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_第1页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_第2页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_第3页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_第4页
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历史文物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果国宝会说话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

中国历史文物介绍目录第一卷

商青铜神树第二卷

越王勾践剑第三卷

战国杜虎符第四卷西汉直裾素纱襌衣第五卷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商青铜神树第一卷

文物名片中

商青铜神树馆藏地点

三星堆博物馆所属年代

商代类

青铜器出土地点

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年代

1986年

综述:三星堆一、二号青铜神树大致的形态基本一样,总体都是下端山形底座,有挺拔直立的树干,也有树枝、果实和鸟,但是细节处则各具特色。一号神树文物特征三星堆遗址发掘的6棵青铜神树中最完整的。残高396厘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层三根枝条,全树共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共计出土2479块碎片,估计全部高度约5米。二号神树文物特征仅保留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神树基本相同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点不同于一号神树。

修复完整的一号青铜神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

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刀状羽翼显得威风凌厉。铜龙的爪子、腹部和神树紧紧相连,非常吻合,从正面看是优美的S形,从侧面看也是同样的S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文物鉴赏这株铜神树的造型与内涵应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建木”相关,铜树是古蜀人沟通人神、上下天地的天梯,反映了古蜀人交通于天人之际的特殊宗教权力被古蜀国神权政治集团所独占的情况。与此相对的观点则认为青铜神树并非建木,从其构型分析,更多的与《山海经》描述的“若木”相似。另一种意见认为,青铜神树具有“社”的功能,与载籍所记“桑林”一致,应为“社树”。还有人认为,铜神树为古蜀人的宇宙树,反映了蜀人的世界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青铜神树起源于古人对日晕现象的认识,代表东西两极的扶桑与若木。文物寓意青铜神树为“神树”古代很多民族将鸟的形象作为太阳的象征,这在文化人类学资料中有大量记述。三星堆铜树上所铸的神鸟当即神话中金乌(即太阳)的写照。三星堆神树三层九枝及其枝头分立九鸟的形象,符合“扶桑”和“若木”的“上有十日”这一最为显著的特征。铜神树铸饰九鸟,或原顶部有一只鸟,也可能制作者表达的构型意图是另有一只鸟在天上值日。同时铜神树也具有“建木”的特征和功能,载籍描述建木有树叶、花卉、花果与“黄蛇”,铜神树的形式构成中同样有花果与神龙,而铜神树它所在的位置恰好是古史神话传说中所谓“天地之中”的成都平原,“天地之中”意即“世界中心”,表征这是一株挺立于大地中心的神树。

“神树”是复合型产物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越王勾践剑第二卷

文物名片中

春秋越王勾践剑馆藏地点

湖北省博物馆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期类

青铜器出土地点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年代

1965年12月越王勾践剑文物特征春秋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有间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圆,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春秋末期,吴越地区铸剑的水平远远超过中原诸国。其中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春秋越王勾践剑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越王勾践众多剑中的“自用”剑。上海市博物馆的谭德睿在通过3000倍的放大显微镜的观察后,从百分之一毫米厚度的金属表层发现了化学处理痕迹据质子射线荧光分析对春秋越王勾践剑的成分和表面装饰进行分析的结果,证明春秋越王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的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春秋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文物价值春秋越王勾践剑起初被认定为墓主人的剑,但剑身上的八个鸟篆铭文的其中六个字“越王自作用剑”被考古学家当场认出,中间两个代表越王名字的篆字却没能认出。方壮猷将剑上的文字拓片邮寄给中国的甲骨文、金文研究的专家们,其中郭沫若认为这两字是“邵滑”,但不肯定,而金文研究专家唐兰却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勾践)”。文物争议春秋越王勾践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壹贰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战国杜虎符第三卷

文物名片中

战国杜虎符馆藏地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属年代

战国类

青铜器(有错金铭文)出土地点

西安市山门口镇北沈家桥村南官道出土年代

1975年冬

杜虎符长9.5厘米(一作9.8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是一对兵符中的左半符。此符立虎形,虎作走形,昂首环眼,半张口,耳向后紧贴脑际,收腹弯背,两腿前屈,尾端上卷。背面有槽,正面突起如浮雕,背面下凹,肩部近脊处有一条上下竖行的铸槽做牝榫,以与君符同样部位的牡榫相套合。文物特征

杜虎符虎身有错金铭文九行共40字,作:兵甲之

符右才

君左才杜

凡兴士披甲

用兵

五十人以

上必会君符

乃敢行之

燔𤎩之事

虽毋会符行殹

铭文中,“才”即“在”,“𤎩”即“燧”,“殹”即“也”。大意是,调兵之符,右半存于君王处,左半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调兵超过五十人,杜地将军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并勘验无误,才能行动;但如果遇到须点燃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合验兵符即可行动。

杜虎符与此前已经发现的新郪虎符和阳陵虎符相比,其特点:文物特征在外形上前两者为卧虎,杜虎符则为立虎;前两者是自虎头向虎尾竖刻,杜虎符则为从虎的颈部和背部起向下方竖刻。在字形上,杜虎符笔划多方折,而新郪虎符的字形则在方中带些圆折。在文字内容上,杜虎符亦有不同,主要是:杜虎符铭文称“兵甲”,新郪虎符则称“甲兵”;杜虎符称“右才(在)君”、“君符”,新郪虎符称“右才(在)王”、“王符”;杜虎符说“燔𤎩(燧)之事”,新郪虎符则作“燔𤎩(燧)事”,前者较后者多一“之”字。

有评论认为,杜虎符上40个错金文字清晰,工艺精湛,书体为圆转秀丽的悬针小篆。全符形态生动,曲背,卷尾,垂腹,足前弯,全身均为圆润曲线构成,柔中有刚,既具严肃性又具欣赏价值,亦便于携带,是构思完整的一件作品。文物鉴赏文物价值

杜虎符被一些学者认为系已发现的战国秦虎符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它客观地印证了秦国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国(即杜国)封地(今西安市东南)设杜县的历史,并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

此外,杜虎符上成熟的小篆书体说明,秦统一及李斯作篆前的战国时代事实上已经存在小篆这一字体,杜虎符和战国商鞅方升等文物都是这一史实的见证。壹贰西汉直裾素纱襌衣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第四卷

文物名片中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馆藏地点

湖南博物院所属年代

西汉类

织绣出土地点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年代

1972年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共用料约2.6平方米。整件素纱襌衣分量仅49克。除去袖口和领口部分,其余重25克左右。襌衣上衣下裳连缀的深衣样式,右衽交领、直裾。以素纱为衣料,几何纹绒圈锦为缘饰,其方孔纱的织物孔眼均匀,布满整个织物表面。织物密度稀疏,经线密度为每厘米58根,纬线密度为每厘米40根,因此素纱孔眼大,透光面积在75%以上,每平方米织物仅重12克,质地轻柔透亮。文物特征直裾素纱襌衣素纱是秦汉时期做夏服和衬衣的一种非常流行的衣料,它是指一种单色、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组织,是最为轻薄的织物。利用较为纤细的纱线织造出的平纹织物因其经纬密度较小,故两纱线之间间隔较大,整体呈现出稀疏通风、轻薄飘逸的风格,周代即已广泛运用。制作技艺制作原料纱的织法是以一组地经和绞经共同完成,在织造时绞经在地经左右摆动,每织入一根纬线,绞经都需要变换一次位置。织成的织物,其经纬线之间有绞结点,使纬线不易产生滑动,而且有比较均匀一致的孔眼。因其独特织造工艺具有轻盈透气的特质,自古以来纱、罗织物即是上层社会消夏名贵衣料。纺织技术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衣料为轻薄的没有染色的平纹方孔丝织物素纱,其纬丝强拈,拈向一致;经丝弱拈,拈向交错,因而幅面自然形成皱纹。西汉直裾素纱襌衣织造所用的四组经丝,为两组地纹经、一组底经及一组较粗的绒圈经,在织造时圈绒经起环状绒圈,再织入起绒纬,织好后再将其抽去使被织的绒圈经形成环状。组织结构如此复杂的起毛锦,也是汉代织造技艺高度发达的标志。制作技艺纺织技巧不同于与现代采用家养四眠蚕作为主要的蚕丝来源,西汉时期采用的是“三俯三起”的一化性三眠蚕为主要饲养对象。“俯”与“起”指的都是蚕休眠与蜕皮的活动,“三俯三起”即为经历三次休眠与蜕皮的三眠蚕。三眠蚕自蚕子发蚁后三眠三起,大约经历二十一二天便可结茧缫丝。这样的蚕相对现代所用的四眠蚕所吐出的蚕丝显得更加纤细,蚕茧也小,织造出来的织物也更加纤细轻薄。纺织特点

西汉直裾素纱襌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在中国古代丝织史、服饰史和科技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文物价值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华夏文明的极致之美第五卷

文物名片中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馆藏地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属年代

唐代类

彩陶俑出土地点

出土年代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一座盛唐时期的墓葬骆驼通高48.5厘米、乐俑高11.5厘米。骆驼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昂首张口,舌尖上卷,两耳竖起,作仰天嘶鸣状。骆驼周身施白釉,并饰有赭色釉斑;头顶、颈部、前腿上端的长毛及尾巴均施赭黄釉,尾巴自然贴于臀部右侧,呈弯曲状。驼背上垫一椭圆形蓝色须边的毯子,两峰之上架有深绿色的平台,平台上铺一条长方形蓝须边菱形格纹毯子,毯子下垂至驼腹部两侧。在饰有赭、绿、蓝、白四种彩釉的毯子上,有七个手持各种乐器的乐偏,相背盘腿而坐。有的身穿圆领长袍,有的着翻领胡服,衣服的颜色分别为赭黄、深绿、浅绿、黄蓝白三彩等。他们头上均戴皂丝幞头,腰系宽带,眉目清晰,神态各异,手中分别持笙、筛、琵琶、竖琴、笛、拍板、排箭作奏乐状。七个乐俑中间,有一亭亭玉立的女子,身穿绿彩交衿长袖衫,着白底蓝花曳地长裙。发髻梳于额前,眉目清秀,神态自如,右手上举至胸前,左臂下垂手微上翘,双手藏于袖内,作歌舞状。文物特征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文物鉴赏

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你看她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