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知识与技能(5-6-7)_第1页
迁移-知识与技能(5-6-7)_第2页
迁移-知识与技能(5-6-7)_第3页
迁移-知识与技能(5-6-7)_第4页
迁移-知识与技能(5-6-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学习迁移(识记)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的种类(概念要识记)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

正迁移VS负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VS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

一般迁移VS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顺应迁移VS重组性迁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正迁移与负迁移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打羽毛球(压腕)打网球(不压腕)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特殊迁移(special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一般迁移(nonspecialtransfer):原理和态度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forward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backward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迁移。过去经验学习A学习B(迁移实验状况)顺向迁移逆向迁移三、迁移的作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时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iff)创立。官能是注意、记忆、知觉、思维、想像等一般心理能力。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得到发展和加强。心的官能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意志力……一、形式训练说(续)

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情境自动起作用,从而表现迁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二、共同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Thorndike)1、共同要素说是桑代克以一系列的实验为基础提出来的;2、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的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改为共同要素。3、迁移是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背景资料、桑代克知觉预测(1901)有关图形面积知觉的测试预测训练后测估计127个图形面积训练判断90个平行四边形面积(10cm2~100cm2)测1、判断13个长方形面积(成绩提高)测2、判断27各种图形面积(成绩持平)三、经验类化理论代表人物贾德(Judd)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前后两种学习中。强调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所概括出来的、并且是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实验:水下打靶被试:小学生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结论: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背景资料、水下击靶实际标靶12吋4吋资料来源:HendricksonandSchroeder(1941)前测练习:标枪投击水下12吋处标靶练习一定次数迁移测试练习:将标把移至4吋处,测试击中标靶率Judd设计的概括化迁移理论的经典实验背景资料、水下击靶资料来源:HendricksonandSchroeder(1941)无原理指导有原理指导4吋12吋4吋处成绩4吋处成绩12吋处成绩有原理指导无原理指导起始成绩练习后成绩投掷击中率Judd设计的概括化迁移理论的经典实验背景资料、水下击靶资料来源:HendricksonandSchroeder(1941)四、关系转换理论代表人物苛勒(Kohler)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迁移是学习者突然认识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试学会深灰下觅食。用更深灰的纸代替浅灰。看被试到何种纸张去觅食。

实验:纸下觅食

结果:更灰结论:被试的选择不是比较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由两种刺激的相对关系所规定的。AB二、现代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是迁移的最关键因素。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始终影响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继奥苏伯尔之后的研究的几种观点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1)安德森认为迁移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先前学习和问题解决中个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

产生式即C-A规则。C:行为产生的条件,指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内容;A:行动或动作,既是外部的反应也是学习者头脑内的心理运算。(2)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迁移的产生是由外界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与主体因素共同决定的。该理论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第三节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客观因素)原有认知结构(主观因素)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影响作用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主观因素)

心向与定势: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编写为两种:促进和阻碍硬币—导电、作电池开关,衣服—扑灭火焰图残缺的国际象棋棋盘上图是一个残缺的国际象棋棋盘,它有两个角被切掉了,现只剩下62个正方形。假若你有31张骨牌,每一张恰好可以遮盖棋盘上两个正方形。你是否能够用骨牌把这个棋盘上的所有部分盖住呢请用几分钟时间试试看。

研究证明,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国际象棋棋盘问题,会用很长时间在头脑中尝试着去摆,但总找不到答案。可是,如果你不是用视觉形象方法去考虑,而改用推理的方法:明确每一张骨牌都必须盖住一个白格子和一个黑格子,而去掉的是两个白格子,则你马上可以发现,既然剩下的是32个黑格子和30个白格子,显然无法用31张骨牌全部盖住图中的棋盘,这个问题原来是无解的。例△用六支火柴摆四个等边三角形。△九点图问题。△……脑筋急转弯

定势(心向)的作用(卢钦斯,1942)

请你先试解水罐问题:现有容量固定的三个水罐和无限量的水,请你以三个水罐为工具,逐一取得每一行中最有方指定的数量。并且试用公式的形式表明你所用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性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心理定势。水罐问题就是心向(定势)的一个典型事例。△定势:由经验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功能固着

△见下图图.梅尔(Maier)的系绳实验

图.竖蜡烛实验

问题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问题答案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一、知识的类型(一)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外部联系的反映水平:感知、表象理性知识:对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形式:概念、命题(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动态的知识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二、知识学习的类型(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二)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的提取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同化、保持和应用四、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再次,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标志。第二节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直观(一)知识直观的类型(比较各自的优缺点)1.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象直观: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1)强度律(2)差异律(3)活动律(4)组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二、知识的概括(一)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知觉水平的概括理性概括:思维水平的概括(二)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遗忘及其进程

遗忘的理论解释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化编码

适当过度学习

合理进行复习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特点:3个二、技能的种类(一)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动作对象:客观性;动作进行:外显性;动作结构:展开性(二)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特点:动作对象:观念性;动作进行:内潜性;动作结构:减缩性三、技能的作用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一)操作的定向(二)操作的模仿(三)操作的整合(四)操作的熟练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一、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讨论(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认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动作来源于实践活动,心智动作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应,心智动作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五阶段:1、动作的定向阶段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二)安德森的心智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