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3讲)_第1页
中国法制史(第3讲)_第2页
中国法制史(第3讲)_第3页
中国法制史(第3讲)_第4页
中国法制史(第3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中国法制的发展期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成文法的公布(一)、成文法公布的原因

1.井田制的瓦解2.新阶层的出现3.新剥削方式的出现(二)、成文法公布的形式——刑鼎(一).春秋末期“铸刑鼎”事件

1.郑国、晋国分别“铸刑书”、“铸刑鼎”公布法律2.“铸刑鼎”事件引起的论争(二).各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

1.晋国的《被庐之法》、铸刑书2.楚国的《仆区之法》和《茆门之法》3.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的竹刑(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二.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史料分析(1):史料分析(2):三.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制变革(一).战国时期法制的发展1.成文法运动(1)魏国:《大府之宪》(魏襄王)

《法经》(魏文侯)(2)楚国:《鸡次之典》

(3)赵国:《国律》

(公仲连)(4)齐国:《七法》

(邹忌)

《守法守吏十三篇》(5)韩国:《刑符》

(申不害)

2.法律制度的转型(1).法律性质的转变①.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②.以封建等级制度取代奴隶制等级制度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法律内容的变化①.调整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②.赎刑适用扩大,徒刑和罚金代替肉刑

(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①.审判依据各自法律和习惯②.改罪行擅断为依法审判,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司法李悝与《法经》(二).《法经》商鞅与商鞅变法史料分析:商鞅变法案:

(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商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剥夺旧贵族特权

①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②.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③.奖励军功(2)发展农业耕织①奖励农耕: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②奖励纺织③加强赋税(3)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①推行郡县制②基层连坐制2.商鞅变法的影响(三).商鞅变法第二节秦朝的法律制度秦代版图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李斯一.秦朝的立法概况(一).指导思想1.“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上”2.“一切皆有法式”、“以刑杀为威”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二).统一法制1.整理和修改秦国原有法律,推行全国各地2.制定新的法律法令(三).云梦秦简、云梦龙岗秦简、里耶秦简秦代的法律形式及效力其他法律形式律令制诏一.制/诏

二.令

三.律

四.法律答问、廷行事、课、程、式史料分析(1):史料分析(2):诬告与控告不实:(1).“甲诬乙盗一钱,黥城旦罪”。——《法律答问》(2).“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当为“告不审”。——《法律答问》(3).“甲盗羊,乙知,即端告曰甲盗牛”,当为“告盗加赃”。——《法律答问》(4).“告人盗百一十,问盗百,告者何论?当赀二甲”。——《法律答问》(5).“完城旦、以黥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当黥城旦以完城旦诬人,何论?当黥劓”。——《法律答问》史料分析(3):责任年龄:(1).“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论?当完城旦。”——《法律答问》(2).“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法律答问》(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为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法律答问》(4).“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法律答问》二.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二).罪名(1)偶语诗书、以古非今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2)妄言罪(煽动反对、推翻秦始皇及秦王朝的言论)

(3)非所宜言罪

(说了不该说的话)

(4)诽谤妖言罪(诽谤就是对皇帝和朝政进行批评指责,妖言则是以自然界的特别现象制造奇谈怪论,惑乱人心)(1)户籍管理:匿户、弗傅匿户(不到官府登记的行为)弗傅(满十七岁不登记成为成年户籍的行为)

(2)租税管理:匿田、不遗程败程租匿田(基层税收官员征收田租隐瞒不报的行为)不遗程败程租(田租缴纳不足额或者缴租质量达不到要求)

(3)徭役征发:乏徭、逋事、乏弗行、失期乏徭(到达服役地点又逃跑的行为)逋事(接到官府征发服徭役的命令却逃走不报到的行为)乏弗行(不服徭役)失期(服役者不能按时到达制定地点或者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任务)(4)盗徙封罪(三).刑种三.民事法律制度

(一).民事权利主体(二).所有权(三).债权四.司法机关与诉讼制度(一).司法机关1.中央

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廷尉

2.地方

郡:郡守、决曹掾;

县:县令、狱掾;

乡:啬夫、有秩、游徼

第三节两汉的法律制度西汉版图

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及立法(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

1.汉初法制指导思想

(1).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

(2).文景刑制改革(缇萦上书)2.汉武帝时期法制指导思想(儒家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汉初期的黄老思想缇萦上书救父史料分析:缇萦上书案:

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自伤悲泣,乃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遂下令曰:“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弗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具为令。”丞相张仓、御史大夫冯敬奏言:“肉刑所以禁奸,所由来者久矣。陛下下明诏,怜万民之一有过被刑者终身不息,及罪人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于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谨议请定律曰: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当斩右止,及杀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赇枉法,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制曰:“可。”是后,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斩右止者又当死。斩左止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

——《汉书·刑法志》汉文景帝刑制改革萧何与曹参汉武帝董仲舒3.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对汉朝法制的影响

(1).对刑法原则的影响①上请②矜恤③亲亲得相首匿

(2).对司法制度的影响①春秋决狱(“引经决狱”、“经义断狱”)②录囚③秋冬行刑

④赦免

4.诸儒章句与汉代律学(1).儒学的重兴与律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2).汉代律学亲亲得相首匿的理论来源春秋决狱案例1:

董仲舒《决狱》曰: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珮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议曰:“臣硬馛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伏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於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也。不当坐。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案例2: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

——《通典》(礼二十九)案例3:

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乙怒,杖甲二十。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自告县官。仲舒断之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於义已绝矣!虽杖甲,不应坐。”

——《通典》(卷六十九)酷吏张汤

张汤者,杜人也。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父死后,汤为长安吏,久之。(张)汤奏当(颜)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

——《史记·食货志》

张汤构陷颜异之“腹诽”罪,是一个相当恶劣的先例。自此之后,“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怎么“谄谀取容”太史公虽然没有写出来,但估计“公卿大夫”不管皇帝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十有八九的都会争相表态,说“陛下圣明”之类的话。这样一来,在官场之上,不但讲真话不行,要保持沉默以求不说违心话都不可得,因为沉默就有“腹诽”之嫌。

(三).主要法律形式汉代法律形式及效力注疏科品比律令一.令

二.律

三.科、品、比

四.法律注疏二.汉代法制的主要内容犯跸罪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汉书·张释之传》

左官律酎金律

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注服虔曰,仕于诸侯为左官,绝不得使仕于诸侯也。《诸侯王表》

左官外附于臣。注谓左官者,人道尚右,舍天子而事诸侯为左官。《丁鸿传》淮南王来朝,后赂遗助,及淮南王藩,事与助相连,廷尉张汤以为助出入禁门,腹心之臣,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严助传》嗣安平候鹗,但坐与淮南王安通,遗书称臣,弃市。《功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