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现在,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南出发至河北廊坊,最快只要21分钟,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700亿元。高铁的建设和开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铁路发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有效增加钢材、水泥及其他建材的需求,对扩大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铁路与相关产业投资1:10比例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基础制造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以CRH380动车组为例,其零部件数量超过4万个,涉及机械、电力、信息等大量上下游产业,一批关键设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迅速成长。不仅如此,高铁开通释放了既有线的运能,使全社会物流成本得以降低。我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2.3亿吨的年运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紧张的状况,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降低。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后,从北京至天津仅需30分钟。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至上海最快不到5小时,实现了“朝发夕归”。这种“同城效应”在沪宁、杭甬、广珠、沪杭等高铁沿线相继形成。京广高铁通车后,北京至广州2298公里的距离只要8小时便可到达,环渤海、中原、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进入了跨区域间的“同城化”时代。现在,上海到南京只需1个多小时。在上海上班、南京安家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京沪高铁使它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18分钟。高铁带来的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昆山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昆山居住。高铁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速度缩短了空间距离,也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3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引进硕士博士2000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300余人,充实了宝贵的“智力资本”。中国铁路以“四纵四横”为基础的高速铁路网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未建成路段大部分在“十二五”末建成。届时,从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出发,到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在6小时左右,超过200个地级城市到周边城市只要1小时左右。广袤的中国,将被高铁联结成一日生活圈。同时,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高铁这张中国“新名片”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中国高铁”在外交场合上风光无限,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国提及的高频词汇,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在“高铁外交”带动下,经过多年积淀的中国铁路技术,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14年7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顺利通车,实现了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近年来,中国频频斩获高铁大单,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高铁势头强劲,盖过了日本、法国等许多原本在高铁技术上占据优势的国家,不是没有原因的。与世界上最早运营高铁的日本相比,中国高铁具有强大技术优势。首先,中国高铁的车头是用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一次锻造成型,而日本则用的是传统焊接技术,中国高铁的机车可以在同样功率输出的前提下跑得更快且结构强度更大;其次,中国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风洞群,高铁机车可以利用其进行外形优化设计,而日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第三,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气候带兼备,锻炼出一支举世无双的工程队伍——目前世界上具有实际高海拔和高桥隧比例施工经验的高铁承建商只有中国。无比丰富的施工经验,加上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中国高铁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成为引领世界水平的领头羊。(取材于《中国青年报》等相关文章)材料二: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大家并不陌生。这条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1318公里)的高速铁路,2011年开通运营,开通三年即实现盈利,而且成为“中国创造”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很多人不知道,我国高铁梦正始于京沪高铁,并从此走上自主创新之路。199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高速客运专用铁路,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通道。但“该不该修”,当时意见不一,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相关部门从1992年开始论证,到1993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科委和铁道部等部门联合提议,将京沪高速铁路立为专题项目。1994年底,京沪高铁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该不该修”的问题解决了,“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的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了三次严格论证,从十个方面对这两种技术作了详细对比。此后,科技部和原铁道部组织专家又进行了研讨,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2008年,京沪高铁终于开工。而在2005年,武广高铁和京津城际已相继开工,京沪高铁的论证经验为它们提供了“捷径”。高铁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包括土木建筑、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智能运输、养护维修等六个分系统。京沪高铁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在京沪高铁论证阶段,我国对当时高速铁路技术最先进的日本、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全面考察,学习引进了动车组技术,然而这在整个高铁技术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近20年来,我国组织各行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使京沪高铁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整车“设计-制造-验证-评估-优化”的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重大装备创新能力,形成了高速列车技术标准。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运营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在其他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攻克了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车地信息可靠传输、列车运行安全控制、与不同列控制式线路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列控系统核心装备,实现了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集成创新。据了解,京沪高铁项目获得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铁不可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同城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较远城市之间交通耗时大大缩短 B.较近城市间实现生活“社区”化C.不同城市的人可共享优质社会资源 D.人才引进成本大幅度降低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高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原因的一项是()A.推行“高铁外交” B.斩获高铁大单C.技术优势强大 D.施工经验丰富3.根据材料二,下列属于中国高铁自主创新技术的一项是()A.磁悬浮技术 B.动车组技术 C.整车气动性能技术 D.运行安全控制技术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不符合我国高铁发展方向的一项是()A.促进更多区域“同城化” B.在世界市场发挥更大影响力C.综合发展磁悬浮和轮轨两种技术 D.持续进行技术自主创新5.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有哪些方面的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概括说明。【答案】1.D2.B3.D4.C5.(1)经济方面:改善民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2)社会方面:同城效应,改变民众生活方式。(3)外交方面: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国家影响力。(4)科技方面:带动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中国创造”品牌。【解析】【导语】这两篇材料分别从国内发展和国际影响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高铁的成就。材料一聚焦高铁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化的深远影响,凸显其在改善交通、推动区域经济和促进资源流动方面的贡献。材料二则描绘了中国高铁从设想到实现的一系列自主创新过程,展示了技术突破和国际化进程。这些材料共同强调了中国高铁作为技术和经济双重驱动力的重要地位,并显现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D.“人才引进成本大幅度降低”于文无据。结合材料一第八段“高铁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京沪高铁开通运营3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引进硕士博士2000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300余人,充实了宝贵的‘智力资本’”可知,材料只是说明了高铁同城效应表现在不同城市共享优质社会资源,包括人才,但是并不能说明人才引进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B.“斩获高铁大单”错误。“斩获高铁大单”是“中国高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的表现,而非原因。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A.不属于。根据材料二第三段“‘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可知,磁悬浮技术并非中国高铁最终选择的技术路线,更非其自主创新技术。B.不属于。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在京沪高铁论证阶段,我国对当时高速铁路技术最先进的日本、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全面考察,学习引进了动车组技术”可知,动车组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并非自主创新技术。C.不属于。根据材料二第五段“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键技术……形成了高速列车技术标准”可知,整车气动性能技术本来就已经有了,只是我国提出新理论,突破了技术标准,并非自主创新技术。D.属于。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可知,运行安全控制技术属于自主创新技术。故选D。【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C.不符合。根据材料二第三段“‘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的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可知,磁悬浮技术并未被我国选为高铁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是选择了轮轨技术。故选C。【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中提到:“高铁的建设和开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铁路发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这句话直接指出了高铁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即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进而改善民生。②材料一中详细描述了高铁带来的“同城效应”。例如,“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至上海最快不到5小时,实现了‘朝发夕归’”,“现在,上海到南京只需1个多小时。在上海上班、南京安家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这些例子都表明,高铁的开通使得城市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出现了跨城居住、工作等新的生活方式。③材料一中提到:“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在‘高铁外交’带动下,经过多年积淀的中国铁路技术,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这些句子都表明,中国高铁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国家外交的一张名片,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④材料二中详细描述了京沪高铁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就。例如,“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整车‘设计-制造-验证-评估-优化’的成套技术”,“在其他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攻克了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车地信息可靠传输、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这些例子都表明,中国高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带动了科技自主创新,打造了“中国创造”的品牌。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①,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曰:“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此所举先王也。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虽厚爱矣,奚遂不乱?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遂治哉?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②百镒,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取材于韩非子《五蠹》)〖备注〗①干,盾;戚,斧;都是武器。这句话意为舜执干戚为舞而不用于战争,以德教来感化三苗。②铄金:熔化着的黄金。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仁义而怀西戎怀:感化B.新故异备备:准备C.先王胜其法胜:服从D.明主必其诛也必:肯定执行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然而不可不刑者B.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皆见爱而未必治也C.如欲以宽缓之政/且夫以法行刑D.此不知之患也/先王之爱民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武器短的会被敌人击中,铠甲不坚固的便会伤及身体B.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现在儒墨两家都称赞先王兼爱天下,对待百姓如同对待父母C.虽厚爱矣,奚遂不乱君主即使深爱臣民,何以见得天下就不会发生动乱呢D.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千丈高的山,瘸腿的母羊也可以去放牧,因为坡度平缓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认为徐、鲁两国应该放弃偃王之仁、子贡之智,以实力抗强敌。B.第二段说君主闻死刑之报而流泪,不过是表现仁德,并不会以仁治国。C.第三段以庸人不释布帛,盗贼不取百金对比,说明百姓已经严重失德。D.法令最好是一贯且固定,使人们都能明白,君主施行赏罚都不轻易改变。10.文章最后一段说:“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意为明智的君主会让刑罚严厉有威慑。请结合全文,概述作者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答案】6.B7.B8.B9.C10.舍仁取法:(1)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的例子说明世异事异,事异则治国方略要改变,当今是“争气力”的时代,仁义智辩已不适用。(2)父母爱子,子女尚且会违背父母,百姓很难靠仁爱治理好;且先王只是表现仁爱而不会以仁废法。严刑峻法:(3)“不才之子”三美加身而不改,以法治之则易行的例子,说明百姓骄于爱、听于威。(4)庸人不释布帛,盗贼不取百金对比说明严刑峻法才会让人恐惧而不敢作乱。【解析】【导语】本文出自《韩非子》,是法家的典型思想,强调治国应依靠严明的法制而非仁义。作者通过对比历史事件,认为古今世异事异,行仁义不适用于当前社会,反映出法家对时事变迁的深刻洞察。文章还阐述刑罚严厉的重要性,指出法律必须明确且严惩必行,以威慑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全篇旨在倡导法治而非道德主导的治理方式。【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B.不正确。“备”,措施,防备。句意:新旧政治措施也不一样。C.正确。句意:先王首先要服从、执行法令。D.正确。句意:所以明君一定要严格执行刑罚。故选B。【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古”之后,表示“……的时候”;/语气助词,表示判断。句意: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然而不得不用刑。B.都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句意:偃王施行仁义却丧失了他的国家。/这不过是用来表现仁爱罢了,却并非用来治理国家的。C.介词,意为“用”,表示凭借或方式;/介词,意为“按照”,表示依据或标准。句意:如果想用宽大和缓的政策去治理剧变时代的民众。/再说按照法令执行刑法。D.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这就会产生不明智的祸害。/何况先王的爱民不会超过父母爱子女。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B.“视民如父母”理解有误,原文意思应该是对待百姓如同父母爱子女。句意:现在,儒家和墨家都称颂先王,说他们博爱天下一切人,就如同父母爱子女一样。故选B。【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说明百姓已经严重失德”说法有误。作者对于庸人不释布帛,盗贼不取百金的对比,是为了表达“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也就是只有涉及利害关系时人们才会真正放手,从而引出“故明主必其诛也”的观点。故选C。【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1)文中提到“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也就是说,徐偃王行仁义却导致国家灭亡,子贡虽然辩智但鲁国依然被削弱,这两个例子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治国方略需要随之改变。由此作者给出观点:古代可能重视仁义道德,但当今已是“争气力”的时代,仁义智辩已不再适用。因此,明智的君主应舍弃仁义,转而采用法治。(2)文章指出“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虽厚爱矣,奚遂不乱”,即使父母深爱子女,子女也可能违背父母的意愿。同理,作者认为“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遂治哉”,百姓很难仅仅依靠仁爱来治理好。此外,作者还指出“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先王虽然表现出仁爱,但并不会因此废除法律。这进一步说明,仁爱不能作为治国的唯一手段,必须结合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3)文中通过“不才之子”的例子“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进行对比,说明即使父母、乡人和师长的爱和教育都无法改变其行为,但一旦面临法律的制裁,就会立即改变。这证明了百姓在面对严厉的法律时会感到恐惧并遵守法律,即“民固骄于爱、听于威”。(4)此外,文章“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镒,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还通过庸人不放弃布帛而盗贼不取熔化着的黄金的对比,说明严刑峻法会让人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作乱。布帛虽然价值不高,但因为是合法的,所以庸人不会放弃;而熔化着的黄金虽然价值连城,但因为是非法的,盗贼也不敢轻易取走。这进一步强调了严刑峻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参考译文:古代周文王地处丰、镐一带,方圆不过百里,他施行仁义的政策感化了西戎,进而统治了天下。徐偃王统治着汉水东面的地方,方圆有五百里,他也施行仁义的政策,有三十六个国家向他割地朝贡。楚文王害怕徐国会危害到自己,便出兵伐徐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得了天下,而徐偃王施行仁义却亡了国;这证明仁义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所以说;时代不同了,政事就会随之不同。在舜当政的时候,苗族不驯服,禹主张用武力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推行德教还不够深就动用武力,不合乎道理。”于是便用三年时间加强德教,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苗族终于归服了。到了共工打仗的时候,武器短的会被敌人击中,铠甲不坚固的便会伤及身体;这表明拿着盾牌和大斧跳舞的德政方法只能用于古代而不能用于当今。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上古时候人们在道德上竞争高下,中古时候人们在智谋上角逐优劣,当今社会人们在力量上较量输赢。齐国准备进攻鲁国,鲁国派子贡去说服齐人。齐人说:“你的话说得不是不巧妙,然而我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这套空话。”于是出兵攻打鲁国,把齐国的国界推进到距鲁国都城只有十里远的地方。所以说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亡了国,子贡机智善辩而鲁失了地。由此说来,仁义道德、机智善辩之类,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正道。如果当初抛弃徐偃王的仁义,不用子贡的巧辩,而是依靠徐、鲁两国的实力,去抵抗有万辆兵车的强敌,那么齐、楚的野心也就不会在这两个国家里得逞了。古今社会风俗不同,新旧政治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想用宽大和缓的政策去治理剧变时代的民众,就好比没有缰绳和鞭子却要去驾驭烈马一样,这就会产生不明智的祸害。现在,儒家和墨家都称颂先王,说他们博爱天下一切人,就如同父母爱子女一样。用什么证明先王如此呢?他们说:“司寇执行刑法的时候,君主为此停止奏乐;听到罪犯被处决的报告后,君主难过得流下眼泪。”这就是他们所赞美的先王。如果认为君臣关系能像父子关系一样,天下必能治理得好,由此推论开去,就不会存在父子之间发生纠纷的事了。从人类本性上说,没有什么感情能超过父母疼爱子女的,然而大家都一样疼爱子女,家庭却未必就和睦。君主即使深爱臣民,何以见得天下就不会发生动乱呢?何况先王的爱民不会超过父母爱子女,子女不一定不背弃父母,那么民众何以就能靠仁爱治理好呢?再说按照法令执行刑法,而君主为之流泪;这不过是用来表现仁爱罢了,却并非用来治理国家的。流泪而不想用刑,这是君主的仁爱;然而不得不用刑,这是国家的法令。先王首先要执行法令,并不会因为同情而废去刑法,那么不能用仁爱来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明白无疑了。现在假定有这么一个不成材的儿子,父母对他发怒,他并不悔改;乡邻们加以责备,他无动于衷;师长教训他,他也不改变。拿了父母的慈爱、乡邻的帮助、师长的智慧这三方面的优势同时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却始终不受感动,丝毫不肯改邪归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着武器,依法执行公务,而搜捕坏人的时候,他这才害怕起来,改掉旧习,变易恶行。所以父母的慈爱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须依靠官府执行严厉的刑法;这是由于人们总是受到慈爱就娇纵,见到威势就屈服的缘故。因此,七丈高的城墙,就连善于攀高的楼季也不能越过,因为太陡;千丈高的大山,就是瘸腿的母羊也可以被赶上去放牧,因为坡度平缓。所以明君总要严峻立法并严格用刑。十几尺布帛,一般人见了也舍不得放手;熔化着的百镒黄金,即使是盗跖也不会伸手去拿。不一定受害的时候,十几尺的布帛也不肯丢掉;肯定会烧伤手时,就是百镒黄金也不敢去拿。所以明君一定要严格执行刑罚。因此,施行奖赏最好是丰厚而且讲信用,使人们有所贪图;进行刑罚最好严厉而且肯定,使人们有所畏惧;法令最好是一贯而且固定,使人们都能明白。所以君主施行奖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轻易赦免,对受赏的人同时给予荣誉,对受罚的人同时给予谴责。这样一来,不管贤还是不贤的人,都会尽力而为了。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②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③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④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11.请翻译第①句中的划线句。12.上述材料体现孔子对“仁”的哪些认识,请加以概括。【答案】11.如果致力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12.仁是引导人向善的;有仁德的人是公正的,有是非对错观念;仁者先付出努力,后讲收获;仁者言辞谨慎,言出必行。【解析】【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苟”,如果,假如;“志”,立志,有志于;“恶”,这里指做坏事。【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经典名著思想内容的能力。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强调了“仁”的一种引导作用,当一个人内心立志追求仁德时,仁德会规范他的行为,使其不会去做违背道德、伤害他人等坏事,突出了“仁”在个人道德行为约束方面的重要性。仁是引导人向善的。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指出有仁德的人能公正地对待他人,能正确分辨谁是值得喜爱的、谁是应该厌恶的,这体现了“仁”赋予人的一种公正的、基于道德标准的判断能力,也就是有明确的是非对错观念,进而说明“仁”能引导人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是引导人向善的。③樊迟问仁,阐述了“仁”在行为实践上的要求,即有仁德的人不是先想着获取利益、回报,而是先去承担困难的任务,付出努力去做事,这种先难后获的做事态度被视为符合“仁”的标准,体现了“仁”所包含的一种积极奉献、不计较眼前得失的精神。④司马牛问仁中,孔子强调仁者说话谨慎,因为做事情是困难的,所以说话不能随意,要慎重考虑后再说,并且一旦说出就应该努力去做到,这体现了“仁”在言语方面的要求,即谨慎发言且要保证言出必行,反映了“仁”与个人言行的紧密联系以及对言行一致的重视。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追求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②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③樊迟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致力于让百姓做符合道义的事,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慧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面,这可以说是仁了。”④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人,他说话迟缓谨慎。”司马牛说:“说话迟缓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的事,说起来能不迟缓谨慎吗?”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早雁①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备注〗①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旧历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②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③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1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惊飞四散哀”一句,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通一气,动态描写真切凝炼。B.颔联“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C.颈联“须知”、“岂逐”,遥想大雁的北归。诗人从它们的“惊飞四散”,想到它们的北归,继而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D.尾联“莫厌”劝说南飞的征雁不要暂居潇湘一带,虽然那里水多菰米绿苔也多,但人烟太稀少,并非一个安身立命之所。14.颈联中“春风”带有象征意义,下列诗句中的“春风”不含象征意义的一项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C.“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风》)D.“春风拂槛露华浓,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15.《唐诗绎》评此诗说“此借雁而伤流寓也”。意思是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雁的形象来表达对流离失所的人的同情和伤感,请结合诗句,说明作者如何“借雁伤流寓”。【答案】13.D14.C15.首联借雁群忽然遭胡骑袭射而四散惊飞的情形,表达出对边地百姓遭到敌人侵袭而四散逃亡的同情和伤感;颔联通过写孤雁隐约的身影、失群的哀鸣,表达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得不到最高统治者拯救的同情与愤懑;颈联由南飞的征雁遥想到它们的北归,通过“须知”、“岂逐”等词语表达对边民异日的无家可归的关切与同情;尾联通过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表达对流亡边民的深切同情。【解析】【导语】杜牧的《早雁》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乱中流离失所之人的同情和伤感。诗中以“惊飞四散”写出大雁的惊恐与孤独,借“春风”象征和平与归宿的渴望,尾联则劝慰大雁暂居南方,隐喻对安定生活的期盼。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但人烟太稀少,并非一个安身立命之所”错误。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是劝说南飞的征雁莫厌潇湘人烟稀少,那里水多菰米岸多莓苔,尚可安身。故选D。【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象征朝廷的关怀等;B.“春风得意马蹄疾”中“春风”象征仕途顺遂等;C.“春风先发苑中梅”中“春风”只是单纯描写自然景象中的春风,没有象征意义;D.“春风拂槛露华浓”中“春风”象征君王的恩泽。故选C。【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对于《唐诗绎》评此诗说“此借雁而伤流寓也”,作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借雁伤流寓”:首联:“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描绘了在北方回鹘南侵的背景下,大雁因胡虏拉弓射箭而惊恐四散、哀鸣不已的场景。这与边民在战乱中纷纷逃亡的情景相似,大雁的“惊飞四散哀”象征着百姓在战乱中的流离失所、惊恐不安。此联借雁群忽然遭胡骑袭射而四散惊飞的情形,表达出对边地百姓遭到敌人侵袭而四散逃亡的同情和伤感。颔联:“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描绘了孤雁飞过皇宫的仙掌,在长门的昏暗灯光下传来几声鸣叫。这里以孤雁的孤独身影和凄凉叫声,暗示了流寓之人的孤独无依和对朝廷的思念。皇宫本应是繁华之地,但此时却只有孤雁飞过,长门灯暗,更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也表达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得不到最高统治者拯救的同情与愤懑。颈联:“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写诗人想到大雁在胡骑纷纷的情况下难以北归,就像流寓之人在战乱中难以回到家乡一样。大雁的命运与流寓之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进一步表达了对边民异日的无家可归的关切与同情。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写诗人劝说大雁不要嫌弃潇湘之地人少,那里有丰富的食物,尚可安身。这也暗示了流寓之人在战乱中只能寻找偏远之地安身,流露出一种无奈和伤感,表达对流亡边民的深切同情。16.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论语>十二章》中,提出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2)《无衣》每章开头都采用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反问,以热烈的情感在人们的心灵上点燃火把,于是得到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_______”“_______”。(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_______,_______”。(4)在《将进酒》中,诗人用夸张、比喻的手法表达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与子同泽与子同裳(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黑色光亮余秋雨诸子百家,其实就是中国人不同的心理色调。我觉得,孔子是堂皇的棕黄色,近似于我们的皮肤和大地;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近似于天际的雪峰和老者的须发;庄子是飘逸的银褐色;韩非子是沉郁的金铜色……我还期待着一种颜色。它使其他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它甚至有可能不被认为是颜色,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它,就是黑色。墨子名叫墨翟。诸子百家中,除了他,再也没有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的学派的。你看,儒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每个学派的名称都表达了理念和责任,只有他,干脆利落,大大咧咧地叫墨家。黑色,既是他的理念,也是他的责任。为什么他那么执著于黑色呢?这引起了近代不少学者的讨论。有人说,他固守黑色,是不想掩盖自己作为社会低层劳动者的立场。有人说,他想代表的范围可能还要更大,包括比低层劳动者更低的奴役刑徒,因为“墨”是古代的刑罚。钱穆先生说,他要代表“苦似刑徒”的贱民阶层。有一次,为了让宋国免受战争之苦,墨子一袭黑衣,从山东泰山脚下出发,徒步走了整整十天十夜,赶到湖北的荆州。同样的事情还有过很多。原来,这个长途跋涉者只为一个目的在奔忙:阻止战争,捍卫和平。一心想攻打别人的,只是上层统治者。社会低层的民众有可能受了奴役或欺骗去攻打别人,但从根本上说,却不可能为了权势者的利益而接受战争。这是黑色哲学的一个重大原理。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他去世之后,这种感召力不仅没有消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据记载,有一次墨家一百多名弟子受某君委托守城,后来此君因受国君追究而逃走,墨家所接受的守城之托很难再坚持,一百多名弟子全部自杀。为什么集体自杀?为了一个“义”字。既被委托,就说话算话,一旦无法实行,宁肯以生命的代价保全信誉。慷慨赴死,对墨家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大众中,而且在以后的漫长历史上,都开启了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司马迁所说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的“任侠”精神,就从墨家渗透到中国民间。千年崇高,百代刚烈,不在朝廷兴废,更不在书生空谈,而在这里。墨家在批评儒家的时候,对儒家常有误读,尤其是对“天命”中的“命”、“礼乐”中的“乐”,误读得更为明显。但是,即使在误读中,我们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墨家的自身形象。既然站在社会低层大众的立场上,那么,对于面对上层社会的秩序理念,确实有一种天然的隔阂。误读,太不奇怪了。更不奇怪的是,上层社会终于排斥了墨家。这种整体态度,倒不是出于误读。上层社会不会不知道,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连被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公认为经典的《礼记》中的“大同”理想,也与墨家的理想最为接近。但是,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又由于墨家曾经系统地抨击过儒家,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了。秦汉之后,墨家衰落,历代文人学士虽然也偶有提起,往往句子不多、评价不高,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清后期。这种历史命运实在让人一叹。但是,情况很快就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被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惊喜地重新发现了墨子。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号中,故意不理会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而独独把墨子推崇为“平等”、“博爱”的中国宗师。梁启超先生更是在《新民丛报》上断言:“今欲救亡,厥唯学墨。”他在《墨子学案》中甚至把墨子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培根、穆勒作对比,认为一比较就会知道孰轻孰重。他伤感地说: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孙中山和梁启超,是最懂得中国的人。他们的深长感慨中,包含着历史本身的呼喊声。墨子,墨家,黑色的珍宝,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因此历史也亏待了中国。那么,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中,有哪一些特别重要、感动过千年民间社会,并感动了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呢?我想,就是那简单的八个字吧——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兼爱”,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爱他人就像爱自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尚贤”、“尚同”这四个中国字在字面上已经表明了它们的基本含义:崇尚贤者,一同天下。所谓一同天下,也就是以真正的公平来构筑一个不讲等级的和谐世界。我希望,人们在概括中华文明的传统精华时,不要遗落了这八个字。那个黑衣壮士背着这八个字的精神粮食已经走了很久很久。他累了,粮食口袋搁在地上也已经很久很久。我们来背吧,请帮帮忙,托一把,扛到我的肩上。(节选自余秋雨《中国文脉》,有删减)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是缥缈的灰白色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B.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始源:事物的起源和开始C.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区隔:提炼,抽取D.就是祛除自私之心祛除:驱散,消除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用自己的名号来称呼自己学派的。B.墨家一百多名弟子全部自杀,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守城之托无法实行。C.作者举庄子、法家、《礼记》为例,意在说明其他学派对墨家思想的排斥。D.作者在文中多次设问,引人入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请赏析文中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20.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章标题“黑色光亮”包含了哪些涵义。【答案】17.C18.C19.运用比喻的手法,使得抽象道理具象化,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①把墨家的核心道义比作精神食粮,(形象地说出)它们可以滋养人类的精神世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②把“墨家思想被社会搁置和漠视的时间很长”比作“粮食口袋搁在地上也已经很久很久”,(具象化)表达了作者的痛心和遗憾;③将粮食口袋(墨家思想)比作一个重担,需要人们共同承担和传承,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墨子思想价值重大,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20.①黑色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使得其他颜色更加鲜明,更有定力。②黑色代表墨家的哲学思想,象征着深邃、稳重和责任感;③墨家代表包含“刑徒”等贱民阶层在内广大低层劳动者的立场,墨家为他们不遗余力奔走呼号,忘我牺牲,给后世留下感人至深的丰富精神财富,就像“光”一样,给人温暖和力量。④墨家的思想和行动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虽然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代表着一种前进的方向和希望。表达出作者对墨家的崇敬之情,呼吁国人重视和传承墨家精神文化遗产。【解析】【导语】文章通过阐述墨子在诸子百家中的独特地位,揭示了墨子与墨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和社会影响。墨子以黑色象征其平等、博爱和反对战争的理念,同时强调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作者呼吁现代人重拾墨子的精神遗产,珍视其代表的道义精华。【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C.“提炼,抽取”错误,由原文“上层社会也就很自然地把它从主流意识形态中区隔出来了”可知,由于墨家所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上层社会万分警惕的,上层社会排斥墨家。所以,“区隔”应解释为“区分、分隔”。故选C。【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意在说明其他学派对墨家思想的排斥”错误,由原文“连早已看穿一切的庄子,也曾满怀钦佩地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连被统治者视为圭臬的法家,也承认他们的学说中有不少是‘墨者之法’”等可知,庄子曾满怀钦佩的赞美墨子,法家也肯定并借鉴了墨子学说中的很多内容。故选C。【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①画线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呼吁人们要继承墨子的精神文化遗产。“精神食粮”比喻墨家的核心思想,作者认为它们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大众中,而且在以后的漫长历史上,都开启了一种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得生动形象。②“粮食口袋搁在地上也已经很久很久”比喻墨家思想被长期冷落,联系上文“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可知,墨子的道义被搁置和漠视的时间太长了。作者以此形象化地表达了自己痛心和遗憾之情。③“粮食口袋”是把墨家思想比作一个重担,它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需要人们共同担负和传承。“我们来背吧,请帮帮忙,托一把”这些话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承担起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责任。【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由原文“它使其他颜色更加鲜明,又使它们获得定力”“却是宇宙天地的始源之色”可知,作者认为黑色是是宇宙天地之间颜色的始源之色,从宇宙观的角度讲,黑色是宇宙的本质,在黑色的作用下,其他颜色更加鲜明也更有定力。②由原文“黑色,既是他的理念,也是他的责任”可知,黑色代表墨家的哲学思想,黑色可以是所有的色光被吸收造成的,是隐藏、隐秘的颜色,也常常代表稳定、庄重。黑色象征的深邃、稳重和责任感正体现了墨家学派的特点。③由原文“他要代表‘苦似刑徒’的贱民阶层”可知,墨家站在社会低层劳动者的立场代表上,为包含“刑徒”等贱民阶层的利益不遗余力奔走呼号,这种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世界,给人温暖和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④由原文“黑色的光亮,中国亏待了你们”可知,墨子四处传播的道义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整个世界,但却被埋没两千年,不被世人理解,备受冷落。表达出作者的遗憾不平和对墨家的崇敬之情,呼吁现代人重拾墨子的精神遗产。2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贾琏的小厮兴儿谈论贾府女眷,提到探春时说:“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请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分析他对探春的评价。【答案】“玫瑰花又红又香”是指探春的外貌美,个性美,才华美(任意答出一点即可)。可以结合的情节:探春的外貌描写——“见之忘俗”;探春朴实雅致的趣味——她爱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轻巧玩意儿”,诸如“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雕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探春高朗开阔的情怀——居所布置“素喜阔朗”,屋子里的摆设也都偏“大”,居处题名“秋爽斋”,她本人自号“秋爽居士”;探春过人的才华——组织创立诗社,理家兴利除弊。(意思对即可,情节分析要与观点能够对应)“只是刺戳手”是指探春泼辣、好强的性格。可以结合的情节:探春理家时戳穿吴新登老婆的存心刁难,与赵姨娘冲突时的据理力争等使众媳妇们吓得“伸舌头”,从此“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抄检大观园时探春命众丫环“秉烛开门而待”,面对凤姐儿等人言辞锋利,甚至直接掌掴王善保家的,维护自己的尊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经典名著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呈现《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贾琏的小厮兴儿对探春的评价。他称探春为“玫瑰花”,这一比喻既描绘了探春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她的内在性格。首先,从外表上看,“玫瑰花又红又香”,这形容探春容貌美丽,气质高雅,令人喜爱。在小说中,探春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美人,她的美貌和气质都让人难以忘怀。然而,兴儿接着说“只是刺戳手”,这则是对探春性格的深刻描绘。玫瑰花虽美,但其刺却让人不敢轻易触碰。探春的性格也是如此,她有着坚强、刚毅的一面,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这种性格使得她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尊严。兴儿称探春为“玫瑰花”,既赞美了她的美貌和气质,又揭示了她坚强、刚毅的性格特点。这种评价既形象又贴切,让人对探春这一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考本题当抓住关键词“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分析其美貌、气质的一面,又当分析“只是刺戳手”,分析她坚强、刚毅、果敢、能干的一面。再结合具体的情节分析,比如探春在管理大观园时展现出了她的才智和决断力。她敢于改革弊政,惩治恶奴,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尊敬。然而,她的这种强硬态度也让一些人对她心生敬畏,甚至不敢轻易接近等。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5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①作为京师外城的正门,永定门是旧时北京城通往中原乃至南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门户。②明清两代,出永定门南行,经南苑、大红门、黄村至庞各庄、榆垡、胡林店、北十里堡,过永定河至今河北固安、霸州市、雄县至保定等地。③清代又修建永定门至南苑的石御道及南苑至黄村的官道并设置铺舍,成为通往河南、山东及南方各省的交通要道。④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和平时期,因商贾辐辏为永定门带来了滚滚财源。⑤清代崇文门税务衙门就设有永定门分局,对米、面、糖、蜜、酒、茶、烟等28大类货物征税;而隶属于户部的工部税关在永定门也设有分局,主要征收竹木税;此外,京城左右翼税务衙门负责征收牲畜税,永定门一带的马、骆驼、骡、驴、牛、羊、猪这7种牲畜的买卖需向附近左右翼税关缴税。⑥不言而喻,即使有人企图闯入或暴力抗税,面对重兵屯于城门,也只能望而却步。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句中“乃至”不可以替换为“甚至”。B.④句的“滚滚财源”不能改为“财源滚滚”。C.②句和⑤句中“等”字的用法相同。D.⑥句中“不言而喻”应改为“总而言之”。23.请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修改⑤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上下文句子结构基本一致,并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22.D23.主要征收米、面、糖、蜜、酒、茶、烟等28大类货物税。【解析】【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A.在①句中,“乃至”表示并列关系中的递进关系,意为“以及到”,用来连接范围的扩大,更强调一种顺承、自然的发展。而“甚至”则表示超出常理的程度,通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的极端性,不一定是顺承的发展,更多体现一种跳跃性。在该句中,“乃至”用于描述范围的扩大,替换为“甚至”不符合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不可以替换。B.“滚滚财源”与“财源滚滚”虽然字面意思相近,但在句中的角色有所不同。④句“因商贾辐辏为永定门带来了滚滚财源”中,“滚滚财源”是宾语,为偏正结构,表达了财源不断流入的结果;而“财源滚滚”常作主谓结构,其中“滚滚”强调动作的持续性和状态,不适合直接替换为宾语,因此不能将其改为“财源滚滚”。C.②句和⑤句中“等”字都用于表示列举部分内容,相当于“等等”,用法为列举未尽。D.“不言而喻”意思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通常用于说明某种情况或事实显而易见。而在⑥句中,强调的是永定门重兵守卫的情况下,没有人敢贸然行动,这是一种可以推断出的显而易见的结果,适合使用“不言而喻”。相较之下,“总而言之”则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用语,没有强调推断或显而易见的含义,因此不适合用在此处来替换“不言而喻”。故选D。【2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结合下文“而隶属于户部的工部税关在永定门也设有分局,主要征收竹木税”的句式结构可知,⑤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句子结构应为“主要征收……税”,故此处可改为“主要征收米、面、糖、蜜、酒、茶、烟等28大类货物税”。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4.75年前,新中国宣告成立,中华大地迎来新生。回望祖国成立、改革、发展的足迹,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国大典、香港回归、“嫦娥”升空……有许许多多值得被记住的历史瞬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校将举办一次主题为“伟大瞬间”的板报比赛,请你为班级设计这一期的板报,并说明设计理由。要求:明确写出构成板报内容的要素,理由合理。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板报设计:“伟大瞬间”艺术字居上,以金色勾勒,彰显主题。左侧为开国大典照片,展现新中国成立的光辉时刻;中间是香港回归中英交接瞬间,凸显主权回归荣耀;右侧配“嫦娥”升空图景,象征科技跨越。图片下方简短介绍各事件,阐述其在新中国成立、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理由:以图震撼人心,借文深化内涵。这些伟大瞬间见证祖国从新生到富强,可激发同学们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铭记历史,勇担责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写作类型:说明类微写作。审题:本题设定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特定背景之下,学校发起的“伟大瞬间”板报比赛是任务情境。明确规定了要完成班级板报设计并阐述设计理由这两项核心任务。其中,对于板报内容要素需清晰呈现,这要求设计者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标志性且能高度凝练新中国成立、改革及发展历程的素材。在设计理由阐述方面,需从多个维度考量,如素材对主题的呼应程度、对观众情感与认知的引导作用等,并且要严格遵循不超过150字的字数限定。写作思路:首先确定板报主题“伟大瞬间”,将其以艺术字形式置于上方并以金色勾勒,强化视觉效果与主题呈现。接着在内容布局上,左侧放置开国大典照片,这一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时刻是一切伟大征程的开端;中间选取香港回归中英交接瞬间,突出祖国主权完整的重要节点;右侧搭配“嫦娥”升空图景,代表着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就。在图片下方配上简短文字,分别阐述各事件在新中国成立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意义与深远影响。设计理由是借助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震撼同学们的心灵,再用精炼文字深化内涵,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祖国从新生走向富强的伟大历程,进而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激励大家铭记历史,勇于担当起民族复兴的责任。25.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走红,其打斗场景是游戏设计中的精髓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紧张刺激的战斗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请发挥想象,描写一个游戏中悟空战斗的场景。要求:描写细致,生动形象。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例文:悟空腾空跃起,金箍棒如闪电般劈向妖魔。电光火石间,妖气弥漫,悟空身形矫健,腾挪闪避,如龙腾九天;棒影重重,如疾风骤雨。空气中弥漫着电闪雷鸣,仿佛天地都在为悟空助威。棍影交错,妖魔在强大的气场下哀嚎不断,纷纷败退而去。悟空屹立不倒,彰显大圣本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写作类型:描写类微写作。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描写一个游戏中悟空战斗的场景”,这就要求考生了解《黑神话·悟空》这一游戏的相关情节和场景,并进行合理想象。在游戏中,悟空的战斗场景通常发生在各种经典场景的改编版本中,如黑风山、黄风岭、小西天等。这些场景不仅重现了《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还进行了创新和扩展。例如,在黑风山中,悟空将面对黑熊精的挑战,而在黄风岭则需要击败黄风大圣。因此,考生在展开想象时可适当联系古典名著《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另外,考生也需要了解悟空在游戏中的多种技能,如定身术、变化术、身外身法等。在描写时,应注意对这些技能的合理应用。写作指导:首先,应选定一个具体的战斗场景,如悟空在黄风岭的战斗。再对这一场景进行详细的描写,如风吹草动、飞沙走石等自然环境描写,悟空与妖怪的打斗场景等。在描写时,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或以瑰丽的想象来展现悟空铜头铁臂的伟岸形象。在此基础上可重点围绕“悟空如何去战”展开描述,凸显出战斗过程中震撼人心的场景。26.中秋团圆,重阳登高,除夕守岁……寄托着中国人的浪漫。请选择一个节日,写一段抒情文字抒发你的情思。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答案】示例:皎皎月光洒满人间,这是中秋的夜晚,仿佛所有的等待都凝聚成此刻的团圆。月饼的香甜,是团聚的味道,伴随着欢声笑语萦绕心间,温暖而浓厚。庭院中,我们仰望同一轮明月,遥寄心中思念。无论天涯海角,愿这皎洁的月光为你我架起心桥,传递深情。人生聚散无常,而月圆人圆,不变的是这份让心灵沉醉的团聚温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写作类型:抒情类微写作。写作要求:题目要求以节日为主题,因此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节日,比如中秋、重阳、除夕等,牢牢把握这一节日的特点与传统。重点放在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上的抒发,需要真实表达适合节日氛围的情感,在节日特色中融入个人情感,如温馨、思念、团圆、希望等,使得内容具有感染力。文字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需要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情感,不罗列过多细节。写作思路:选择一个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或除夕,结合其文化背景和特有习俗,引发出内心的思绪。如选择中秋节,可以围绕“团圆”展开,回忆与家人共享吃月饼、赏月的场景,引出对团聚的期盼和对亲情的眷恋;选择重阳节,可以聚焦登高望远的意象,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盼望;选择除夕,通过辞旧迎新的氛围抒发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冀。围绕节日特征,将个人情感自然融入其中,使读者产生共鸣,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字感染力与诗意。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7.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镜子,是一种表面光滑并且具有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可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见,照镜自省是修身律己的方法和美德。当然,这是照平面镜的效果,如果照的是曲面镜,结果就会不同。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两种“镜子”展开。平面镜能如实反映我们的外貌,让我们整理衣冠。从引申意义来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表明在生活中我们通过不同的“镜子”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以史为镜”,历史就像平面镜,其中的事件、兴衰能让我们明白社会发展的规律,比如从王朝的更迭中汲取治国理政或为人处世的经验。“以人为镜”,他人对我们的评价、行为也能成为镜子,当朋友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能认识到自身不足。因而人生中我们要通过不断自我反省,像面对平面镜一样真实地看待自己,在生活中纠正错误、端正品行,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如果照的是曲面镜,结果就会不同”,提示了它和平面镜的不同。曲面镜会使成像变形,这象征着生活中那些会扭曲我们认知的因素,如虚假的信息、别有用心之人的误导等,这些因素会使我们陷入迷雾之中,看不清自己和前路。因而我们要识别和拒绝生活中那些如同曲面镜般会扭曲我们自我认知的事物,如网络上的虚假繁荣(虚假点赞、虚假评论等),保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两种镜子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平面镜式的正确反馈和警示(如良师益友的建议、历史教训等),同时警惕曲面镜式的干扰(如不良诱惑、错误观念),以此来把握人生发展的方向。写作时文章开头可以从生活中照镜子的场景入手,引出镜子的不同类型和其象征意义。比如:“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整理自己的仪容。而在人生中,也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它们或如实反映,或扭曲变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在论述过程中,若选择“以自省之镜,正人生之路”这一立意,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先论述自省的重要性,如引用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事例;再阐述在生活中如何自省,如在日常行为、道德准则等方面;最后强调通过持续自省带来的积极人生影响。若是“远离‘曲面镜’”,可以先列举生活中被曲面镜式事物误导的现象,如某些明星被粉丝的盲目追捧而迷失自我,然后分析其危害,最后提出如何避免被误导的方法,如保持独立思考等。对于“巧用‘镜子’,把握人生方向”的立意,则要分别阐述平面镜和曲面镜的作用及应对方法,可采用对比论证。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在写作中,要注意论据的多样性和论证的严谨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立意:1.以自省之镜,正人生之路。2.远离“曲面镜”,保持真实的自我认知。3.巧用“镜子”,把握人生方向。2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镜子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普通的小物件,看似平常却颇具意义。它是整理仪容的工具,有时又是心灵的窗口,能映照出我们的喜怒哀乐,乃至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请以“镜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围绕“镜子”展开,主要说明了镜子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生活中镜子无处不在,它很平常,但又极其重要:我们每天站在镜子前洗漱、梳妆,它能清晰地呈现我们的外貌,让我们注意到脸上的瑕疵、头发的凌乱,帮助我们以整洁的形象出门。同时,镜子也是心灵的窗口,当我们开心时,镜子里的自己笑容满面,眼中闪烁着光芒;当我们难过时,镜子映照出的是低垂的眼睑、苦涩的嘴角。在孤独时,镜子里的自己仿佛更显落寞,那是一种内心孤独的外化。当我们热爱投入时,比如一个热爱舞蹈的人在镜子前练习,镜子里的身影展现出对舞蹈之美的向往,那是梦想在镜中的投影。写作要求里明确了作文题目和文体。因而写作时不可更改。同时,写作时最好能够抓住镜子的深层作用,这样才会写得更深刻。写作时开头可以直接描写镜子,或者从一个与镜子相关的场景入手,引出要写的主题,比如镜子里的亲情。开头可以写“镜子就静静地挂在那里,像一个无声的旁观者,见证着我生活中的亲情。”中间部分可以着重描写亲情的细节,像母亲在镜子前为自己整理衣领时那温柔的眼神、手上的动作,还有两人之间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我和母亲之间亲情的温度。结尾部分,可以再次回到镜子,通过镜子升华主题。比如:“镜子依旧是那面镜子,可我知道,我在它的映照下已经不同。”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描写,使故事生动形象,让读者有代入感。立意:1.在镜子中成长(通过描述不同阶段在镜子前的经历,展现自己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比如小时候对着镜子模仿大人,到青春期在镜子前为容貌烦恼,再到成年后从镜子中看到自信的自己)。2.镜子里的亲情(以镜子为线索,讲述和家人之间关于镜子的故事,也许是母亲在镜子前为自己整理衣服的温馨画面,或者是和父亲一起照镜子时发现彼此相似之处的有趣瞬间,体现亲情的温暖)。3.镜子中的自我挣扎与突破(写在镜子前面对自己的不足或困境时的心理变化,如考试失利后在镜子中看到沮丧的自己,然后经过内心挣扎努力改变,再次在镜子中看到充满斗志的眼神,反映自我突破的过程)。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现在,乘坐京沪高铁从北京南出发至河北廊坊,最快只要21分钟,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700亿元。高铁的建设和开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铁路发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为民生改善创造了条件。高铁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可以有效增加钢材、水泥及其他建材的需求,对扩大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按照铁路与相关产业投资1:10比例计算,其对相关产业拉动效益在10亿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基础制造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生产设计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以CRH380动车组为例,其零部件数量超过4万个,涉及机械、电力、信息等大量上下游产业,一批关键设备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中迅速成长。不仅如此,高铁开通释放了既有线的运能,使全社会物流成本得以降低。我国已开通运营的高铁可为货物运输腾出2.3亿吨的年运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紧张的状况,全社会人流、物流周转明显加快,成本降低。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后,从北京至天津仅需30分钟。京沪高铁开通后,北京至上海最快不到5小时,实现了“朝发夕归”。这种“同城效应”在沪宁、杭甬、广珠、沪杭等高铁沿线相继形成。京广高铁通车后,北京至广州2298公里的距离只要8小时便可到达,环渤海、中原、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群连为一体,进入了跨区域间的“同城化”时代。现在,上海到南京只需1个多小时。在上海上班、南京安家成为一部分人的选择。昆山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京沪高铁使它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时间距离缩短到18分钟。高铁带来的全新速度,让原本并不遥远的两座城市变成了一个“社区”,昆山成为上海的后花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昆山居住。高铁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让不同城市的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速度缩短了空间距离,也催生出“星期天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新职业。京沪高铁开通运营3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引进硕士博士2000余人,专家级领军人物300余人,充实了宝贵的“智力资本”。中国铁路以“四纵四横”为基础的高速铁路网目前已全部开工建设,未建成路段大部分在“十二五”末建成。届时,从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等城市出发,到大部分省会城市都在6小时左右,超过200个地级城市到周边城市只要1小时左右。广袤的中国,将被高铁联结成一日生活圈。同时,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高铁这张中国“新名片”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中国高铁”在外交场合上风光无限,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国提及的高频词汇,中国高铁已经与二三十个国家达成合作意向。在“高铁外交”带动下,经过多年积淀的中国铁路技术,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2014年7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铁二期主体工程顺利通车,实现了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近年来,中国频频斩获高铁大单,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高铁势头强劲,盖过了日本、法国等许多原本在高铁技术上占据优势的国家,不是没有原因的。与世界上最早运营高铁的日本相比,中国高铁具有强大技术优势。首先,中国高铁的车头是用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水压机一次锻造成型,而日本则用的是传统焊接技术,中国高铁的机车可以在同样功率输出的前提下跑得更快且结构强度更大;其次,中国拥有亚洲最大最先进的风洞群,高铁机车可以利用其进行外形优化设计,而日本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第三,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和气候带兼备,锻炼出一支举世无双的工程队伍——目前世界上具有实际高海拔和高桥隧比例施工经验的高铁承建商只有中国。无比丰富的施工经验,加上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让中国高铁有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成为引领世界水平的领头羊。(取材于《中国青年报》等相关文章)材料二: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大家并不陌生。这条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1318公里)的高速铁路,2011年开通运营,开通三年即实现盈利,而且成为“中国创造”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很多人不知道,我国高铁梦正始于京沪高铁,并从此走上自主创新之路。199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高速客运专用铁路,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通道。但“该不该修”,当时意见不一,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相关部门从1992年开始论证,到1993年,当时的国家经贸委、科委和铁道部等部门联合提议,将京沪高速铁路立为专题项目。1994年底,京沪高铁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该不该修”的问题解决了,“用什么技术修”成为新的问题。当时,国内对高速铁路技术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两者之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了三次严格论证,从十个方面对这两种技术作了详细对比。此后,科技部和原铁道部组织专家又进行了研讨,最后决定采用轮轨技术。2008年,京沪高铁终于开工。而在2005年,武广高铁和京津城际已相继开工,京沪高铁的论证经验为它们提供了“捷径”。高铁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包括土木建筑、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智能运输、养护维修等六个分系统。京沪高铁项目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堪称“高铁技术博物馆”。在京沪高铁论证阶段,我国对当时高速铁路技术最先进的日本、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全面考察,学习引进了动车组技术,然而这在整个高铁技术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近20年来,我国组织各行业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使京沪高铁的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动车组方面,我国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突破了整车气动性能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整车“设计-制造-验证-评估-优化”的成套技术,大幅提升了重大装备创新能力,形成了高速列车技术标准。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创造了运营动车组最高试验速度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在其他方面,我们处于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技术还有许多,比如攻克了列车高速运行情况下车地信息可靠传输、列车运行安全控制、与不同列控制式线路互联互通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列控系统核心装备,实现了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集成创新。据了解,京沪高铁项目获得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高铁不可能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取材于《光明日报》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同城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较远城市之间交通耗时大大缩短 B.较近城市间实现生活“社区”化C.不同城市的人可共享优质社会资源 D.人才引进成本大幅度降低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属于中国高铁成功进军海外市场原因的一项是()A.推行“高铁外交” B.斩获高铁大单C.技术优势强大 D.施工经验丰富3.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单晶生产炉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2年《想做熊的孩子》观后感5篇模板
-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集锦五篇
- 总经理辞职报告15篇
- 2025年板式家具机械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幼师专业学生自我鉴定(5篇)
- 客服工作总结15篇
- 2024年虚拟现实游戏开发与授权经营合同
- 2024年育儿嫂服务合同
- 校园文明主题演讲稿(15篇)
- 2024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flywheel飞未-202412
- 三叉神经痛诊断及手术治疗
- 《农机安全》课件
- 合同解除补充协议
- 第三章-船舶建造工程报价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警察小学生安全教育讲座
- 深圳大学《激光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高中技术《第四章控制和设计》单元自测题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适应性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