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课时安排:3课时(1)认识负数的意义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温度计挂图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复习,你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么板书:负数)分别举例。指出:最常见的是自然数,小数有个特殊的标记“小数点”,分数有个特殊标记是“分数线”,你知道负数有什么特殊标记么负号,类似于减法)介绍温度计1)℃、℉,我们中国人用摄氏度为单位,即℃;℉是华士度,是欧美国家用大格、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度?在温度计上找到表示35℃的刻度。你知道什么时候是0℃吗水和冰的混合物)分别写出这三个温度:0℃,为了强调这个温度在零上,35℃还可以写成+35℃,而这个零下写出下面温度计上显示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并读一读。对零下几度,可能学生会不能正确地看,注意指导。简单介绍有关赤道、北极、南极的知识。先指名说说这三条鱼分别所处的地方,再选择合适的温度。也可选择几个让学生说说选择的6、完成第6题,分别在温度计上表示4个季节的温度。加强指导与检查。让学生指一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补充:最新的测量,这个数据有所变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再指一指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来表示,另一个是低于海平读一读第2题的海拔高度,它们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三、认识正负数的意义:1、像温度在零上和零下或是海拔是高于和低于海平面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数是正数?怎样的数是负数?2、完成第3页第1题,先读一读,再把这些数填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准备:直尺等怎么记?„„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4、上楼与下楼:„„补充楼层,第下室的表示方法等。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和西是相反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教学内容:p.10~11教学目标: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2、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做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和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剪好图上的三个不规则图形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1、取图1,问: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吗?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不规则图形。方法一:数方格。一起数一数,数得74格方法二:分割法。指名折一折,并指出所折出的形状。注意有两种折法。折好之后,在每一块长方形上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最后再相加求得总面积。用类似的方法求出图2的面积。学生完成后交流。小结: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分别求出面积后再求出总面积。2、移一移,数一数:取图3,交流数的方法:说说在数格子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方法:先数整格,可以按顺序标出数字;再把不满整格的当作半格数,最后再相加。学生数,数完后交流结果。发现会有一定的误差。指出:由曲线围成的图形,在求其面积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这是很正常的。学生数完后再校对答案。教学内容: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p.12~14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意识与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剪刀、例题的图形一、教学例题:把它剪一剪、拼一拼,边成一个学生熟悉的简单图形么?(没变。因为格子数没变;或说成纸片没有增加或减少„„)(复习: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小结:通过剪、拼,我们可以把一个较复杂的图形转化成简单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3、拿图3: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边叫什么?(底)分别摸摸它的两组底。还有什么高)问:在现在这个方格纸剪成的平行四边形上,你能找到这组底的几条高?观察:你能剪一剪、拼一拼,拼成长方形么?你有几种剪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说出算式)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也就是长方形的宽。所以可以用字母表示:用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学生把公式4、补充: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略)标另一条底,4厘米。问:它对应的高在哪里?画出,并标“6厘米”举生活中对应的例子,强调对应。要求学生看图后说出各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写出算式。交流。(1)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2)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老师加强巡视,在量的方面,要注意找对应的底和高。在数据方面,尽量选整厘米数。(3)提问:为什么是“大约”多少平方米?学生算一算。(4)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5)先让学生分别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再猜一猜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有变化么?为什么?面积有变化么?为什么?最后达成共识:周长是不变的,面积变小了。越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越小。补充:用2根4厘米、2根2厘米的小棒,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搭一个面积是它一半的平行四边形。把两个图形分别画下来。看图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三、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途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第5题:可以让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比较后要明确两点: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三角形面积计算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和探究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形状不同、面积相同)指出:作业中有这类题的要求,有的学生只能画一些比较雷同的平行四边形。(举例几种比较雷同的形状)1、取其中一个三角形,示范“沿对角线”分。观察后说说得到了什么两个完全一样的(方法一:分别用底和高是多少来考虑。同时可以得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同底和同高方法二:可以用剪好的平行四边形来分一分,比一比。„„)2、说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指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只要除以2就得3、利用黑板上的平行四边形,画好对角线,分别告诉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或是告诉三角形面积,让学生说说对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1、取例4的三张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分别列式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交流。注意要让学生用综合算式来列式。提问:找其中最小的平行四边形,其中一半是多少面积?最大的呢?剩下的呢?补充:把这些三角形打乱,选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你有什(1、只有完全相等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1、完成试一试。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指名交流。2、完成练一练。指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指名交流。五、全课总结:学生阅读“你知道吗?”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1、在图中画出与涂色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指出这题和方格图的不同:方格图上的底和高是通过数格子得到的。而这张图的高度是固定(方法一:可以利用原来三角形的底画,只要再另选一个顶点就可以了。选择方法一,画出若干种,让学生直观的体会“等底等高”指出:这样一组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画一个面积相同的平行四边形:高不变,底应该是多少?为什么?画一画。2、量出所需的数据,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指出:在量的时候,尽量选择整厘米数。不能取整厘米数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3、一块三角形菜地的底是60米,高是15米,如果每棵番茄占地30平方分米,这块地指出:要注意单位名称的统一。4、用纸剪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计算它的面积。1、口算。老师统一要求开始,学生写,再交流为了交流的方便,先给4个三角形标上号。问:读完题目要求,你觉得先要知道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底,但底和高的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乘高,所以也是它的一半。)指出:这里我们找到了两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最方便的情况是找等底等高,只有一个相等的肯定不是,两个都不符合的,可以通过计算来判断。3、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底和高想乘得18)学生画出尽可能不相同的三角形,并在每个三角形下面写出求面积的算式。教师巡视检查。4、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5、有一块三角形的花圃。底是25米,高是22米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6、下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50平方厘米,涂平方厘米补充:剩下两个白色的三角形和也是25平方厘米依次从大到小算出各块的面积,并说明理由。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醒:我们在画图算面积的时候,边的长度可以取整厘米数,这样计算就很方便。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算式可以是看成长方形的长乘宽(画出该长方形也可以看成是底2、继续指导画完全一样的另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看图回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复习梯形的有关知识:举一梯形。让学生说说梯形的基本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算可能有的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算的方法)学生操作: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说一说: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图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面积的一半。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上面的公式可以3、比较刚才梯形数的结果和算的结果是否一致,对照公式检查算式。4、学生继续把另两组梯形并拼成平行四边形,再列式算出梯形的面积。学生独立列式,再交流。2、右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涂色的梯形学生列式,并指名说说列式理由。提醒学生:上下底的位置变化,要正确选择。4、一个零件的横截面是梯形,上底16厘米,下底24厘米,高8厘米。这个零件横截面的解释:横截面五、检查预习作业(略)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2、培养灵活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梯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一、画图(图:一直角)(3)梯形,补充算式“(4+关注细节1)在计算时,最后的单位名称不要漏写(2)画图时,要把关键长度的数据标出来。1、看图计算梯形的面积。要让学生明确互相平行的两条边分别为上底和下底,并不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确定了上底和下底之后再确定高。2、学生有困难的题: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图略这块菜地的面对照公式,找已知条件和所缺条件。明确:还缺上底和下底的和,通常可以用上底加下底,但这题中要用三条边的长度减去高。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2、下面图中哪几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观察,问:这些梯形有什么共同点?(高相等)(方法一:分别算出四个梯形的面积。学生数一数,算一算,交流最后结果。3、量出下面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方法二,移动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平行四边形的5、第5题,学生读题后解决。讲评时要注意(1)计算方法的指导2)单位的转换。整理和练习(一)1、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初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渗透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物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运用公式正确、熟练地计算它们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尺一、画一画、算一算教师示范并规定长度,学生画在作业本上)提醒:为了计算的方便,数据要简单。图上要标出具体的长度和直角标记。在图下写出字母公式并列式计算。画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及公式、计算。3、长方形还可以转变成平行四边形。补充:该图的左边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2厘米,另有一条更短的直角边,斜边是三条边中最长的一条边。沿高剪下平移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计算。4、指导画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比较三角形的底、高与平行四边形底、高的联系,得出面积计算公式并计算。5、指导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比较底、高之间的联系,得出面积计算公式并计算。1、下面4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1)看长方形,分别数出长和宽,并算出面积。(2)比较平行四边形,说出底和高。算出面积后,比较两个面积有什么关系。说说如果不(3)数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积。(4)标出图中的关键数据,并列式计算。与前面的图形面积比一比,有怎样的关系?把图1添上一条线,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图四的图形。感受“一半”。(8)整理与练习(二),练习与应用的第4~11题1、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要求学生分别用文字的和字母的规范表达各公式,写在作业本上。写完后可自己翻书检查。指名分别说说每题的结果,如果有错,再指名说说应该怎么算。(明确要画的三个图形,不要漏画)分别说说在画每一个图形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先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5个3。是原来的2倍即6。一句话:一个量不变,另一个量是原来的2倍。画梯形,最复杂:可以参照自己已画好的平行四边形,底不变,上底加下底的和应该是原来学生分别画,并在画好的图上标出关键数据。的一个,让学生理解这个腰长,其实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8米。注意的问题1)算出的面积57平方米是不是就是57千克?应该用怎样的算式表达得才比2、练习册。(9)探索与实践教学目标:灵活、熟练地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一、复习五个面积计算公式。特别是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请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一说,要求全班都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二、练习,钢管的根数:(1)说说该题钢管的排列特点。说说你联想到了什么图形?(梯形)提醒:横截面完成板书:9+10+11+12+13+14+15+16方法一:用(头+尾)乘个数除以2的方法方法二:凑十法指出:凑十法是低年级时学得的方法,这题用方法一更简单,它适用于更多的情况。“头”相当于“上底”,“尾”相当于“下底”,“个数”相当于“高”。得出:它其实是一个梯形。(4)可能会有的学生会和等差数列的方法联系后回答问题。(5)补充: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2、解决练习册上的问题。(图略)指名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主要的两种方法1)从三角形的面积入手,先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算7个三角形的面(2)从梯形的面积公式入手,分别算出上底、下底和高。再计算。比较两种方法。指出:利用图形的转化,还有别的方法,大家可以课后再试。3、利用剪好的三角形和梯形纸片。剪一剪、拼一拼。问:以前我们是怎样利用三角形得到平行四边形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说要求:这节课上我们只能用一个三角形来拼平行四边形。(1)用三角形,老师注意巡视指导。直角三角形可以很方便地剪开高后拼一拼。等腰三角形可以沿中间剪开。普通三角形比较麻烦。可示范(或板书画一画)(2)用梯形剪拼的方法基本同上。学生操作。再交流。注意:这个操作要求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允许有的学生在课后完成。三、全课总结。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图形面积。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运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稍复杂的图形面积。教学过程:问: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什么图形?(不规则图形)你会计算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吗?指名先指出分的方法,再依次规范地算一算。提醒学生1)画辅助线的时候,要用虚线。(2)分成两个图形容易,但这样的两个图形要容易计算。1、横里画一条线。说说分成:长方形和梯形。48+81=129(平方米)2、竖里画一条线。说分成:三角形和长方形9+120=129(平方米)3、斜着画一条线。说分成:梯形和三角形84+45=129(平方米)比较、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在原来图形上加一条线,变成两个图形。分两个算式分别算出由于计算的步骤比较多,不要把计算的过程都写出来,只要像黑板上这样来写。4、添两条线,把原图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梯形、长方形面积减梯形面积)比较:这里一共介绍了四种方法,可分成两类。上面的三种称为“割”,下面的这种称为“补”。用割或补的办法可以把不规则图形分成两个规则图形,或加或减算出面积。指名介绍三种方法1)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别算出后加。(2)补,用长方形面积减去梯形面积(3)移,把多出来的两个三角形移到下面,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形的说说计算思路:两个正方形面积和减去左上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右下角的直角三角形。明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一条边,另两条边分别是底和高。(注意单位的换算)指名规范地算一算,写一写。三、布置作业:1、在第27页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美观大方的花圃,并算出它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3、使学生能够利用小数将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作单位的数。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课时安排:8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内容:p.28~30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米尺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新的单元“认识小数”。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看见小数。看板书交流1)不满1元的小数。如0.1元,就是1角,它是1是2角,它是1元的十分之二„„明确:几角就是1元的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2)超过1元的小数。分别看板书让学生说说它表示几元几角。重点明确: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一位小数,表示几角。2、我们现在买东西的商品价钱最小单位通常是“角”,老师小时候很多东西的都是用分来比如:一支棒冰的单价是4分。你能用小数来表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继续提问:一支雪糕8分钱,怎么用小数表示?„„说说你的发现:几分就是1元的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别说出几类情况,让学生用小数表示:(1)几分的2)几角的3)几角几分的4)几元几角的5)几元几角几分的„„遇到有困难的再说说思考的方法。4、读数对比:45.45元这个数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同的读法)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是“分米”,1米等于10分米;比分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是厘米,1板书成: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2分米?3分米?„„一句话:几分米就是零点几米2厘米?3厘米?„„一句话:厘米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说一说:4厘米、9分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7毫米呢?15毫米呢?„„可能有的学生不熟悉这样的“整数均分成100份,立体的是平均分成1000份。立体图在看的时候,只要数正面的。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学生完成后,再指名联系图中的涂色部分说说每个小数的具体含义。(2)读出下面各数,并把它表示的几分之几写在边上。(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各是几位小数(5)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元”(“米”)作单位的小数指名说一说。有困难的再给予指导。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p.30~31的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五的第6~10题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2、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三位小数可以转化成千分之几。3、带单位名称说一说:以元为单位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小数部分第二位表示分。分米用一位小数表示,厘米用两位小数表示,毫米用三位小数表示。(结合小结,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1、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屋脊,前面书上介绍它的高度是8848米。但有了点变化。板书: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你能把它写出来吗?指名板书。指名看板书分别说一说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是多少。(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表示4个一;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表示4个十„„;小数点右3、学生填写书上第31页的数位顺序表。抽几名学生说一说,如: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百分位在小数点边的第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先看图写出小数,再读一读。补充:指名说2.18的组成。指出在涂色的时候也要联系数的组成来涂。有的学生涂色表示示范画一画)指出:这样的涂色对,但不独立完成后交流。说出每个表示什么意思。三、巩固练习:4、第9题。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引导学生要先从某个小数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再分别在直线上标出来。指出:尽量把数字都用上去。“零”。四、布置作业。()小数的性质的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6~11题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3、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教学准备:小黑板□□□□“0的读法”:□□“0”□□□□□□□□□□□□□□□说说什么时候不读?(整数的末尾)什么时候读?(小数的随便哪个位置)□□□“0”□□□□□□□□□□□10、100、1000、1000.01、1000.0100□□□□“1000.0100”□□□□□□□□□□□□□□□1、出示小黑板上的图(说明: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涂色的是其中的40份,即4问:请你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应该会出现两种情况1)百分之四十、0.40(2)十分之四、0.4达成共识:对照这张图,是平均分成了100份。所以应该用答案1。如果是答案2的话,需要把图改一改,改成只有直条,平均分成10份。□□□□□□□□□□□□□□□□□□□□“0”□□□□□□□□□□□□□□□□□□□□□□“0”□□□□□□□□□)总结成一句话: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补充:这是小数的性质。(1□□□□□□□□□□□□□□□□□□“200.00元”的商品,利用小数的性质,我把末尾的0□□□□□□“2元”,这样便宜了好多。行么?为什么?指出:把小数的末尾的0去掉,叫“化简小数”(2□□□□□□□□□□□□□□□□□□“10元”,一般商品的标价都是两位小数,于□□□□□“1000元”,行么?为什么?□□□□□□□□□□□□□□□□□□□□□□□□“0”□□□□1、试一试: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照样子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小数。学生写,并交流每组小数在写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比较上下两个小数。(2)先涂色表示下面各小数,再比一比。□□□□“5”□□□□(1□□□□□□□□□“0”□□□□□□□“0”□□□□□□□□□□□□□□□□“0”□□□□□□□□□□□□(2)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指名说说,检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4)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0”□□□“0”□□□□□□□□“0”□“0”□□□□□□□□□□□□□□□□□(5)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两位小数。指名说一说。告诉:人民币的数量一般要用两位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内容:p.36例7,“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六第6~11题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2、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3、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不同位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1□□□“□□□□□”□□□□□□□□□□□□□□□□□□□□□□□□“0”□□□举学生作业中的几种错误,要学生对照关键词来找出错误的原因:(1)5=5002)0.01602□□□“0~1”□□□□□□□0.2□„„1□当把它看成是100份的时候,每一份就是百分之一或是0.01,指着数轴上的点数:0.01、0.02„„0.10□0.11„„说说这两个小数有什么联系大小一样,表示的意义不同)小结:这样的数轴上的几大份用一位小数表示,几小份用两位小数表示。相当于方格图上的直条用一位小数表示,小方格用两位小数表示。二、学习新知:(1)在数轴上越是靠右的数越大,所以0.4大(4)整数比大小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比,先看高位。这两个数的整数部分都是0,比十分„„2、比一比:小明有0.5元钱去小店里买东西。请你帮他推荐几样商品,价钱要接近他所带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从左往右比,十分位上比出大小后,百分位是不用比的。¡¢¢£¤¥¦§¨©说说关于身高、体重等的常规数据。说说范围,为什么?再填写其中的某一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在右表中。指名审题,说说题中的关键词。有序地填写,说说你填写的顺序。教学内容:p.39的例8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七第1~3题教学目标: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有天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改写”。通过预习你知道要改写什么吗?(较大的数)„„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3、学生看书上的例8,在书上画好分级线,指名读出两个大数目。(1)384400指名读、齐读后问:这个整数它没有小数点,其实是藏起来了,你知道藏在哪结合数位顺序表指出:小数点就在个位的右下角,当没有小数部分的时候它就不用写出来。注意运用小数的性质,做好化简。观察黑板上的4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两个数之间大小不变,后面的数更简洁。)说说你在改写时有什么心得1)改写成万的时候,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改写成亿的时1、试一试。读出数,并改写。指名交流2、练一练。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注意409千米在改写的时候,小数点向左移动43、完成练习七第1~3题也可简单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2)三种作物的总产量。先读,再改写交流。(3)简单介绍地球上的五大洲四大洋。中国属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也可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国家属于哪个洲。读出各洲人数,依次改写。交流。总结说说改写成万和亿之间的联系。三、布置作业。()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2、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难点:理解为了保证近似书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1、昨天学了改写小数,板书:改写说说改写的最本质的要求是什么?(大小不变)指出在改写中主要的2个问题1)漏写单位名称2)改写好后,小数末尾的0要化简。分别改写成“万”和“亿”为单位的小数。指名说说具体的方法。说“万”的时候注意末尾的0,说“亿”的时候注意位数不够的时候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板书:近似数)你想到什么?(≈、四舍五入)2、读,并写书数据: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现在学习精确到整数?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分别是多少。指出:题中要求要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不能化简。3、补充:0.9946你能说说它们的区别在那里?达成共识:改写时大小不改变,用“=”,精确时得到的是近似数,用“≈”1、试一试。指名说出近似数。指出要看清楚保留的位数。指名说说结果,遇到困难的加以指导。(2)先改写成用“万人”作单位的数,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注意解答的顺序、联系。指名交流。(1)第4题。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2)第5题。身高、体重的精确。要注意精确的位数。(3)第6题。在下面的○里填上=或≈上下两个数对比,说说为什么一个填“=”?一个填“≈”?(4)第7题。注意审题:“改写”。按要求完成并交流。(5)第8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规范地书写解答。交流。()整理与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一、整理和复习(有关重点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百分、千分„„整数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并回答以下问题: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几个左边第二位是位,表示几个千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一样,相邻数位的进率是10。„„2、复习小数性质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诵并用来做相关的练习)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改写成万为单位的:540.3万(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5、说说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二、练习与应用先分别把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再读一读。说一说:条形表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方格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指名说说各个小数,特别是最后一个,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的方法。学生观察两条数轴后说说每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再依次填写各个对应的方框。书上的第一个方框有可能会出现0.3,要引导学生辨析。3、写一写、读一读:图3:温度计上的刻度由于太密,有的数简写了。37是人体的正常体温。三位表示的是毫米。4、读出下面各数,再说一说各是几位小数。5、完成书上的填空。其中第2小题,要区别“计数单位”和“数位名称”的联系。()整理与练习(二)1、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2、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教学准备:尺等数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计数单位: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2、说表象:用正方形表示几个就是完整的几个正方形,长条用一位小数表示,方格用两位小数表示,立体的方块用三位小数表示。3、说“满十进一”:10个百分之一是看板书说)提醒:个位和十分位也是相邻的两个数位,10个十分之一是1。指出:要看清楚具体要求。性质„„再强调顺序。老师量课桌的长、宽、高,用厘米说一说,请同学用米为单位写下来。亿„„8、游戏:数到3小结:规定小数的位数,这样的小数个数是有限的。但不规定位数的话,个数是无限的。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和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5页(例3、例4和练习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课时安排:7课时(1)小数加法和减法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算出结果:7.40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二、巩固练习: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三、检查预习作业。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教学过程: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指二、学习新知: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指名说说口算方法。提醒:竖式时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口算时更侧重整数相加,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加。要看清楚数位。学生列竖式计算,比较两个计算。发现前面一题要补0后再减,后面一题可不用补0。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1、直接写出得数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分别计算: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可按段数相差的格数,找到变化情况。相差不多的再通过算的方法来进一步确认。注意提问的范围:提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不要问如“哪个最贵?”之类的问题。4、思考题: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交流讲评。对比练习:0.17+0.06=0.79-0.04=1.3+0.03=0.17+0.6=0.79-0.4=0.56+0.4=要求学生看清楚位数再加减。四、布置作业略)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2、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例题的板书教学过程:题组练习:4.3+74.3+0.74.3+0.07观察后说说1)这组题有什么联系2)通过这组题,你觉得做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二、学习新知:指名列式:8.9+3.6+6.4+1.1(可能会有学生列式的时候就考虑了简便的问题,指出:列式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按照题中板书简便的过程:=(8.9+1.13.6+6.4)+b=b+aa+bc=ab+c)指出:运用加法运算律,也可以使我们的小数加法变得更简便。整数简便计算一般是要把加数凑成整百整千数,而小数加法一般只要凑成整数就可以了。(老师依次板书上面的数,学生依次说出另一个小数,老师继续板书)(看位数,位数一样多的才能凑整;看末尾,末尾加起来是10,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的,最后一位加起来是10,前几位加起来是9。„„)指名口答简便过程,并说说要注意的问题。(一般学生都会用凑整的方法来计算,但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估算的角度来观察,发现通过移观察题组,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选你认为计算简便的那题算出结果。一起按顺序口算出另一题,比较两题结果是否相同,感受“简便”。(1)=ab+c)=a-c-b举例说说上面等式之间的联系。记住连减可以改写的形式。米。小宇跳了多少米?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p.53的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5~9题教学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读题后让学生列式,交流各种解答方法的不同思路:四年级是已知的,五年级的未知,先求出五年级再算出两个年级先假设五年级和四年级一样多,再把五年级少采集的减去。观察两个算式,哪个更简便?算出结果。交流各个问题,注意有的学生会出现选错商品价格的现象。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三、布置作业(略)整理与练习(一)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2、综合运用有关负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提高正确选择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口算:2.5+3.20.83-0.50.25+0.751.2-0.80.92-0.20.52+0.4要求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选择这样的既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请平时多订正的学生说说得数,有问题的再讲4.3+0.98+0.73.6+1.98+6.027.5+4.9-6.55.27-3.9-0.18.445.44+2.8)1.29+3.7+2.71+6.3(2)连减题,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后面的数再减前面的数,要根据具体的数(3)有加有减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要带符号“搬家”,举例:第3题。指出:简便计算的目的是要“简便”,但如果不按规定随意改变会出现错误的结果,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用不简便算一算的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样。1、第4题,要求学生看懂图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指出:+和-如果用在某个数前,表示的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减的意思。依次加或减,算出结果,并对照警戒水位,说说哪几天的水位超过了。(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离,再加起来。(2)简单介绍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和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致。三、布置作业略)教学内容:P587教学目标:1.通过对家庭生活中日常支出项目的调查和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2、让学生通过计算有关项目的合计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3.通过此次教学,使学生能积极关注家庭收入情况,体贴父母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支出和收入在计算时采取的方法教学准备:让学生提前收集:上月的电话缴费单,水电燃气三个月的缴费数据1、拿出你家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看看每个月的电话费包含哪几个部分。本月消费有很多,你怎样算本月消费的合计数。计算一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呢?上月余额—本月消费=本月余额××的爸爸中途又充了100元话费,那么又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算算。2、把你收集到的你家近三个月的水电气消费的数据填在书上,然后自己算一下合计数,再与你家庭的收入情况结合起来考虑,哪些同学的家庭储蓄额最多,支出较多的同学通过这次的记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3、统计一下自己上周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你结余多少?你准备怎样处置你结余的钱?5、围绕书上的三个方面的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举例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中学得好的地方和学得不理想的地方,然后在小组内向组长汇报,自己给自己评几颗星。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连自己小家都管理不好家这个“大家”。具备了治理小家庭的能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小家治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整理家庭收入与支出情况,已具备了初步料理家务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理财技巧,相信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国家,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回去收集你家一周内生活费用的支出情况,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并对家庭支出的各种数据作出相应的判断,给父母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初步学会理财。教学内容:1、根据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根据排列规律,计算排列中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课时安排:2课时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组里说一说。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17÷3=5(组)„„2(个)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五、练习纸小组自由练习(1)▲○○▲▲○○▲▲○○▲▲○„„(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七、小组讨论思考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课外拓展练习※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有周期规律的?(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数学分形等)(2)找规律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20÷3=6(组)„„2(只)方法:20÷3=6(组)„„2(只)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26÷4=6(组)„„2(枚)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黑子:3×6+2=20(枚)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35÷2=17(组)„„1(块)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练习十第4—7题42次。42÷3=14(组)30÷7=4(组)„„2(天)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休息:2×4+2=10(天)工作:5×4=20(天)例2: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试一试:20÷3=6(组)„„2(只)()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一)1、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过程后,能用列举法解决问题。3、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一一列举的方法教学难点:对一些较复杂的现象做适宜的分类(18米是长方形的周长出示情境图)可以从长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宽的角度,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依次少1(或多1)重新写一写。(再写就是重复了)3、小结:刚才我们有序的思考了各种围法,并用画表格的形式把各种情况一一列举。板书:有序一一列举5、练习: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题:(2)p.66第2题。读题后问:算一算,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交流。1、假设现在有3本书要你订(出示情境图)规定每个同学最少订一本,最多订3本,有多可能会出现比较杂乱的情况,可让学生评价,并引导学生发现有序思考的必要性。总共有6种可能性。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不会考虑买同样的两本书给自己(本题不没必要出现重复情况。但确实在有的具体问题中是需要考虑重复情况的。3、完成“练一练”。读题。你能自己给投中2次的不同情况分分类,并列举出所有的可能(2)检查每类中是否有序的全部列举出来。与上题比较:订书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考虑重复的情况,但在投靶问题上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具体的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前面2个问题比较简单,最后一次情况较复杂,需要我们像刚才那样再分类后做„„指出:题目有时确实需要我们多次分类后才能完成,但只要写出第一次的分类标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较难。说说你还有哪些困惑?或者说说解决这类问题时究竟该怎么思考()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p.65例3,练一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感受用列举法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不会多也不会漏。3、能在运用列举法时体会不符合要求的安排应去掉。教学重点:边列举,边计算和考虑是否符合要求。(房间里不能有空床位)):2、可以先从2人房间开始考虑或是从3):„„比较两次考虑的结果是否一致。4、擦去黑板上的交流结果,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来写一写,注意上下对齐。填写书上的题。问:该题如何有序的思考?(从最小的素数开始考虑)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感受使用列举法时的有序性。3、进一步发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题后问:能不能同时用2个1克的砝码?为什么?(强调“各一个”)学生独立练习,老师巡视中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给予板书:请学生评价,最后达成解决这类题的一般方法:先分类,再用算式有序表示各情况,最后数问:这题的什么是不变的?(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什么不变?(长乘宽都要等于48)怎么才能做到有序思考?(从宽是1开始依次考学生填写表格,检查所填的情况。在填对5种情况后,学生分别算出周长,指名交流。指出1)面积一样的时候,周长不一定相等。其中宽是1的时候周长最大。3、小明、小华、小力、小强和小海五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盘。现在,小(1)可以把所有的两个点都连线,结果是10盘现在并不是要全部,那应该按照什么顺序看4人已赛的盘数?(1)小明,因为他赛4盘,也就是全部都要,应该都用线连好(2)看小强,他只赛了一盘,已经完成(3)看小华,他要赛3盘,小强的已不要考虑,那就还要和小海和小力(4)连线已符合所有的条件,不要再画了,可以看出小海赛了2盘,分别和小明和小华。指出: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做对的算这个单元考试加附加分5分。(2)加一条线变成“日”字形,学生也能数出来,老师在图上画一画,算一算:1+1=2,1+2=3(3)加一条线,边成“田”字形。学生按照刚才画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次算,结果(4)继续加线,变成九宫格,学生尝试讨论后解决。交流思考过程及结果。(5)擦去几段线,变成中间有断开的图,再请学生一起思考。从小到大依次加。怎样有序思考?依次写一写。2、用20米长的栅栏围长方形,有多少种可能性?(学生练习)如果有一面是墙的呢?教学目标: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实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乘、除法的积极意向。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要相同数位对齐再加减;满十进一„„)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方法一:直接用刚才的两个结果减一减,强调“相同的数位对齐”。对比1)小数加减法“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乘法“末尾对齐”。(2)一位小数乘整数结果还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结果还是两位小数。2、补充:如果是买25千克西瓜呢?请你分别算出夏天和冬天所付的钱数。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注意以下几种典型的错误:(1)竖式:0.8乘25。比较后得出结论:先把小数当成整数,位数多的写在注意:第1题在算的时候,化简后就不再是一位小数了。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讲评。指名说说直接写得数的依据。横着比较: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三、布置作业:(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举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小数乘整数的错误情况:1、位数问题:不考虑小数点,列竖式的时候位数多的写在上面计算较简便。举例说明。3、对齐问题:小数乘法需要把末尾为齐,不是“相同数位对齐”举例说明。„„二、学习新知:通过预习,你知道今天的小数乘法要乘很特殊的数,什么数?(10、100、1000)什么不变?什么变了?小数点怎么变了?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并有选择的说说思考方法。1、出示例3,学生读懂题。,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指出:单位换算的时候,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大单位到小单位时需乘进率,也就是把所以每做一题之前先要想清楚进率是多少。(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探究并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1、出示例题的表格:?(分别请认为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题二: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要添上小数点补上0之后继续除除法竖式中间过程中是不出现小数点的。„„也可结合具体的金额来说说算理。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不够商1的时候就商0;除到有余数的时候需要补0继续除。老师也可挑一些典型错误集体讲评。3、指名完成试一试。可挑巡视中有错误的学生板演。4、练一练: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其中前两题可在原题上加小数点,第3题需要另外写竖式后计算。(4)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学会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指出:小数除法比较难,在作业中发现主要是有以下问题。这就是小数除法的特殊之处。补0以验证)这样就可以避免多写或少写步骤。列出竖式,可先分别点出被除数的小数点,并对应着写出商的小数点,强调在计算。注意余数的问题、补0的问题、检查横线的问题。二、学习新知:1、说课题:这节课要学习除数是10、100、1000的小数除法用竖式算一算,注意上面提到的问题,算出结果:2.15说说小数点的位置变化:向左移动2位完成板书(略)小数除以10、100、1000,其实没必要用竖式,只要正确的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谁来说说分别该怎么移动?(移动的位数是一样的,和0的个数一样多。不同在移动的方向,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想一想,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变大还是变小?小数点向右移动是变大还是变小?指出:如果忘了结论,还可以举例说明。举例:13、学了这个知识,我们就可以做相关的口算了。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得数。也可问问哪题有困难,再给予方法指导。(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由于“÷”是统一的,所以只要考虑小数点移动的位数和对应的除数是几个04、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还可以进行单位换算。要能正确换算,首先要熟悉各单位间的进率。进率是10的是哪些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进率是100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进率是1000的单位:吨、千克、克,升、毫升,千米、米清楚单位间的进率,也就知道了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但还要知道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你是怎)厘米做这样的题,可以先画箭头,箭头的方向只能从大单位指向小单位;这个方向也就是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再在箭头上写好进率,进率0的个数就是移动的位数。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并体会标箭头的方法和好处,并注意补0的技巧。(1)完成试一试:225克=吨40千克=吨(2)p.75第3题,填写表格。注意该表格和以前表格的不同:需要写出单位名称。指名分别说说各格的填写方法及结果。1、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