元代青花进行分析,发现其青花料和国产青花料有明显的不同,应为进口钴料。从史料实证角度看,材料可用来说明()A.商路对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B.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可信度最高C.科技是历史研究的唯一手段 D.文献史料必须得到考古证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进口钴料”可知,元代青花料可能来自西域或国外,说明商路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最高”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科技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排除C项;文献史料必须得到考古证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9.1915年,袁世凯在同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后.声称……我国国未充……经此大难之后,大家务必认(以)此次接受日本要求为奇耻大辱,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袁世凯这一言论的本质意图是()A.激发国人的家国情怀 B.阐释国家的基本国情C.肯定政府的外交努力 D.粉饰自己的卖国行为【答案】D【解析】【详解】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的根本目的在于赢得日本对其称帝行为的支持,因而其言论的本质意图是掩饰其卖国行为,D项正确;AB两项都不是其本质意图,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外交努力,排除C项。故选D项。10.某中学历史文化学社在搜集中美关系史史料时,找到了某研究机构对现代以来一段较长历史时期内中美两国双边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图,图中曲线表示的是这段时期内中美关系的走向,这种变化反映出()A.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D.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博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国家之间双边关系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无论是题干曲线中的对抗、紧张还是不睦、普通良好,中美两国这些关系都反映出各自国家的利益取向,这种曲线的变化体现的是一种两国间利益和力量的博弈,D项正确;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仅在这一曲线中的20世纪70年代可以体现,排除A项;这一曲线反映的是中美两国关系,不是世界多极化,排除B项;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材料的时间开始于1950年,且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1.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此后数量逐年增长。孔子学院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正规权威的汉语教学渠道,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和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这表明()A.世界各国的文化最终会走向一致 B.儒家文化具有可推广的现代意义C.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具有世界性 D.中国积极地向世界输出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后,数量逐年增长。这说明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点,C项正确;世界各国文化具有民族性,不会完全走向一致,排除A项;孔子学院虽冠以“孔子”之名,但不能等同于教学的内容就是儒家文化,材料中涉及“汉语教学”“文化活动”“了解当代中国”等内容,可见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儒家文化,排除B项;由“了解当代中国”可知学院输出的并不局限于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前406年左右,苏格拉底当上了法庭庭长。有一次,法庭审判十个将军,他们在作战时,虽战胜,但身为统帅.由于暴风雨的阻碍,没有把阵亡者打捞起来在海岸上安葬,这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雅典的风俗习惯,许多陪审员发言,要求将他们全部判处死刑,唯有苏格拉底独持异议,并作了慷慨激昂的辩护。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不良的风俗习惯 B.保护与推崇战争英雄C.有意纠正雅典法律的缺陷 D.对道德的理性思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在处理案件时,坚持实事求是地量刑判罪,考虑到特殊情况,不盲从道德,决不滥杀无辜,体现了理性思考,D项正确;安葬为国捐躯者既是对行为的肯定,也是尊重,不属于不良风俗,排除A项;材料中讲的是很多陪审员死板地套用传统惯例,没有兼顾特殊情况,不是法律条文的缺陷,也不仅仅是对英雄的保护,排除BC两项。故选D项。13.英王享利八世(1509~1547在位)通过议会颁布一系列法案,其中有这样一些规定:未经国王同意,神职人员不得向罗马交纳首岁圣奉……从主教到教区牧师应把第一年收入交给国……如拒绝向国王宣誓从蔑视王权罪升格为叛逆罪并处死刑……这些规定()A.保障了英国教会独立发展 B.增加了英国的财政收入C.加强了英国的世俗王权 D.推动了英国人民族意识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宗教改革时期,英王通过议会颁布一系列法案,限制教会权力,本质上是为了加强王权,这也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目的,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无法保障英国教会独立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规定从主教到教区牧师应把第一年的收入交给国王,交给国王的收入不能说明英国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B项;早在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民族语言的逐渐形成是民族意识逐渐形成的体现,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也促进了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而英国的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14.1794年2月,雅各宾派在国民公会中通过的关于分配犯罪嫌疑人的土地的法令,即没收革命敌人的地产暂归国家管制并分配给贫苦农民的所谓“风月法令”。该法令将使更多的贫苦农民成为小土地所有者,贫苦农民闻讯后,兴高采烈,表示热诚的欢迎。对此最合理的评价是()A.其本质意图确立新型剥削关系 B.使得法国革命迅速在农村中蔓延C.使得法国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D.促进了工农革命联盟的建立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雅各宾派没收革命敌人的地产暂归国家管制并分配给贫苦农民,其本质意图是以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代替封建的剥削关系而已,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犯罪嫌疑人,不能等同于消灭地主阶级,它没有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不能体现法国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C项;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D项。故选A项。15.从1870年到190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工作时间从每天12小时减少到了10小时,机器种植一英亩小麦的时间只要3小时,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这种趋势A.有利于大众休闲文化的发展 B.加速了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C.得益于福利国家的普遍盛行 D.与世界各地的民权斗争有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得出在全球工业化进程下,物质资料的丰富与劳动时间的缩短推动大众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A项正确;物质资料的丰富与劳动时间的缩短与分工无关,排除B项;C项是在二战后,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苏联,就战后东欧的势力范围问题同斯大林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双方达成的利益分割比例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该协议()美、英俄国(苏联)罗马尼亚10%90%匈牙利、南斯拉夫50%50%希腊90%10%保加利亚25%75%A.使美苏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 B.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C.是美苏争霸的具体体现 D.具有强权政治的烙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英苏两个大国通过秘密协定的方式划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具有强权政治的烙印,D项正确;材料还停留在协议层面,不能得出有关实施结果的结论,排除A项;美、英、苏等国插手东欧事务,不利于民族解放,排除B项;美苏争霸的局面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真正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古代城市的商业管理】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经济结构是同业公会所有制结构。封建庄园经济结构是以对地产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城市经济结构却是以对工具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在这里工具与土地不同,工具已经是劳动的产物,社会已经是由劳动者自己生产的社会,它不再处于天然状态,而是处于商品经济状态。在城市经济结构中,无论手工业资本还是商业资本都归个人所有,可是它的周转无一例外地受到同业公会的控制,但这也阻止了工商业利润转化为地产,从而保证了货币资金向商业方向发展。所以,西欧“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看作是资本不依赖于地产而存在和发展的开始,也就是仅仅以劳动和交换为基础的所有权的开始”。同业公会成员是一个特权等级,他们具有对某一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封建特权。这种特权是由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庄园经济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造成的,因而等级资本尚不具备真正的资本职能。西欧城市经济结构既不同于封建庄园经济结构,有某些未来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又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很多封建经济的特点。它是封建地产所有制下的庄园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过渡的一种经济结构。——摘编自任奇正《中世纪西欧城市经济结构的演变》材料二大体在宋代之前,中国城市一直实行坊市制度。在坊市制度下,城市中的住宅区与市场严格分开。市场由官方设立,被限制在四周由围墙圈定的区域内,市场交易活动也只能在白天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当城市商业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对交易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就会越来越束缚城市商业的发展,而最终被商业经济的发展所冲破,并且管理体制也随着城市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改变。——摘编自林成西《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管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答案】(1)特点:以劳动者对工具的所有权为基础;城市资本与封建地产相分离;存在等级资本这一特殊的资本形式;是未来社会的潜在经济结构(或答为经济结构带有过渡色彩亦可)。(2)表现: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合法化;官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出现娱乐场所“瓦子”。【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从材料“城市经济结构却是以对工具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可以得出以劳动者对工具的所有权为基础;据“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可以看作是资本和地产的分离”可以得出城市资本与封建地产相分离;据“因而等级资本尚不具备真正的资本职能:可以得出存在等级资本这一特殊的资本形式;据“它是封建地产所有制下的庄园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结构过渡的一种经济结构”可以得出是未来社会的潜在经济结构(或答为经济结构带有过渡色彩亦可)。【小问2详解】表现:据材料“当城市商业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对交易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就会越来越束缚城市商业的发展,而最终被商业经济的发展所冲破,并且管理体制也随着城市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发生改变。”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出现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合法化;官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等现象。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材料一早期共产党员的基本情况简表材料二孙中山对汪精卫、胡汉民、张继等人说:“我想和共产党合作,你们却不赞成。你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有军队,有广州地盘,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共产党是中国新兴势力,比我们强的地方很多。我们当年开始搞革命、推翻清朝时,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像黄冈、潮州之役,人数极少,镇南关之役不超过200人,钦廉之役也不过100余人。现在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一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犹不可侮。(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及共产党。”他又说:“苏俄国力强盛,是当今社会主义大国,愿意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并赞助我们,可与(之)为友。”——摘编自罗章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风雨历程(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邵力子等人早期活动轨迹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积极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答案】(1)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影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2)原因: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诉求;共产国际的推动;共产党是中国的新兴力量且中共早期的活动已初见成效;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派系林立,亟须吸收新的力量来改组国民党。【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出处所给时间1901-1911年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结合材料“1919年创办《国民日报》,发表的大部分是论马克思主义”可分析出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影响以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2)原因:根据材料“我们当年开始搞革命、推翻清朝时,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可分析出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诉求;根据材料“苏俄国力强盛,是当今社会主义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共产国际的推动;根据材料“实际上,共产党是中国新兴势力,比我们强的地方很多。”可分析出共产党是中国的新兴力量且中共早期的活动已初见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派系林立,亟须吸收新的力量来改组国民党。19.【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材料一希腊文化.主要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以雅典为代表的文化。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之中,希腊文化是最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古代文化之一。尽管希腊文化的文化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起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至今,以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古典时代的希腊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短短几个世纪里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灿烂的古典文明,这就是古希腊文化的迷人之处和光环所在。——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希腊的兴衰》材料二罗马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当作奴隶带到罗马,给罗马奴隶主贵族充当家庭教师、医生、仆人、建筑师、乐师等,奴隶教化了主人。同时,许多希腊艺术品被作为战利品运到罗马,各类哲学、文学和科技著作也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为罗马人所吸收和借鉴。有钱的罗马人,都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子弟赴希腊留学。从文化方面来说,帝国的扩张使得它接触到希腊文化。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没有太多的闲暇,他们四处征讨,兵戈扰攘,其精力更多地用于如何维护一个国土广袤的大帝国,而无暇顾及诸如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相反,更注重于实际行动,他们所要求的是运用自身的智慧从哲学中直接找到为其运用的某种行为准则或治国方法,并将他们再进一步具体化。因而,他们用于辩论社会正义的时间少,用以投身国家管理的时间多。因此,古罗马人选择了借鉴。罗马人创建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政治架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罗马建国到统一意大利半岛,再经三次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其后又逐一征服马其顿、希腊半岛、叙利亚,最终造就了罗马帝国。在这惨烈、持久的征战中,罗马人对异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许多统治者和高官都师从希腊奴隶或希腊家庭教师,因为他们认为希腊语更优美,表达力更强。帝国建立后,希腊人的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圆形剧场在罗马迅速蔓延。那些在军事上发迹的贵族发现自己的口才同自己的身份已是大不相称,于是他们纷纷拜倒在能言善辩的希腊人面前,希腊人的修辞学也因此特别走运。——摘编自谢振玲《论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雅典为代表;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成就突出;影响深远;在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2)原因:罗马对希腊的征服;罗马对希腊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罗马文明早期热衷于扩张,对文学、艺术等不够重视;古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统治阶级的重视。【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希腊文化.主要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以雅典为代表的文化”可知,以雅典为代表;根据材料“希腊文化是最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古代文化之一”可知,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材料“尽管希腊文化的文化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起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可知,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根据材料“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可知,成就突出;根据材料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至今,以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可知,影响深远;根据材料“古典时代的希腊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杲”可知,在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2)原因:根据材料“罗马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可知,罗马对希腊的征服;根据材料“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当作奴隶带到罗马,给罗马奴隶主贵族充当家庭教师、医生、仆人、建筑师、乐师等,奴隶教化了主人。同时,许多希腊艺术品被作为战利品运到罗马,各类哲学、文学和科技著作也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为罗马人所吸收和借鉴”可知,罗马对希腊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根据材料“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没有太多的闲暇,他们四处征讨,兵戈扰攘,其精力更多地用于如何维护一个国土广袤的大帝国,而无暇顾及诸如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可知,罗马文明早期热衷于扩张,对文学、艺术等不够重视;根据材料“罗马人对异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可知,古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根据材料“那些在军事上发迹的贵族发现自已的口才同自己的身份已是大不相称,于是他们纷纷拜倒在能言善辩的希腊人面前,希腊人的修辞学也因此特别走运”可知,统治阶级的重视。20.【社会主义城市化】材料社会主义城市化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市共享自行车运营管理领域反不正当竞争自检自查报告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广西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吉林住院医师儿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2025年铁路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昆虫记读书心得感受
- 木材买卖合同简单2025年
- 河南省开封市2026届高三年级定位考试-地理
- 水渠施工合同模板(2025版)
-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式混动车项目发展计划
- 2025数据要素流通指数:理论框架与行业实践探索白皮书
- 2025辽宁阜新市教育系统招聘教师9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镇江句容市郭庄镇选拔村级后备人才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幼儿飞行知识课件
- 2025届江苏省镇江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培训
- 崇川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
- 公共厕所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
- 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申请论证表(空)
- 水土保持防治工真题模拟汇编(共508题)
- WD-1500机组故障处理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