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01

CCSZ05

SXAEPI

团体标准

T/SXAEPIXXXX—202X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发布

T/SXAEPIXXXX—202X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不适用于重金属铅、放射性物质、致病性生物土壤污染的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5013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

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

HJ875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HJ877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

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

DB11/T656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11/T1281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

DB11/T1278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焦化场地再利用reuseofcokingsite

从事炼焦化学工业生产后关闭、搬迁遗留的场地经污染状况调查评估、修复达标后变更为其他用途。

3.2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soilcontaminationriskassessment

采用概率方法对土壤污染造成的某种危害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表征。土壤污染风险通常可分为健

康风险和环境风险两大类。

3.3

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评估污

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3.4

环境风险评估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

在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关注污染物的迁移归趋行为特征,评估关注污染物对周边土壤、地

下水及地表水等环境敏感点造成损害的过程。

1

T/SXAEPIXXXX—202X

3.5

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ofconcern

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地块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3.6

暴露途径exposurepathway

指焦化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

3.7

致癌风险carcinogenicrisk

人群暴露于致癌效应污染物,诱发致癌性疾病或损伤的概率。

3.8

危害商hazardquotient

污染物每日摄入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比值,用于表征人体经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受到危

害的水平。

3.9

暴露情景exposurescenario

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地块污染物经由不同方式迁移并到达受体的一种假设性场景描述,即关于

地块污染暴露如何发生的一系列事实、推定和假设。

3.10

毒性评估toxicityassessment

在危害识别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

确定与关注污染物相关的毒性参数,包括参考剂量、参考浓度、致癌斜率因子、单位致癌因子、毒性当

量等。

3.11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对风险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称为不确定性分析。地块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

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地块风险评估过程中由输入参数误差和模型本身不确定性所引起的模型模拟结果的

不确定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风险贡献率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等。

4一般性原则

4.1科学性

充分收集已有数据和信息,基于最新科学证据,根据生态环境管理需要、评估目的、数据可获得性

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确定评估方案,确保评估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评估结论的客观性。

4.2针对性

根据评估对象的污染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选取实际暴露情景及参数,构建有针对性的风险评

估模型。

4.3层次性

在现有认知水平和技术措施条件下,根据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利用可获得数据信息和工具方法,由

简单到复杂、由保守到实际进行逐级评估。

5工作程序

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程序见图1。

1

T/SXAEPIXXXX—202X

图1焦化场地再利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工作程序

6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6.1再利用方式分类

6.1.1根据不同再利用方式下人群的活动模式,GB36600将建设用地分为两类:

a)第一类用地方式: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

服务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A33)、医疗卫生用地(A5)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以及公园绿地

(G1)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等。

b)第二类用地方式: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用地(A)(A33、A5、A6除外),以及绿地与广场用地(G)(G1中的社区公园或儿童公园用地除

2

T/SXAEPIXXXX—202X

外)等。

6.1.2除GB36600规定以外GB50137的城市建设用地,分析特定场地人群暴露的可能性、暴露频率

和暴露周期等情况,可参照第一类用地或第二类用地进行类别划分。

6.2焦化场地污染物

除GB36600中表1和表2中所列的污染物外,焦化场地的特征污染物一般还包括常规项(pH、氨

氮、氟化物)、金属类(钴、钒)、多环芳烃类(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g,h,i]苝)、其

他(咔唑、二苯并呋喃)等。

6.3健康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6.3.1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6.3.1.1焦化场地土壤中检出污染物含量等于或者低于GB36600中的风险筛选值,土壤污染风险一般情

况下可以忽略,可直接进行再利用。

6.3.1.2通过调查确定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GB36600中的风险筛选值,应当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

水平。

6.3.1.3对土壤中检出污染物未列入GB36600的,可依据HJ25.3等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开展风险评估,

推导特定污染物的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6.3.2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6.3.2.1地下水污染羽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和保护区

a)判断地下水检出指标是否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当地下水有毒有害物质检出时,进一步判断是否

有相关标准。有毒有害物质参考GB/T14848中的毒理学指标、《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以及《优先

控制化学品名录》等。

b)地下水污染羽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在用、备用、应急、规划水源)补给径流区和保护区,地

下水有毒有害物质指标超过GB/T14848中的III类标准、GB5749等相关的饮用水标准时,可不开展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工作,基于标准值开展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

c)饮用水相关标准中未列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只要检出,即启动地下水风险评估工作。

6.3.2.2地下水污染羽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补给径流区和保护区

a)判断地下水检出指标是否属于有毒有害物质,当地下水有毒有害物质检出时,进一步判断是否

有相关标准。有毒有害物质参考GB/T14848中的毒理学指标、《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以及《优先

控制化学品名录》等。

b)地下水污染羽不涉及地下水饮用水源(在用、备用、应急、规划水源)补给径流区和保护区,

地下水有毒有害物质指标超过GB/T14848中的Ⅳ类标准、GB5749等相关的标准时,启动地下水污染

风险评估工作。

c)饮用水相关标准中未列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指标只要检出,即启动地下水风险评估工作。

6.4环境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6.4.1基于保护地下水的风险评估启动条件

焦化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或位于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和应

急水源,在建或规划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等敏感区域时,污染土壤可能对地下水

造成影响,应基于保护地下水启动风险评估判断对场地范围内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

6.4.2地下水污染迁移扩散风险评估的启动条件

地下水已被污染,应开展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迁移扩散趋势模拟预测,评估其对土壤和周边地表水

体造成污染的风险。

7健康风险评估

7.1危害识别

收集焦化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阶段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掌握焦化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关注污

染物的浓度分布,明确焦化场地再利用方式,分析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地下水体、地表水

体等。

7.2暴露评估

7.2.1暴露情景

3

T/SXAEPIXXXX—202X

根据场地用地规划,确定场地的未来用地情景。根据受体特征,分析受体人群与场地污染物的接触

方式。

第一类用地方式下,儿童和成人均可能会长时间暴露于场地污染而产生健康危害。对于致癌效应,

考虑人群的终生暴露危害,一般根据儿童期和成人期的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终生致癌风险;对于非致癌

效应,儿童体重较轻、暴露量较高,一般根据儿童期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非致癌危害效应。

第二类用地方式下,成人的暴露期长、暴露频率高,一般根据成人期的暴露来评估污染物的致癌风

险和非致癌效应。

除上述第一类用地和第二类用地以外的建设用地,应分析特定场地人群暴露的可能性、暴露频率和

暴露周期等情况,参照第一类用地或第二类用地情景进行评估或构建适合于特定场地的暴露情景进行风

险评估。

暴露情景分析时,可结合未来场地风险控制措施的应用(如暴露途径阻断措施等),分析不同风险

控制情景下的风险水平。

7.2.2暴露途径

7.2.2.1土壤中污染物的主要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土壤颗粒物、吸入室外

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

下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等6种。

7.2.2.2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地下水、皮肤接触地下水、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

水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等4种。

7.2.2.3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暴露途径汇总见图2。

图2焦化污染场地暴露途径汇总示意图

7.2.2.4暴露途径确定

特定再利用方式下的主要暴露途径应根据场地污染和未来受体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分析、确定。

a)焦化场地再利用过程中一般均涉及6种土壤污染物暴露途径,焦化场地及周边地区地下水受到

污染应考虑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2种暴

露途径;

b)如焦化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水具备饮用功能,因考虑引用地下水暴露途径;若地下水抽出后作为

景观用水等使用可能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应考虑皮肤接触地下水暴露途径;

c)部分焦化场地可能存在深度较深的污染土壤,再利用过程中不会对该部分土壤进行开挖扰动,

4

T/SXAEPIXXXX—202X

同时可能会回填干净土或者硬化覆盖该部分污染土壤,从而切断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吸入土壤颗粒物、

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表层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风险评估时只需考虑吸入室外/室内空气中来自下层

土壤的气态污染物途径;

d)计算焦化场地土壤中检出的污染物风险筛选值时,应考虑全部6种土壤污染物暴露途径。

7.2.3暴露参数

7.2.3.1不同再利用方式下暴露人群相关暴露参数(如暴露频率、暴露周期、土壤摄入量、体重等)按照

HJ25.3-2019的附录G进行取值。

a)对于污染物理化和毒性参数,选择HJ25.3-2019规定的参数;HJ25.3-2019未规定的,宜引用国

际上权威机构发布的具有较高认可度的数据库中的参数,并明确说明数据来源及选择依据。

b)对于人体暴露特征参数,选择HJ25.3-2019规定的参数推荐值;确需调整的,应参照国家或地

方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并明确说明数据来源及选择依据。

c)对于污染焦化场地的特征参数,应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室内土工试验等方式获取实测数据,对

于面积较大且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变异性较大的地块,可分区域获取特征参数。

d)土壤中检出污染物项目未列入GB36600的风险筛选值计算时,所有参数均选取HJ25.3-2019

所规定的数值。

7.2.3.2根据焦化场地所在区域人群实际暴露条件进行优化的模型参数,其优化过程及依据,应在风险

评估报告中进行说明。

7.2.3.3暴露评估模型参数应尽可能根据现场调查获得。

7.2.4土壤和地下水暴露量的计算

不同再利用方式下确定的不同暴露途径的暴露量可参照HJ25.3-2019的附录A和《地下水污染健

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A进行计算。

7.3毒性评估

毒性参数包括计算致癌风险的致癌斜率因子(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癌风险参考浓度与单位致

癌斜率因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计算非致癌风险的慢性参考剂量(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参

考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可参照HJ25.3-2019的附录B进行。

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包括无量纲亨利常数(H´)、空气中扩散系数(Da)、水中扩散系数(Dw)、

土壤-有机碳分配系数(Koc)、水中溶解度(S)。部分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参数HJ25.3-2019的附录B。

其他相关参数包括消化道吸收因子(ABSgi)、皮肤吸收因子(ABSd)和经口摄入吸收因子(ABSo)。

部分污染物消化道吸收因子(ABSgi)、皮肤吸收因子(ABSd)的推荐参数值见HJ25.3-2019的附录B,

经口摄入吸收因子(ABSo)推荐参数值见HJ25.3-2019的附录G。

相关参数的更新关注美国环保局“综合风险信息系统”、“临时性同行审定毒性数据”、“区域筛选值

总表”。

7.4风险表征

7.4.1综合危害识别、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工作成果,采用剂量-效应模型定量计算关注污染物的健康

风险水平。

7.4.2致癌风险是通过将污染物平均到整个生命期内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乘以经口、经皮肤或呼吸吸入

致癌斜率系数计算得出,不同暴露途径下的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参照HJ25.3-2019附录C和《地下水

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C进行计算。每种污染物的总致癌风险等于各种暴露途径下致癌

风险水平的总和。

7.4.3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可通过将污染物平均到整个暴露作用期的每天摄入量除以每一种暴露方

式的慢性参考剂量来计算,不同暴露途径下的单一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参照HJ25.3-2019附

录C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C进行计算。每种污染物总的非致癌风险等于各

种暴露途径非致癌风险水平的总和。

7.5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

7.5.1污染识别判断地块可能存在挥发性有机物及氨等可以气态形式赋存于土壤气中的污染物时,可

结合土壤、地下水采样点的布置,设置监测井对土壤气进行取样监测。地块土层以卵石、砂土、粉砂为

主时,须设置监测井对土壤气进行取样监测。土壤气监测井的设置,可按照DB11/T1278执行。

7.5.2开展了土壤气监测的地块,需将土壤气中关注污染物检出浓度与土壤气健康风险筛选值进行比

较,以进一步判断赋存于土壤气中的挥发性污染物是否存在健康风险。土壤气筛选值可参见DB11/T

5

T/SXAEPIXXXX—202X

1278中的附录B,该标准中缺省的指标,可根据地块概念模型推导相应用地情景下关注污染物的土壤

气筛选值,推导方法可按照DB11/T1278执行。

7.5.3风险评估

7.5.3.1基于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风险计算模型可按DB11/T656执行。

7.5.3.2基于土壤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暴露浓度采用按照DB11/T1278推荐公式计算,呼吸摄入量、致

癌风险以及非致癌风险的计算模型按DB11/T656执行。

7.5.3.3土壤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的其他环节均参照DB11/T1278执行。

7.6不确定性分析

采用参数定值模型进行风险评估的,应对风险评估过程中暴露浓度计算、暴露途径分析、相关模型

参数取值等环节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具体计算过程可参照HJ25.3-2019附录D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

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D。

8环境风险评估

8.1污染土壤通过淋滤作用对地下水影响的风险评估

焦化场地内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或位于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和应急水

源,在建或规划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径流区等敏感区域时,应进一步结合概念模型,从

环境受体识别、评估方法、参数取值和评估结果四个方面,评估其可能对焦化场地内地下水造成污染的

风险,可参照DB11/T1281的相关规定执行。

8.1.1构建概念模型

污染土壤对地下水产生危害包括三个过程:

a)污染物的解吸,土壤中污染物解吸至土壤孔隙水中;

b)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即土壤孔隙水中污染物向下迁移,在清洁非饱和带经对流、弥散、吸附解

吸和生物降解等一系列迁移转化过程,到达地下水水面处;

c)污染物的混合稀释,即土壤孔隙水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被地下水混合稀释。

8.1.2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层次化的评估方法,根据实际的概念模型和环境管理要求,确定评估层次和达标点,各层次达

标点及评估方法、达标点浓度预测方法等按照DB11/T1281执行。

8.1.3评估结论

若评估结论表明土壤污染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危害,即该途径的风险可接受。

若评估结论表明土壤污染会对地下水造成危害,即该途径的风险不可接受。

8.2污染地下水的迁移扩散对土壤及周边地表水体影响的风险评估

地下水已被污染,可进一步结合概念模型,参照HJ610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地下水中关注污染

物迁移扩散趋势模拟预测。

8.2.1预测因子污染场地已查明的主要污染物,按照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其他类别进行分类,

并对每一类别中的各项因子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排序,分别取标准指数最大的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8.2.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和类比分析法。其中,数学模型法包括数值法、解析

法等。常用的地下水预测数学模型参见HJ610附录D。

8.2.3预测模型概化

8.2.3.1水文地质条件概化根据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对边界性质、介质特征、水流特征和补径排等

条件进行概化。

8.2.3.2污染源概化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排放形式可以概化为点源、线源、面源;排放规律可以概

化为连续恒定排放或非连续恒定排放以及瞬时排放。

8.2.3.3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的确定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等预测所需参数初

始值的获取应以收集焦化场地范围内已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主,不满足预测要求时需通过现场试验获取。

8.2.4预测内容

8.2.4.1给出特征因子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程度、最大迁移距离。

8.2.4.2给出预测期内场地边界或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特征因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8.2.4.3当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或厚度超过100m时,须考虑包气带阻滞作用,

6

T/SXAEPIXXXX—202X

预测特征因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规律。

8.2.4.4给出污染物变化趋势或污染控制的范围。

9风险控制值的计算

9.1风险接受水平

9.1.1单一污染物所有暴露途径下的致癌可接受风险水平一般为10-6,非致癌性污染物所有暴露方式

下的可接受危害熵一般为1。

9.1.2污染物迁移扩散可能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可接受水平为污染物迁移扩散后不会损害

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环境介质的使用功能。

9.2污染物扩散迁移

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可在土壤液相、气相和固相分配并达到平衡。表层、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挥

发性污染物可扩散进入室外空气,下层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污染物可扩散进入室内空气,土壤中污染

物可淋溶、迁移进入地下水。相关迁移扩散计算模型可参照HJ25.3-2019附录F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

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F。

9.3风险控制值计算

按照风险评估确定的暴露情景反推计算关注污染物可接受风险水平条件下的允许浓度。根据焦化场

地再利用方式确定的暴露情景、暴露途径等计算基于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基于非致癌效应的土壤控制值、地下水控制值,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可参照HJ25.3-2019

中附录E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的附录E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计算。

9.4分析确定土壤和地下水风险控制值

比较上述计算得到的基于致癌效应和基于非致癌效应的土壤风险控制值,以及基于致癌效应和基于

非致癌风险的地下水风险控制值,选择较小值作为焦化场地的风险控制值。若焦化场地及周边地下水作

为饮用水源,则应充分考虑到对地下水的保护,提出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风险控制值。

10污染修复/风险管控

10.1选择修复模式

在分析前期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地块特征条件、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

修复范围和修复时间长短,选择确定地块修复总体思路。其中修复目标的确定尤为重要。

10.1.1土壤修复目标值的确定

分析比较计算的土壤风险控制值、GB36600规定的筛选值和管制值、地块所在区域土壤中目标污

染物的背景含量以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限值,结合目标污染物形态与迁移转化规律等,合理

提出土壤目标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

10.1.2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的确定

10.1.2.1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

焦化场地位于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水源)

保护区及补给区(补给区优先采用已划定的饮用水源准保护区),选择GB/T14848中Ⅲ类限值作为修复

目标值。对于GB/T14848未涉及的目标污染物,按照饮用地下水的暴露途径计算地下水风险控制值作为

修复目标值。

当选择GB/T14848中Ⅲ类限值或按照计算确定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内污染场地的修

复目标值低于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时,可选择背景值作为修复目标值。

10.1.2.2其他区域

a)具有工业和农业用水等使用功能的地下水污染区域,按照GB/T14848要求,制定修复目标值。

对于GB/T14848未涉及的目标污染物,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计算风险控制值作为修复目标值。

b)不具有工业和农业用水等使用功能的地下水污染区域,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计算风险控制值作

为修复目标值。

c)当地下水污染影响或可能影响土壤和地表水体等,根据GB36600和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

基于污染模拟预测、风险评估结果,同时结合a)或b)情形从严确定地下水修复目标值。

7

T/SXAEPIXXXX—202X

d)当选择相关标准或按照计算确定的其他区域的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值低于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时,

可选择背景值作为修复目标值。

10.2筛选修复技术

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按照确定的修复模式,筛选实用的修复技术,开展必要的实验室小试和现场

中试,或对修复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从适用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