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养殖与渔业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32276第一章水产养殖基础知识 2134891.1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2245721.2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 3275571.3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 328475第二章养殖技术与管理 4172042.1养殖模式与技术选择 4296412.1.1养殖模式选择 4170172.1.2养殖技术选择 4172332.2饲料与投喂管理 439722.2.1饲料管理 4159742.2.2投喂管理 4143992.3养殖环境与病害防治 4134192.3.1养殖环境管理 4192472.3.2病害防治 5193812.4养殖生产管理 519502.4.1生产计划管理 5142482.4.2技术培训与推广 5265402.4.3质量安全管理 553492.4.4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 57261第三章渔业资源概述 5173463.1渔业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547643.2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670723.3渔业资源的分布与特点 645523.3.1分布 6260823.3.2特点 618255第四章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 6177984.1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7287584.2渔业资源评估技术 763294.3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应用 76538第五章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 830355.1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概述 8282985.2渔业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845565.3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97560第六章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9213726.1渔业资源保护措施 9146156.1.1法律法规建设 9309916.1.2渔业资源管理 944146.1.3生态环境保护 92806.1.4宣传教育与培训 1016076.2渔业资源恢复技术 10160546.2.1人工繁殖与放流 10109806.2.2底播增殖 1075806.2.3生态修复技术 10308776.3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的案例分析 108406.3.1我国黄海海域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10124646.3.2某地淡水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 107919第七章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1053067.1可持续利用原则与方法 11179097.1.1可持续利用原则 11158457.1.2可持续利用方法 11104647.2渔业资源利用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11200937.2.1生态效益 11197537.2.2经济效益 12227967.3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 1223133第八章渔业资源管理与渔业经济 12290388.1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经济的影响 12320978.2渔业资源管理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13162578.3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331461第九章国际渔业资源管理与合作 13267179.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组织与协议 1346709.1.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组织 1426109.1.2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协议 1472319.2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合作机制 14103109.2.1间合作 14281199.2.2非组织合作 1440049.3国际渔业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1411339.3.1南大洋渔业资源管理案例 15170169.3.2北大西洋渔业资源管理案例 15292689.3.3东亚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案例 1510039第十章渔业资源管理信息化与科技创新 152966010.1渔业资源管理信息化技术 152507810.2渔业资源管理科技创新 15658510.3渔业资源管理信息化与科技创新的案例分析 16第一章水产养殖基础知识1.1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水产养殖,是指在水域环境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水生动物和植物进行繁殖、饲养和管理的生产活动。水产养殖旨在提高水产品产量,满足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水产养殖可分为以下几类:(1)鱼类养殖:以鱼类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养殖方式,如草鱼、鲤鱼、鲫鱼等。(2)甲壳类养殖:以虾、蟹等甲壳类动物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养殖方式。(3)贝类养殖:以扇贝、鲍鱼等贝类动物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养殖方式。(4)藻类养殖:以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为主要养殖对象的养殖方式。(5)其他养殖:包括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等水生动物养殖。1.2水产养殖的主要种类水产养殖的种类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1)池塘养殖:利用自然或人工池塘进行养殖,如我国常见的池塘养鱼。(2)网箱养殖:在湖泊、水库等水域中设置网箱,将养殖对象放入网箱中进行养殖。(3)流水养殖:通过人工建造的流水系统,使养殖水体循环流动,提高养殖密度和生长速度。(4)工厂化养殖:在室内或半封闭环境中,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养殖,实现高效、绿色生产。(5)海洋养殖:在海洋环境中进行养殖,如海洋鱼类、贝类、藻类等。1.3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水产养殖的环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温:不同养殖对象对水温的要求各异,需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特性选择合适的水温范围。(2)水质: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关键因素,应保证养殖水体清洁、无毒害物质,满足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3)溶解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和生存,需保持适宜的溶解氧浓度。(4)光照:光照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和繁殖有显著影响,应根据养殖对象的特性调整光照条件。(5)底质:底质是养殖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保持底质清洁、无污染,有利于养殖对象的生长和健康。(6)饲料: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满足养殖对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7)防疫:加强养殖环境的防疫工作,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第二章养殖技术与管理2.1养殖模式与技术选择2.1.1养殖模式选择水产养殖模式的选择应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以及养殖技术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养殖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2.1.2养殖技术选择养殖技术的选择应遵循科学、高效、环保的原则。具体技术包括:(1)良种选育:选用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2)繁殖技术:掌握人工繁殖技术,提高苗种质量。(3)饲料配制:根据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科学配制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4)病害防治: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手段,降低病害发生率。2.2饲料与投喂管理2.2.1饲料管理饲料管理包括饲料采购、储存、加工和配送等环节。饲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2.2.2投喂管理投喂管理应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阶段、水温、水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喂方案。具体要求如下:(1)定时投喂:每天固定时间投喂,使养殖对象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2)定量投喂: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和饲料营养价值,合理确定投喂量。(3)分区投喂:将池塘或网箱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区投喂,提高投喂效果。2.3养殖环境与病害防治2.3.1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管理包括水质调控、底质改良、生态环境建设等。具体措施如下:(1)水质调控:定期检测水质,采取加水、换水、调水等措施,保持水质稳定。(2)底质改良:定期清淤、曝气,降低底质污染。(3)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恢复湿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系统的自净能力。2.3.2病害防治病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策略。具体措施如下:(1)预防措施: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提高养殖对象的抗病力;定期对养殖设施进行消毒;避免过度养殖,减少养殖密度。(2)治疗措施:发觉病害时,及时诊断,采用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手段进行治疗。2.4养殖生产管理2.4.1生产计划管理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养殖周期、养殖规模、养殖品种等,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2.4.2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2.4.3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养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2.4.4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养殖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养殖策略。第三章渔业资源概述3.1渔业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渔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够为渔业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根据资源的属性,渔业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生物资源主要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棘皮类等海洋和淡水生物;非生物资源包括渔业水域、渔业设施、渔业生产技术等。3.2渔业资源的重要性渔业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渔业资源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保障粮食安全:渔业资源是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促进经济发展:渔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3)维护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4)提供就业机会:渔业产业链较长,从捕捞、养殖、加工到销售,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5)增进国际交流:渔业资源丰富,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渔业合作与竞争,增进国际交流。3.3渔业资源的分布与特点3.3.1分布渔业资源的分布受地理位置、气候、水文、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渔业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沿海地区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有东海、南海、黄海、渤海四大海域;内陆地区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如长江、珠江、黑龙江等流域。3.3.2特点(1)种类繁多:我国渔业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类、棘皮类等。(2)资源量大:我国渔业资源总量较大,位居世界前列。(3)分布不均:渔业资源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差异较大。(4)季节性明显:渔业资源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不同季节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变化。(5)可再生性:渔业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合理利用和保护可以使资源得到持续利用。第四章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4.1渔业资源调查方法渔业资源调查是渔业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变化规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渔业资源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法:通过直接观察和采样,收集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生物学特性等信息。(2)访问调查法:通过访问渔民、渔业企业和渔业管理部门,了解渔业资源的利用状况、渔业生产活动和渔业政策等信息。(3)遥感调查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渔业资源分布、渔业水域环境等进行监测和分析。(4)统计数据法:收集和整理渔业统计数据,分析渔业资源的变动趋势。4.2渔业资源评估技术渔业资源评估是对渔业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渔业资源评估技术:(1)生物量评估:通过计算渔业资源的生物量,评估渔业资源的丰富程度。(2)种群动态评估:研究渔业资源的种群结构、生长、繁殖和死亡等动态过程,预测渔业资源的变动趋势。(3)资源量评估:根据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参数和渔业生产数据,计算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量。(4)资源价值评估:评估渔业资源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为渔业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4.3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应用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在渔业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其应用的具体方面:(1)渔业资源管理决策: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为部门制定渔业政策、规划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渔业资源监测:通过定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掌握渔业资源的变化趋势,及时发觉和解决渔业资源问题。(3)渔业资源保护:根据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渔业资源开发:在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优化渔业生产布局,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5)渔业经济分析: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为渔业经济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了解渔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第五章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5.1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概述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渔业资源总量管理:通过限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结构等手段,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渔业资源区域管理:根据不同区域的渔业资源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如设立禁渔区、休渔期等。(3)渔业资源种类管理:针对不同渔业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限制捕捞规格、禁止捕捞产卵群体等。(4)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治污染,维护渔业资源的生存环境。(5)渔业资源执法监管:加强渔业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保障渔业资源的合法利用。5.2渔业资源管理法规体系我国渔业资源管理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渔业法:我国渔业的基本法,规定了渔业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2)渔业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条例》、《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对渔业资源管理进行具体规定。(3)地方性渔业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渔业资源管理规定。(4)部门规章:国家渔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渔业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如《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渔业船舶管理规定》等。(5)国际公约和协定:我国参加的国际渔业公约和协定,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等。5.3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的实施,需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渔业执法监管:建立健全渔业执法体系,提高执法效率,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2)落实渔业资源管理政策:各级要切实履行渔业资源管理职责,保证政策落到实处。(3)加强渔业科技支撑:开展渔业资源调查研究,为制定渔业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4)宣传渔业资源管理法规: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渔业资源管理法规,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5)促进渔业产业发展: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广渔业新技术,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6)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渔业事务,履行国际公约和协定,共同维护全球渔业资源。第六章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6.1渔业资源保护措施6.1.1法律法规建设为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措施和责任,为渔业资源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6.1.2渔业资源管理渔业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渔业捕捞管理、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渔业资源保护区域设定等方面。通过实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限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结构等措施,有效控制捕捞压力,保障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6.1.3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维护渔业生态平衡,对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保障渔业水域环境质量。(2)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渔业生态环境。(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降低渔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1.4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大渔业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渔民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同时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培训,提高渔业从业者对渔业资源保护技术的掌握。6.2渔业资源恢复技术6.2.1人工繁殖与放流人工繁殖与放流技术是恢复渔业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增加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通过放流技术,将人工繁殖的鱼苗释放到自然水域,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6.2.2底播增殖底播增殖是指在渔业水域底部投放适合的养殖品种,利用底质环境进行自然生长。该方法可提高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6.2.3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湿地恢复、人工鱼礁建设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为渔业资源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6.3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的案例分析6.3.1我国黄海海域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黄海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区,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出现严重衰退。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休渔期制度、加强渔业资源管理、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等。通过这些措施,黄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6.3.2某地淡水渔业资源保护与恢复某地淡水渔业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渔业资源急剧下降。为保护当地渔业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实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当地淡水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与恢复。第七章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7.1可持续利用原则与方法7.1.1可持续利用原则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自然资源基础,保证后代人类能够继续满足其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以下原则:(1)公平原则:保证渔业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代内公平以及区域公平。(2)生态保护原则:在利用渔业资源时,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3)经济效益原则:在渔业资源利用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4)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渔业资源利用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枯竭。7.1.2可持续利用方法(1)资源评估与监测:定期对渔业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为制定合理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资源管理措施:制定并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结构、实施休渔期等。(3)技术进步与推广:加强渔业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政策法规支持:完善渔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渔业资源利用的监管。7.2渔业资源利用的生态与经济效益7.2.1生态效益渔业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生态环境恶化。(2)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物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3)减缓气候变化:渔业资源利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改进捕捞技术、减少能源消耗等方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7.2.2经济效益渔业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就业机会: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为沿海和内陆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2)增加收入来源:渔业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渔民和相关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3)促进产业升级: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助于推动渔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7.3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以下以我国某沿海地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例,分析其具体实践:(1)资源调查与评估:该地区定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和评估,了解渔业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2)资源管理措施:实施严格的捕捞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捞强度、调整捕捞结构、实施休渔期等。(3)技术进步与推广:加强渔业技术研究,推广高效捕捞技术,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4)政策法规支持:完善渔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渔业资源利用的监管,保证可持续发展。第八章渔业资源管理与渔业经济8.1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经济的影响渔业资源管理作为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对渔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渔业资源管理通过以下途径对渔业经济产生影响: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保障渔业资源的稳定供应。通过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如控制捕捞强度、规范捕捞行为等,可以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保证渔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为渔业经济提供稳定的资源基础。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渔业经济效益。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渔业资源,优化渔业生产结构,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增加渔业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维护渔业市场的稳定。渔业资源管理可以减少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避免市场供应过剩或短缺,维护渔业市场的稳定运行。8.2渔业资源管理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资源管理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渔业资源管理可以引导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可以促使渔业生产者转向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环境友好型更强的渔业产业,如海水养殖、深远海捕捞等。渔业资源管理可以促进渔业产业升级。渔业资源管理要求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促使渔业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渔业产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优化渔业产业链。通过渔业资源管理,可以加强渔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提高渔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实现渔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8.3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渔业资源管理对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渔业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枯竭,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渔业资源管理可以促进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渔业资源管理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可以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渔业资源管理有助于提高渔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渔业资源管理,可以降低渔业生产的风险,提高渔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渔业资源管理还可以推动渔业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渔业资源管理强调渔业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实施渔业资源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渔业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九章国际渔业资源管理与合作9.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组织与协议9.1.1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组织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作为全球性的渔业管理机构,FAO负责制定和协调国际渔业政策,推动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s):这些组织主要负责特定区域的渔业资源管理,如北大西洋渔业委员会(NAFO)、南大洋渔业委员会(CCAMLR)等。(3)国际海洋捕鲸委员会(IWC):主要负责全球鲸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4)国际鱼类保护组织(IFC):主要负责全球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9.1.2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协议(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规定了沿海国对海洋资源的权利和义务,为国际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2)国际捕鲸公约(IWC):规定了全球鲸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3)国际鱼类保护公约(CITES):规定了全球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措施。(4)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协定(IFMA):旨在推动全球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公平分配。9.2国际渔业资源管理合作机制9.2.1间合作间合作是国际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政策协调:各国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国际渔业资源管理政策。(2)数据共享:各国相互提供渔业资源数据,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资源状况。(3)联合执法:各国共同打击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捕捞活动。9.2.2非组织合作非组织在国际渔业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源监测:非组织通过调查、监测和评估,为提供渔业资源数据。(2)政策倡导:非组织通过舆论监督和倡导,推动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渔业资源。(3)国际合作:非组织参与国际渔业资源管理项目,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9.3国际渔业资源管理案例分析9.3.1南大洋渔业资源管理案例南大洋渔业委员会(CCAMLR)成立于1982年,旨在保护和管理南大洋渔业资源。CCAMLR通过实施严格的捕捞限额、保护区域和科学监测,成功实现了南大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9.3.2北大西洋渔业资源管理案例北大西洋渔业委员会(NAFO)成立于1977年,负责管理北大西洋渔业资源。NAFO通过实施区域管理计划、开展科研合作和加强执法,有效维护了北大西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