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真题重组卷(一)(解析版)_第1页
八上期末真题重组卷(一)(解析版)_第2页
八上期末真题重组卷(一)(解析版)_第3页
八上期末真题重组卷(一)(解析版)_第4页
八上期末真题重组卷(一)(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一)八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所有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1.(2022·山东潍坊·八年级期末)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因此第一块汉白玉浮雕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不仅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一次重大胜利,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弘扬民族爱国精神,D项正确,排除A项;虎门销烟由林则徐领导,但不是纪念这一事件的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不是虎门销烟的最主要意义,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河北秦皇岛·八年级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万园之园”指的是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后,在日记中也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所评价的这本书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猛回头》【答案】B【详解】依据“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可知与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有关,“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可知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所著的《资政新篇》,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时代特征,也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是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但是主要是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天演论》是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中维新派思想家严复翻译西方进化论的著作,排除C项;《猛回头》是20世纪初革命派思想家陈天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思想的著作,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60年。”这里所指的“杰出人物”包括A.关天培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答案】B【详解】根据“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曾国藩等洋务派掀起的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B项正确;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的清朝将领,排除A项;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起义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C项;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5.(2022·四川自贡·八年级期末)“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C.列强政治制度先进 D.列强侵华准备充分【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割占台湾岛。根据材料“颐和园又搭天棚”可知,统治者不思进取。台湾被日本割占,统治者反而在颐和园搭天棚为慈禧太后祝寿,这说明清朝封建制度属朽落后。从侧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朝经济和军事落后,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列强政治制度先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列强侵华准备充分,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贵州遵义·八年级期末)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④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因此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可能出现;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因此②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可能出现;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可能出现,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变法诏令的内容有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因此不会出现④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7.(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观察下面年代尺,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近代遭受侵略的全过程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全过程【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年代尺的几个关键时间点“1832”“18950”“1901年”和所学知识,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因此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A项正确;题干只涉及1842-1901年近代前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并不能体现近代遭受侵略的全过程,排除B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与题干年代尺不符,排除C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此后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近代化,与题干年代尺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广东·陆丰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儿颗炸弹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A.师夷长技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D.要建立共和国【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以来,反对封建主义、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方向。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没有实施《资政新篇》,最后失败。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了当时的时代潮流。故D符合题意。师夷长技、要自强、求富是洋务派的主张,要反对外国侵略是洪秀全和孙中山的共同点,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9.(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辛亥革命使“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或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明确政治含义,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这表明辛亥革命(

)A.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B.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C.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D.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人……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表明国人明确了中国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概念的政治含义明确,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A项正确;材料说明辛亥革命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BCD项的说法均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项。10.(2022·贵州铜仁·八年级期末)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A.洋务运动——传统农民战争政治思想发展的高峰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C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行动,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信息不符,排除A;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依然是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信息不符;五四运动时期,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了,排除D。故选C。11.(2022·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某同学搜集了下侧的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破坏责任内阁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A.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独裁 B.北洋政府投靠帝国主义C.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结束帝制 D.北洋军阀的分裂与割据【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实行专制独裁,他破坏责任内阁制,武力镇压国民党;镇压二次革命,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因此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独裁,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投靠帝国主义,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宣统帝,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的割据,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共1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l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率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在当时即指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使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所以使得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发生改变,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排除A项;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一“群众运动”(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 D.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答案】D【详解】根据“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商人、工人广泛参加的群众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D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B项;19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C.主张国民革命实施国共合作 D.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答案】A【详解】依据“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和所学知识,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现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并提出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等也是革命的动力,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因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时中国的国情有了初步的正确认识,A项正确;1927年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从而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重视革命武装力量的作用,而是分析了革命的动力,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2·广东·陆丰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八年级期末)1924年1月,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这表明(

)A.中华民国成立 B.黄埔军校建立 C.北伐战争开始 D.国共合作实现【答案】D【详解】通过材料中“1924年1月”“共产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这些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正确;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排除A项;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排除B项;1926年夏,国共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6.(2022·福建泉州·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比例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B.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D.古田会议的召开【答案】C【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指的是1935年”,这一时期党员构成中农民的比重快速上升,工人的比重迅速下降,符合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现实影响,C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实行国共合作,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党员构成以工人阶级为主,排除A项;工农红军的创建是1927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古田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9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7.(2022·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数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A.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B.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C【详解】考查点:长征。依据题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避开蒋介石的魔爪、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危在旦夕的战斗。”从而得出这里的“行军指的是1934年——1936年的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进行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不符合题意;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B不符合题意;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2022·甘肃庆阳·八年级期末)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的私人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他所评论的“某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巴黎和约”的签订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者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可知与东北军张学良、西北军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项正确;“巴黎和约”引发了五四运动,排除B项;“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A项。19.(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2020年中国大片《八佰》,描绘了1937年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某次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这次会战是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某次会战”“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在这次战役中,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消灭日军200多人。D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在山西太原一带,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20.(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台儿庄战役,历时1个月,名震中外,在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四川遂宁横山场人税梯青(川军孙震部124师师长)率部浴血奋战,迟滞日军,为这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战役(

)A.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性事件B.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D.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将领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C项正确;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1937年9月,八路军在太原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21.(2022·河北廊坊·八年级期末)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的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则是“地主减租减息”。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联合地主阶级抗日C.确立中共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加强党风建设【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联合地主阶级抗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B项正确;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党不是对峙关系,排除A项;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排除C项;加强党风建设与调整土地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2022·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这段话最能证明A.日军实力远超中国 B.中国军队英勇作战C.日本侵略者唯武器论 D.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日本全面侵华之际,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提高了国际地位。正如材料所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D项符合题意;“日军实力远超中国”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不仅仅是中国军队英勇作战,排除B项;日本侵略者唯武器论被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打破,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3.(2022·天津河西·八年级期末)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普遍欢迎,主要原因是A.签署了“双十协定”,停止内战B.出现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C.再一次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D.解决了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历时22天的政协会议,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与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章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在会议内外密切合作的结果,是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政协会议的成功召开,通过了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相关决议,再一次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C项正确;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在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前提。与政治协商会议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项;《双十协定》的签订,使人们看到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国民党统治区内爱国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力量日益扩大,他们要求实现民主,主张停止内战。与政治协商会议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B项;军事问题分组委员会,开会商讨四次,于25日获得协议,但为达成统一。国民政府委员名额分配,总共40名委员,中共提出三三三制原则,即国民党,各党各派,社会贤达各三分之一,国民党不肯。会议最后决定对于国民党外的20名额分配,日后再说。这一问题最终演化成为国共破裂的直接原因。故没有解决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4.(2022·广东梅州·八年级期末)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二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姓序幕,C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B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排除D项。故选C项。25.(2022·山东菏泽·八年级期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紧俏,荣氏兄弟把面粉厂扩大到了六家。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这反映了当时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帝国主义势力 B.战争环境C.封建主义势力 D.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情况。但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是当时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5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9分,共50分。26.(15分)(2022·河南·郑州一中国际航空港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民族觉醒、救亡图存的抗争史。材料一兴办军事工业以图自强,是当时世界上后进国家如奥斯曼帝国、埃及、日本和俄国实行改革所采取的常见形式,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外来侵略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的“自强运动”。——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族无力应对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当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时,另一部分人则宣传革命,主张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恪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摘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自强运动”所指的历史事件及历史地位,并列举“自强运动”时期创办的一项军事工业。(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列举一个甲午战败后的救国方案,并说明其实践情况。(示例:方案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实践情况——在内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共同主张是什么?(5分)【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方案1戊戌变法(改革),以失败告终;方案2辛亥革命(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方案3“实业救国”,通过创办实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言之有理皆给分)(3)阶段:器物(经济)、制度(政治)、思想。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详解】(1)从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洋务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又叫自强运动。故材料中的“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可列举: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中华民族面临深刻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和平改良,失败告终。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也有主张“实业救国”的,即通过创办实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业救国“曲折艰难。(3)由材料“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恪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可见陈独秀认为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共同主题是向西方学习。27.(16分)(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5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1)根据材料一,说说北伐战争的目的。(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2分)(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6分)(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6分)【答案】(1)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2)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3)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4)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详解】(1)根据材料“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可知北伐的目的是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2)根据材料“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可知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战役是百团大战。根据材料二、三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合作后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28.(19分)(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新局面。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材料二

如下图材料三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材料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