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62《五石之瓠》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62《五石之瓠》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无用”之用 悟寓言说理——庄子《五石之瓠》【设计思路】

《五石之瓠》是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研习诸子散文,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而落实到具体教学,笔者希望学生在对庄子论说的内涵有一定理解,并感受到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还能关注到先哲们不同的论说风格和方法,领悟其妙处。笔者将本课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内容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争论和讽刺感,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明白两种思维方式本质的不同;第二部分思考庄子“无用”之用的大智慧,并观照现实生活;第三部分则落实庄子、孟子等先哲的寓言式说理。这样由课内过渡到课外,由庄子到其他先哲,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思维方式与文化内涵。最后通过作业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文本分析】

《五石之瓠》是庄子《逍遥游》中的节选段。《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其主题思想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惠子借“五石之瓠”大而无用来讽刺庄子学说大而无用,庄子借“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反驳惠子的同时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梳理内容。2.精读思考,通过理解文中的两个寓言故事,明白人物背后思维方式本质的不同。3.深挖思考,探究“无用”之大用,观照自我现实。4.品言探说,深悟先哲的寓言式说理智慧。【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寓言故事的作用并从中获得启示,结合文本原典并联系其他先哲的作品,探究寓言式说理的妙处。【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发思考

明确:从散文改编剧《我的阿勒泰》里看到的一点庄子哲学,让学生感受剧中台词和庄子本人对“有用“无用的态度明“有用“无用之思考历来有之人生除“有用”之外,还需要一点“无用”之用。1.剧中台词:“所以我还是有用的对不对?”“啥叫有用?你看看这草原上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叫有用,要是没人用,他就这么呆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嘛。”2.庄子自述“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第1页共3页二、学习活动活动一:分角色朗读,回答问题(由小组内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时要结合原文)问题:思考“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两个故事之间有那些相似之处?尝试概括分析追问:惠子和庄子二人对“五石之瓠”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反映出什么?教师总结:寓言故事里吴王客相较宋人的眼光更高,但本质上的做法仍然是功利的,远未达到庄子的境界惠子想用瓠来盛水浆这是对物的加工和改造还停留“技的层面,庄子却在保留瓠原貌的前提下,浮乎江湖,得以逍遥游于世间,这是“道”境,究其本质,二者关于大瓠“有用”“无用”之辩,是思维和处事方式之辩。活动二:回归原典,观照现实

文本: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译文: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问题:比较“大瓠之用”和“大樗之用”,这两种“用”有什么相同之处?追问:大瓠和大樗的使用者达到了怎样的状态?教师总结:大瓠的使用者浮乎江上,悠游自在,大樗的使用者彷徨徘徊,甚至可以无所事事,可见“无用”也有自己的好。拓展阅读:李元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

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我还要浪费风起的时候

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全部被吹到窗外我已经虚度了世界,它经过我疲倦,又像从未被爱过

但是明天我还要这样,虚度

满目的花草,生活应该像它们一样美好一样无意义,像被虚度的电影

那些绝望的爱和赴死为我们带来短暂的沉默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比如靠在栏杆上,低头看水的镜子直到所有被虚度的事物第2页共3页 在我们身后,长出薄薄的翅膀

教师总结:不必在娱乐的时候焦虑,休闲的时候自责,无形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用“有用”来捆绑了自己。正视自己,成为能够享受“无用之用”的人,而这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明确:《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文本中庄惠除开论述了“大瓠之用”,还有“大樗之用”。对比两者之用会发现,大瓠与大樗的形貌都得以保全,而使用者也都达到了自由逍遥、悠游世间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庄子“无用之用”的具体内涵。人们在生活中习惯寻找“有用”,因为“有用”才能让人感觉到安心和有价值,所以发“无用”的价值,为“无用”正名,才可以让“无用之用”成为我们自由选择的一部分。活动三:寻踪觅语,悟寓言式说理智慧。师:庄子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仅仅如此,回顾《五石之瓠》和“大樗”的片段,庄子都没有具体阐述“无用之用”,而是通过寓言式说理来间接解答。问题:阅读《孟子·滕文公下》与《韩非子·内储说上》中的片段,思考寓言式说理妙处。月攘一鸡人日其邻鸡者或之曰是君子道曰“请之月一鸡以待来,然已。”如其非,斯已矣何待年?《孟·滕公下)

三人成虎庞与太质于郸谓王曰“今人言有虎王之乎曰不信“二人市有虎王之乎不三言市虎王之乎王“寡信之庞恭曰“夫之无也明然三言而虎今郸之魏也于市议者过三人愿王察。”庞从邯反,不得。(韩非·内储说上》)师:孟子用月攘一鸡的故事阐明了践行道义无需借口,不可拖延;韩非子又用三人成虎的小故事,说明谣言危害,但止于智者。明确:寓言是中国古代比较早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内容短小精悍又意蕴丰富,先秦诸子们用生动浅显的寓言故事去讲述时,使对方可以瞬间明白自己所讲故事的道理,也引领其走入自己的逻辑,避免了语言上的冲突,是一种十分高明、智慧的说理方式。通过此环节的对比思考,笔者希望能引导学生感知到故事背后的语言智慧。三、课堂总结

思“无用之用”,是要明白“无用”不是“无”,而是更深含义的“用”——它可以是在功名至上的时代里做俗人眼中的傻事,它也可以是在追求效率和速成的氛围下作漫长的探索和坚持,它还可以是在任意一个午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