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在这里讲讲我这个主张: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慧。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和机灵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有句老话——“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智慧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目前,关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议论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能够真正从智慧的本质上去探讨培养智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应该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智慧是天生的吗?如果是天生的话,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这在历史上还没有记载。智慧是神授的吗?我们也不信这种鬼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唯心主义,只能搞唯物主义,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了解客观规律。人又可以主观能动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立场。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观点。我在这里建议用系统科学这个现代化的观点。智慧作为现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与其他事物有关联的。智慧要靠知识,特别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问题推向什么是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这里讲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二是开放、不断生长发展。以上所说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了人类现在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规律的全部精华,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这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难道还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摘编自钱学森《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其前提是人类通过官能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感性认知。B.人脑活动有层次高低之分,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等处在低层次,而智慧则处在更高的层次。C.那些看上去好像迟钝的人,其实大智若愚,他们不愿意去思考一般问题,但善于考虑深邃的问题。D.中国从前的“老学究”被人笑话,是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实现认识第二阶段的飞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B.人们利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C.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D.钱学森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地生长发展。3.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答案】1.D2.D3.①要培养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②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③要培养学生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④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去培养学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D.“是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实现认第二阶段的飞跃”说法有误,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为“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以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可知是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获得感性认识是阶段结果,但未必是最终目的。B.“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说法有误,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C.“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选项混淆前提条件与结果。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可知,培养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必须培养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根据原文“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以促进其智慧的培养。根据原文“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要培养学生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使其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据原文“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不能像“老学究”那样,有知识不会用。根据原文“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去培养学生,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有合理结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到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头上是宽广的蓝天。忽然听到飞机的叫声,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去,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扯过河去。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中队上的医生老康跑上来说:“刚一出发你就负伤了!”“可是并不光荣。”我说,“正在用腿用脚的时候,你看多倒霉!”“每天宿营下来,我叫刘兰去给你换药!”他说着替女孩子搀扶着我,刘兰才有工夫坐下去倒出她鞋里的沙土和石块。“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到村庄找好房子,刘兰就背着药包笑嘻嘻地找了我来,替我洗好伤口换好药,才回去洗脸休息。情况越来越紧,可是我的伤口并不见好,组织上决定要把我转移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我们按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我同刘兰就住在这小小的山庄上。进村以后,她去找上关系,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因为刘兰还不会做莜面,老四就派了两位妇女来帮忙。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头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不久就下了大雪,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一九五○年五月护士节于天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看护”,看似普通,实则巧妙。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份。B.小说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后文写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如“坡高水急”“道狭村稀”等,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也反映出战争形势之艰难。D.“我”虽然不是文中的主人公,但“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主人公刘兰等人品格的见证者。5.铁凝在《孙犁先生百年纪念》中说:“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分析刘兰的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6.孙犁的作品常被人评价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该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4.B5.①“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坚强;
②“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
③“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此处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6.①语言风格:虽然环境恶劣,但文中几段景物描写的语言使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语言质朴简洁,清新自然,具有抒情特色;②淡化情节:本文故事没有叙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情节平淡,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情节简单平淡;③主题(诗意)表达:小说散文化,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女性群体形象,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其精神面貌,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小说采用补叙的手法”错误。文中老康介绍刘兰童养媳的经历,为插叙,不是补叙。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坚强。“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的“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此处“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交代了此时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语言风格:小说语言清新隽永,鲜活优美、凝练简洁,具有抒情特色。“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虽然环境恶劣,但几段景物描写的语言使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淡化情节:小说情节简单平淡,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正面叙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题(诗意)表达:散文化小说的主题多是思考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人性的美好等等。小说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不畏困难的女性群体形象,表现百姓对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人情美、人性美。虽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但是不着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也不着意表现人物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是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发掘他们内在的灵魂美、情操美。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全正确一项是()A.王甚任之(信任)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B.其文约,其辞微(含蓄隐晦)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继承)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侥幸)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D.赢粮而景从(担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整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楚王很信任他。/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B.句意: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然而都继承屈原的委婉文辞。C.幸:希望。句意: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吾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D.句意:许多人都背着粮食。/整个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故选C。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A.羝乳乃得归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B.欲因此时降武外连横而斗诸侯C.蝉蜕于污秽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单于壮其节忧劳可以兴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乳:名词做动词,生子/牖:名词做动词,作窗户;句意: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B.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斗:使动用法,使……争斗;句意: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C.蝉: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上:名词做状语,向上;句意: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向上直通到天。D.壮:意动用法,以……为壮/兴使动用法,使……兴盛;句意: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忧虑辛劳会使国家兴盛。故选D。9.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方正之不容也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被动句。句意: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谄臣所容。B.都是判断句。句意: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单于渐渐自大了,并不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C.都是省略句。“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正常语序为“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正常语序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句意: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句意: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愿,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召杀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优人敬A新磨遽前B批其颊C帝D失色E群优F亦骇愕G新磨H徐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因为优”与“尝以十倍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B.缙绅:也写作“搢绅”,把笏板插在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后用为士大夫的代称。C.“其尤蠹政害人者”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害”字含义相同。D.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与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庭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艺名。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托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4.请结合材料,概括后唐庄宗失败的原因。【答案】10.CEG11.C12.D13.(1)当初,罗贯担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刚强正直,被郭崇韬赏识,任用他去当河南县令。(2)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14.①宠幸伶人,任其干预政事,失去天下心。②听信谗言,杀害忠良。【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庄宗顿时脸色大变,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其颊”是“批”的宾语,故在C处断开;“色”是“帝”的宾语,故在E处断开;“骇愕”是“群优”的形容词谓语,其后不带宾语,故在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均为“曾经”的意思。句意:曾经因演戏的缘故。/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B.正确。C.错误。含义不同,伤害,损害/嫉妒。句意:害政害人最严重。/想争得怀王的宠信,内心嫉妒屈原的才能。D.正确。故选C。【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D.“他一律不予上报”有误。原文为“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报”,不是上报的意思,而是回复的意思,“一不报”的意思是他一个也不给回复。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初”,从前,当初;“为……所”,表被动;“知”,赏识。(2)“原”,推其根本,推究;“所以”,……的原因;“知”,明白,了解。【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可知,他宠幸伶人,任其干预政事,失去天下心;由“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召杀之”可知,听信谗言,杀害忠良。参考译文:庄宗自幼精通音律,因此伶人深得他的宠爱,常常陪侍在他身边。庄宗有时就自己在脸上涂上一些粉墨,和伶人一起在后宫庭院里嬉闹,以此来讨得刘夫人的欢心,他还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曾经因演戏的缘故,庄宗自己喊自己“李天下,李天下”,一个叫敬新磨的戏子突然上前打了他一耳光。庄宗倾时脸色大变,众戏子因此都惊骇不已。敬新磨慢条斯理地解释说:“治理天下的人只有一个,你还在那呼谁呢?”庄宗随即转怒为喜,厚厚地封赏了敬新磨。优伶们常出入于皇宫,捉弄欺负士大夫,大臣们非常愤恨,但又不敢对他们生气,反而有人依附或拜托他们求得恩泽,四面八方的藩镇官员们也争相贿赂、巴结他们。危害国家和人民最严重的,景进是第一个。景进喜欢采集一些民间小事说给后唐帝听,后唐帝也想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于是把景进当作自己的耳目。景进每次去后唐帝那里报告事情,后唐帝都要让左右的人们退下去后才问他,因此景进也乘机说别人一些坏话,干预政事。从将相大臣往下的官员们都害怕他。当初在胡柳战役中,伶人周匝被梁人生擒,庄宗常常思念他。等到后唐军攻入汴梁的那一天,周匝在马前谒见庄宗,庄宗非常高兴。周匝在庄宗面前哭诉道:“臣之所以能够得以保全到今天,全仰仗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鼎力相助,希望陛下能够封赏给他们两个州,用以回报他们对我的恩情。”庄宗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郭崇韬在一旁劝说道:“陛下应当封赏那些与您共同夺取天下的人,这些人全都是英豪忠勇之士。如今大功刚刚告成,这些人中还没有一个得到封赏,现在却要首先任命一个伶人担任刺史,恐怕陛下会从此失掉天下人的心。”庄宗对崇韬说:“我已经答应周匝了,这让我不好意思见到这三人。你的话虽然刚正,但你还是为我委屈心意去做吧。”最终封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当时亲军中有跟从后唐帝转战南北而没有封得刺史的人无不愤怒叹息。当初,罗贯担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刚强正直,被郭崇韬赏识,任用他去当河南县令。他在任河南县令期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那些有权有势之家,伶人宦官们请求托办事情的书信推满了桌子,他一个也不给回答,把这些书信全部拿去让郭崇韬看。郭崇韬把这些事上奏给后唐帝,因此那些伶人宦官们对罗贯恨得咬牙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也认为罗贯刚直不阿,十分讨厌罗贯中,派奴婢告诉皇后,皇后和伶人宦官们一起诋毁罗贯中,后唐帝听了虽然内心很生气,但还没有发作出来。正好这时后唐帝自前往寿安察看修筑坤陵的人们,这里的道路泥泞,桥梁多数也毁坏。后唐帝就问主管这里的是谁,宦官们回答后唐帝说是河南县令罗贯。后唐帝听了十分生气,下令把罗贯中抓入监狱。监狱吏们用棍子打他,打得罗贯体无完肤。第二天,后唐帝下诏要把罗贯杀死。(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太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病起书怀①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备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点题,“病骨”“纱帽宽”“孤臣”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病体瘦弱、客居江边的诗人形象。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C.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喻国家,“和銮”喻南宋皇帝。D.本诗和《书愤》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本诗从衰病起笔,《书愤》紧扣“愤”字,抒发自身感怀。16.本诗和《书愤》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病起书怀》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②《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表达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率军北伐、报效国家的希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是借代。“庙社”指宗庙社稷,借代国家、朝廷。“和銮”同“和鸾”,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景象。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诸葛亮坚持北伐,名满天宇,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意思是,表达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夜半挑灯更细看”的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默写。(1)《屈原列传》中写出了屈原如莲、如蝉一般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用夸张手法写秦国毫不费力就打得诸侯疲惫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凭箜篌引》中以声摹声,极具形象感地描绘出音乐清脆、激越、幽怨等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8分0)18.下列各组中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胡诌(zhōu)恫吓(dòng)偈语(jié)奴颜婢膝哗众取宠B.赝品(yàn)竦身(sǒng)擦粉(cā)精疲力竭陈词烂调C.绯红(fēi)台州(tāi)埋怨(mán)枯躁乏味有的放矢D.篡位(cuàn)喋血(dié)择菜(zhái)凤凰涅槃桀骜不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偈语”中的“偈”应读作jì。B.“陈词烂调”中的“烂”应写作“滥”。C.“枯躁乏味”中的“躁”应写作“燥”。D.正确。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贾谊因他的①,自然而然地与他同时代的人离绝了。他藐视他们,他们也排挤他。他们根深而叶茂,藤粗而蒂固;他则一无所恃——他只能恃文帝的保护。但文帝也一样脆弱。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贾谊的,他未必就不是一个昏君。但他不能失去朝廷权力的平衡,他也不能为了一个贾谊而触犯众怒。一边是功高盖主的老臣,一边是②的后生,两边既已势不两立,③,文帝只能倾向前者:没有前者的拥立,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前者的支持,也没有了他的明天。贾谊的失败是时势所必然,同时也与个性有关:贾谊的性格太躁急,太傲慢。躁急则不能待人,不能捺住性子等待时机。傲慢则不能兼人,他总是嫌那一批老臣太愚拙无识,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更不能把他们拉入同一战壕,与他们一同作战,而是欲凭一己的力量,挟文帝之权威而获成功。不能待人兼人容人,事业还未开始,自身就已④。偏他又那么脆弱,一贬长沙,就哭泣不止。逾数年,在寄托了他最后希望的梁怀王骑马摔死后,脆弱的贾谊在多日的哭泣之后,赍志而殁。19.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D.芦柴棒手脚着地,很像一只在肢体上附有吸盘的乌贼。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群而不党初出茅庐千钧一发身单力薄B.群而不党乳臭未干千钧一发形单影只C.卓尔不群初出茅庐剑拔弩张形单影只D.卓尔不群乳臭未干剑拔弩张身单力薄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答案】19.B20.C21.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他毕竟不是一个昏君(或“他未必是一个昏君”)。【解析】【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根深”对“藤粗”,“叶茂”对“蒂固”。A.比喻,将天下豪杰比作“云”“回声”“影子”。B.对偶,“东割”对“北收”,“膏腴之地”对“要害之郡”。C.反复,“沉默呵,沉默呵”是反复手法。D.比喻,将“芦柴棒”比作“乌贼”。故选B。【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群而不党:与众合群,不结私党。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语境前文有“卓则必绝,远则自离”,故此处应选“卓尔不群”。第②处,初出茅庐: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褪尽。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语境对象是“后生”,形容他们刚到朝廷任职,故此处应选“初出茅庐”。第③处,千钧一发:原义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情况极其危急。剑拔弩张: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语境形容当时双方对峙的紧张形势,故此处应选“剑拔弩张”。第④处,身单力薄:身体瘦弱力气小。亦指人少力量不大。形单影只:形容孤独一人,没有同伴。语境形容贾谊没有同伴,故此处应选“形单影只”。故选C。【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文帝刘恒还是很愿意重用也很信任贾谊的”语序不当,应该先“信任”,再“重用”;二是不合逻辑,“他未必就不是一个昏君”不合逻辑,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应当删掉第“不”。可以修改为: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他毕竟不是一个昏君(或“他未必就是一个昏君”)。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①____。”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鲁迅。王富仁先生对此作了独到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视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是从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进行评价的,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②_________。这个精神素质便是他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奴隶性格,③________。【答案】①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或: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②是因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质(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质)③具有真正独立的思想个性(或:自由意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本段文字主要讲了王富仁对毛泽东的“鲁迅为现代中国的圣人”的看法。第一空,根据上文“鲁迅……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可知,后面句中应是与“封建社会”相对应的,此处要根据“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写“鲁迅是新时代的圣人”。第二空,根据“鲁迅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及其精神发展的实际意义”“而鲁迅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分析,前文有关联词“之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是因为鲁迅的对于中国的精神意义”。第三空,根据前文“彻底摆脱了……奴隶性格”可知,此处相对于“奴隶性格”,应填写“独立自由精神”,由此可以得出答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也有人说“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浓缩着人生成长的经历与经验。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总共两句话。第一句引用两句俗语,交代写作内容。前以铁匠打铁、绣花手巧为喻,提醒青年要锤炼自身,向内审视;后用自然物象与其外在条件(如凭借物、时机等)的关系,强调青年应善假于物,向外借力。第二句总结概括,点明立意思路。二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无论是锤炼自身还是善用外物,这都是青年人生成长必不可缺少的双向努力。材料意在引导考生辩证看待锤炼自身与协助外物的关系,启示我们,既要重视个人能力,不断提升个人实力,壮大自身力量,也要善于借助外力,抓住机遇,乘势而起。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锤炼自身与借助外力的内涵与实质,二者的辩证关系,各自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对待锤炼自身与借助外力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锤炼自身与借助外力各自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民族复兴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处理锤炼自身与借助外力的关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辩证分析,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以锤炼自身为本,提升自我素质,方能行得更远;以借助外力为翼,抓住机遇,乘势而起;锤炼自身与借助外力相辅相成,共同助力人生发展。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俞敏洪大学期间熟读800多本书,提升自身实力,并抓住时代机遇获得成功的事例,论证提升自我与善借外力相辅相成,共同助力成功。也可以引用《三国志》中“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的名言,论证借助外力的重要性。立意:1.内修本领,乘势而起。2.接他木之枝,开自我之花。3.提升自我能力是成功的前提。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在这里讲讲我这个主张: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慧。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和机灵是说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出不了智慧。智慧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慧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为什么这样讲?中国有句老话——“大智若愚”,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智慧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目前,关于人的智慧的描述和议论还有很多,但说来说去,都没有能够真正从智慧的本质上去探讨培养智慧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应该回答的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智慧是天生的吗?如果是天生的话,那小娃娃就能有智慧了,这在历史上还没有记载。智慧是神授的吗?我们也不信这种鬼话。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唯心主义,只能搞唯物主义,而且是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观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了解客观规律。人又可以主观能动地影响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立场。第二步要回答的是用什么观点。我在这里建议用系统科学这个现代化的观点。智慧作为现象,不可能是孤立于一切事物之外的,它也一定是与其他事物有关联的。智慧要靠知识,特别是活的而不是死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问题推向什么是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这里讲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二是开放、不断生长发展。以上所说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了人类现在所认识到的客观世界规律的全部精华,它就是智慧的泉源,而这个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难道还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摘编自钱学森《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其前提是人类通过官能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感性认知。B.人脑活动有层次高低之分,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灵等处在低层次,而智慧则处在更高的层次。C.那些看上去好像迟钝的人,其实大智若愚,他们不愿意去思考一般问题,但善于考虑深邃的问题。D.中国从前的“老学究”被人笑话,是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实现认识第二阶段的飞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B.人们利用理性认识来指导实践,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C.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D.钱学森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最高概括,具有开放性,在不断地生长发展。3.如何培养学生的智慧?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答案】1.D2.D3.①要培养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②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③要培养学生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④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去培养学生。【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D.“是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从而实现认第二阶段的飞跃”说法有误,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二为“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以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可知是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获得感性认识”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获得感性认识是阶段结果,但未必是最终目的。B.“只要成功了,就证明这个认识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证明它是错误的”说法有误,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C.“就能掌握所有的客观规律,获得智慧”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因此结论是: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选项混淆前提条件与结果。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要有智慧,就必须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可知,培养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必须培养学生懂得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观察分析客观世界的事物。根据原文“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但还远不能用以敲开智慧的大门”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智力竞赛测试,以促进其智慧的培养。根据原文“真正有智慧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要培养学生用智慧去考虑深邃的问题,使其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据原文“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的高度”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同时还要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不能像“老学究”那样,有知识不会用。根据原文“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智慧与知识的体系,即系统化了的、有合理结构的人类知识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可知,要培养学生的智慧,就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去培养学生,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有合理结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看护孙犁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我猜她准是分配到我们队上来的女看护。“快跑,小鬼!”我追在后面笑着喊。“反正叫你落不下!”她回头笑了一下,这笑和她的年岁很不相称。她幼小的生活里一定受过什么压抑。我注意到她的脚步,这孩子缠过脚,我明白了为什么过河以后,她总是要穿上鞋。前面的队伍正蹚过一条大河,爬到对面高山上去。头上是宽广的蓝天。忽然听到飞机的叫声,立时就开始了扫射。我看见女孩子急忙脱了鞋,卷高裤腿,跑进水里去,河水搭到她的腰那里,褂子全都湿了,却用两只手高高举起了药包。她顺着水流斜斜地前进,没走到河心,就叫水冲倒了,我赶紧跑上去,拉起她来,扯过河去。刚登上岸,我觉得脚上一热,就倒了下来,血冒在沙滩上。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哪里的话,你这么小的人,会把你压死了哩!”我勉强站立起来,女孩子搀扶了我,挨上山去。我们在山顶走着,飞机走了,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我们都饿了,可是遵守着行军的纪律,不拾也不踏,咽着唾沫走过去。中队上的医生老康跑上来说:“刚一出发你就负伤了!”“可是并不光荣。”我说,“正在用腿用脚的时候,你看多倒霉!”“每天宿营下来,我叫刘兰去给你换药!”他说着替女孩子搀扶着我,刘兰才有工夫坐下去倒出她鞋里的沙土和石块。“这孩子很负责任,”老康接着小声说,“她是一个童养媳,婆家就在我们住过的那个村庄,从小挨打受气,忍饥挨冻。这次我们动员小看护,她坚决参加。起初她婆婆不让,找了来。她说:‘这里有吃的有穿的,又能学习上进,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步?’婆婆说:‘……你吃上饱饭,可不能变心,你长大成人,还是俺家的媳妇!’她没有答话。”从这天起,每天晚上到村庄找好房子,刘兰就背着药包笑嘻嘻地找了我来,替我洗好伤口换好药,才回去洗脸休息。情况越来越紧,可是我的伤口并不见好,组织上决定要把我转移到远处一座高山上去,叫刘兰跟随。我心里有些焦急,望望刘兰,她却没有怨言。我们按路线出发,天明进入了繁峙县的北部。这是更加荒凉的地方,坡高水急,道狭村稀,转半天,看不见一个村庄,遇不见一个行人,听不见一声鸡叫。只有从沙滩上和过河的踏石上留下的毛驴蹄印或是粪块,才断定是人行的大道。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还有一所场院。我同刘兰就住在这小小的山庄上。进村以后,她去找上关系,打扫房子,然后把我安排到炕上。接着她又做饭,烧炕,洗净吃饭的锅,煮刀剪,消毒药棉……弄到半夜,她才到妇救会主任老四屋里去睡觉。老四也是一个童养媳,十四岁成的亲,今年二十四岁了,还没有小孩。老四告诉刘兰,这山顶上的人家,就是难得有个娃,要不就是养不下,要不就是活不大!刘兰说:“这是因为我们结婚太早,生活苦,又不知道卫生,以前我也是个童养媳……”因为刘兰还不会做莜面,老四就派了两位妇女来帮忙。她们都穿着白粗布棉裤、黑羊皮袄,她们好像从来没洗过脸,那两只手,也只有在给我们和面和搓窝窝头的过程里才弄洁白,那些脏东西,全和到我们的饭食里去了。刘兰对我说:“你身体好些的时候,多教我认几个字吧,我要给她们讲讲卫生课。”不多几天,她这讲习班就成立起来,每天晚上,有十几个青年妇女集在老四屋里,对刘兰讲的问题发生很大的兴趣。“你看刘兰多干净,”妇女们笑着说,“我们向你学习!”从此,我看见这些妇女们,每天都洗洗手脸,有的并且学着我的样子,在棉袄和皮衣里衬上一件单褂。我觉得刘兰把文化带给了这小小的山庄,它立刻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并给她们的后代造福。不久就下了大雪,接到大队来信,要我转移,当夜刘兰去动员担架。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一九五○年五月护士节于天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看护”,看似普通,实则巧妙。既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也交代了女主人公的身份。B.小说采用补叙的手法,借老康的话介绍其童养媳的经历,为后文写刘兰与老四相互怜悯埋下伏笔。C.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如“坡高水急”“道狭村稀”等,不仅表现了高山的荒凉,也反映出战争形势之艰难。D.“我”虽然不是文中的主人公,但“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叙述者,也是主人公刘兰等人品格的见证者。5.铁凝在《孙犁先生百年纪念》中说:“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概括并简要分析刘兰的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6.孙犁的作品常被人评价具有“诗化小说”的特征,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该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4.B5.①“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坚强;
②“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
③“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此处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6.①语言风格:虽然环境恶劣,但文中几段景物描写的语言使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语言质朴简洁,清新自然,具有抒情特色;②淡化情节:本文故事没有叙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情节平淡,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情节简单平淡;③主题(诗意)表达:小说散文化,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女性群体形象,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其精神面貌,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小说采用补叙的手法”错误。文中老康介绍刘兰童养媳的经历,为插叙,不是补叙。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这女孩子有十六七岁,长得很瘦弱,背着和我一样多的东西,外加一个鼓鼓的药包,跑起路来,上身不断地摇摆,活像山头那棵风吹的小树”,此处体现了刘兰吃苦耐劳,坚强。“敌人的飞机一直低飞着,扫射着河滩和岩石,扫伤了我的左脚。女孩子低着头,取出一个卫生包,替我裹伤。扎住伤口,女孩子说:‘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此处的“你把东西放下吧,我给你背”体现刘兰对伤员的照顾,体现了她的责任心。“她拄着一根棍子,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头上包着一块手巾,护住耳朵和脸,在冰雪擦滑的路上,穿着一双硬底山鞋,一步一个响声,迎着大风大雪跟在我的担架后面……”,此处“背着我们全部的东西”,交代了此时环境更恶劣,刘兰却在风雪中背起所有的东西,体现了刘兰的坚韧与担当。【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语言风格:小说语言清新隽永,鲜活优美、凝练简洁,具有抒情特色。“宽大清澈的河流在山下转来转去,有时还能照见我们的影子。山上两旁都是枣树,正是枣熟枣掉的时候,满路上都是渍出蜜汁来的熟透的红枣”“在苍茫的夜色里我们看到了山顶的村庄,有一片起伏的成熟的莜麦,像流动的水银”,虽然环境恶劣,但几段景物描写的语言使小说具有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感受。淡化情节:小说情节简单平淡,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也没有正面叙写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讲述了看护员看护伤员的故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主题(诗意)表达:散文化小说的主题多是思考人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人性的美好等等。小说塑造了以刘兰为代表的在艰苦环境中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不畏困难的女性群体形象,表现百姓对抗日战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对幸福安宁生活的向往,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人情美、人性美。虽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但是不着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也不着意表现人物的苦难与心灵的重负,而是着意表现农村女性的成长,刻画他们的精神面貌,发掘他们内在的灵魂美、情操美。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全正确一项是()A.王甚任之(信任)每一令出,平伐其功(自夸)B.其文约,其辞微(含蓄隐晦)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继承)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侥幸)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D.赢粮而景从(担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整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楚王很信任他。/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B.句意: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然而都继承屈原的委婉文辞。C.幸:希望。句意: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吾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D.句意:许多人都背着粮食。/整个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故选C。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A.羝乳乃得归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B.欲因此时降武外连横而斗诸侯C.蝉蜕于污秽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单于壮其节忧劳可以兴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乳:名词做动词,生子/牖:名词做动词,作窗户;句意: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然而陈涉是一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拴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B.降:使动用法,使……投降/斗:使动用法,使……争斗;句意: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C.蝉: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上:名词做状语,向上;句意: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我李陵与卫律罪孽深重向上直通到天。D.壮:意动用法,以……为壮/兴使动用法,使……兴盛;句意: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值得敬佩。/忧虑辛劳会使国家兴盛。故选D。9.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方正之不容也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被动句。句意: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谄臣所容。B.都是判断句。句意: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单于渐渐自大了,并不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C.都是省略句。“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正常语序为“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正常语序为“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句意: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D.“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施仁义”。句意: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帝幼善音律,故伶人多有宠,常侍左右;帝或时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以悦刘夫人,优名谓之“李天下”。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前批其颊帝失色群优亦骇愕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邪?帝悦,厚赐之。诸伶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能出气;亦反有相附托以希恩泽者,四方藩镇争以货赂结之。其尤蠹政害人者,景进为之首。进好采闾阎鄙细事闻于上,上亦欲知外间事,遂委进以耳目。进每奏事,常屏左右问之,由是进得施其谗愿,干预政事。自将相大臣皆惮之。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之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帝许之。郭崇韬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为政不避权豪,伶宦请托,书积几案,一不报,皆以示崇韬。崇韬奏之,由是伶宦切齿。河南尹张全义亦以贯高伉,恶之,遣婢诉于皇后,后与伶宦共毁之,帝含怒未发。会帝自往寿安视坤陵役者,道路泥泞,桥多坏。帝问主者为谁,宦官对属河南。帝怒,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召杀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节选自欧阳修《伶官传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优人敬A新磨遽前B批其颊C帝D失色E群优F亦骇愕G新磨H徐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因为优”与“尝以十倍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B.缙绅:也写作“搢绅”,把笏板插在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后用为士大夫的代称。C.“其尤蠹政害人者”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害”字含义相同。D.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与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唐庄宗喜欢音乐,宠幸伶人,有时自己也粉墨登场,与优伶在宫庭里嬉戏,来讨刘夫人欢心,他还给自己取了“李天下”的艺名。B.优伶出入皇宫,欺侮官员,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有反向他们献媚,争相巴结;后唐庄宗重用景进,景进乘机进谗,群臣都害怕他。C.后唐庄宗滥施封赏,他将刺史封给伶人周匝的恩人。郭崇韬劝谏说任命优伶为刺史,这是要失掉天下人心的,但郭的意见没被采纳。D.罗贯性情刚直,处理政事从不回避权势之家,伶宦请托事情的书信,他一律不予上报,被权贵嫉恨,遭到诋毁,因此下狱被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初,罗贯为礼部员外郎,性强直,为郭崇韬所知,用为河南令。(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4.请结合材料,概括后唐庄宗失败的原因。【答案】10.CEG11.C12.D13.(1)当初,罗贯担任礼部员外郎,性情刚强正直,被郭崇韬赏识,任用他去当河南县令。(2)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14.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十大寿贺词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
- 深圳科技业务管理系统
- 科室工作总结
- 秋季大班教师个人计划表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1.1 位置和疆域教学实录 (新版)粤教版
- 2024年校园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合同3篇
-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amily Lesson 22 How Old Are You教学实录 冀教版(三起)
- 全科教学查房糖尿病620课件
- 恢复力与心理抗逆力的提升
- 居民骨干培训课件
- 《冠脉痉挛指南》课件
- 环境土壤学课件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件
-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3篇】
- 产品研制管理规范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物理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国际丝路中心大厦项目
-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