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_第1页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_第2页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_第3页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_第4页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07102113课程名称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总学时16学分1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类别□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二、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是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本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控制执行技术、通信技术等。(二)课程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产业链的需求、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关键技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技术,能够依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企业的标准及规范完成智能汽车的基础维保及相关售后服务工作。(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该课程以汽车电工技术基础、汽车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车联网系统检修等多个学习领域为基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上的最新应用,学习领域内容较难,但却是全面掌握未来汽车新技术的必由之路。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遵纪守法(3)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心;(4)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5)具备开拓进取、敢于创业的精神;(6)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自主学习能力;(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具备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二)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前景;(2)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各环境感知的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3)掌握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系统原理;(4)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的功能及内部的算法与算力;(5)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6)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趋势;四、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该学习领域是依据“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汽车维修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思政设计就业岗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发扬工匠精神。在课程的讲授中,注重这些方面的引导,争取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增加以后工作的适应能力及发展前景。五、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序号学习项目子项目建议学时1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与现状22环境感知技术2.1视觉传感器62.2雷达2.3定位与导航技术3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3.1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24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系统4.1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分类25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技术5.1V2X45.2移动网络技术和物联网学习情境/项目/任务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述名称智能网联汽车概述学时2学习目标对智能网联汽车有总体认知学习内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背景与现状教学重点智能化汽车、网联化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教学难点智能网联汽车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教学实施实施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设计智能化汽车→网联化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先理论教学实施理论+认知智能网联汽车认知成果/作业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使用工具PPT教学场所教室学习情境/项目/任务二:环境感知技术名称环境感知技术学时6学习目标对环境感知技术总体了解学习内容视觉传感器雷达定位与导航技术教学重点车载雷达、车载视觉系统教学难点车载雷达、车载视觉系统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教学实施实施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设计基本结构、基本术语→工作原理→总体构造→性能指标通过动画、图片直观展示实施先理论再实践环境感知技术认知实训成果/作业使用工具智能网联小车教学场所教室+实训室学习情境/项目/任务三: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名称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学时2学习目标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学习内容3.1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教学重点决策控制教学难点自动驾驶路径规划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实施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设计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理论教学教学实施实施通过视频和PPT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路径规划与决策控制讲授并讨论成果/作业使用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场所教室学习情境/项目/任务四: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名称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学时2学习目标掌握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学习内容6.1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分类教学重点控制方式教学难点控制方式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教学实施实施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设计控制技术→线控关键技术→车辆模型→轨迹跟踪先理论教学实施先理论再实践现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果/作业使用工具智能网联小车教学场所教室学习情境/项目/任务五: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技术名称智能网联汽车通信技术学时4学习目标掌握智能网联车辆的通信技术学习内容5.1V2X5.2移动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教学重点移动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教学难点物联网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教学实施实施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设计了解V2X,移动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理论教学实施理论+讨论现场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果/作业使用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场所教室教学方法、手段图片、动画、视频展示六、教学评价、考核要求(一)理论知识考核编制《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考核要点》,明确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考核点。建立分段闭卷考核题库,促使学生打下牢固的专业功底。根据《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要点》,分两部分编制闭卷考试题库,每个理解的考核点至少出题1个,需要掌握的考核点至少出题2—3个,综合题1个,共出题5个。每部分各组成试卷2套。(二)多元评价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考核,把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纳入考核范围。二是开展学生评价的探索,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给小组成果总体评价,小组总分=小组平均成绩*实际参与活动学生数,组长再给小组成员分等赋分。七、教学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质量管理等方面。(一)师资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汽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新汽车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二)教学设施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等。(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专业教室一般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能够开展汽车装配、汽车调试、车身制造、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零部件加工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三)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汽车技术、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汽车构造、汽车使用与保养、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试验法规等。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建设、配备与本课程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四)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多媒体、空间等信息化手段,倡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积极开展师生教学互动,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五)质量管理(1)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学校和二级院系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