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文献综述在15世纪出现了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的出现代表内部控制开始了早期发展。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早期雏形内部牵制思想,主要是为了企业内部的岗位分离,重点在对现金、资产的控制。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原本的内部牵制理论开始向内部控制理论转变。1949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内部控制——调整组织各种要素及对管理当局和独立职业会计师的重要性》,在这篇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定义中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对现金、资产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被纳入内部控制的目标中。1953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在此公告中对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将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至企业内部管理,在此之后,内部控制理论逐渐完善,渗透至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角落。20世纪90年代起,内部控制研究逐渐成熟。1992年美国 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整体结构,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也由此诞生。21世纪安然事件之后,美国国会颁布SOX法案,进一步完善COSO框架。许多国外学者对造成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有非常详尽的研究。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方面,SORINELDOMNIŞORU和SORIN-SANDUVÎNĂTORU(2008)REF_Ref71396873\r\h[1]研究了审计独立性、审计委员会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关系。他们研究发现如果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业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独立,最近发生审计师变更的公司更容易被认定为内部控制薄弱,容易出现内部控制弱点。WeiliGe和SarahMcVay(2005)REF_Ref71396937\r\h[2]研究了261家在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生效后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发现不良的内部控制一般与会计控制资源投入不足有关。在后续的统计分析中,学者发现披露重大缺陷与业务复杂性正相关,与公司规模负相关,与公司盈利能力负相关。在内部控制披露质量方面,RajaAdzrinRajaAhmadetal(2015)REF_Ref71396990\r\h[3]研究了2013年在马来西亚证交所主要市场上市的150家上市公司,研究表明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披露的监控作用是有效的。BenKwameAgyei-Mensah(2016)REF_Ref71397023\r\h[4]对加纳110家公司截止2013年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大多数公司的所披露的资料中没有足够的内部控制信息,并且这些低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没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后续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信息透明度。ReggyHooghiemstra、NielsHermes和JimEmanuels(2015)REF_Ref71397147\r\h[5]利用2005年至2007年期间29个国家1559个公司样本中收集的数据,发现内部控制披露的差异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随即构建使用了一个框架考察内部控制披露的文化决定因素,研究得出文化直接影响披露水平并通过投资者间接影响披露水平。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面,JeffreyDoyle、WeiliGe和SarahMcVay(2006)REF_Ref71397178\r\h[6]研究了2002年8月至2005年779家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决定因素,发现存在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年轻、财务实力较弱、正在迅速发展或正在进行重组。GopalV.Krishnan和GnanakumarVisvanathan(2007)REF_Ref71397233\r\h[7]研究了审计委员会和审计师在SOX法案通过后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作用,发现报告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与内部控制良好的公司相比,其审计委员会的会议数量较多,审计委员会中财务专家较少,审计师变动较多。2、国内文献综述受到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财政部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日益关注,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虽然我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落后于其他国家,但21世纪以来,我国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有关内控试行的规范,规范中包含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框架,以及后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要求。直到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部门借鉴吸收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理论,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2010年财政部等部门又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对之前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细化完善,至此一套适合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再到2012年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下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系的通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三个文件,代表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开始落实到各个企业及单位。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借鉴和学习国际经验,目前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冯巧根(2000)REF_Ref71397459\r\h[8]认为会计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认为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管都属于会计管理的问题。周鲜红和张秀红(2007)REF_Ref71397521\r\h[9]在当年不断发生财务舞弊案件的背景下,研究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两位学者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所需的内部控制需求不同,随后两人提出我国企业需要从产权结构入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沈真真、吴燕、李明辉(2013)REF_Ref71397562\r\h[10]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应以风险为导向,具体操作为首先对企业的业务和作业流程进行梳理,判断风险再进行分析,对相应风险针对性采取措施。孙立荣(2014)REF_Ref71397595\r\h[11]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内部控制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涉及企业管理者、资本市场和企业相关利益者三个方面,孙立荣认为必须在三者之间建立信息沟通渠道才能建立更加优秀的内部控制体系。周美华、林斌和林东杰(2016)REF_Ref71397641\r\h[12]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和公司腐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腐败越严重,内部控制越优秀,公司腐败程度越低,较强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制约管理层权力导致的腐败。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过高的管理层权力会降低企业价值,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企业价值。王薛(2017)REF_Ref71397679\r\h[13]选择2012年至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股权结构、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盈余质量,并且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可以促进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正相关。王海林(2017)REF_Ref71397710\r\h[14]将BP神经网络技术运用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通过建立BP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模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诊断,解决了缺陷认定过度依赖专业人员的技术判断并过于主观的问题,也弥补了目前缺陷认定缺少事前和事中预警和识别的问题。张复生、贾雪艳(2018)REF_Ref71397741\r\h[15]在整理和分析大量内部控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内部控制领域的两大热点问题即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果,随后提出了当前内部控制的几大问题: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尚未统一、研究方向有所偏颇、研究客体较为单一。刘忆和闵剑(2018)REF_Ref71397811\r\h[16]整理分析了2007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企业成长性与信用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论是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成长性均与信用风险呈负相关,即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信用风险较低,企业成长性较好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也较低。席磊与卢新国(2019)REF_Ref71397843\r\h[17]选取2011年至2017年医药制造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探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内部控制质量均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而内部控制质量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调节作用。参考文献SORINELDOMNIŞORUandSORIN-SANDUVÎNĂTORU.AUDITORINDEPENDENCE,AUDITCOMMITTEEQUALITYANDINTERNALCONTROLWEAKNESSES[J].AnnalsoftheUniversityofPetrosani:Economics,2008,VIII(1):161.WeiliGeandSarahMcVay.TheDisclosureofMaterial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aftertheSarbanes‐OxleyAct[J].AccountingHorizons,2005,19(3):137-158.RajaAdzrinRajaAhmadetal.BoardCharacteristicsandRiskManagementandInternalControlDisclosureLevel:EvidencefromMalaysia[J].ProcediaEconomicsandFinance,2015,31:601-610.BenKwameAgyei-Mensah.Internalcontrolinformationdisclosureandcorporategovernance:evidencefromanemergingmarket[J].CorporateGovernanc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inSociety,2016,16(1):79-95.ReggyHooghiemstraandNielsHermesandJimEmanuels.NationalCultureandInternalControlDisclosures:ACross‐countryAnalysis[J].CorporateGovernance:AnInternationalReview,2015,23(4):357-377.JeffreyDoyleandWeiliGeandSarahMcVay.Determinantsofweaknessesininternalcontroloverfinancialreporting[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6,44(1):193-223.GopalV.KrishnanandGnanakumarVisvanathan.ReportingInternalControlDeficienciesinthePost‐Sarbanes‐OxleyEra:TheRoleofAuditorsandCorporateGovernan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Auditing,2007,11(2):73-90.冯巧根.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J].会计研究,2000(11):20-24.周鲜华,张秀红.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25-128.沈真真,吴燕,李明辉.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设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2):52-61+3.孙立荣.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作用机理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考试考试试卷及答案
- 厨具公司培训课件
- 原画培训课件
- 标示碑施工方案
- 抑郁症护理学
- 玻璃舞台施工方案
- 2024年秋新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2 Lesson 1
- 德善品格进取课程
-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4 平面图形
- 景丽伟教授护理科研专题
- 语文学业质量监测-国测四年级模拟试题(A)
- 医美整形美容的面部抗衰老技术解析
- 车队长安全责任状范文
- 《医学影像技术学》课件
- 中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训练题及答案
- 2024年(医学)形态学专项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人资总监绩效考核表
- 地下停车场预算报价
- 外墙蜘蛛人施工方案
- 健康管理-体重管理课件
- 胸腔积液患者病例讨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