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液循环课件_第1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课件_第2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课件_第3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课件_第4页
第四章 血液循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4-1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又称心血管系统。

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成为血液循环。4-1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①物质运输功能②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③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④实现血液防御功能⑤内分泌功能

4-1血液循环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右心:泵血入肺循环左心:泵血入体循环4-1血液循环(一)心脏的周期性活动:1.心肌兴奋的产生及兴奋向整个心脏扩布;2.由兴奋触发的心肌收缩和随后的舒张;3伴随瓣膜的启闭产生心音。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4-1血液循环一个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收缩期、心房舒张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习惯上将心室收缩和舒张作为心动周期活动的标志,分别称为心缩期和心舒期(二)心动周期:4-1血液循环①舒张期时间>收缩期时间②全心舒张期0.4s→有利心肌休息和心室充盈③心率快慢主要影响舒张期:④心缩(舒)期习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指标心率心动周期心缩期心舒期0.351.151.50.81500.40.300.500.250.15特点4-1血液循环(三)心率

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跳频率,简称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约为60~100次∕分,平均每分钟75次。成年人安静时心率超过100次∕分者,为窦性心动过速,如低于60次∕分,则为窦性心动过缓。正常变异: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成人(60~90次/分)

性别:女>男体质:弱>强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体温每↑1℃→心率↑10次/分4-1血液循环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而造成心室和心房及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②心脏内4套瓣膜的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二、心脏泵血---射血与充盈血心脏泵血功能主要靠心室完成,即心室收缩完成射血过程;心室舒张完成充盈过程。4-1血液循环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的泵血过程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心室充盈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射血期等容收缩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4-1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等变化4-1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变化1=主A内压2=左心室内压3=左心房内压4=心音5=心室容积⑦=心房收缩期①=等容收缩期②=快速射血期③=缓慢射血期④=等容舒张期⑤=快速充盈期⑥=减慢充盈期4-1血液循环心动周期中压力、容积变化①=等容收缩期②=快速射血期③=缓慢射血期④=等容舒张期⑤=快速充盈期⑥=减慢充盈期⑦=心房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4-1血液循环(一)心室收缩期----射血过程1.心室收缩期:0.05s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急剧↑(左室内压↑近80mmHg)↓房室瓣关闭(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继续收缩↓快速射血期4-1血液循环2快速射血期0.1s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左室>80mmHg)(右室>8mmHg)↓动脉瓣开放(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迅速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80%)↓心室容积迅速↓↓减慢射血期特点:①快速射血期末室内压与主动脉压最高;②用时少(≈收缩期1/3),射血量大。4-1血液循环3减慢射血期0.15s迅速射血入动脉后↓心室容积继续↓↓室内压略<动脉压↓射血能=血液的动能继续射血入动脉(占射血量20%)↓心室容积继续↓↓心室舒张前期特点:①用时长(≈收缩期2/3),射血量少;②因外周血管的阻力作用,血液的动能在主动脉转变为压强能,使动脉压略>室内压。4-1血液循环(二)心室舒张期---充盈血过程1等容舒张期0.07s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迅速↓(室内压=动脉压)↓动脉瓣关闭↓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急剧迅速↓(∵室内压仍>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容积不变、血液不流)↓快速充盈期特点:①动脉瓣、房室瓣都处于关闭状态;②动脉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4-1血液循环2快速充盈期0.11s等容舒张期末↓室内压↓(室内压<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负压)(室内压<房内压)↓心房和大V内的血液快速入室(占总充盈量2/3)↓心室容积迅速↑特点:快速充盈期末的室内压最低。

4-1血液循环3减慢充盈期0.22s

随着心室内血液的充盈,心室与心房、大V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慢。其前半期为大V的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挤血入心室。4-1血液循环4房缩期0.1s心房收缩↓心房容积↓↓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处关闭状态)↓挤血入心室(占心室充盈量25%)↓心房舒张(75%由V经心房流入心室)4-1血液循环室内压最高:快速射血期末最低:快速充盈期末动脉压最低:等容收缩期末最高:快速射血期末4-1血液循环(1)泵血的动力:压力差(2)压力差产生的原因: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3)血流单向流动:房室瓣:防止心室血流逆流回心房动脉瓣:防止动脉血流逆流回心室泵血机理:4-1血液循环(三)心动周期中房内压的变化acv

心动周期中,左心房内压力曲线依次出现a、c、v三个较小的正向波。4-1血液循环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1)每搏输出量(strokevolume)

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简称搏出量,60~80ml。(2)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最大,此时的心室容积为120~130ml。

4-1血液循环(3)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55~65%=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60~80ml/120~130ml

射血分数4-1血液循环(1)每分输出量(minutevolume)

简称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健康成年男性约为4.5~6.0L/min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4-1血液循环

(2)心指数(cardiacindex)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安静和空腹情况下测定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约3.0~3.5L/min.m2,可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

4-1血液循环4-1血液循环(二)心脏作功量因心脏收缩不仅射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使这部分血液具有较高的压强能和较快的流速。在动脉血压不同的个体,心脏要射出等量的血液,动脉血压高者的心脏就必须加强收缩。因此,用心脏作功量要比单纯用心输出量评定心泵血功能更全面。

搏功=搏出量×1/103×(平均动脉压-

平均心房压)×13.6

每分功=搏功×心率(cm3)4-1血液循环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体温神经因素体液因素4-1血液循环(一)每搏输出量的影响

1.前负荷=心舒末期容量=异长自身调节心室肌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心肌的初长,而心室肌的初长又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血量或充盈压。4-1血液循环前负荷

剩余血量静脉血回流速度充盈时程前负荷↑→心肌初长度↑→肌缩力↑→搏出量↑4-1血液循环

图4-1血液循环心室功能曲线正常心室左室舒张末期压力约为0.7~0.8kPa1.6~2.0kPa是人体心室的最适前负荷,此时心室肌细胞的长度为最适初长度

心室肌具有较大程度的初长度储备。当前负荷增大时,心室肌可随其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泵血功能。不需要神经和体液因素参与,只是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的变化而引起心室肌细胞收缩强度的变化,称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4-1血液循环4-1血液循环2.0~2.7kPa曲线逐渐趋于平坦,表明前负荷在此范围内变动时,对心肌泵血功能的影响不大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高于2.7kPa此时充盈压已超过心室肌的最适前负荷,但曲线仍保持平坦或轻度下倾,一般不出现明显的降支4-1血液循环

当心室充盈量增加超过最适前负荷时,心室功能曲线逐渐平坦,但和骨骼肌明显不同的是不出现下降支.因为心肌细胞外间质内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其韧性较强,限制了心肌的伸展再加之在整体内心包也有限制心脏扩大的作用所以当心室初长度达到最适初长度后,心肌长度不再随充盈量增加而增加,故心室的每搏输出量和搏出功不会随之而降低。心肌细胞的这种抗伸展的特性,对心脏泵血功能有重要生理意义

4-1血液循环

前负荷↑(心舒末期容量↑)↓心肌初长度↑↓心肌收缩力↑↓心搏出量↑

Starling定律:心脏不依赖神经-体液因素自身调节并平衡心搏出量与回心血量之间关系的现象。

异长自身调节:这种不需要神经和体液因素参与,是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细胞收缩强度的变化过程。心肌收缩力能随心肌初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特点:调节范围小意义:能精细调节每搏输出量。4-1血液循环2.后负荷临床:后负荷持续↑→心肌肥厚、扩大→泵血功能↓。舒血管药物

搏出量↓射血期↓+射血速度↓等容收缩期↑+心肌缩速↓后负荷↑(一定范围内)前负荷↑剩余量↑+回流量不变搏出量恢复正常异长自身调节↑后负荷心肌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即动脉压4-1血液循环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概念:指心肌在前、后负荷不变(心肌初长度不变),而改变肌缩程度、速度和张力等方面,实现调节每搏输出量的内在特性。这种调节方式与心肌初长度无关。形成的基础主要是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的活性。收缩能力↑:NE→β受体→cAMP↑→Ca2+通道开放几率↑+开放时间↑→[Ca2+]i↑→心缩力↑收缩能力↓:Ach→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通道→AP的2、3期缩短→Ca2+内流↓→心缩力↓4-1血液循环(二)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40~180次/分:心率↑→每分心输出量↑

>180次/分→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充盈量↓→每搏出量↓→每分心输出量↓。

<40次/分→心动周期延长(尤其心舒期)→充盈量达极限而心率太慢→每分心输出量↓。4-1血液循环影响心率的其他因素心率受自主神经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加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使心率加快。心率还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C,每分钟心搏可增加12~18次。4-1血液循环每分输出量血压心率心肌收缩性前负荷每搏出量1、充盈时程2、静脉血回流速度3、剩余量

后负荷

神经体液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异长自身调节4-1血液循环五、心力储备: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心率储备搏出量储备健康成年人安静时心率75次/分剧烈运动时心率可增加到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