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资源正在枯竭。本课密切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观察和体验,认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的事实,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亲近自然、鉴赏自然的情感,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意识。能力目标:理解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认识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知识目标:了解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等概念。教学重点是“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生物多样性”是教学难点。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表现为哪些方面,对于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多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方式一:让学生列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这里通过让学生列举与我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并交流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方式二:播放展现大自然美丽风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围绕如下话题分组讨论: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分类?(即哪些是可再生的,哪些是不可再生的?)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是什么?为什么?最后各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总结。通过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受到新启迪。方式三:展示资源缺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制约的图文资料。通过展示反面事例,使学生从另一个视角认识到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感情。2.第一层次: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再根据各种自然资源更新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得出结论: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从具体实物入手,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资源含义和分类的认识,对自然资源方式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依赖哪些自然资源”的资料,课堂上通2过小组“对对碰”的形式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将全班分成男生、女生两组进行竞赛,老师把各组列举的自然资源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找出这些事物的共性,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得出“自然资源”的含义。再通过“连连看”的形式,每组派一名代表把板书中的自然资源根据其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进行分类连线,再将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源根据其更新速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得出自然资源所包含的两类,即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竞争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分类,为后面掌握和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做好铺垫。3.第二层次:人类生活必需的自然资源方式一:结合第一层次中开展的竞赛,让学生畅谈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应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结论。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情感。方式二:请学生就“如果没有自然资源,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后,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特别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自然资源。学生加深了对自然资源重要性的了解,激发了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情感。4.第三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重要性方式一:以示意图和数据资料的形式,展示多种生物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其中一些生物通过示意图和数据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触,使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宝贵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方式二:带领学生访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网站(/index.htm点击“科普园地”中的相关知识链接。通过上网查阅相关信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并明确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的认识。1.美丽自然风光的视频(包括肥沃的土地、青山绿水、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各种植物等)。课件使用目的:了解自然界中的自然资源,学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地球资源现状,感受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珍惜资源、节3.展示人类与各种生物关系的示意图,以及某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数量的数据资料。课件使用目的:认识多种多样生物也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并通过了解濒临灭绝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课件使用目的:通过链接网站获取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丰富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明确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生物多样性的密切关系。32.文字资料:全球最权威的独立环保机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发表了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该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这份2002年度《活着的地球》报告是依据来自全球范围的科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作出的,其中“地球活力指数”和“全球生态影响指数”是最重要的两个数据参考指数。报告认为,目前人类的透支消费是不能长期持续的。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支”程度将以每年20%的速度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到2050年,人类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地球生物潜报告还指出,目前地球上可供生物生长的土地和海洋面积总共为114亿公顷,即全球每60亿人口这份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世人发出警告说,人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正以远远超出地球负荷的高速度耗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其中,美国是地球资源的头号耗费大国,人均耗用资源量是同属发达工公顷海陆面积,但他们实际能用到的资源只有1.36公顷。为此,报告严肃地批评指出,富有发达国家的浪费生活模式是导致地球自然资源被高速耗费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到2050年,全球海洋渔产资源将枯竭,能吸收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原始森林将被完全摧毁,大量水源被污染,干净水源变得极为稀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环境将岌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乔纳森·洛认为,要想制止这一趋势、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通过改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费,采用更为节约的消费方式,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生态系统。4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观察和体验,认识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空间”的事实,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自觉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能力目标:认识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的概念及分类,了解生物界的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等概念。教学重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环境的组成”是教学难点。自然环境都包学习这些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方式一:播放视频资料“美丽的地球”。分组讨论,学生从视频中找出自然环境的组成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环境,认识地球环境资方式二:展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赞美大好河山的诗句。通过这些诗文、墨宝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感染。让学生深刻认识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2.第一层次:自然环境的组成方式一:结合导入部分播放的视频资料“美丽的地球”,分组讨论,学生从视频中找出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师归纳总结出自然环境的组成,并适当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细化讲解。使学生知道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对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进而扩展到整个自然环境。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出自然环境的组成。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明确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后面掌握和理解自然环境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做3.第二层次:奇妙的生物链方式一:课前分好小组,布置研究的问题,课上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展示1)图文展示讲解什么态平衡给人类带来损害的事例。教师引导总结: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看人类与大自然就是通过食物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生态系统。因此,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通过展示食物链的图文资料,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对已知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感悟到只有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得到持续地生存发展。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方式二:以“连连看”小游戏的形式,先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图片,请学生说明这些生物可以为彼此提供什么。再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用链条连接起来,让学生明白食物链的含义。结合游戏,5展示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4.第三层次: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方式一:结合第一、二层次的教学,提出问题: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对食物链中各种生物关系的了解,明确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结合所学的两个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形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地球环境的组成部分,明确地球环境各部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体现大自然中食物链的相关图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课件使用目的:用形象的图示揭示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各种生物通过相互作用维持生态平衡,进而使学生知道为维持生态平衡,每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为什么要保护自课件使用目的:了解电影中所涉及到地球毁灭的起因,导出空间环境的定义,进而扩展到整个自然环境的其他构成部分,使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组成。4.展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赞美大好河山的诗句。课件使用目的:感受诗词中所描写的大自然之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大气在地球环境中意义非凡地球表层是地球最主要的活动层,这里既是地球与宇宙之间,又是地球各大圈层之间相互交流的通道,其中,大气的交流作用尤其显著,辐射能、热量、水分、气体等都是通过大气到达各个圈层的。大气在传递各种物理量时,又把自己的影响加在被传送的物理量上,使之在传递过程中常常被放大或缩小或产生相互影响,甚至引发全球的重大变化。可以说,地球表层的一切现象无不留下大气的烙印。太阳辐射是地表层一切变化过程的能源,所以它是研究地表层各种物理、化学与生物现象最主要的物理量。太阳辐射是通过大气到达地球表层的,大气基本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了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了生物的安全。由于太阳辐射分布随纬度不同而变化,温度也随纬度不同而不同。人们把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作用形成的温度叫平衡温度。从理论推算,赤道年平衡温度高达39℃,而极点低达-44℃。这同实际的温度相差很多。实际上,赤道附近温度只有26℃,北极点为-22℃。这个差别就是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带动热量交流等过程影响的结果。空气与海水流动是温度差异推动的,而它们又带动热量交流,成为不同纬度地区温度理论数据与实测数据差别缩小的重要因素。因此,大气在地球表层的能量分布与平衡是极其大气是水循环的承担者。由于地球上的水几乎完全集中在海洋里,如果没有大气通过空气流动把水分从海洋送到大陆,陆面尽管与水为邻,却仍会是一片荒漠。大气能够吸收水分,气流到达热带洋面时,在那里吸足水分,再回到纬度较高的陆地或在陆地遇到山脉或寒冷空气时,就会上升并降温,大量水分无法保留在冷却后的空气里,便形成降水落到地面,这是陆地上水的唯一来源。6食物链与食物网举例(1)达尔文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一个饶有兴趣的“猫与牛”的故事。英国的牛主要以优质的红三叶草为食物,而红三叶草的兴衰与给它传粉的丸花蜂有很大关系。奇妙的是,丸花蜂的多少,又取决于田鼠的数量,因为田鼠吃蜂房和蜂幼虫,田鼠势旺丸花蜂便衰败。而猫吃田鼠,猫多了,田鼠就少了,于是丸花蜂多了,红三叶草兴盛了,牛就养壮了。有趣的是当时英国海军的主要食品是牛肉罐头。看起来,英国海军的强大,猫应立一功。一切生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表面看起来不相关的生(2)食物链理论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1942年首先提出的。他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刀影,转眼之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尝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长蛇猛地一窜,准确无误地一口咬住蛤蟆。正在这时,盘旋在天空中的鹰一个猛子扎下去用利爪紧紧抓住了蛇。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当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地保持平衡状态时,这就是生态平衡状态。(1)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以下的特征:(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二)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生态系统能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生态系统都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食性昆虫多了,林木会受到危害,但这是暂时的。昆虫增多,鸟类也会因食物丰富而增多,这样一来,昆虫的数量就会受到鸟的抑制,林木的生长就会恢复正常。(3)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决定因素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于其结构。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生态平衡越易被破坏;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平衡越易维持。(4)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保持生态平衡,这样才能使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取持续稳定的产出,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将危害人类的生存。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望洞庭刘禹锡渔歌子张志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庐山瀑布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7本课以拟人化的手法点出大自然面临的危机。在学生懂得了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匮乏”四个主要方面说明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危机,了解资源正在枯竭的严峻现实。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深切感受人类生存的危机,增强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分析各类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和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自然资源枯竭的表现、成因以及所带来的危害。“资源枯竭的危害”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节课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资源枯竭的现状,深刻认识资源枯竭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起保护资源的意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由于学生对于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了生活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困难。方式一: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同时展示地球资源过度开发消耗的情境。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地球资源现状的关注,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方式二: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自己家乡资源枯竭的照片或资料。通过这些数据资料或形象的图片,使学生受到感染,让学生深刻认识人类资源现状的严峻性,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2.第一层次:物种减少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什么危害?这里可以结合第一课所学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物种减少的危害。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知道了地球上很多物种正在灭绝,并了解物种减少的原因和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对物种减少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方式二:播放视频资料《最后一只藏羚羊》。根据视频中所描述的藏羚羊的现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物种的现状,从而明确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减少。进而设问造成藏羚羊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以及会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分析物种减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物种减少的现状,明确保护各种生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后面掌握和理解节约、保护资源做好铺垫。3.第二层次:土地荒漠化方式一:播放视频资料《甘肃民勤县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并出示《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及相关文字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沙尘暴是如何形成的?沙尘暴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可以让学生从切身感受谈起,也可以借助于新闻等。关于沙尘暴的成因,注意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去讨论,重点介绍人为原因。通过播放震撼的沙尘暴视频资料,让学生明白土地荒漠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物质上的损失,而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正加剧着土地荒漠化。抓住我国北方沙尘暴加剧这个大家熟悉的话题,让学生感受土地沙化的危害,再加上有科学依据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更加信服。8方式二:多媒体播放楼兰诗歌。在学生齐读之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历史地理专家对楼兰古国原貌的分析。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楼兰古国遗址照片,让学生在获得一定感知后谈感想。通过分析土地荒漠化给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说明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再分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使学生明确其道理,从而提高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4.第三层次:水资源短缺方式一:多媒体呈现表格《我国水资源现状令人担忧》和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的图文资料。通过图片表格的展示和分析,首先让学生们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尤其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和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水资源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同时,通过真实材料和生活所感,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减少和被破坏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唤起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方式二: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缺水的情况,编写小品《没有水的一天》,上台表演。让学生明确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了解到水资源减少和被破坏的原因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5.第四层次:能源匮乏方式一:多媒体展示“石油危机”材料《石油管线铺到哪里,争夺战就打到哪里》,或者为抢夺石油而战、在战争中争夺石油等事例,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学生对能源危机引起的人类战争较为熟知,对能源战争造成的悲惨景象都有深刻的印象。并通过计算在日常生活中能源消耗情况展开交流探讨,例如某些地区发生电荒,得出能源危机的结论。让学生明白,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资源都是相当匮乏的,如果没有节约、环保的意识,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无法生存。1.云南物种墓地图片和世界灭绝动物图片。课件使用目的:了解物种减少的现状,并可结合生物之间食物链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减少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从而提高保护生物的意识。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土地荒漠化所带来危害,并结合学生的切身感受,使学生了解保护土地资源的3.西南大旱的图文资料。课件使用目的:通过2010年发生的百年不遇的西南大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性以及水资源与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4.展示“石油危机”文字材料。课件使用目的:通过石油危机,引发学生思考能源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能源匮乏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1.云南物种墓地图片和世界灭绝动物图片。2.视频“甘肃民勤县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土豆网93.图文资料: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云南省是此次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仅农业损失便高达172亿元人民币,云南罗平60万亩油菜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4.文字材料:全球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本课在学生懂得了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关注人类目前的生存环境,了解环境被破坏的严峻现实。通过古今敕勒川的鲜明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生存环境已经遭到的破坏,并从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环境被破坏的事实,使学生深切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人类生存的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能力目标:认识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破坏的表现及其严重危害。“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本节课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深刻认识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巨大危害,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起保由于学生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有限,因此对理解环境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方式一:播放视频《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这里通过视频资料给学生视听冲击,并通过让学生谈观看视频的感受,深刻认识环境被破坏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方式二:学生调查自己所在城市存在的环境破坏问题。分组讨论,这些环境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教师加以总结。学生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调查,深切感受到环境破环的严重性,进而受到感染,2.第一层次:草原退化方式一:展示各种草原退化的图片。通过对图片中所展示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草原退化的严重性,认识到保护草原环境的迫切性。方式二:结合上节课所讲的沙尘暴天气肆虐的情况,提出问题:沙尘暴恶劣天气的出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分析沙尘暴的成因,进而认识到我国草原退化的严峻形势,认识到保护草原环境的迫3.第二层次: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方式一:播放视频《我国进入水污染密集爆发期》。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从而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方式二:让学生课下搜集当地水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的情况,课上交流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所看所感,加深水资源被严重破坏的感触,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情感。4.第三层次:土壤污染方式一: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危害?通过形象的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感触,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并通过分析土壤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提高学生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方式二:播放视频《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不容忽视》。通过新闻中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阐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并结合分析土壤污染给自己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提高学生保护4.第四层次:大气污染方式一:播放视频《大气污染》。通过对大气污染的了解,深刻地认识到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并通过分析全球变暖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学生节能减排的意识。方式二:学生上网查阅关于全球气候反常的表现和搜集所在城市近几年来气候反常的表现,并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播放视频资料《全球气候反常令人担忧》,使学生对大气污染有直观的认识。使学生通过对全球气候反常表现的了解,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和给人来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明确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地球环境现状,使学生明确保护地球的重要性。2.体现草原退化的图片。课件使用目的:了解草原退化现状,通过感受由此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草课件使用目的:通过形象的视频资料,结合自己身边水污染的事例,认识到水污染的严峻性,以及保护水环境的迫切性。4.土壤污染的图片。课件使用目的:通过震撼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污染的严课件使用目的:结合新闻中关于全球气候反常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1.草原退化相关图片若干张。大气污染的含义、分类及其危害在干洁的大气中,微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其他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中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二)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被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1)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2)附着在食物上或溶于水中,使之随饮食而侵入人体;(3)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其中通过呼吸而侵入人体是主要的途径,危害也最大。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土豆网/plgs_play-CCTV1_20070704_1821400_0.html?)(/plgs_play-CCTV2_20080108_2671523_0.html?)(/b/11404626-1356573202.html/society/20070119/102046.shtml)6.土壤污染相关图片若干张。7.文字资料: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7.文字资料: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座城市缺水。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教科书首先承接上一课的内容,对自然环境资源状况进行了总结——有限的资源和遭到严重破坏的环境,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必须的选择。紧接着教科书介绍了人类为保护大自然所做的努力。在这里,主要介绍了“世界环境日”和联合国确立的11个环保纪念日。这两个资料很有代表性,能够基本反映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透过这两个资料,学生能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及人类对保护环境所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做环境的卫士。能力目标:理解关爱自然、保护环境、保卫人类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知识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既是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这是本部分的核心思想,是针对目前我国资源环境现状的人类的唯一选择,所以作为本课的重点。同时,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初二学生来讲比较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方式一:展现大自然中的各种美丽景象遭到破坏、动物遭到猎杀的场景。引导学生反思并交流:人方式二:播放视频资料“哭泣的地球”,并结合视频最后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通过震撼的视频资料和最后引人深思的问题,引起学生对于地球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保护地球的责任,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2.第一层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方式一:结合导入新课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方式二:学生编演小品《快来救救地球母亲吧》。根据小品中对地球母亲现状的形象表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拯救我们的地球母亲?使学生了解地球母亲的现状,明确保护地球母亲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从而导出人类唯一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方式三:展示材料“2009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通过分析我国植树造林成就,以及植树造林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3.第二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方式一: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上课交流讨论。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具体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方式二:多媒体展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同时,请同学们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否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谚语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方式三:环保辩论会“要经济还是要环保”。教师总结,导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含义,让同学们树立清晰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盲目发展的严重后果,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准确掌握可持续发展4.第三层次: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方式一:课前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各国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环保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效,上课分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补充。通过学生的调查,增长见闻,激发学生了解环保措施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整个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1.各种美丽景象遭到破坏,动物遭到猎杀的图片。课件使用目的:了解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现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2.视频资料《哭泣的地球》。课件使用目的:通过震撼的视频资料,并结合讨论人类应该怎样做,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课件使用目的:通过我国重视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绩和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学生从正面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1.各种美丽景象遭到破坏,动物遭到猎杀的图片。2.视频《哭泣的地球》。(优酷网/show/N世界各国环保屋百花齐放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4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用电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经过处理的雨水,粪便和污水则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美国太阳能设计协会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太阳能住宅,不再采用在屋顶上安装笨重的装置来收集太阳能,而是将那些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直接嵌入到墙壁和屋顶内。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造房屋,房屋框架主要是从破旧的汽车和桥梁中回收的钢材,外饰由锯末和碎木加上20%聚乙烯制成。美国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总部则是以废旧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建筑的绿色办公室,它的墙壁由麦秸秆压制并经过高科技加工而成,地板由废玻璃制成,办公桌由废旧报纸与黄豆渣制成。德国柏林建造的第一座生态办公楼,大楼的正面安装了一个面积64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来代替玻璃幕墙,屋顶的太阳能电池负责供应热水,大楼屋顶设储水设备,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储存的雨水被用来浇灌屋顶上的草地,从草地渗透下去的水又回到储存器,然后流到大楼的各个厕所冲洗马桶。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房屋被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厘米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德国汉诺威的一个住宅区里有一种新型公路,路面上穿着小孔,小孔里长着绿草,路面在绿草的保护下不会受到汽车碾压的影响。由于70%的路面长有绿草,大大减少了太阳光在路面的反射,行走在上面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听不到汽车奔驰时所发出的噪音,也闻不到刺鼻的汽油味。德国还有一个零能量住房,所需能量100%靠太阳能。零能量住房向南开放的平面被设计成扇形平面,可以获得很高的太阳能辐射能,墙面采用储热能力较好的灰沙砖、隔热材料和装饰材料,阳光透过保温材料,热量在灰沙砖墙中存储起来。房屋白天通过窗户由太阳来加热,夜间则通过隔热材料和灰沙砖墙来加热。荷兰推行的“环保屋”屋顶铺草皮,四壁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排水管用陶瓷代替塑胶管,避免混凝土及乙烯基等化学材料的过多使用;冲洗厕所靠雨水;室内设置有温度、灰尘、化学品、放射性毒素等测量计,能够随时监测室内的空气污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何地方经济发展都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注重优化结构,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和可持续的。我国经济的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发展难以持续。国家领导对解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其基本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它与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经济体制的转变有利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减轻和消除结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经济改革中的两个转变,为我国在发展经济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遏制环境恶化趋势。应该看到,认识与现实有相当大的反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近十多年来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而环境保护的投入徘徊在0.7%左右,致使全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各国环保奇闻奇招加拿大:侵犯松鼠要道歉。在加拿大,松鼠很多,有时候它会跳到人们的脚边索要食物,如果你初来乍到,不懂该国的规矩,随意用脚把松鼠踢开,又恰好被当地的小孩子看见了,这些环保小卫士会要法国:每月交4公斤生活垃圾。法国十分重视垃圾的分类处理。除了要求生产厂家负责垃圾的回收处理外,还对居民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每户居民每月必须上交生活垃圾4公斤。环保部门再将这些分类垃圾集中到一起,综合利用。上一课主要阐述了人类目前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本课则讲述如何挽救人类的家园这一主题。本节课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牢记保护资源和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把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做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力目标:培养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提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节约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规范和方法。了解青少年在保护环境方面肩负的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动,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为环保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到实处是本节课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方式一: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当全人类都在为保护地球母亲做出努力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通过引发学生思考,明确作为青少年更应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方式二:播放视频资料“保护母亲河,青少年在行动”。通过了解青少年在保护母亲河行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意识到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2.第一层次:树立观念通过对比自己的行为,对“做到的”加以鼓励,对“未做到的”分析原因,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方式二:讨论课本第21页“小林家小溪的变化”,分组讨论:对于上述事件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教师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发展经济过程中该不该破坏环境的讨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3.第二层次:落实行动方式一1)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开展专题调查。第一组为校园环境组,第二组为社区环境组,第三组为家庭环境,第四组为社会环境组。(2)请各小组依据教科书内容,制定相关的调查问卷。第一组就本校校园环境展开调查,提出创建绿色学校,我们能做什么的建议;第二组就社区环境(或农村村落环境)展开调查,提出建设绿色社区,我们能做什么的建议;第三组就家庭环境问题展开调查,提出改善家庭环境,我们能做什么的建议;第四组就校园周围的绿化、河流污染、本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气候空气变化等展开环境调查,提出建设环保社会,我们该做什么的建议。(课外完成,如有条件,尽可能留下音像资料)(3)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调查过程和讨论结果。(4)教师总结,评选出最佳小组。通过学生对身边环保行动的搜集,引导学生学校、社会中该如何落实环保行动,以此鞭策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方式二:展示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参加环保活动的图片,提出问题:你准备用怎样的行动加入环保的队伍?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课件使用目的:了解青少年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所作出的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3.展示“公民环保行为规范”。课件使用目的:通过了解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1.青少年环保行动图片若干张。百余中外青少年签下环保宣言2006年8月6日,由来自美国休斯敦市、德国纽伦堡地区、比利时布拉班特瓦隆省、日本筑波市、韩国光阳市、韩国釜山市的55位外国青少年以及深圳市的58位青少年共同举办的“友谊之旅”文化交作为本次“友谊之旅”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一个绿色的地球村”中外青少年论坛引起了所有孩子们的极大关注,每一个人都在“青少年环保宣言”上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并表示将把宣言内容落实到今后各自的环保行动中。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日本和韩国的11名孩子代表113名“友谊之旅”参与者发表了同时她倡导所有同伴在今后的生活里要时刻牢记“再次回收、再次使用和再次思考”的环保理念。中国深圳的廖铭珏和郑妮娜表达了环保事业不仅仅是政府的工作,也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她们呼吁大家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包括减少汽车使用频率、合理处置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来减少全球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等现象的发生。12岁的日本女孩市川智美描述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筑波市区环境,她表示深圳和筑波德国和比利时的发言者分别从各自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未来面临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做一个绿色地球村的村民。论坛进入尾声,所有孩子以及带队老师在“青少年环保宣言”的长卷上签名。这幅绿色的长卷将在“友谊之旅”结束之后送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永久保存。(中央网络电视台网站/plgs_play-CCTV4_20080309_2930719.html)北京倡议全市青少年“每天节约一杯水”青少年节水公益活动在北京节水展览馆拉开帷幕。北京市节水展馆于2000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共有水的认识、水的应用、自来水的由来、节水求发展四个方面内容,主要面向全市市民及中小学生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同年12月展馆被北京公室命名为“全国节水教育基地”,2006年6月被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水务局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北京节水展览馆开馆10年来,一直作为公益展馆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已接待了十余万人次的参观者。二期展馆以“普及节水知识,增强节水意识”的理念来设计制作,由水资源概述、节水工作综述、节水器具展示、北京奥运节水工作、节水的相关信息、节水小屋、幻影成像、节水互动投影游戏、节水知识测试为主题的九个区域组成。活动号召全市青少年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光荣的社会风尚,把节约用水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努力做到一名青少年带动一个家庭节水,一个青少年组织推动一个单位节水,为建设绿色北京做贡献。夏天还可以回收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冬日里的雪水,然后用这些水擦地、冲厕或浇花,从而实现水的二次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此次活动还包括对冲水马桶的节水改造;组织青少年和社会公众参观北京水源地和水务治理成果;邀请北京地区的民间环保组织、首都高校环保社团和社会上的环保小明星共同参与“北京市青少年水论本部分两个层次分别介绍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及其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公共服务及其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也体现了政府的执政水平。组织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现阶段,我国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是政府依照法律法规,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的社会权利和基础性的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公民均等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身边的公共利益,懂得发展公共利益的重要意义,培养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情感,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养成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客观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了解发展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是“身边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懂得发展公共利益的意义,才能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感,养成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也才能为本单元其他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学难点是“公共服务”。因为“公共服务”的内容广泛,且难以界定,教材中又只提供了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两种类型;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这一层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很熟悉。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应是教学难点。多媒体展示九幅图片:动车组列车、儿童乐园、国家电网、趵突泉公园、大型商场、小区健身器械、立交桥、奥运场馆、泉城广场,引导学生感悟公共利益。使学生感受公共利益就在身边。2.第一层次: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再次利用导入时的一组图片,让学生分一分,哪些是公共场所,哪些是公共设施。让学生们针对具体事物进行区分,再抽象概括出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含义,加深了对这两个概念的了解。让学生们说一说,经常去的公共场所有哪些?能否说出公共场所有哪些特点吗?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有哪些?你知道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是谁吗?这些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这里让学生们说一说,可以引导学生们发现身边更多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帮学生明确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相关知识。未来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哪些新的公共设施?这样做可以引领学生感受公共设施的变化,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责任感。3.第二层次:公共服务(1)2007上半年,我国已有7亿多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上半年享受医疗补助农民1.67亿人次,国家补偿资金133亿余元包括老人、儿童和下岗职工在内的2.4亿名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城市居民被纳入医保覆让学生们想想上述三组数字说明了什么?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然后播放视频《全国中小学“一费制”开始实施》。让学生们谈一谈,上述录像反映了什么?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展示数据和视频主要引导学生感知公共服务,明确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对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让学生们结合生活讨论交流,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享受到了哪些社会公共服务?你所生活的城市公共服务热线号码是多少?它能提供给我们哪些服务项目?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关注身边的生活,从而加深对公共服务的理解。让学生们评价多媒体展示的两幅漫画(漫画内容为不注意维护中的行为。并分组讨论:你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有何看法?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现象?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公共设施要做到物尽其用,破坏公共设施就是破坏大家的公共利益,并对生活中的这种现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们思考并交流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图片一:漫画“爱护公共设施,是你我的责任。”图片二:学生爱护、维修课桌椅图片三:退休老人维修小区公用设施图片四:泉城义工为市政设施做“美容”这项活动可以从正面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1.学生们熟悉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图片。2.我国医疗改革的数据、图片。3.我国教育投入的数据、视频。4.公共设施被破坏的图片。5.倡议爱护公共设施的海报、标志等。6.各种爱护公共设施的图片:学生爱护课桌椅、老人维修公用设施等。课件使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了解所享受的公共服务。1.所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图片若干张。我国近年来医疗改革的数据。2007上半年,我国已有7亿多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上半年享受医疗补助农民1.67亿人次,国家补偿资金133亿余元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13亿元补助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比2006年增长170%2007年,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在全国79个试点城市开展,2010年将在全国推开。包括老人、儿童和下岗职工在内的2.4亿名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城市居民被纳入医保覆盖范围。的医疗改革将重新迈上征程。未来三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元用于推动医疗改革,这对医疗信息化的推进,无疑又是一场及时雨。我国近年来教育投入的数据。2006年春季开学,国家投入180亿余元,使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2006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招生总规模达到750万。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达到530万人,比2005年增长5%,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59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3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9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629万人,比2008年增长4%。而前两年招生计划都是比上一年增长5%。4.当地公共服务的号码及它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上一主题“身边的公共利益”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公共空间的扩大,将公共利益的范围从较为狭小的地区、国家,扩展到全世界甚至宇宙,力图使学生对公共利益有全第一层次内容将公共生活空间拓展到整个世界,从国际安全、国际经济、文化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公共利益对全人类的重要性。第二层次内容聚焦于与全人类公共利益紧密相连的各种自然环境资源(空气、海洋、森林矿产、宇宙太空引导学生体会公共利益对全人类的重要性。本层次中教材从两个方面讲述关涉全人类公共利益的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拥护国际社会发展公共利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培养热爱和平、关心自然环境资源、关注全球发展的意识。能力目标:对公共利益形成较全面、直观的认识,能够理解公共利益对每个公民的重要意义。知识目标:了解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伴随公共生活空间逐渐拓展到世界范围,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文化关涉到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因此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所限,理解此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故而“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文化”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们分组交流、分享如下问题: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国际性事务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分组交流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彼此交流信息,可以充分感知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2.第一层次: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恐怖主义的存在会对世界安全造成怎样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说明了什么?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塔利班的行为为什么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你知道国际社会在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方面做过哪些努力和行动?这些努力分组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深刻理解和体会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等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3.第二层次:自然环境资源环节一:学生们分组交流与分享,说自己所熟悉的自然环境资源有哪些?它们对于人类的发展有何环节二:观看有关自然环境资源的新闻回放并讨论。(一)地球的冬天有点“暖”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的第3次评估报告,20世纪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已增加0.6℃,海平面已上升0.1米—0.2米,若再不采取防治措施,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增加1.4℃—5.8℃,海平面将上升0.09米—0.88米。这对于地势不高的沿海低洼地区及岛屿国家,将造成严重威胁。另外,温室效应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也将造成深远而不可知的影响。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包括: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较低洼的沿海陆地,冲击低地国及多数国家沿海精华区,并造成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干旱现象以及沙漠化现象扩大,对于生态体系、水土资源、人类活动与生命安全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讨论“气候变暖会给全球带来哪些影响?”“人类应如何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后续播报:“哥本哈根会议”。让学生们谈谈,如何认识“哥本哈根”会议的意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贡献。(二)智利客机险遭太空垃圾碎片击中。太空垃圾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后续播报:太空垃圾的危害。俄罗斯一枚报废卫星的太空垃圾碎片27日晚险些击中智利航空一架A340客机,相差仅8公里。该客机当时正在南太平洋飞行,由智利圣地亚哥飞往新西兰奥克兰途中险遭太空垃圾击中。智利飞行员28日透露,客机机头和机尾在10分钟内分别险被击中。该飞行员称,他看到“太空垃圾坠落时还在燃烧”。智利和新西兰有关部门对此予以了证实。借助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两个环节交流分享、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明确自然环境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及人类为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形成的共识;明确合理开发、利用太空对于人类的重要4.感悟升华:公共利益大家谈让学生列举与我们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利益有哪些?它们分别对我们有什么重要作用?列举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利益。(如自然环境资源,使我们获得了生存的可能……)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公共利益有哪些特点?(如公共利益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因而具有共享性的特点……)这两项活动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并发现身边的公共利益,使学生对公共利益形成较为全面、直观的认识,深刻理解公共利益的重要性。1.恐怖主义、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塔利班组织等新闻事件及图片。2.全球变暖的图片、巴厘岛路线、哥本哈根会议、低碳生活、太空垃圾等资料及图片。3.视频:智利飞机险遭太空垃圾碎片击中。课件使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1.恐怖主义事件: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美国民航飞机,将200多名乘客当作“人体炸弹”,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造成世贸中心双塔楼坍塌,数千人丧生。之后恐怖袭击事件层出不穷:俄罗斯别斯兰校园人质危机,印尼巴厘岛的连续爆炸惨案……尤其2007年12“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联合国、八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约等全球重要国家组织或国家联盟之间展开密切的反恐合作,世界反恐大潮有声有色。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在全球范围内防恐、反恐仍然任重而道远。2.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下半年,以泰国金融危机为开端,一场亚洲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东盟地区,并向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在短期内泰铢贬值40%,印尼盾贬跌幅8%,美道琼斯指数10月7日暴跌,跌幅超过10%,香港恒生指数一路狂泻,较1997年最高点下跌幅度接近50%,南美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3.美国次贷危机:2007年8月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金融市场注资240亿美元,以应付“次贷危机”造成的冲击。此后,美联储以及欧洲和日本的央行多次注资。今年春天开始显露的次贷危机,给西方一些银行和投资机构造成巨大损失,导致美国股市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在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也通过这次的次贷危机显露出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4.塔利班恐怖主义组织:2001年3月,塔利班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用炸药和大炮彻底摧毁了建于公元五世纪的两座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全球人都为巴米扬大佛灰飞烟灭痛心,国际社会一直在设法努力,试图将被炸成废墟的巴米扬大佛重新修复起来。200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米扬大佛所在地巴米扬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6.WTO九大基本原则:无歧视待遇原则(无差别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8.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左一)与印尼环境国务部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主席拉赫马特·维图拉尔握手。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日通过一项计划,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从而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9.人类过度消耗地球资源所带来的后果的图片。10.太空垃圾资料:据统计,目前约有10.太空垃圾资料:据统计,目前约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其数的速度增加。太空垃圾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它们成为人造卫星和轨道空间站的潜在杀手,使宇航员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污染宇宙空间,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脱落,会造第一部分说明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间的密切联系。包含三层意思:⑴公共利益是怎样产生的: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教材阐述了公共利益的产生和形成过程,阅读资料则以事实进一步说明公共利益存在的原因。⑵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没有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尤其在现代社会,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最大体现。⑶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保障社会成员享有更广泛的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否则公共利益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材通过交通网络、公共安全体系、税收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分别从三个层次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发展和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当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能力目标: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了解公共利益是怎样产生的;帮助学生明确公共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有力保障,实现公共利益是为保障社会成员享有更广泛的个人利益;掌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正确公共利益存在的价值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只有先理解和掌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为接下来学习的内容做好思想认识和理论上的铺垫。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要理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掌握了这一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公共利益,才能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展示三峡风光、长江流域水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三峡自然风光的美丽以及长江流域水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对比,让学生对三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治理长江水患会给更广大的人民带来苦难有感性的认识,为讲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做好铺垫。2.第一层次: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让学生结合导入部分资料思考并分组讨论:面对水患频发但又资源丰富的长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使学生明确治理长江、开发长江不仅是长江两岸居民的个人利益,更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进而引导学生懂得个体需求产生个人利益,但当个人利益相互重合并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时候,就产生了公共利益。正是基于对长江两岸人民个人利益和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考虑,经多方论证,国家做出了修建三峡工程的重大决策。由此可以看出,公共利益由个人利益组成。3.第二层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学生们观看有关三峡工程的视频资料或图片,了解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懂得三峡工程作为大型水利设施,它的修建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发展社会公共利益,努力实现和保障个人利益的具体体现。由探究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明确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公共利益实现的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同时还让学生明确:公共利益并不抽象,它就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当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让学生观看三峡移民工程的情况:作为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的水利工程,为了服务于三峡工程建设,从大江截流的1998年开始,三峡库区就开始了另一项伟大的移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有的千年上至白发垂髫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婴儿,将永远迁离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他们看惯了三峡的秀美山川,听惯了长江的波涛汹涌,可是,这一切都将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随之改变……引导学生总结:公共利益由个人组成,公共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反之,个人利益也离不开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实现个人利益的有力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从而实现个人利益。1.三峡风光的图片或视频。2.长江流域水患的图片或视频。3.三峡工程的视频或图片。课件使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长江三峡工程修建的重大意义,明确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含的关系。1.三峡风光的图片或视频。长江水患风光秀丽的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至清末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灾214次。进入20世纪后,1931年全流域大水,共淹地340万公顷,灾民2800余万人,死亡14.5万人。这次水灾居然把武汉浸在水中数尺至丈余。饿死、病死的灾民来不及掩埋,只好挖几个千人坑,一层一层往里堆。”1954年7月长江百年罕见的全流域洪水,受灾1998年特大洪水,虽经百万军民奋力抗击,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600亿元。3.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的视频资料。长江的洪水灾害——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三峡工程的防洪原理:区位优势、巨大库容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峡地区的丰富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三峡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缓解华中华东地区以及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工程距华中和华东地区的输电距离近,将成为全国统一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三峡工程的环境效益: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减少三废的排放,改善东部环境。这一部分说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间存在的冲突以及处理这种矛盾的原则和思路。包含三层意思: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这种矛盾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二是一些团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⑵两者之间矛盾关系情况下的取舍:优先考虑公共利益。这一层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真正地树立公共意识,懂得选择公共利益实际上是选择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⑶公共利益的实现最后必须落实在实现个人利益上,这也是由公共利益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因此,个人的合理合法利益也必须得到尊重。在这一层次中,教材呈现了公共利益遵循的标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懂得公共利益的根本之所在。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能力目标: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知识目标:掌握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的正确处理原则。面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要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理解及认可,并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类似问题时也能自觉地作出正确选择是有很大难度的。多媒体呈现三峡库区移民、拆迁的相关图片或典型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三峡移民为了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通过具体事例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有了更为直接的感受,因而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第一层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事情时有发生围绕导入部分三峡工程修建时库区群众搬迁事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请学生列举生活周围两者发生矛盾的事例,如城市改造扩建需拆迁部分群众、修建公共设施过程造成交通堵塞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体会到由于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在兼顾更多人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时,两者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围绕库区搬迁既牵扯到库区居民的个人利益,又牵扯到一些单位或团体的利益,甚至还牵扯到某些城市的利益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涉及到哪些范围?这一环节向学生指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不团体利益同公共利益的冲突,甚至还会影响到更多人、更大范围的公共利益。3.第二层次: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环节一: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面对上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库区人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这启示我们应怎样正确面对这一矛盾和冲突?为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公私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应优先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同时,只有为维护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贡献力量,每个人才会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环节二: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现实生活思考并交流: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哪些只顾自己方便却妨碍他人利益的事例?你对此有何感受?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这些只顾个人利益而妨碍他人利益甚至是损人利己的行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主动维护公共利益的自觉性。环节三: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的形式介绍国家对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让学生思考并交流:公共利益具有优先性,是否就意味着在公共利益面前,我们必须要无条件的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训自我鉴定-合集15篇
-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模板集锦九篇
- 202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 蝴蝶的家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2022文明礼仪演讲稿
- 钳工毕业实习报告9篇
- 转正申请个人总结12篇
- 中考百日誓师致辞(合集15篇)
- 河道清淤实施方案
- 河北省邯郸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预测试题生物试卷含答案
- 物质成瘾stroop效应
- 2023年中医养生之药膳食疗考试试题
- 《医学人文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 高空除锈刷漆施工方案模板
- 锅炉控制器modbus协议支持说明
- 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危废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全
- 住宅物业危险源辨识评价表
- 世界主要国家洲别、名称、首都、代码、区号、时差汇总表
- 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