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计划_第1页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计划_第2页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计划_第3页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计划_第4页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摸索计划TOC\o"1-2"\h\u27448第一章教育科技融合概述 29861.1教育科技融合的定义与意义 2224201.2国内外教育科技融合现状分析 26960第二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333122.1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 3223112.2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4231842.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410453第三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5308393.1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5200823.1.1项目筹备阶段 5249063.1.2技术研发与教育资源整合阶段 5233.1.3教学实践与评估阶段 573353.2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580013.2.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512843.2.2融合多元化教育资源 5265563.2.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5116473.2.4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 6216703.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技术 6284973.3.1人工智能技术 6170523.3.2虚拟现实技术 691573.3.3大数据技术 6246673.3.4云计算技术 630423第四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 6187744.1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 6245594.2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 7169134.3课程评价与反馈 731060第五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831395.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8297645.2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8145985.3教师培训与支持 95855第六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发展 9209046.1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分析 9231036.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0132706.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反馈 1012913第七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资源整合 1192647.1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与原则 1159407.1.1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 11293317.1.2教育资源整合的原则 11234597.2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与方法 1196257.2.1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 1151737.2.2教育资源整合的方法 1238637.3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案例 121465第八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育管理 12311498.1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12115758.2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13244738.3教育管理效能提升 1312256第九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与优化 13239249.1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指标体系 13152179.2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方法 14264959.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1425268第十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604010.1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5794110.2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挑战 151905910.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15第一章教育科技融合概述1.1教育科技融合的定义与意义教育科技融合,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将现代科技与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教育科技融合的核心在于运用科技力量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效果,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教育科技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科技手段,教育者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技融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3)促进教育公平:教育科技融合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4)培养创新人才:科技融合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1.2国内外教育科技融合现状分析在国际范围内,教育科技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下是对国内外教育科技融合现状的分析:国外教育科技融合现状:(1)美国:美国在教育科技融合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教育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美国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教育科技研究。(2)英国:英国积极推动教育科技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教育科技企业创新。(3)以色列:以色列被誉为“创新国度”,在教育科技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以色列教育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致力于为全球教育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国内教育科技融合现状:(1)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教育科技融合。(2)市场发展:国内教育科技市场迅速崛起,众多企业纷纷涉足教育科技领域,推出各类教育产品和服务。(3)教育改革: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科技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纷纷开展教育科技试点项目,摸索教育科技融合的新模式。(4)国际合作:我国教育科技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国内教育科技发展。教育科技融合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我国在政策支持、市场发展、教育改革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在创新、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力度,以推动教育科技融合的深入发展。第二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2.1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科技发展的敏锐洞察。这一理念主张将现代科技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科技为手段,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为目标,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而言,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重视情境创设: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认为,情境创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3)倡导协作学习: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4)关注教育公平:教育科技融合的教学理念关注教育公平,通过科技手段,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2.2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实践的理论依据。以下为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适应性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2)创新性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创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摸索适应教育科技融合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3)实效性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实际效果,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4)协同性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协同,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2.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教学内容:整合现代科技与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体系。(3)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5)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技素养。(6)教育管理:优化教育管理,构建有利于教育科技融合创新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为实践摸索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3.1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3.1.1项目筹备阶段在项目筹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明确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目标与任务;(2)组织专业团队,包括教育专家、技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等;(3)调研现有教育资源,分析教育需求;(4)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3.1.2技术研发与教育资源整合阶段此阶段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开展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所需的关键技术研究;(2)开发适用于教育场景的软硬件产品;(3)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线上与线下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4)搭建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动。3.1.3教学实践与评估阶段在实践与评估阶段,需关注以下环节:(1)开展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试点工作;(2)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反馈,优化教学策略;(3)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优缺点,不断调整和完善;(4)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3.2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3.2.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3.2.2融合多元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3.2.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3.2.4注重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及时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3.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技术3.3.1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中,人工智能技术可应用于智能辅导、个性化学习推荐、智能评估等方面。3.3.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3.3.3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可对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学习数据,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3.3.4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可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支持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4.1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内容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教育科技融合的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应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课程内容的设计与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确定课程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保证课程内容与目标相一致。(2)精选课程内容。结合教育科技发展趋势,精选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3)构建课程体系。以模块化、层次化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4.2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应注重以下方面:(1)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激发兴趣。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4)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5)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2)设计教学活动。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选择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4.3课程评价与反馈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与反馈应关注以下方面:(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同行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2)及时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3)持续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具体来说,课程评价与反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建立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2)实施评价。按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3)反馈与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4)教学改进。根据评价反馈,调整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第五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转变5.1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提供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为“能力培养者”角色,从“权威者”角色转变为“合作者”角色。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摸索、发觉和建构知识。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5.2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掌握教育科技理论知识。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科技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趋势,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2)熟练运用教育科技工具。教师需掌握各种教育科技工具的操作方法,如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提高教学效果。(3)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4)持续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应关注教育改革动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5)参与教育科技项目实践。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技项目实践,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5.3教师培训与支持为了适应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培训与支持。以下几方面是教师培训与支持的重点:(1)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高级研修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满足教师不同阶段的需求。(2)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将教育科技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教育科技素养。(3)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4)提供专业支持服务。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如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5)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提高教师的工作幸福感。第六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发展6.1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分析教育科技的不断融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关注点。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性格、兴趣、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需求。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教师可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挖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让学生在兴趣和特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挫折、焦虑等心理问题。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个性化学习。6.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利用科技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智能辅导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意识。要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例如,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找、筛选、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要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育者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同时加强同伴互助,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同成长。6.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反馈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反馈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反馈的几个方面: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教育者应从知识、能力、素质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教育者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智能辅导系统等工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教育者应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同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决策,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全面发展。第七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资源整合7.1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与原则7.1.1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教育资源整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质量。(2)促进教育公平。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3)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教育资源整合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条件,有助于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7.1.2教育资源整合的原则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原则。教育资源整合应充分考虑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实现资源的系统化配置。(2)互补性原则。教育资源整合应注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资源的互补性,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3)共享性原则。教育资源整合应强调资源的共享性,打破资源壁垒,促进资源的开放共享。(4)可持续发展原则。教育资源整合应注重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前教育需求,也要为未来教育发展预留空间。7.2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与方法7.2.1教育资源整合的策略(1)政策引导。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教育资源整合,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保障。(2)市场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实现资源的便捷获取与共享。7.2.2教育资源整合的方法(1)资源梳理。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明确各类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利用情况。(2)资源整合。根据教育需求,对梳理出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资源评估。对整合后的教育资源进行评估,保证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教育需求。7.3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案例以下为几个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案例:(1)某市教育资源整合项目。该市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和技术支持,将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2)某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项目。该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3)某区域教育资源整合项目。该区域通过搭建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公平。第八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的教育管理8.1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推进,教育管理模式亦随之发生变革。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学校管理者需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学习。具体而言,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者应关注学习者的需求,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使之更加合理。这包括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关注学习者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管理者需要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建立适应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管理体系。这要求管理者在制度设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教育科技的优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教育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这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8.2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管理的透明度、实时性和精准性,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校园网络的稳定和安全。同时提高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可用性和扩展性,以满足教育管理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这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为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学校应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还需定期开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8.3教育管理效能提升在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下,教育管理效能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教育管理效能的提升策略:优化教育管理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这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减轻教职工负担,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培训、交流和选拔等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团队。充分利用教育科技手段,提高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监督机制,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通过内部审计、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持续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第九章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与优化9.1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指标体系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首先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应涵盖以下方面:(1)教学效果指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2)教师素质指标: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等方面。(3)教学资源指标: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等方面。(4)教学环境指标:包括教室环境、网络环境、校园文化等方面。(5)教学管理指标: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反馈等方面。9.2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方法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评估方法应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具体如下:(1)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认识、满意度、效果等方面的信息。(2)访谈法:针对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等不同群体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3)观察法:对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实地观察,以获取第一手数据。(4)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5)数据分析法: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9.3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针对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估结果,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2)优化教学资源: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教育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模式的需求。(3)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室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