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能够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因落后而挨打的泱泱大国在面临现代化的西方时,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一开始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一方面,保守人士紧抱传统文化糟粕甚至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不放,即使洞察到工业化是西方文明的强盛之道,依旧死守“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的态度;另一方面,那些“全盘西化”的激进派,又走到了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的另一端,坚信“根本不净,百事皆非”。其实,不仅在中国知识界,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界,将传统与现代置于不可调和的两端也还是一种流行的叙事模式。比如,在整个冷战时代,为了与彼时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文明竞争,在马克思主义之外为欠发达国家确立一条以美国为标准的发展之路,在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上建立起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成了美国学者雷迅马所说的“非宣言”,在这一理论构架下,传统必被视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时必须抛弃的重负。尽管在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上述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及为追求现代化执意抛弃传统的主张不时浮现,但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挑战之中,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面对这份丰厚的遗产,也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费孝通穷其一生也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因为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当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非决然对立的,不是说传统就是现代,或者说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保留所有传统。正如指出的那样,“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面对优劣同在、良莠共存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所以,费孝通在提倡形成“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时,也强调这一主张“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历史证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途,就是提出的“两个结合”中的第二条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百余年间,这场“结合”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追求、人生信仰、治理理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契洽性,越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这场结合就越加水乳交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现代化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屹立不倒,成为一种新质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摘编自周晓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材料二:记者:你说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扬弃”问题。在你看来,这些典籍里的“精华”到底有哪些?陈江: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易经》《尚书》等典籍里都有表述。中国人做事情都讲究与时节合拍,讲究天人合一,这种观点很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其二,就是对人的重视。中国人有“民本思想”,讲“民贵君轻”。当然,这与现在讲的民主还是有本质区别,古人讲“民本”主要是从满足人民需求以维护政权的角度去谈的。要继承“精华”,还涉及一个转化性解释的问题,就是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术界一齐去努力。记者:你的学生和你接触到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传统典籍的态度是什么?陈江:我的学生都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但我也会对他们说,对里面的思想观点未必一定要接受,还是要辩证地去学习。至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青年学生,他们现在接触传统典籍的确比较少了。有的人会觉得这些传统典籍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其实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我都觉得可以理解。主要还是应该要教育界来进行反思:到底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传统文化?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江:现在有一股“汉服热”,青年人以为穿着汉服就是传统文化了,这简直是闹着玩。这种拙劣的仿古,显示一些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现在还有一种“女德班”,那我更是反对的。古代的孝道是讲究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和今天我们倡导的对父母的爱完全是两回事。甚至现在还有人对青年人灌输所谓“孝道”,那就是害人。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问题。我还是觉得,要对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做到两点。一是要有“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今天的青年人。二是要讲究普及的方式。《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摘编自陈江访谈录《普及传统文化要讲究“扬弃”和形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会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B.在整个冷战时代,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即所谓的“非宣言”。C.要继承典籍里的“精华”,就要进行转化性解释,要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D.当代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对此教育界要进行反思,思考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不时浮现,但已有许多人意识到,要总结并承继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主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B.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我们要努力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C.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对于“汉服热”,陈江非常严肃地指出其中的问题,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强调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去伪存真。3.下列选项中,填入材料二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你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穿汉服这一现象的B.今天的青年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C.你认为在青年中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哪些问题D.你觉得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哪里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横线处的论证效果。5.“国潮”如今在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妆、潮玩、汉服、文旅等国潮消费热度都在不断攀升,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我们该如何引导“国潮”健康发展。【答案】1.B2.A3.D4.①画横线处运用举例论证,具体列举了毛泽东、、费孝通例子,有力论证了“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这一观点。②画横线处引用了毛泽东、的具体语句,进一步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的道理,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①“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挖掘其背后的内涵、文化理念的表达等,②“国潮”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随,要加以甄别,用“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国潮”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质文明。【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华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扬弃与继承问题。材料通过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揭示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挑战及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毛泽东和的观点,主张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以创造性转化指导现代化。材料二则通过访谈形式,探讨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的状况及扬弃必要性,强调教育界须反思普及方式。整体上,文章结构清晰,通过历史、理论分析和现实问题建议,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应用提供了深刻见解。【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了……”错,原文“在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上建立起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成了美国学者雷迅马所说的‘非宣言’”,可见不是“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以此为主”于文无据,文中讲的“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应是“必备资源”。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陈江的话包含两层意思,先指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阐述了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因此排除A、B两项;如果选C项,既与上文“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传统文化”不衔接,又让后面的内容显得答非所问,因此D项最恰当。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效果的能力。①首先判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从“如”以及提到的人物“毛泽东”“”“费孝通”可知,画横线处运用举例论证,具体列举了毛泽东、、费孝通的例子,论证的观点是“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所举例子都是名人,使得论据典型,因而说服力强。②举例中还引用了毛泽东、的具体语句,如毛泽东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的道理,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材料二陈江对于这类所谓的“国潮”的态度是“青年人以为穿着汉服就是传统文化了,这简直是闹着玩”,认为这是“拙劣的仿古”,“显示一些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这就说明“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挖掘其背后的内涵、文化理念的表达等,②题干中提到“国潮消费热度都在不断攀升”,“国潮”似乎成了一种新时尚,大家都跟风追求,一拥而上,而材料一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明确指出了应该“扬弃”,“面对优劣同在、良莠共存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材料二中陈江也提到“要有‘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可见“国潮”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随,要加以甄别,用“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材料一提到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现代化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屹立不倒,成为一种新质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可见“国潮”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质文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人生的晚秋肖复兴频繁地从医院里出来,我真的感到老了。准确地说,是频繁地从医院住院处的手术室里出来,明显地感到老了,不仅我自己,我们一代人都已经无可奈何地老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到了青春还债期?好几个老友频繁地被推进手术室,我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焦急地等待,经过漫长难熬的时间后,看到朋友从手术室里被推了出来,失血的脸惨白又有些变形的样子,让我不忍目睹。脑子里幻化的还是年轻时朋友生龙活虎的样子,即使是在田间或工地繁重的劳作后累得直不起腰,脸上淌的依然是青春的汗珠。①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便到了日落时分,实践是帮助岁月催人变老的催化剂和定影液,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变老是一种什么样子。一位朋友做的是腰椎手术,腰椎的第二、三、四节都出现了问题,要在这三节腰椎之间打上六根钛合金的钉子,重新支撑起腰来。一位朋友做的是喉癌的手术,手术后发现食道出了问题,“二进宫”,再做食道手术。一个从后背开了刀,一个从前胸开了刀。都是从早上8点多被推进手术室,又都是到下午1点多才被推出来,昏迷之中,麻药还没有消退,身后拉长的是岁月缥缈而悠悠的影子。想起青春时节,这两个人,一个在场院干活,麦收和豆收龙口夺粮的紧张时候,200多斤装满麦子或大豆的麻袋,要一个人扛起来,上颤颤悠悠的三级跳板入囤,一天不知要扛多少麻袋,不知道腰伤是不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在日后发芽,到如今开出恶之花。另一个在工地上干活,天寒地冻,荒无人烟,方圆百里,遥远而偏僻的地方。唯一打发时光的消遣,就是收工之后喝酒,一醉方休。他从来没喝过酒,老师傅咕咚咚给他倒了满满一搪瓷缸白酒,对他说你把这缸子酒喝进肚,就学会了。他咬牙一仰脖喝进去,从此酒伴随他整个青春期。不知道他的喉和食道包括胃,是不是这样喝坏了。过去在北大荒,当地老乡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傻小子,凭着青春那点吃凉不管酸的火气,自以为是在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就能够解放全世界和全人类。膨胀的心,激活虚无的激情,让力不胜任的腰支撑起来,扛起那样沉重的麻袋;让年轻没见过世面的喉咙、食道和胃被撑起来,灌输进那样苦涩的味道。②不是埋下的种子不发芽,不是吼出的声音没有回声,不是飘来的云彩不下雨,是时候没有到。那时候在北大荒场院里拉起暮布放映的露天电影《小兵张嘎》,里面有句台词: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清单要到现在才会一并拉出,我们已经彻底地老了。是的,现在到了拉清单的时候了,这是我们的青春还债期到了。连本带息,一并清算。对于一代已经走进尾声的知青,这是残酷的现实。青春时期,我们付出的是精神的代价;老了,我们要承受的是身体的报应。也许,每一代到老的时候都喜欢怀旧,但这一代人尤其喜欢怀旧。在怀旧的心理作用下,青春往往容易被诗化、美化和戏剧化。如今痛彻骨髓的还债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一些当年我们的青春期。无论这一代人性格顽强的塑造和精神执着的抵达,是多么地值得我们自己骄傲和留恋,但是,我们真的已经老了,心情留恋着青春,身体却在报复着岁月,也在提醒着我们,珍重自己的同时,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很容易为我们逝去的青春和今天蒙上一层雾帐,从而加重并延长我们的青春还债期。(有删改)文本二: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铁凝我读到一则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年和一个老人清晨在公园跑步。青年矫健活泼,老人瘦弱迟缓。本来跑在老人后面的青年,很快就冲到了老人的前边。他优越感十足地回头叹道:“咳,你们这些老人啊,到底是跑不快了啊。”老人并不生气,边跑边对超过他的青年说:“年轻人,你的前边是什么呀?”青年说:“是路啊。”老人又问:“路的前边呢?”青年说:“还有一座桥。”老人说:“桥的前边呢?”青年说:“是一片树林。”老人问:“树林的前边呢?”青年说:“也许是山吧。”老人问:“山的前边呢?”青年说:“我看不见,恐怕就是生命的尽头了吧?”老人说:“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我心里一惊,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我走进江南山中的一片竹海,请山民教我认新竹老竹。要知道,世间植物唯有竹子长得最快。据说,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将书包挂在一棵竹子上,坐在竹林里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够不着书包了。真是俏皮!我仿佛看见一棵挎着书包的新竹正蹿入云霄去天堂上学。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世故的快时代。当我想到那个跑步的故事,却也不打算贵怪那位心怀优越感的青年。如果青春是用来挥霍的,他的确拥有快跑的资本。连快跑都不敢的青年,岂不是枉费了青春?于是我的眼前不断闪现出那棵挎着书包的翠绿新竹。它的速度令我恐惧,可它挎着书包的样子又让我开怀大笑:③挎着书包的竹子毕竟不那么老谋深算,它是去上学吧,是去做人生的学徒吧。“上学”的竹子让我感到艺术的艰辛和生命的局促。我写作,与其说是为了要告诉读者什么,不如说是在向文学讨生命。艺术和写作恰可以盈满我们的精神,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假如人生似一棵绿竹,以我这并不年轻的生命,仍愿做背着书包的那一棵,急切努力,去做人生的学徒。(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与几个好友频繁进出医院,感觉自己这一代人已经老了,并想起朋友年轻时劳累后依然充满活力,感叹年老的无奈。B.作者写一位朋友做腰椎手术,用数字直观呈现病情的严重;写另一位朋友做了两次手术表现人生的晚年状态。C.作者回想两位朋友的青春状态:有腰椎病的朋友年轻时力气、耐力过人,另一位朋友在天寒地冻的环境干活并学会了喝酒。D.作者写北大荒当地老乡用流传的一句谚语讥讽当年在北大荒吃苦耐劳的青年人,“我们这群青年也给自己晚年落下病根”。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画横线句子①,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岁月飞速流逝的惊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岁月催人变老是不可阻挡的力量。B.文本一中间部分插入两位朋友做手术的事,今天年老做手术的痛苦与当年青春时期对身体的挥霍的快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主题。C.文本一画横线句子②,运用排比手法,说明世界上很多东西有其因必有其果,只是时间有长有短;青春时期挥霍的东西终归是要还的。D.文本二画横线句子③,运用拟人手法,语言幽默诙谐,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同时也照应了上文“新竹正蹿入云霄去天堂上学”。8.文本二写跑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文本一最后一段说“珍重自己的同时,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D7.D8.①内容上,通过青年与老人有关快跑和慢跑的对话,说明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努力充盈自己的生命。②结构上,写跑步的故事引出对人生的快与慢的思考,引出下文。9.①真正珍惜重视自己,就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青春时期,身体健壮,体力充沛,很容易任意挥霍和透支,到了晚年便加倍偿还,这不是正视自己青春的行为。②人生经历凝结于自己的成长道路,我们回头看时,很容易美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认识到位,没有发现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解析】【导语】文本一借作者和朋友的老去,引出对青春的反思及身体付出的代价,反思青春欠下的债务,强调珍惜与正视历史。文本二通过跑步和竹子的象征意义,引导人们在快时代中思考生命节奏,倡导放慢脚步,精神充实。两个文本结合展现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及呼吁人们珍视健康和生命。【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讥讽当年在北大荒吃苦耐劳的青年人“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过去在北大荒,当地老乡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傻小子,凭着青春那点吃凉不管酸的火气……”,可知当时的青年人就是这种心思,这种行为,引用这句话,是感慨青春时期的年轻人凭借青春的活力不懂得珍惜身体,为日后的病痛埋下隐患。并无讥讽之意。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错误,文本二画横线句子写“挎着书包的竹子毕竟不那么老谋深算,它是去上学吧,是去做人生的学徒吧”可知,本句写挎着书包的竹子去做“人生的学徒”,形象解释上句让人开怀大笑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理解之情,显然这句不是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内容上,通过青年与老人有关快跑和慢跑的对话,引出老人“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的疑问,进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既说明生命是有限的,更倡导我们要努力充盈自己的生命。②结构上,写跑步的故事引出对人生的快与慢的思考,结合下文“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世故的快时代。当我想到那个跑步的故事”可知,为后文阐述在快时代中人们应放慢生命脚步的观点做了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①真正珍惜重视自己,就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我们这代人”青春时期,身体健壮,体力充沛,很容易任意挥霍和透支;而如今步入人生的晚秋,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频繁进出医院,承受着身体的病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珍重自己。同时,反思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明白像这种到了晚年便加倍偿还的透支,不是正视自己青春的行为。②“这一代人尤其喜欢怀旧。在怀旧的心理作用下,青春往往容易被诗化、美化和戏剧化。如今痛彻骨髓的还债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一些当年我们的青春期”可知,人生经历凝结于自己的成长道路,我们回头看时,很容易美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认识到位,没有发现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很危险的。如今到了老年,要正视这段青春历史,认识到青春时期的行为对现在身体状况的影响,既不盲目美化青春,也不逃避曾经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在怀旧的同时,保持清醒的认识,更好地面对当下和未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材料二:贞观五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①,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令在上震怒,臣下无以自安。内外知其不可,而莫能论诤。给事中魏征正色而奏之曰:“权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谮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骋其奸计,附下罔上,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诬房玄龄,斥退张亮,无所肃厉②,徒损圣明。道路之人,皆兴谤议。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群臣。若信狎回邪,犹不可以小谋大,群臣素无矫伪,空使臣下离心。以玄龄、亮之徒,犹不可得伸其枉直,其余疏贱,孰能免其欺罔?伏愿陛下留意再思。自驱使二人以来,有一弘益,臣即甘心斧钺,受不忠之罪。陛下纵未能举善以崇德,岂可进奸而自损乎?”太宗欣然纳之,赐征绢五百匹。其万纪又奸状渐露,仁发亦解黜,万纪贬连州司马③。朝廷咸相庆贺焉。(选自《贞观政要·直谏》,有删改)〖备注〗①谮毁:进谗言,说别人的坏话。②肃厉:整肃激励。③司马:官名。唐代各州的佐官有司马,后成为空名,用以安置朝廷贬斥的官吏。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无贤则A不闻B极言C不闻极D言E则奸人F比周G百邪H悉起。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指安全、平安,与《礼记·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义不同。B.奔,指奔跑,与《将进酒》中“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意义相同。C.数,指屡次、多次,与《五石之瓠》中“不过数金”的“数”意义不同。D.焉,语气词,与《墨子·兼爱》中“焉能治之”的“焉”意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子进言激烈,君主就要震怒,臣子就会危险,这样犯危而没有好处可得的事情,不贤能的人是不会去做的。B.齐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鲍叔主动起身祝酒,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齐桓公感谢鲍叔的直言。C.权万纪、李仁发作为御史官被皇上召见时常常任意告发诋毁,使皇上对其他臣子的所作所为震怒,臣子们惶恐不安。D.魏征向皇上直言权万纪、李仁发是小人,二人把诋毁、攻击、告发作为直言,诬陷房玄龄,斥退张亮,蒙蔽皇上,损害皇上的圣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2)若信狎回邪,犹不可以小谋大,群臣素无矫伪,空使臣下离心。14.为什么齐桓公能成就霸业、唐太宗可以成就贞观之治?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B12.B13.(1)不懂得这个原因,即使目前生存着也必定要灭亡,即使目前安定了也必定遭遇危险。(2)如果听信谗佞奸邪的人,仍然不可以用小人来谋划大事。群臣向来没有虚假伪装,(这样)只会让臣下离心。14.齐桓公能成就霸业是因为他能够听到鲍叔牙等贤臣的极言,唐太宗能成就贞观之治是因为他能够用魏征等贤臣进谏。【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选材于《吕氏春秋》和《贞观政要》,通过对齐桓公和唐太宗两位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细节描写,强调了直言进谏的重要性。齐桓公因能接受鲍叔牙等人的逆耳忠言,最终成就霸业;而唐太宗因接受魏征的直谏,从而成功塑造了开明治政的“贞观之治”。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贤明君主的宽容和理性,以及直言谏臣的重要性,给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没有贤人就听不到尽情之言,听不到尽情之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恶行就会一起产生“无贤”为因,“不闻极言”为果,句意完整,句子独立,故在C处断开。“不闻”是谓语,“极言”是宾语,故在E处断开。“奸人”是主语,“比周”是谓语,“百邪”是后面句子的主语,故在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意义不同,安全、平安/性情安和。句意:君主能够平安。/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B.错误,意义不同,逃亡/奔向。句意: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波涛翻滚奔向东海,再也没有回来。C.正确,意义不同,屡次、多次/几,表示数量少。句意:多次被皇帝召见。/所得不过几两金子。D.正确,意义不同,语气词/于是。句意:朝廷群臣都互相庆贺。/于是能治理它。故选B。【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鲍叔主动起身祝酒”错误,原文是“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可见是齐桓公让鲍叔起身祝酒,而非主动起身祝酒。故选B。【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原因;“虽”,即使;“危”,遭遇危险。(2)“狎”“邪”:谗佞奸邪的人;“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人、大事;“素”,向来;“矫伪”,虚假伪装。【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鲍叔牙敢于进极言,提醒齐桓公不忘过去的艰难经历,让齐桓公保持清醒和谦逊。齐桓公能够虚心接受鲍叔牙的极言,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因为鲍叔牙的直言而发怒,展现出贤明君主的胸怀和格局。这种品质使得他能够聚集众多贤才,从而在诸侯中脱颖而出,成就霸业。唐太宗有魏征这样的贤臣敢于直言进谏。魏征指出权万纪、李仁发的小人行径,以及他们对国家和朝廷的危害,同时也提醒唐太宗不要亲信奸邪之人,以免损害圣明。唐太宗能够欣然接受魏征的进谏,表现出他对忠言的重视,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参考译文:材料一:话说到头了就发怒,发怒了说话的人就危险了。不是贤明的人谁肯去冒这危险?如果是不贤明的人,就要凭着这来求取好处;求取好处的人,冒这危险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不贤明的君主身边没有贤人。没有贤人就听不到尽情之言,听不到尽情之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恶行就会一起产生。这样国家就无法生存了。凡是国家能够生存,君主能够安宁,肯定是有原因的。不懂得这个原因,即使目前生存着也必定要灭亡,即使目前安定了也必定遭遇危险。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兴时,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牙捧着酒杯敬酒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宁威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桓公离开座位拜了两拜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有幸没有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桓公是可以尽情进言的了。能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材料二:贞观五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都因为告密、诬陷毁谤,多次被皇帝召见,他们任意弹劾他人,肆意欺骗,使得皇上非常愤怒,大臣们也无法安心。朝廷内外都知道他们这样做不对,但没有人敢出来议论争辩。给事中魏征神色严肃地向太宗上奏说:“权万纪、李仁发都是小人,不识大体,把诋毁别人当作正确的事,把告发他人当作正直的行为。他们所弹劾的人,都没有罪过。陛下掩盖他们的短处,接纳他们的所有言行,于是他们就施展奸计,附和下面欺骗上面,行为多有不礼貌之处,以此来获取刚强正直的名声。他们诬陷房玄龄,斥退张亮,没有起到整肃激励的作用,只是损害了陛下的圣明。路上的行人,都议论纷纷表示不满。我揣测陛下的心意,一定不会认为他们有深远的谋略,可以委以国家栋梁的重任。陛下大概是因为他们无所顾忌,想用他们来警醒激励群臣。如果陛下亲信宠信奸邪之人,仍然不可以用小人来谋划大事。群臣向来没有虚假伪装,这样只会让臣下离心离德。像房玄龄、张亮这样的人,尚且不能申冤辩白,其余那些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谁能避免被他们欺骗蒙蔽呢?希望陛下深思熟虑。自从任用这两个人以来,如果有一点好处,我甘愿接受斧钺之刑,承担不忠的罪名。陛下即使不能推举善人来崇尚美德,又怎么可以进用奸邪之人而自我损害呢?”太宗高兴地采纳了魏征的意见,赏赐魏征五百匹绢。后来权万纪的奸邪行为逐渐暴露,李仁发也被罢官免职,权万纪被贬为连州司马。朝廷上下都互相庆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备注〗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备注〗周朴,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晚唐诗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望”字总领了后面的五句,“消魂”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哀愁。B.次句运用以动衬静写法,写泾水盘旋弯曲,环绕着村庄静静地流淌。C.颔联描绘了大片良田无人耕种变成了牧场的景象,紧扣了首联的“荒郊”二字。D.颈联寓情于景,积雪茫茫,山岭苍茫,夕阳西坠,云烟弥漫,绿树昏暗。16.结尾句“思”字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当年繁华昌盛的秦国之地如今却满目凄凉,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②诗人来到秦原,看到的却是“春草尽、原田破、苍山晚、绿树昏”,还有“古碑、积雪、残阳、黄沙”,对大唐王朝国势日颓充满了忧思。【解析】【导语】这首诗通过描写秦国故地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首句以“消魂”二字写出内心的悲哀,颔联展现了牧场取代良田的凄凉,颈联通过苍山、残阳等意象渲染出历史的沧桑感。尾联“思”字不仅表达对秦国故地的思念,更蕴含对往昔辉煌与今昔对比的深刻思索。全诗情景交融,寓意深邃。【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运用以动衬静的写法”错,“泾水萦纡傍远村”描写泾水绕村流淌,只是动态景色,作者的目的并不在表现环境之“静”,因而不属于“以动衬静”。故选B。【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来到秦国故地,看到的满目荒凉的景色: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想到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当下的荒凉冷落与当年秦朝的兴盛对比强烈,诗人不由生发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思考;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泾水萦纡,傍村而流;春草被牛马啃食殆尽,田野上少人耕种,只有当年残破的古碑还在;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当年的秦国如此强盛,如今还只剩残碑,如今江河日下的唐王朝又能支撑到几时?诗人对大唐王朝国势日颓充满了忧思。(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借助“白云”“青枫浦”意象,写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将进酒》中,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杭州丝绸、绍兴黄酒、安吉白茶……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浙江特产,拥有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属性与历史底蕴,构成极具辨识度与竞争力的地域产品特色和产业优势。有观点认为,与高产值的现代制造业相比,历史经典产业的体量不大,没必要“小题大做”。但事实上,对于这样的产业并不能单纯以规模衡量价值,而要放在文化传承、非遗保护、育才富民等视野下观察。不过,壮大历史经典产业亟待创新手段,解决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一方面,①。无论是手艺传承,还是产品创新,当前都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挑战。要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匠培养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传统手艺,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②。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产品因款式缺少新意、功能设计不足引起竞争力下降,因此要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此外,还要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感染力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文创产品。如此,方能守住“老味道”。18.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8.示例一:守住“老味道”,要有新招数示例二:用创新手段壮大历史经典产业19.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产品因款式缺少新意、功能设计不足导致竞争力下降,因此要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发展。20.①要注重人才培养②应持续提高老字号品牌竞争力【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材料第一段列举浙江特产,评价其特色和优势;第二段展示某些错误观点,指出这些体量不大的产业有重要价值,并提出问题:壮大历史经典产业亟待创新手段,解决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这是新闻的主要内容,可提炼出关键词“历史经典产业”“创新手段”。第三段指出具体的做法,即如何创新。据此可拟写标题:用创新手段壮大历史经典产业。第二段指出壮大历史经典产业亟待创新手段,解决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第三段指出具体的做法,即如何创新,列举了一些具体做法,如“要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工匠培养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传统手艺,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人才”“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底蕴深厚、艺术感染力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文创产品”等,这是创新的具体方法、“招数”;最后结果是“守住‘老味道’”。据此可拟写标题:守住“老味道”,要有新招数。注意字数限制。【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两处:一是搭配不当,“引起……竞争力下降”不能搭配,把“引起”改为“导致”;二是成分残缺,“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最后缺中心词,应在句子最后加上“发展”。【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为“一方面”的内容,即第一层次的总领句;根据后文“面临着人才不足的挑战”“着力培育一批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传统手艺,还会经营管理的创新人才”可知,此处是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可填:要注重人才培养;②此处为另一方面的内容,即第二层次的总领句;根据“老字号产品……引起竞争力下降”“要推动老字号产品朝着差异化、潮流化方向发展”可知,这些都是提高老字号竞争力的具体做法,可填:应持续提高老字号品牌竞争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活中,一些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看电视、用手机时,喜欢把音量调得很大;与人聊天时,嗓门也越来越大,而且常常需要对方重复好几遍,才能明白什么意思……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老年人很可能发生了听力损失。老年听力损失是一种听觉功能下降的生理现象。有些老年人因为听不清别人说话或者需要对方多次重复,担心误解别人的意思,逐渐拒绝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老年人可能产生孤独感,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听力损失还会增加安全风险,比如在马路上没有听见汽车鸣笛,可能会因为躲闪不及引发意外。老年听力损失,与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中与人交流时,听不见或听不清别人讲话,看电视、用手机时需要将音量调得很大,使用上述自测方法后有些声音听不清,如听不清揉搓塑料袋、敲桌子的声音,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损失,建议尽快就医。21.根据文本信息,用一句话为“老年听力损失”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75个字。22.省略号具有多种用法,对文章的表达有重要作用,请简要分析材料第一段中省略号的用法和法效果。【答案】21.老年听力损失是指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一种听觉功能下降的生理现象。22.①该处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明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多种多样。【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是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一般采用单句“……是……”的形式表述。首先找属概念。结合“老年听力损失是一种听觉功能下降的生理现象”可知,老年听力损失是一种听觉功能下降的生理现象。再找种差。结合“一些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知其年龄范围是指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结合“老年听力损失,与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可知,老年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表述时可加一些词语,如表述成“因……而导致的”。最后整合答案为:老年听力损失是指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一种听觉功能下降的生理现象。【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分析其效果的能力。①材料第一段中列举了诸多老年人听力损失的日常表现,该处表示列举的省略。②省略号表明列举未尽,前面列举了很多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省略号表明这种情况还有很多,表明老年人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多种多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要知道,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受埋藏尘埃的寂寞时光。——当代女作家毕淑敏材料二:能“一鸣惊人”的人,必定在他“不鸣则已”的时候,不断养精蓄锐。——美籍华人作家刘墉上述材料让你有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作文题目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引用了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一句话,强调每一颗钻石在被发现前,都要经历一段被尘埃埋藏的寂寞时光。人亦是如此,每一个人在被发现自身价值之前,必然会经历一段与常人无异的普通时光,甚至是人生中的一段黯淡时光。材料二引用了美籍华人作家刘墉的一句话,强调能“一鸣惊人”的人,必然是在不断养精蓄锐的。两则材料都阐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断地提升自我,潜心学习,养精蓄锐,总有一天会“一鸣惊人”,被人发现他的价值。材料勉励人们要静下心来积累知识,积蓄力量,要能甘于寂寞,坚守寂寞,韬光养晦。这道文题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浮躁”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时代病,而“坚守寂寞”正是医治它的一剂良药。考生要将其“理”论说通透,就必须思辨清楚以下三个问题:1.什么是“坚守寂寞,韬光养晦”?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影响,一心扑在自己所追求的学业、事业等方面,不计名利,久久为功。“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即是。2.为什么要“坚守寂寞,韬光养晦”?因为它可以使人平心、静气,使人沉潜、厚积,使人得到磨砺、历练。3.什么时候需要“坚守寂寞,韬光养晦”?起步阶段,筚路蓝缕,只有坚守寂寞,才能玉汝于成,否则就会沦落平庸之境地;高光时刻,星光灿烂,只有坚守寂寞,才能层楼更上,否则就会成为一闪之流星。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用材料,提出观点,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接着,结合材料,分析寂寞的内涵——寂寞乃凝神静气之利器、砥砺沉潜之良策。然后,指出怎样才能守住寂寞呢?并从多个层面,运用分论点指出青年如何守得住寂寞,做出一番事业,比如守得寂寞,需要有一颗“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沉潜心;守得寂寞,更要有一颗“不惧浮云遮望眼,亦要心坚如磐石”的弘毅心等等。最后,总结观点,“真的猛士”已经在寂寞里蹚出了成功之路,吾辈青年自当接续前行,守得寂寞,心向光明。立意:1.耐住寂寞,守住繁华。2.耐住寂寞,铸就辉煌。3.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4.青年要耐得住寂寞的日子。5.要想惊艳于人前,必先甘于寂寞。6.不断提升自我,养精蓄锐,才能“一鸣惊人”。7.不惧寂寞,潜心钻研,以待时机。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能够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因落后而挨打的泱泱大国在面临现代化的西方时,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一开始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一方面,保守人士紧抱传统文化糟粕甚至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不放,即使洞察到工业化是西方文明的强盛之道,依旧死守“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的态度;另一方面,那些“全盘西化”的激进派,又走到了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的另一端,坚信“根本不净,百事皆非”。其实,不仅在中国知识界,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界,将传统与现代置于不可调和的两端也还是一种流行的叙事模式。比如,在整个冷战时代,为了与彼时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文明竞争,在马克思主义之外为欠发达国家确立一条以美国为标准的发展之路,在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上建立起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成了美国学者雷迅马所说的“非宣言”,在这一理论构架下,传统必被视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时必须抛弃的重负。尽管在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上述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及为追求现代化执意抛弃传统的主张不时浮现,但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挑战之中,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面对这份丰厚的遗产,也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费孝通穷其一生也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因为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当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非决然对立的,不是说传统就是现代,或者说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保留所有传统。正如指出的那样,“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面对优劣同在、良莠共存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所以,费孝通在提倡形成“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时,也强调这一主张“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历史证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途,就是提出的“两个结合”中的第二条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百余年间,这场“结合”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追求、人生信仰、治理理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契洽性,越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这场结合就越加水乳交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现代化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屹立不倒,成为一种新质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摘编自周晓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材料二:记者:你说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扬弃”问题。在你看来,这些典籍里的“精华”到底有哪些?陈江: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易经》《尚书》等典籍里都有表述。中国人做事情都讲究与时节合拍,讲究天人合一,这种观点很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其二,就是对人的重视。中国人有“民本思想”,讲“民贵君轻”。当然,这与现在讲的民主还是有本质区别,古人讲“民本”主要是从满足人民需求以维护政权的角度去谈的。要继承“精华”,还涉及一个转化性解释的问题,就是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术界一齐去努力。记者:你的学生和你接触到的年轻人,他们对于传统典籍的态度是什么?陈江:我的学生都是研究古代历史的,但我也会对他们说,对里面的思想观点未必一定要接受,还是要辩证地去学习。至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领域的青年学生,他们现在接触传统典籍的确比较少了。有的人会觉得这些传统典籍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其实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我都觉得可以理解。主要还是应该要教育界来进行反思:到底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传统文化?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江:现在有一股“汉服热”,青年人以为穿着汉服就是传统文化了,这简直是闹着玩。这种拙劣的仿古,显示一些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现在还有一种“女德班”,那我更是反对的。古代的孝道是讲究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这和今天我们倡导的对父母的爱完全是两回事。甚至现在还有人对青年人灌输所谓“孝道”,那就是害人。这些都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问题。我还是觉得,要对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做到两点。一是要有“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今天的青年人。二是要讲究普及的方式。《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摘编自陈江访谈录《普及传统文化要讲究“扬弃”和形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会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B.在整个冷战时代,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即所谓的“非宣言”。C.要继承典籍里的“精华”,就要进行转化性解释,要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D.当代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对此教育界要进行反思,思考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不时浮现,但已有许多人意识到,要总结并承继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主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B.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我们要努力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C.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对于“汉服热”,陈江非常严肃地指出其中的问题,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强调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去伪存真。3.下列选项中,填入材料二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你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穿汉服这一现象的B.今天的青年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C.你认为在青年中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哪些问题D.你觉得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哪里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横线处的论证效果。5.“国潮”如今在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妆、潮玩、汉服、文旅等国潮消费热度都在不断攀升,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我们该如何引导“国潮”健康发展。【答案】1.B2.A3.D4.①画横线处运用举例论证,具体列举了毛泽东、、费孝通例子,有力论证了“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这一观点。②画横线处引用了毛泽东、的具体语句,进一步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的道理,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①“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挖掘其背后的内涵、文化理念的表达等,②“国潮”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随,要加以甄别,用“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国潮”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质文明。【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中华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扬弃与继承问题。材料通过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揭示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挑战及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章引用了毛泽东和的观点,主张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以创造性转化指导现代化。材料二则通过访谈形式,探讨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的状况及扬弃必要性,强调教育界须反思普及方式。整体上,文章结构清晰,通过历史、理论分析和现实问题建议,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应用提供了深刻见解。【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了……”错,原文“在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上建立起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成了美国学者雷迅马所说的‘非宣言’”,可见不是“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而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西方的现代化理论。故选B。【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以此为主”于文无据,文中讲的“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应是“必备资源”。故选A。【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陈江的话包含两层意思,先指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阐述了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因此排除A、B两项;如果选C项,既与上文“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传统文化”不衔接,又让后面的内容显得答非所问,因此D项最恰当。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和论证效果的能力。①首先判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从“如”以及提到的人物“毛泽东”“”“费孝通”可知,画横线处运用举例论证,具体列举了毛泽东、、费孝通的例子,论证的观点是“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所举例子都是名人,使得论据典型,因而说服力强。②举例中还引用了毛泽东、的具体语句,如毛泽东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进一步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的道理,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材料二陈江对于这类所谓的“国潮”的态度是“青年人以为穿着汉服就是传统文化了,这简直是闹着玩”,认为这是“拙劣的仿古”,“显示一些青年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这就说明“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要挖掘其背后的内涵、文化理念的表达等,②题干中提到“国潮消费热度都在不断攀升”,“国潮”似乎成了一种新时尚,大家都跟风追求,一拥而上,而材料一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明确指出了应该“扬弃”,“面对优劣同在、良莠共存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材料二中陈江也提到“要有‘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此可见“国潮”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随,要加以甄别,用“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材料一提到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与时代的结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现代化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屹立不倒,成为一种新质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可见“国潮”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体现中国现代化的新质文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人生的晚秋肖复兴频繁地从医院里出来,我真的感到老了。准确地说,是频繁地从医院住院处的手术室里出来,明显地感到老了,不仅我自己,我们一代人都已经无可奈何地老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到了青春还债期?好几个老友频繁地被推进手术室,我坐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焦急地等待,经过漫长难熬的时间后,看到朋友从手术室里被推了出来,失血的脸惨白又有些变形的样子,让我不忍目睹。脑子里幻化的还是年轻时朋友生龙活虎的样子,即使是在田间或工地繁重的劳作后累得直不起腰,脸上淌的依然是青春的汗珠。①仿佛一眨眼的工夫,便到了日落时分,实践是帮助岁月催人变老的催化剂和定影液,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变老是一种什么样子。一位朋友做的是腰椎手术,腰椎的第二、三、四节都出现了问题,要在这三节腰椎之间打上六根钛合金的钉子,重新支撑起腰来。一位朋友做的是喉癌的手术,手术后发现食道出了问题,“二进宫”,再做食道手术。一个从后背开了刀,一个从前胸开了刀。都是从早上8点多被推进手术室,又都是到下午1点多才被推出来,昏迷之中,麻药还没有消退,身后拉长的是岁月缥缈而悠悠的影子。想起青春时节,这两个人,一个在场院干活,麦收和豆收龙口夺粮的紧张时候,200多斤装满麦子或大豆的麻袋,要一个人扛起来,上颤颤悠悠的三级跳板入囤,一天不知要扛多少麻袋,不知道腰伤是不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在日后发芽,到如今开出恶之花。另一个在工地上干活,天寒地冻,荒无人烟,方圆百里,遥远而偏僻的地方。唯一打发时光的消遣,就是收工之后喝酒,一醉方休。他从来没喝过酒,老师傅咕咚咚给他倒了满满一搪瓷缸白酒,对他说你把这缸子酒喝进肚,就学会了。他咬牙一仰脖喝进去,从此酒伴随他整个青春期。不知道他的喉和食道包括胃,是不是这样喝坏了。过去在北大荒,当地老乡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傻小子,凭着青春那点吃凉不管酸的火气,自以为是在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就能够解放全世界和全人类。膨胀的心,激活虚无的激情,让力不胜任的腰支撑起来,扛起那样沉重的麻袋;让年轻没见过世面的喉咙、食道和胃被撑起来,灌输进那样苦涩的味道。②不是埋下的种子不发芽,不是吼出的声音没有回声,不是飘来的云彩不下雨,是时候没有到。那时候在北大荒场院里拉起暮布放映的露天电影《小兵张嘎》,里面有句台词: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清单要到现在才会一并拉出,我们已经彻底地老了。是的,现在到了拉清单的时候了,这是我们的青春还债期到了。连本带息,一并清算。对于一代已经走进尾声的知青,这是残酷的现实。青春时期,我们付出的是精神的代价;老了,我们要承受的是身体的报应。也许,每一代到老的时候都喜欢怀旧,但这一代人尤其喜欢怀旧。在怀旧的心理作用下,青春往往容易被诗化、美化和戏剧化。如今痛彻骨髓的还债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一些当年我们的青春期。无论这一代人性格顽强的塑造和精神执着的抵达,是多么地值得我们自己骄傲和留恋,但是,我们真的已经老了,心情留恋着青春,身体却在报复着岁月,也在提醒着我们,珍重自己的同时,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在热闹中回忆,在时尚中怀旧,让回忆和怀旧联手,很容易为我们逝去的青春和今天蒙上一层雾帐,从而加重并延长我们的青春还债期。(有删改)文本二: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铁凝我读到一则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年和一个老人清晨在公园跑步。青年矫健活泼,老人瘦弱迟缓。本来跑在老人后面的青年,很快就冲到了老人的前边。他优越感十足地回头叹道:“咳,你们这些老人啊,到底是跑不快了啊。”老人并不生气,边跑边对超过他的青年说:“年轻人,你的前边是什么呀?”青年说:“是路啊。”老人又问:“路的前边呢?”青年说:“还有一座桥。”老人说:“桥的前边呢?”青年说:“是一片树林。”老人问:“树林的前边呢?”青年说:“也许是山吧。”老人问:“山的前边呢?”青年说:“我看不见,恐怕就是生命的尽头了吧?”老人说:“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我心里一惊,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我走进江南山中的一片竹海,请山民教我认新竹老竹。要知道,世间植物唯有竹子长得最快。据说,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将书包挂在一棵竹子上,坐在竹林里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够不着书包了。真是俏皮!我仿佛看见一棵挎着书包的新竹正蹿入云霄去天堂上学。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世故的快时代。当我想到那个跑步的故事,却也不打算贵怪那位心怀优越感的青年。如果青春是用来挥霍的,他的确拥有快跑的资本。连快跑都不敢的青年,岂不是枉费了青春?于是我的眼前不断闪现出那棵挎着书包的翠绿新竹。它的速度令我恐惧,可它挎着书包的样子又让我开怀大笑:③挎着书包的竹子毕竟不那么老谋深算,它是去上学吧,是去做人生的学徒吧。“上学”的竹子让我感到艺术的艰辛和生命的局促。我写作,与其说是为了要告诉读者什么,不如说是在向文学讨生命。艺术和写作恰可以盈满我们的精神,放慢我们生命的脚步。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假如人生似一棵绿竹,以我这并不年轻的生命,仍愿做背着书包的那一棵,急切努力,去做人生的学徒。(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与几个好友频繁进出医院,感觉自己这一代人已经老了,并想起朋友年轻时劳累后依然充满活力,感叹年老的无奈。B.作者写一位朋友做腰椎手术,用数字直观呈现病情的严重;写另一位朋友做了两次手术表现人生的晚年状态。C.作者回想两位朋友的青春状态:有腰椎病的朋友年轻时力气、耐力过人,另一位朋友在天寒地冻的环境干活并学会了喝酒。D.作者写北大荒当地老乡用流传的一句谚语讥讽当年在北大荒吃苦耐劳的青年人,“我们这群青年也给自己晚年落下病根”。7.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画横线句子①,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岁月飞速流逝的惊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岁月催人变老是不可阻挡的力量。B.文本一中间部分插入两位朋友做手术的事,今天年老做手术的痛苦与当年青春时期对身体的挥霍的快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主题。C.文本一画横线句子②,运用排比手法,说明世界上很多东西有其因必有其果,只是时间有长有短;青春时期挥霍的东西终归是要还的。D.文本二画横线句子③,运用拟人手法,语言幽默诙谐,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同时也照应了上文“新竹正蹿入云霄去天堂上学”。8.文本二写跑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文本一最后一段说“珍重自己的同时,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D7.D8.①内容上,通过青年与老人有关快跑和慢跑的对话,说明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要努力充盈自己的生命。②结构上,写跑步的故事引出对人生的快与慢的思考,引出下文。9.①真正珍惜重视自己,就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青春时期,身体健壮,体力充沛,很容易任意挥霍和透支,到了晚年便加倍偿还,这不是正视自己青春的行为。②人生经历凝结于自己的成长道路,我们回头看时,很容易美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认识到位,没有发现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解析】【导语】文本一借作者和朋友的老去,引出对青春的反思及身体付出的代价,反思青春欠下的债务,强调珍惜与正视历史。文本二通过跑步和竹子的象征意义,引导人们在快时代中思考生命节奏,倡导放慢脚步,精神充实。两个文本结合展现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及呼吁人们珍视健康和生命。【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讥讽当年在北大荒吃苦耐劳的青年人“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过去在北大荒,当地老乡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傻小子,凭着青春那点吃凉不管酸的火气……”,可知当时的青年人就是这种心思,这种行为,引用这句话,是感慨青春时期的年轻人凭借青春的活力不懂得珍惜身体,为日后的病痛埋下隐患。并无讥讽之意。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错误,文本二画横线句子写“挎着书包的竹子毕竟不那么老谋深算,它是去上学吧,是去做人生的学徒吧”可知,本句写挎着书包的竹子去做“人生的学徒”,形象解释上句让人开怀大笑的样子,表达了作者的理解之情,显然这句不是写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内容上,通过青年与老人有关快跑和慢跑的对话,引出老人“那你跑那么快做什么呢?”的疑问,进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苍凉的智慧。既说明生命是有限的,更倡导我们要努力充盈自己的生命。②结构上,写跑步的故事引出对人生的快与慢的思考,结合下文“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世故的快时代。当我想到那个跑步的故事”可知,为后文阐述在快时代中人们应放慢生命脚步的观点做了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①真正珍惜重视自己,就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我们这代人”青春时期,身体健壮,体力充沛,很容易任意挥霍和透支;而如今步入人生的晚秋,身体状况大不如前,频繁进出医院,承受着身体的病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珍重自己。同时,反思要正视自己的青春和历史,明白像这种到了晚年便加倍偿还的透支,不是正视自己青春的行为。②“这一代人尤其喜欢怀旧。在怀旧的心理作用下,青春往往容易被诗化、美化和戏剧化。如今痛彻骨髓的还债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一些当年我们的青春期”可知,人生经历凝结于自己的成长道路,我们回头看时,很容易美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认识到位,没有发现其中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很危险的。如今到了老年,要正视这段青春历史,认识到青春时期的行为对现在身体状况的影响,既不盲目美化青春,也不逃避曾经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在怀旧的同时,保持清醒的认识,更好地面对当下和未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材料二:贞观五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侍御史李仁发,俱以告讦谮毁①,数蒙引见,任心弹射,肆其欺罔,令在上震怒,臣下无以自安。内外知其不可,而莫能论诤。给事中魏征正色而奏之曰:“权万纪、李仁发并是小人,不识大体,以谮毁为是,告讦为直,凡所弹射,皆非有罪。陛下掩其所短,收其一切,乃骋其奸计,附下罔上,多行无礼,以取强直之名。诬房玄龄,斥退张亮,无所肃厉②,徒损圣明。道路之人,皆兴谤议。臣伏度圣心,必不以为谋虑深长,可委以栋梁之任,将以其无所避忌,欲以警厉群臣。若信狎回邪,犹不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化枸杞批发买卖合同版
- 元旦活动策划集锦15篇
- 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 军训拓展心得体会15篇
- 技术员年度总结10篇
- 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效应
- 关于七年级语文说课稿3篇
- 酒店的工作总结10篇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节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教学实录2
- 广东省东莞市黄冈理想学校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章 第5节 综合活动:创作校园报刊教学实录 粤教版
- 彩色简约鱼骨图PPT图表模板
-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的保障措施
- 招聘与录用选择题
- 营销中心物业服务标准讲解
- 周视瞄准镜的初步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小学期作业
- 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
- 中国农村信用社支票打印模板xls
- 压力管道安装工艺和检验规定
- 上海市宝山区2019届高三英语一模含答案
- 小学英语语音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 《数与形》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