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_第1页
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_第2页
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_第3页
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_第4页
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古典诗歌鉴赏(讲义)【中职适用】2025年职教高考语文二轮专项突破(技能考试-湖北专用)<考纲要求>《文化综合考试大纲》中规定:“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包括理解诗词句意、领悟思想感情,骥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其考查特点:1.对古诗文的赏析,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査。2.赏析浅易的古典诗词主要包含了如下几种分析类型。(1)理解诗词句意。(2)领悟思想感情。(3)鉴赏表达技巧。<考情分析>时间题号考试题型考查内容分值2022年14两个简答题简述描绘的画面、思想感情6分2023年14两个简答题表达技巧、诗中描绘事物的特点6分2024年14两个简答题简述描绘的画面、思想感情6分小

结近三年来题型与分值稳定,主要考查描绘画面、景物特点,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真题解析>一、(2019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1.作者写了哪些夏日之景?请简要概括。答案与解析:作者描写了夏日的绿树浓荫、楼台倒影、微风拂动的水晶帘、和香气四溢的蔷薇等景象。展现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夏日环境。2.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夏日之景,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与解析:诗中“楼台倒影”“绿树阴浓”是静态描写,表现夏日的静谧之美;“水晶帘动”“微风起”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气。动静结合的描写突出了夏日的清新与幽静之美。二、(2018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书归[宋]贺铸边堠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注】①边堠:边塞瞭望敌情的土堡。②置邮:古代的邮递工具和设施,1.是一首以妻子口吻写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答案与解析:词中描绘了一个思念丈夫的深情妇女形象。她因边防的遥远、邮递的不便,无法收到丈夫的书信,只有通过梦境频频见到丈夫。新年将至,她唯有盼望丈夫的信寄回以解相思。通过“频梦见”“得书归”等词语,表现出她的牵挂与期盼。2.这首词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答案与解析:词中通过妻子渴望收到丈夫书信的“小事”,反映出战争频繁带来的分离之苦,也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这种“小事”折射出边疆战事的艰苦和长期分离的痛苦,表现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三、(2020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岭南送使[唐]张说秋雁逢春返,流人何日归?将余去国泪,洒子入乡衣。饥狁Φ啼相聚,愁猿喘更飞。南中不可问,书此示京畿@。【注】①狁:一种黑色长尾猴。②京畿:国都及周围的地区。1.这首诗写了怎样一件事?请简要概括。答案与解析:这首诗写了诗人被流放岭南,与使者别离时的悲愁之情。他以“秋雁返春”自比,表达对归乡的渴望,并将离愁别绪寄托给使者,希望带回故乡。2.本诗首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与解析:首联“秋雁逢春返,流人何日归?”以秋雁春回比喻诗人身陷流放无法归乡的境遇,表达出诗人对自由和归乡的渴望,同时也凸显了流放生涯的无望与悲凉。四、(2021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1.诗歌前两句的数字强调了什么?答案与解析:前两句通过“江水三千里”和“家书十五行”的对比,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与书信的简短,突显了家人相思之苦。虽远隔千里,但亲情未减,家书的短句更显思念浓厚。2.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与解析:全诗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家书虽短,但行行字句中都饱含对亲人的思念与关切,反映出对早日归乡的迫切渴望。五、(2022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河阴夜泊忆微之[唐]白居易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概括。答案与解析:前两句描写了作者夜泊行舟时,思念友人而望月的场景。诗人设想友人也在登楼望月,体现了双方虽远隔千里但共赏同一轮明月的情景。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与解析: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人将共同仰望的明月作为情感纽带,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抒发了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情。六、(2023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传歌,然后回答问题。早梅[明]道源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注】野人家:山野人家。1.这首诗前面写景的两句是如何突出“早”字的?请简要概括,答案与解析:前两句通过“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来表现“早”字。大地一片萧瑟,唯有南枝上的梅花独自开放,突出了早梅不畏严寒、率先开放的特点。2.这首诗后两句表现了早梅的什么特点?答案与解析:后两句“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表现了早梅清幽、孤高的特点。梅花的香气弥漫在流水旁,影子投落在山野人家,表现出早梅高洁不染尘俗的品格。七、(2024年湖北技能高考文化综合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南康®元日[明]李梦阳此日故乡酒,应怜千里违。是处萋萋草,王孙@归不归?【注】①南康:今江西星子县,作者当时贬官于此。②王孙:此处泛指所思念的人。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景?答案与解析:前两句描写了在元日之时,诗人遥想故乡亲友在共饮节日美酒,而自己却因千里之外的贬谪身不由己,无法与亲人团聚的场景,表现出身在异乡的孤独之情。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案与解析:后两句通过“萋萋草”衬托出故乡春意盎然的景象,借“王孙归不归”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奈。他如“王孙”流落他乡,不知何时能重返故土,充满了思乡之情和身世飘零的感慨。<知识清单>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三、诗歌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一)、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偏重抒情的诗歌)(二)、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情和景1.景色: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主观感情,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也就是渗透诗人主观感情的形象,即“意象”.是山川草木等整体意象2.事物:咏物诗一般借某个具体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二为一。是某个具体意象。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手法技巧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二)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人称之为表达技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四个方面入手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抒怀、用典抒情)2.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排比、设问、反问、顶针、互文、隐语(谐音)、双关、回环(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下句的末尾作上句的开头,这两个句子或词组,后者是前者的倒文;后一句或几句是按前一句或几句倒着念回来.这种运用词序回环往复、表现两种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做回环,又叫回文)3.描写手法:烘托手法: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衬托:①正衬: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②反衬: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常见的反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白描工笔粗笔勾勒虚实结合法动静、远近、高低、上下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气氛渲染色彩渲染4.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五、常见诗歌题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四大类4.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五种模式: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3.答题步骤:①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②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③抒发什么情感第六种模式: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2.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3.答题思路:①认真审题②深入阅读理解诗词③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4.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第七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1.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答题思路: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③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模拟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1.有人说后两句“旧”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答案与解析:“旧”字表现了时光流逝,景物依旧,令人产生对往昔的怀念与伤感。旧月依旧升起,映照着古老的城墙,但繁华的故国早已不在,突显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寄托了无限幽思。2.这首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与解析:诗中借景抒情,通过写山围、潮打、淮水、旧月等景象,表现出石头城的荒凉和寂寞,映射出诗人对沧桑变迁的感慨。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情景相生,营造出一种既悠远又哀怨的意境。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行即兴【注】[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这首诗写于唐代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1.全诗描写了哪几种景物?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意境?答案与解析:诗中描写了草、涧水、花、鸟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意境。这些景物虽然属于春天,但却带有荒凉之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2.三、四两句诗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答案与解析:诗人通过写春花自落、鸟声空啼的“乐景”来衬托心中的“哀情”,表现了诗人对战乱后满目凋敝的忧伤,对故国衰败的感叹,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失落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1.诗歌后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与解析:后两句描写了寒冷的边塞景象:横笛声传来却不见人影,红旗在皑皑白雪中高高飘扬。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孤寂和艰苦,同时也传递出将士们的无畏精神。全诗抒发了戍边将士对艰苦生活的坚忍和对保卫国家的忠诚之情。2.从色彩、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答案与解析:诗中用“红旗”与“天山雪”的红白对比,色彩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同时,静态的“天山雪”与动态的“红旗直上”结合,营造出壮美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边塞军旅之中。动静结合的描写凸显了边塞环境的荒寒以及将士的英勇。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官仓鼠[唐]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1.文中的官仓鼠”是怎祥的一个形象?诗人对它的态度是怎料的答案与解析:“官仓鼠”形象肥大,猖狂无惧,见人也不逃跑,暗指贪官污吏贪婪成性。诗人对其持鄙夷与讽刺的态度,通过老鼠的贪婪形象影射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的疾苦。2.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什么资出特色?答案与解析: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官仓鼠”这一形象象征贪官污吏,借物喻人。语言平实浅显而讽刺犀利,虽未直接言明对贪官的指责,但读者却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讽刺之意,增强了作品的讽喻效果。五、阒读下面这首唐诗,充成1~2题。锰魏二[唐]王品龄醉别江楼播袖春,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