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摘自毛泽东《实践论》)材料二:在承继和接续从王夫之到孙中山的知行观的同时,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出发,对中国哲学史上长期探讨的“知和行的关系”予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阐发,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对于“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他都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实践论》的开篇,毛泽东就明确地把实践规定为“社会实践”,进而指出社会实践包括了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特别是人正在从事的中国革命战争,因此,吃东西这类日常生活活动并不是《实践论》所讲的实践;而他所讲的认识,则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这就更新了从王夫之到孙中山对“知”和“行”的理解。基于这种对实践和认识的新理解,毛泽东反对离开社会实践来讲人的认识活动,也不赞成孙中山“分知分行”的主张,强调“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主张由无产阶级和把“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进而提出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发展理论。他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不仅肯定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特别是对于人获得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实践——认识——实践”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基本过程,从而唯物而辩证地阐明了“知和行的关系”。这些都表明,毛泽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是对中国现代知行观的重大发展,而不是向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一种回复。通过“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以实践为基础对中国现代认识论作出了重要阐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本体论移至认识论,发展出一整套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革命理论、国家理论、文化理论、群众路线,创造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摘编自李维武《毛泽东“实践论”的创立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的开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密切,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依赖,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归属。B.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运动,是不论范围大小的,无论是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小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或革命的大过程,皆是如此。C.《实践论》规定的实践是“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不包括吃东西这类日常生活活动。D.毛泽东主张由无产阶级和统一“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提出新的理论,这是基于对实践和认识的新理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违背了认识的历史性和辩证性,全部是错误的,对工作有害无益。B.虽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理论重于革命行动,但是空有正确理论并不实行,也是没有意义的。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次循环后的认识,都比以前的更高一级。D.辩证唯物主义是毛泽东学习知识、分析问题、阐发见解的思想武器,也是他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3.下列关于“知行合一”的名言,不符合毛泽东《实践论》观点的一项是()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虽有学,而行为本焉。”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5.假如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你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但在实验中却遇到了与预期不符的结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应如何对待这个情况。【答案】1.A2.C3.A4.①有验证作用。只有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②有修正、完善作用。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能纠正它们的不完全性。5.①应尊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对理论假设的实际检验,应尊重,不应因为个人对理论的偏好而忽视或否定不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②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重新审视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③以完善后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应将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从中获取新的认识,促进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推动对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不断前进。【解析】【导语】这两篇材料围绕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展开,深入探讨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材料一通过毛泽东的《实践论》阐述了认识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材料二则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对中国哲学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并指出其对中国现代认识论的重大贡献。两篇材料共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依赖,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归属”错误,原文只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基础”“升华和归属”的判定与文无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A.“全部是错误的,对工作有害无益”错误,原文有“各有片面的真理”,可见还是有正确的和有部分益处的,表述过于绝对。B.“革命理论重于革命行动”错误,原文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并没有比较二者孰轻孰重,选项于文无据。D.“也是他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错误,原文有“毛泽东以实践为基础对中国现代认识论作出了重要阐发”,毛泽东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是“实践”。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的是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A.虽然也提到了知与行的相互促进关系,但更侧重于两者的相互影响,没有突出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B.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性。C.指出只知不行等于不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D.“而行为本焉”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结合“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可知,实践有验证作用。只有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②结合“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可知,实践有修正、完善作用。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能纠正它们的不完全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文中有“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应尊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对理论假设的实际检验,应尊重,不应因为个人对理论的偏好而忽视或否定不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②文中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后要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重新审视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③文中有“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据此可知,以完善后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应将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从中获取新的认识,促进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推动对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不断前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于木匠侯发山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除了平常家用的桌椅板凳,嫁闺女娶媳妇要打新家具,人老了要做寿木,这些都离不开木匠。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大家当面尊称他“于师傅”,背后称呼他“榆师傅”。为何?其中的原因是我成为他的徒弟后才知道的。我的个子矮,中学毕业后,还没锄把高,爹让我跟于木匠学本事,说木匠干的虽然是粗活儿,但好赖有个手艺,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累,雇主家请去干活儿时还高接远送的。我答应了,于木匠却不答应,爹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于木匠才松口。当学徒的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武艺多了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师父说:“只能学一样。”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不就是拿起刷子涂抹吗?跟小时候用泥糊墙壁差不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师父看着我,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不比其他活计轻松。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便已心中有数,即刻就能动手,而且他画线时不用墨斗不用尺,线却画得笔直。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儿,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我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行为——自己还小,真打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有时我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但想到爹低三下四地求他的样子,我忍了,拿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话来安慰自己。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给人落下话柄。”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可能看我个子小好欺负,它不声不响地扑向我,朝着我的小腿肚咬了过来。我又怕又疼,“哇”地一声哭了。师父听到动静赶紧回过头来,挥舞着手中的铁斧,连叫带吼才将野狗吓跑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我学徒三年将要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张梳妆台。师父照例去看主人家备的料。张全说:“要是有剩余的料头,可以做个小板凳或小桌子。”“料头”指的是做完家具后剩余的边角料。“你方圆左近打听一下,老于打家具,哪有多余的料头?”师父的脸色阴沉着,一瞅就是不高兴。张全知道自己捅到了马蜂窝,赔着笑脸解释:“于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师父不再理睬他,开始选木料。果然,梳妆台做好后,没有剩余一块板一根横撑,地上只有白花花的锯末和刨花。师父说过,高明的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用边角料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说。在他看来,这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会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能砸个坑。“加钱也不干。”师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看他的表情,好似还有“离了王屠户也不吃连毛猪”的意思。师父真是不开窍,怪不得人们都叫他“榆师傅”。难道他的脑袋真是榆木疙瘩?还是怕我学了他的本事?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师父叹口气,说:“巩县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如此可亲,如此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木匠虽然做的是粗活儿,但是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么累,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于木匠是位油漆和木工的全把式,但他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可是爹想让“我”两样都学习。C.于木匠严厉的教授方式让“我”一天也干不下去,但“我”还是忍了下来,因为“我”不想辜负爹的一片苦心。D.文本通过张全想用料头做小家具和让于木匠给家具上漆两个情节,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多次使用俗语、歇后语,如“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等,通俗又生动。B.于木匠连夜带“我”打疫苗,与他授艺的严厉形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C.文本用大段文字,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D.文本以“我”向于木匠学艺线索逐层展开,结构清晰完整,情节集中紧凑。8.于师傅为什么被称作“榆师傅”?9.侯发山小说一个鲜明特点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保持平民的本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C8.①“榆”与“于”谐音,也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于师傅性格特点与榆木有相似性。他只肯教我一样手艺、不夜宿在主人家里、拒绝漆梳妆台等思想行为,像榆木疙瘩一样固执。9.①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以“我”这个学徒工的视角,刻画“于木匠”等平凡百姓的形象。②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文中于木匠走村串户揽活、教徒弟学木工等情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③发现并赞美平凡百姓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解析】【导语】这篇小说讲述了“我”跟随邻村的于木匠学艺的经历。于木匠手艺高超,做事严谨,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为人正直善良。尽管“我”在学艺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但于木匠的言传身教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通过一系列事件,小说展现了于木匠的高尚品德和传统手艺人的风范。【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错,曲解文意,根据“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可知是因为于木匠有手艺才“日子过得从容散淡”,而不是所有的“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错,结合后文“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可知于木匠认为只能学一样,是因为要“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D.“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错,这两个情节主要是衬托于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突出其手艺高超,以及其“凡事留有余地”的品德。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错,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主要是凸显于木匠做事“留有余地”的品德。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字面上看,使用了双关手法,称于师傅为“榆师傅”,“榆”和“于”同音,一语双关,“于”是姓,“榆”是树木,“师傅”的职业是木匠,称其为“榆师傅”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人物形象上看,尤其是收“我”为徒时坚持让我“只能学一样”,坚决拒绝“主人再三挽留”,不肯在主人家里住宿,张全让师父给刷上颜色时,予以拒绝,说自己“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等内容,突出了他的固执,不知道“变通”,仿佛“榆木疙瘩”一样,所以称其为“榆师傅”。【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先分别分析“平民立场”和“平民本色”,再综合分析。①“平民立场”:本文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本文从“我”这个学徒工视角,较为集中、深刻地刻画了“于木匠”这一典型形象,“于木匠”虽然技艺高超,“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但本质上,不论是“我”还是“于木匠”,其身份都是平凡百姓。②“平民本色”: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文中“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等内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平民百姓真实的生活场景。③综合而言,小说通过“我”跟随于木匠学艺的经历,展现了乡村木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并通过“我”对他的逐渐理解和尊敬,传达了对平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平凡百姓身上体现出的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的赞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董晋与窦参同列,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诏唯诺而已。既而窦参骄盈犯上,德宗渐恶之。参讽晋,奏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上正色曰:“岂不是窦参遣卿奏也?”晋不敢隐讳。上因问参过失,晋具奏之。旬日,参贬官。晋忧惧,累上表辞官,罢相,受兵部尚书,寻除东都留守。会汴州节度使李万荣疾甚,其子乃为乱。以晋为汴州节度使。时晋既受命,唯将判官傔从十数人,都不召集兵马。既至郑,宣武将吏都无至者。晋将吏及郑州官吏皆惧,共劝晋云:“都虞候邓惟恭合来迎候。乘万荣疾甚,遂总领军事,今相公到此,尚不使人迎候,其情状岂可料耶?恐须且回避,以候事势。”晋曰:“某奉诏为汴州节度使,准敕赴任,何可妄为逞留。”人皆忧其不测,晋独恬然。来至汴州数十里,邓惟恭方来迎候,晋睥其不下马。既入仍委惟恭以军众惟恭探晋何如事体而未测浅深。初,万荣为节度使,委兵于惟恭。惟恭自以当便代居其位,故不遣候吏,以疑惧晋心,冀其不敢进。不虞晋之速至,晋以近,方迎,然心常怏怏。(节选自《谭宾录》)材料二:始,惟恭谋代万荣,故不遣吏以疑晋,令不敢入。及晋至,则鞅鞅不能平。汴士素骄怙乱,惟恭尝令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帝恐晋儒软,诏拜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司马,以佐晋。初,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长源持法峭刻,数欲更张旧事,晋初许之,已而悉罢不用。以财赋委孟叔度,叔度为人佻侻,军中恶之。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晋卒,长源总留后事,大言曰:“将士久慢,吾且以法治之!”众始惧。军中请出帑帛为晋制服,不许。固请,止给其直。叔度希望偿直以盐,乃高盐直,贱帛估,举军大怒。或劝长源曰:“故事,有大变则厚赐于军,军乃安。”长源曰:“异时河北贼以钱买戍卒,取旌节,吾不忍为。”众怒益甚。长源性刚不适变,又不为备。才八日,军乱,杀长源及叔度等,放兵大掠。死之日,有诏拜节度使,远近嗟怅,赠尚书左仆射。(节选自《新唐书·列传》)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既入①仍委惟恭②以军众③惟恭④探晋⑤何如⑥事体⑦而未测浅深。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应当,与《齐桓晋文之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的“合”意思不同。B.方,方才,与《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的“方”意思相同。C.械,用刑具,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D.故事,先例,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德宗时,窦参大权在握,后来变得傲慢自满并冒犯皇上;皇上逐渐厌恶他,在通过董晋了解了他的过失后,不久就贬了他的官职。B.李万荣任汴州节度使时将兵权交给邓惟恭,他病重后,邓惟恭认为自己应继任节度使,所以在朝廷命董晋来接任时故意不派人迎接。C.汴州士兵骄横,好趁乱牟利,邓惟恭曾派勇士在帐下埋伏防备,董晋到后将勇士全部解散,之后挫败了邓惟恭等人妄图叛乱的谋划。D.陆长源为官清廉节俭,性格刚硬固执,他拒绝用国库的丝绸为董晋置办丧服,也不愿给士兵丰厚的赏赐,最终在军队暴乱中被杀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2)叔度希望偿直以盐,乃高盐直,贱帛估,举军大怒。14.有人认为董晋“懦弛苟安”,这种评价是否全面?请根据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0.①③⑦11.B12.D13.(1)起初,陆长源想要用严酷的法令来约束那些骄纵的士兵,被董晋制约,没能实行。(2)叔度希望用盐来抵偿(帑帛)所值的价钱,于是抬高了盐的价格,降低了丝绸的估价,全军大为愤怒。14.不全面。①董晋和窦参同列时唯唯诺诺,在窦参被贬官后担心害怕,体现出他有懦弱苟安的一面;②但是,材料一也体现出他勇敢、果断和忠于职守的一面。如向皇帝具奏窦参过失、勇敢赴任汴州节度使等。【解析】【导语】这两篇文言文材料主要描写了唐代官员董晋和陆长源的事迹。材料一侧重于董晋在处理政务和军事任命中的表现,展现了他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的冷静和果断。材料二则详细描述了董晋与邓惟恭、陆长源的互动,突显了董晋的谦逊和务实,以及陆长源的刚直不阿。两篇材料通过对比,反映了不同官员在面对权力和危机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揭示了唐代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进入汴州后,仍然把军队交给邓惟恭统领,邓惟恭试探董晋如何处理事务,但没有摸清深浅。“既入”,状语,放在句首单独成句,①处断开;“仍委惟恭以军众”,状语后置句,后置状语“以军众”后③处断开;“惟恭探晋何如事体”,主谓宾结构,宾语“晋何如事体”后⑦处断开。故①③⑦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合”,应当/合乎,符合。句意:都虞侯邓惟恭应该来迎接。/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是什么呢。B.错误。“方”,方才/正。句意:他才迎接。/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C.正确。“辇”,名词作状语,乘着辇车。句意:将邓惟恭用刑具押送到京城。/乘坐辇车来到秦国。D.正确。先例/旧事。句意:按照惯例。/降低身份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为官清廉节俭”错,长源拒绝用国库的丝绸为董晋置办丧服,也不愿给士兵丰厚的赏赐,是他不能审时度势,不善于变通,不是清廉节俭。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峻法”,名词作状语,用严酷的法令;“绳”,约束,制裁;“持”,制约,辖制;“克”,能够。(2)“偿直以盐”,介宾短语后置句,“以盐偿直”;“偿”,抵偿,补偿;“高、贱”,形容词作动词,抬高、降低;“举”,全。【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不全面。再结合具体内容概括。①结合“董晋与窦参同列,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诏唯诺而已”“参贬官。晋忧惧,累上表辞官”可知,董晋和窦参同列时唯唯诺诺,在窦参被贬官后担心害怕,体现出他有懦弱苟安的一面;②材料一“上因问参过失,晋具奏之”“某奉诏为汴州节度使,准敕赴任,何可妄为逞留”“人皆忧其不测,晋独恬然”向皇帝具奏窦参过失、勇敢赴任汴州节度使等,体现出他勇敢、果断和忠于职守的一面。参考译文:材料一:唐德宗时,董晋与窦参地位相同。当时政事由窦参决断,董晋只是遵奉诏书唯唯服从罢了。不久窦参骄纵自满冒犯皇上,德宗渐渐厌恶他。窦参暗示董晋,奏请让给事中窦申担任吏部侍郎。皇上严肃地说:“难道不是窦参指使你上奏的吗?”董晋不敢隐瞒。皇上于是询问窦参的过错,董晋详细地奏报了。十天后,窦参被贬官。董晋担心害怕,多次上奏表请求辞官,被免去了宰相之职,任命为兵部尚书,不久又被任命为东都留守。恰逢汴州节度使李万荣病重,他的儿子于是作乱。朝廷任命董晋为汴州节度使。当时董晋接受任命后,只带了十几个判官和随从,都没有召集兵马。到达郑州后,宣武的将吏没有一个来的。董晋的将吏和郑州的官吏都很害怕,一起劝董晋说:“都虞侯邓惟恭应该来迎接。趁着李万荣病重,于是他总管军事,如今您到了这里,他还不派人迎接,这种情况怎能预料啊!恐怕需要暂且回避,以等待局势变化。”董晋说:“我奉诏担任汴州节度使,依照敕令赴任,怎么可以随意擅自停留。”众人都担心会有意外,只有董晋安然自若。来到距离汴州几十里的地方,邓惟恭才来迎接,董晋看着他没有下马。进入汴州后,仍然把军队交给邓惟恭统领,邓惟恭试探董晋如何处理事务,但没有摸清深浅。当初,李万荣担任节度使,把兵权交给邓惟恭。邓惟恭自认为应当顺理成章代替李万荣的职位,所以不派迎接的官吏,以此使董晋心生疑虑恐惧,希望他不敢前来。没想到董晋很快就到了,董晋已经接近,他才迎接,然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材料二:起初,邓惟恭谋划取代李万荣,因此不派遣官员去迎接董晋,让董晋产生疑虑,使董晋不敢轻易进入。等到董晋到达后,他内心不高兴,心情难以平静。汴州士兵向来骄横、喜欢乘乱谋利,邓惟恭曾让勇士埋伏在帐下,早晚轮流休息,董晋将他们全部解除。邓惟恭于是勾结大将相里重晏等人图谋叛乱,董晋察觉此事,诛杀他的党羽,将邓惟恭用刑具押送到京城。皇帝担心董晋过于文弱,下诏任命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司马,来协助董晋。起初,陆长源想要用严酷的法令来约束那些骄纵的士兵,被董晋制约,没能实行。董晋为人谦虚、崇尚节俭,事务多遵循旧例,因此军队大体上安定。长源执法严格,多次想要改变旧有的事务,董晋最初同意了,但后来全都废弃不用。将财政事务委托给孟叔度,叔度为人轻浮,军队中的人不喜欢他。董晋在军队中总共五年,去世时七十六岁,被追赠太傅,谥号为恭惠。董晋去世后,长源负责留下来处理后续事务,他扬言说:“将士们长时间懈怠,我将用法律来制裁他们!”大家开始感到害怕。军中有人请求使用国库的丝绸为董晋做丧服,长源不允许。他们坚持请求,长源只同意按照丝绸的价值给予相应的钱。叔度希望用盐来抵偿(帑帛)所值的价钱,于是抬高了盐的价格,降低了丝绸的估价,全军大为愤怒。有人劝长源说:“按照惯例,有大的变故就应该给军队丰厚的赏赐,这样军队才会安定。”长源说:“过去河北的叛贼用钱收买士兵,获取指挥权,我不忍心做那样的事。”大家的愤怒更加强烈。长源性格刚硬,不善于变通,也没有做任何防备。仅仅八天,军队发生了暴乱,杀了长源和叔度等人,放任士兵大肆劫掠。长源去世的那天,有诏书任命他为节度使,远近的人都感到惋惜,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的官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题心泉刘克庄之子幽栖恨未深,飞泉来处有亭临。觚①悬木杪犹烦耳,易②在床头且洗心。夸士十浆须五馈,痴人一帚享千金。箕山颍水应如故,太息巢由不可寻。〖备注〗①觚:古代酒器,代指世俗烦嚣之事。②易,指《易经》。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来到飞泉和亭子边,喜欢那里幽僻之景,但又觉得环境幽栖程度还不够深。B.“夸士”指浮夸好炫耀的人,这些人“十浆须五馈”,贪婪地接受着人们的馈赠。C.“痴人”一把扫帚却价值千金,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讽刺了社会的怪相和不公。D.诗人感叹难觅巢、由那样的高士,流露出对古代隐士风范的追慕和对现实的感慨。16.颔联蕴含着诗人对提高内心修养的思考,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C16.①外在世俗繁嚣有着较大的诱惑或烦扰,即使“觚悬木杪”仍觉烦扰,需不断提高内心修养才能隔绝。②可以从经典中汲取智慧来提高内心修养,《易》是古代的经典,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将其置于床头,能够洗涤心灵,借此寻求宁静与超脱。【解析】【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来到飞泉和亭子边,感叹环境幽栖的程度不够深,表达了对世俗烦嚣的厌倦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诗人讽刺了浮夸好炫耀的人和社会的怪相,感叹难以找到像巢父、许由那样的高士,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一把扫帚却价值千金,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讽刺了社会的怪相和不公”错,“痴人”在这里指“天真而无争的人”,即隐士;“一帚享千金”意思是“自家的破扫帚,却视如千金之宝”并不是价值千金,而且这句诗表达的是对隐士生活的肯定。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觚悬木杪犹烦耳”中的“觚”,是古代酒器,这里代指世俗烦器之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把世俗烦嚣之事,悬挂在树梢上,还是觉得烦耳,在诗人看来,即使在幽静的环境中,世俗的烦嚣仍然会影响心境,这就需要提高内心的修养,才可以远离世俗的烦嚣。“易在床头且洗心”,则指出了提高内心的修养的具体办法,那就是把《易经》置于床头,通过随时研读《易经》这样的经典,来洗涤心灵,提升内在修养,因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先人思想、智慧的结晶,通过潜心研读《易经》这样的经典,能够汲取智慧、提高内心修养。(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尽忠与尽孝的时日对比,表明自己不应命的原因是愿先尽孝后尽忠。(2)陆游在《书愤》中用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在学习《红楼梦》“王熙凤出场”时,老师告诉同学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在古诗词中也有运用,比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暑期临近,“要去哪儿玩”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刚出考场的学子,还是带娃出行的父母,到考古公园中开放的考古工地上,穿上工作服、拿起洛阳铲,________地体验一番,无疑是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选择。大量考古遗址如今早已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从“成名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到“历久弥新”的三星堆,再到“后起之秀”海昏侯国遗址等,都是大家________的旅游景点。提起考古,多数人想到的,或许是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机关重重的冒险旅途,也或许是考古学家的细致入微和艰辛不易。近些年,在文学、影视作品的助力下,考古学汇集了丰富的人气。奇幻的想象、________的故事情节,让取材于考古的艺术创作热潮,大有赶超考古研究本身的趋势。然而,(甲),而是一项专业性强、又远离人烟的“冷板凳”工作。不少考古学者在面对公众时都要强调:“我们的工作不是‘盗墓笔记’。”那么,摘下面纱的考古会不会“脱粉”?毕竟,①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更加平淡和艰辛得多。②其实,③在深入了解考古工作后,④考古往往会对人们产生更纯粹的敬意,⑤从而产生更大的热情。原本是苦坐书斋、让人________的学术研究,如今却能走向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考古工地变身旅游胜地,展示了学术研究与公众互动的可能性。然而,面对席卷而来的考古旅游热,一些人提出了担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表示,各地涌现的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的考古遗址公园却存在着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的过度建设问题。不少业内专家学者呼吁,在推动考古旅游“热”的同时,(乙),守住文化的底线。“考古旅游还是应该将文化作为落脚点,展现遗址、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所研究员师永伟认为。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临其境如数家珍引人入胜望尘莫及B.感同身受如数家珍心驰神往望而生畏C.感同身受耳熟能详心驰神往望尘莫及D.身临其境耳熟能详引人入胜望而生畏19.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2.请根据材料内容,为考古旅游拟写一条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答案】18.D19.语句①,可修改为“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更加平淡和艰辛”或“考古工作比影视作品所呈现的平淡和艰辛得多”。语句④,可修改为“人们往往会对考古产生更纯粹的敬意。20.甲:考古研究不是艺术创作乙:还需要进行文化上的“冷”思考21.各地涌现的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却存在着过度建设问题,使得它们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22.考古旅游,是岁月的留声机,在古老的遗迹中,奏响文明的雄浑乐章!/考古似读史,寻踪若追源/千年古迹悄等待,考古游人欣赴约【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身临其境: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语境指亲身到考古公园中开放的考古工地上体验考古,应选用“身临其境”。第二空,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如数家珍:好像数点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非常熟悉。语境指对相关旅游景点很熟,应选用“耳熟能详”。第三空,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心驰神往:褒义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此处修饰“故事情节”,指其吸引人,应选用“引人入胜”。第四空,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望尘莫及(莫:不能;及:赶上)形容望着远去的人马行走时扬起的阵阵尘土,却不能追上他们,比喻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相差甚远,无法追上。语境指学术研究对大众来说很难接近,应选用“望而生畏”。故选D。【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①,“更加”和“得多”重复罗嗦,去掉一个。语句④,“考古往往会对人们产生”主客倒置,可修改为:人们往往会对考古产生更纯粹的敬意。【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甲:和前文“取材于考古的艺术创作热潮,大有赶超考古研究本身的趋势”为转折关系,和“而是一项专业性强、又远离人烟的‘冷板凳’工作”为对照句,可知此处承上启下,谈考古研究不是什么,从转折关系可看出应为“不是艺术创作”,应填:考古研究不是艺术创作。乙:后文有“守住文化的底线”,可知此处关涉“文化”的思考,对应前文“在推动考古旅游‘热’的同时”,可知此处要有“冷”,故应填:还需要进行文化上的“冷”思考。【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先提取句子主干:公园存在过度建设问题。再把定语部分单独成句。“各地涌现的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的考古遗址公园”改为主谓句“各地涌现的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此处修饰“问题”,可改为“它们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整合以上内容,去掉重复部分,按照一定逻辑排序,得出答案:各地涌现的考古遗址公园把遗址整体保护下来,却存在着过度建设问题,使得它们太像公园,丢失了其特有气质。【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本题要求为考古旅游拟写一条安全提示语,并使用修辞手法。由原文可知,考古旅游主体是游客,是游人在古代遗址中发掘古代文明遗迹,为过往岁月留住证据,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呈现发掘的状态,如“奏响文明的雄浑乐章”“贯通古今的宏伟诗篇”。可结合考古的内容,考古离不开历史,考古就如同放开史书,游人直面历史,追溯时光,感受万千气象,据此可运用对偶修辞拟写对联。注意字数限制。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心里为他人预留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可能代表着尊重、理解,也可能存在着偏见、误解。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表述的是人们内心为他人预留位置的现象,并指出这个位置所蕴含的情感具有两面性,可能是积极的,如尊重、理解,也可能是消极的,如偏见、误解。“为他人预留一个位置”,这里的“位置”不是实际的空间位置,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空间,代表着对他人的一种态度和情感。“尊重、理解”,这是积极的情感态度,意味着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包容他人的不同,认可他人的价值;“偏见、误解”,这是消极的情感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片面认识、错误判断,导致不公平的对待和矛盾的产生。根据材料,考生可以有以下几个立意角度:1.倡导为他人预留尊重和理解的位置。分析积极的预留位置如尊重、理解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论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如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通过列举历史上尊重他人而成就大业的人物事例,如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的尊重,或者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尊重理解带来积极影响的故事。2.反思偏见和误解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可以分析偏见和误解产生的原因,如缺乏沟通、固有观念等;可以阐述消极的预留位置会产生危害,比如偏见、误解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并以具体的事例说明偏见和误解如何破坏人际关系、阻碍社会发展。例如种族歧视、性别偏见等问题。3.探讨如何正确地为他人预留位置。拓展思维,思考如何减少或消除消极的预留位置,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从个人的自我修养、教育的引导、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消除偏见、增进理解的方法和途径,如加强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培养同理心等。也可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在与他人相处中,是如何处理内心为他人预留的位置,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在开头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现象引出“为他人预留位置”的话题,点明主题。接着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对比的结构,分别论述尊重理解他人和偏见误解他人的不同结果,再深入探讨如何正确为他人预留位置,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加以支撑。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为他人预留正确位置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解,消除偏见、误解。立意:1.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2.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3.为他人留点善意的空间。4.对一些尊重理解,少一些偏见误解。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对于一个小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认识)是如此,对于一个大的认识过程(例如对于一个社会或一个革命的认识)也是如此。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摘自毛泽东《实践论》)材料二:在承继和接续从王夫之到孙中山的知行观的同时,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出发,对中国哲学史上长期探讨的“知和行的关系”予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阐发,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对于“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他都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实践论》的开篇,毛泽东就明确地把实践规定为“社会实践”,进而指出社会实践包括了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特别是人正在从事的中国革命战争,因此,吃东西这类日常生活活动并不是《实践论》所讲的实践;而他所讲的认识,则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这就更新了从王夫之到孙中山对“知”和“行”的理解。基于这种对实践和认识的新理解,毛泽东反对离开社会实践来讲人的认识活动,也不赞成孙中山“分知分行”的主张,强调“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主张由无产阶级和把“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进而提出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发展理论。他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不仅肯定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特别是对于人获得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实践——认识——实践”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基本过程,从而唯物而辩证地阐明了“知和行的关系”。这些都表明,毛泽东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是对中国现代知行观的重大发展,而不是向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一种回复。通过“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以实践为基础对中国现代认识论作出了重要阐发,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本体论移至认识论,发展出一整套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革命理论、国家理论、文化理论、群众路线,创造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摘编自李维武《毛泽东“实践论”的创立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的开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密切,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依赖,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归属。B.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运动,是不论范围大小的,无论是一个事物或一件工作的小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或革命的大过程,皆是如此。C.《实践论》规定的实践是“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不包括吃东西这类日常生活活动。D.毛泽东主张由无产阶级和统一“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提出新的理论,这是基于对实践和认识的新理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违背了认识的历史性和辩证性,全部是错误的,对工作有害无益。B.虽然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革命理论重于革命行动,但是空有正确理论并不实行,也是没有意义的。C.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次循环后的认识,都比以前的更高一级。D.辩证唯物主义是毛泽东学习知识、分析问题、阐发见解的思想武器,也是他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3.下列关于“知行合一”的名言,不符合毛泽东《实践论》观点的一项是()A.“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D.“虽有学,而行为本焉。”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5.假如你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你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但在实验中却遇到了与预期不符的结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应如何对待这个情况。【答案】1.A2.C3.A4.①有验证作用。只有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②有修正、完善作用。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能纠正它们的不完全性。5.①应尊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对理论假设的实际检验,应尊重,不应因为个人对理论的偏好而忽视或否定不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②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重新审视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③以完善后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应将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从中获取新的认识,促进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推动对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不断前进。【解析】【导语】这两篇材料围绕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展开,深入探讨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材料一通过毛泽东的《实践论》阐述了认识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材料二则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对中国哲学知行观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并指出其对中国现代认识论的重大贡献。两篇材料共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和依赖,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和归属”错误,原文只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基础”“升华和归属”的判定与文无据。故选A。【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A.“全部是错误的,对工作有害无益”错误,原文有“各有片面的真理”,可见还是有正确的和有部分益处的,表述过于绝对。B.“革命理论重于革命行动”错误,原文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并没有比较二者孰轻孰重,选项于文无据。D.“也是他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错误,原文有“毛泽东以实践为基础对中国现代认识论作出了重要阐发”,毛泽东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是“实践”。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的是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发展。A.虽然也提到了知与行的相互促进关系,但更侧重于两者的相互影响,没有突出实践对于认识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B.强调了实践对于获得真知的重要性。C.指出只知不行等于不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D.“而行为本焉”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结合“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可知,实践有验证作用。只有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②结合“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可知,实践有修正、完善作用。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能纠正它们的不完全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文中有“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应尊重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对理论假设的实际检验,应尊重,不应因为个人对理论的偏好而忽视或否定不符合预期的实验数据。②文中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后要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重新审视实验的各个环节,寻找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③文中有“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据此可知,以完善后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开展实验。应将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从中获取新的认识,促进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指导继续进行实验,推动对新型能源开发的研究不断前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于木匠侯发山于木匠,顾名思义,是个木匠,邻村的,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在过去那个年月,木匠有干不完的活儿——除了平常家用的桌椅板凳,嫁闺女娶媳妇要打新家具,人老了要做寿木,这些都离不开木匠。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成为乡下的一道风景。大家当面尊称他“于师傅”,背后称呼他“榆师傅”。为何?其中的原因是我成为他的徒弟后才知道的。我的个子矮,中学毕业后,还没锄把高,爹让我跟于木匠学本事,说木匠干的虽然是粗活儿,但好赖有个手艺,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累,雇主家请去干活儿时还高接远送的。我答应了,于木匠却不答应,爹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于木匠才松口。当学徒的第一天,师父就问我:“你想学油漆还是学木工?”师父会做家具,也会给家具上漆,即油漆匠的活儿也会干,是个全把式。我说:“都学。”爹给我说过,武艺多了不压身,多一样手艺多一条活路。“别蹬鼻子上脸,给你点儿颜色,就想开染坊啊?”师父冷着脸。我不知道师父的意思,傻乎乎地瞅着他。师父说:“只能学一样。”我想了想,觉得油漆匠的活路简单——不就是拿起刷子涂抹吗?跟小时候用泥糊墙壁差不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便说:“学木工。”师父看着我,没再说话,算是应允了。木工的活儿看似粗活儿,实际是个细活儿,不比其他活计轻松。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对着雇主给的木料看一眼便已心中有数,即刻就能动手,而且他画线时不用墨斗不用尺,线却画得笔直。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让我打下手。有时候,我手脚迟一点儿,他就会用身边的工具惩罚我——或用尺子打我,或用铅笔戳我。我不敢有任何反抗的行为——自己还小,真打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有时我觉得一天也干不下去,真想撂挑子,但想到爹低三下四地求他的样子,我忍了,拿着“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的古话来安慰自己。那天晚上,给一户人家做完活儿后,天已经黑得瞅不到人影了。主人再三挽留,让我们住下。师父拒绝了,说:“三四里路,抬脚就到家了。”走出大门没多远,师父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说好的,管吃不管住,不能给人落下话柄。”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可能看我个子小好欺负,它不声不响地扑向我,朝着我的小腿肚咬了过来。我又怕又疼,“哇”地一声哭了。师父听到动静赶紧回过头来,挥舞着手中的铁斧,连叫带吼才将野狗吓跑了。然后,他背上我,一路小跑来到镇卫生院。谁知道,镇里没有狂犬疫苗,他就拦了辆顺路的货车,把我送到县防疫站打了疫苗,回来时已经是凌晨两点。后来,我爹给师父送医药费,师父不耐烦地说:“六个指头挠痒——多一道子。跟着我出的事,咋能让你出钱?”我学徒三年将要期满的时候,本村的张全请师父做一张梳妆台。师父照例去看主人家备的料。张全说:“要是有剩余的料头,可以做个小板凳或小桌子。”“料头”指的是做完家具后剩余的边角料。“你方圆左近打听一下,老于打家具,哪有多余的料头?”师父的脸色阴沉着,一瞅就是不高兴。张全知道自己捅到了马蜂窝,赔着笑脸解释:“于师傅,我不是那个意思,真不是那个意思。”师父不再理睬他,开始选木料。果然,梳妆台做好后,没有剩余一块板一根横撑,地上只有白花花的锯末和刨花。师父说过,高明的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用边角料做小家具是同行在讨好主人,在遮自己的丑。梳妆台做好后,张全拿出事先预备好的油漆,让师父给刷上颜色。师父拒绝了,说:“我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您不是会这个吗?”张全说。在他看来,这是放羊拾柴火——顺手捎带的事。“会也不干!”师父的话硬邦邦的,落在地上能砸个坑。“加钱也不干。”师父一边收拾工具一边说。张全没辙,只得讪讪地说:“好,好,我再找油漆匠。”看他的表情,好似还有“离了王屠户也不吃连毛猪”的意思。师父真是不开窍,怪不得人们都叫他“榆师傅”。难道他的脑袋真是榆木疙瘩?还是怕我学了他的本事?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问他:“师父,有钱怎么不赚呢?”师父叹口气,说:“巩县有个康百万庄园,镇园之宝是‘留余匾’。匾上讲,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遇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啰唆这么多,到底说的啥呢?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师父如此可亲,如此可爱,真想跟着他再学三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木匠虽然做的是粗活儿,但是风吹不着,雨打不到,也说不上有多么累,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于木匠是位油漆和木工的全把式,但他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可是爹想让“我”两样都学习。C.于木匠严厉的教授方式让“我”一天也干不下去,但“我”还是忍了下来,因为“我”不想辜负爹的一片苦心。D.文本通过张全想用料头做小家具和让于木匠给家具上漆两个情节,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多次使用俗语、歇后语,如“徒弟徒弟,三年奴隶”等,通俗又生动。B.于木匠连夜带“我”打疫苗,与他授艺的严厉形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C.文本用大段文字,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D.文本以“我”向于木匠学艺线索逐层展开,结构清晰完整,情节集中紧凑。8.于师傅为什么被称作“榆师傅”?9.侯发山小说一个鲜明特点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保持平民的本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C8.①“榆”与“于”谐音,也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于师傅性格特点与榆木有相似性。他只肯教我一样手艺、不夜宿在主人家里、拒绝漆梳妆台等思想行为,像榆木疙瘩一样固执。9.①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以“我”这个学徒工的视角,刻画“于木匠”等平凡百姓的形象。②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文中于木匠走村串户揽活、教徒弟学木工等情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③发现并赞美平凡百姓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解析】【导语】这篇小说讲述了“我”跟随邻村的于木匠学艺的经历。于木匠手艺高超,做事严谨,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为人正直善良。尽管“我”在学艺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难,但于木匠的言传身教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通过一系列事件,小说展现了于木匠的高尚品德和传统手艺人的风范。【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所以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错,曲解文意,根据“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于木匠有了这手艺,日子过得从容散淡”,可知是因为于木匠有手艺才“日子过得从容散淡”,而不是所有的“木匠的生活都过得比较从容散淡”。B.“认为带徒授艺要有所保留,不能倾囊相授”错,结合后文“就是说凡事留有余地,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可知于木匠认为只能学一样,是因为要“给别人留口饭吃,不能做尽做绝了”。D.“批评了个别木匠技艺不精、做事太绝的现象”错,这两个情节主要是衬托于木匠“从来不多费木料”,突出其手艺高超,以及其“凡事留有余地”的品德。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来凸显于木匠学问渊博”错,借于木匠之口介绍“留余匾”,主要是凸显于木匠做事“留有余地”的品德。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①字面上看,使用了双关手法,称于师傅为“榆师傅”,“榆”和“于”同音,一语双关,“于”是姓,“榆”是树木,“师傅”的职业是木匠,称其为“榆师傅”符合木匠的职业特点。②人物形象上看,尤其是收“我”为徒时坚持让我“只能学一样”,坚决拒绝“主人再三挽留”,不肯在主人家里住宿,张全让师父给刷上颜色时,予以拒绝,说自己“只做家具,不干这活儿”等内容,突出了他的固执,不知道“变通”,仿佛“榆木疙瘩”一样,所以称其为“榆师傅”。【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先分别分析“平民立场”和“平民本色”,再综合分析。①“平民立场”:本文以平民视角,刻画平民形象,本文从“我”这个学徒工视角,较为集中、深刻地刻画了“于木匠”这一典型形象,“于木匠”虽然技艺高超,“方圆十几里就数他的手艺高”“日子过得从容散淡”。但本质上,不论是“我”还是“于木匠”,其身份都是平凡百姓。②“平民本色”:关注平民生活,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文中“不分农忙和农闲,背着刨子大锛之类的工具走村串户”“师父做家具不画图纸,图纸都在脑子里装着”“他忙活的时候,哑巴似的极少说话”“走到半路上,忽然,路旁蹿出一只野狗”等内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平民百姓真实的生活场景。③综合而言,小说通过“我”跟随于木匠学艺的经历,展现了乡村木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并通过“我”对他的逐渐理解和尊敬,传达了对平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平凡百姓身上体现出的朴素善良的人性之美的赞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董晋与窦参同列,时政事决在窦参,晋但奉诏唯诺而已。既而窦参骄盈犯上,德宗渐恶之。参讽晋,奏给事中窦申为吏部侍郎。上正色曰:“岂不是窦参遣卿奏也?”晋不敢隐讳。上因问参过失,晋具奏之。旬日,参贬官。晋忧惧,累上表辞官,罢相,受兵部尚书,寻除东都留守。会汴州节度使李万荣疾甚,其子乃为乱。以晋为汴州节度使。时晋既受命,唯将判官傔从十数人,都不召集兵马。既至郑,宣武将吏都无至者。晋将吏及郑州官吏皆惧,共劝晋云:“都虞候邓惟恭合来迎候。乘万荣疾甚,遂总领军事,今相公到此,尚不使人迎候,其情状岂可料耶?恐须且回避,以候事势。”晋曰:“某奉诏为汴州节度使,准敕赴任,何可妄为逞留。”人皆忧其不测,晋独恬然。来至汴州数十里,邓惟恭方来迎候,晋睥其不下马。既入仍委惟恭以军众惟恭探晋何如事体而未测浅深。初,万荣为节度使,委兵于惟恭。惟恭自以当便代居其位,故不遣候吏,以疑惧晋心,冀其不敢进。不虞晋之速至,晋以近,方迎,然心常怏怏。(节选自《谭宾录》)材料二:始,惟恭谋代万荣,故不遣吏以疑晋,令不敢入。及晋至,则鞅鞅不能平。汴士素骄怙乱,惟恭尝令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惟恭乃结大将相里重晏等谋乱,晋觉之,杀其党,械送惟恭京师。帝恐晋儒软,诏拜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司马,以佐晋。初,长源欲峻法绳骄兵,为晋所持,不克行。晋谦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长源持法峭刻,数欲更张旧事,晋初许之,已而悉罢不用。以财赋委孟叔度,叔度为人佻侻,军中恶之。晋在军凡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晋卒,长源总留后事,大言曰:“将士久慢,吾且以法治之!”众始惧。军中请出帑帛为晋制服,不许。固请,止给其直。叔度希望偿直以盐,乃高盐直,贱帛估,举军大怒。或劝长源曰:“故事,有大变则厚赐于军,军乃安。”长源曰:“异时河北贼以钱买戍卒,取旌节,吾不忍为。”众怒益甚。长源性刚不适变,又不为备。才八日,军乱,杀长源及叔度等,放兵大掠。死之日,有诏拜节度使,远近嗟怅,赠尚书左仆射。(节选自《新唐书·列传》)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既入①仍委惟恭②以军众③惟恭④探晋⑤何如⑥事体⑦而未测浅深。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应当,与《齐桓晋文之事》“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的“合”意思不同。B.方,方才,与《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的“方”意思相同。C.械,用刑具,名词作状语,与《阿房宫赋》“辇来于秦”的“辇”用法相同。D.故事,先例,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故事”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德宗时,窦参大权在握,后来变得傲慢自满并冒犯皇上;皇上逐渐厌恶他,在通过董晋了解了他的过失后,不久就贬了他的官职。B.李万荣任汴州节度使时将兵权交给邓惟恭,他病重后,邓惟恭认为自己应继任节度使,所以在朝廷命董晋来接任时故意不派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历中自我评价15篇
- 法宣工作总结3篇
- 2025年CRO服务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健康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ITO靶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专项计划自荐信汇编七篇
- 安全演讲稿范文七篇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经典13篇
- 二年级老师教学计划五篇参考
- 初中生自我介绍范文集合六篇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应用数理统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农业大学
- 文艺复兴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创新转化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级调研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年产十万吨苯乙烯工艺设计
- 储罐受限空间作业方案DOC
-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
- 课程设计---年产5.6万吨乙醇精馏塔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