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6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仅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①单系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谁当你的父母,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②只要你接受这原则,社会中很多可能出现的纠纷也就会不发生。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分了方向和位置。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我们小时候常唱“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①的过程。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以我们自己为例,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我的籍贯。这是因为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③但是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几个条件并不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卖买。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但是已经住入了一个地方的“外客”却并不容易娶得本地人作妻子。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即使寄居多年,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④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熟人间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但是这种制度不但复杂,而且很受限制。普通的情形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契约订定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需要的是精密的计算,冷静的考虑,而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乏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备注〗①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1.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的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②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③即使寄居很久,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④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血缘社会按亲属关系分配权利义务,个人无法选择血缘决定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属典型的血缘社会。B.社会变动越快,血缘更替就越难以为继,血缘的作用也越弱;反过来,社会越是稳定,血缘的作用就越强。C.离开老家漂流到外地的人们有的形成了村落,有的则变成“客边”,后者在血缘和地缘的分离上要比前者更明显。D.在契约社会中,人们必须靠理性而不是靠感情来完成契约,而这种行为在乡土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3.读《乡土中国》需将书中论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其当下意义。根据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少家族企业放弃了家族经营的模式,让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说明在社会结构变化很大的今天,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B.今天我们填表时有时还要填写“籍贯”一栏,但血缘性的地缘已不显著;“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地把脱离血缘的地缘放在重要位置。C.“亲兄弟,明算账”在今天变得很常见,这不表示亲属关系变冷漠了,而意味着在契约社会里,亲属之间也可以暂时抛开血缘,像陌生人一样拟订契约。D.血缘社会中人情交易的制度十分复杂,今天在年轻人聚餐时流行的AA制则简单得多,这与作为打工族的年轻人主要是地缘结合而不是血缘结合有关。4.读《乡土中国》需思考各篇章的内在关联。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联系《家族》——中国家庭扩大路线只包括父亲这一方面,女婿与出嫁的女儿都算外人;可知①中“亲属”的主要组成与上面的扩大路线是一致的。B.联系《礼治秩序》——乡土社会依靠礼来维持秩序,人服礼是主动的;可知②中“这原则”就是一种礼,人们应当主动服从它以维持社会的稳定。C.联系《差序格局》——人人都有一张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以此确定自家人;可知③中“困难”在于,外来者没有血缘而容易被当地人排除在网外。D.联系《无讼》——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有人破坏传统的规矩才不得不打官司;可知④中“限制”还因为礼治秩序本来就不赞成冲突与竞争。5.比喻论证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抽象的事理。请仿照示例,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并举例说明。示例: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分析:投影能够反映被投影物体的形状,而地缘也能反映血缘情况,比如,方向位置的尊卑划分能反映血缘的亲疏不同。(1)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2)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6.中国社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1.C2.D3.A4.B5.(1)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聚拢在一起,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2)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6.①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②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③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前两个表示强调,后两个表示特殊含义。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表述综合了文本第九段和第十段。“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分出现”可见,乡土社会中即便是亲人也可以在特定的地方以理性来完成贸易(契约)。乡土社会缺乏“冷静的考虑”、支配人们的活动的理性,并不代表根本没有。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错。文本第三段谈到:“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根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由此可知,到现在仍然很少有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而且血缘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再说,家族企业中的家庭也只是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选项理解过于绝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就是一种礼”错。②句来自文本第2段,“这原则”指代“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重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这与《礼治秩序》的“依靠礼来维持秩序”内涵不同,前者指血缘对社会地位、职业、身份财产等具有决定作用,后者指礼对社会秩序有维持作用。“礼”的定义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人们被迫接受服从的血缘规则,并不符合“礼”的标准。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先分析句子中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再举例说明。(1)结合“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可知,把人口的繁殖比作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是聚拢的,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2)结合“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可知,把乡土社会的社群分离比作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可知,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②结合“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可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③结合“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可知,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藕与莼菜叶圣陶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①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②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文本二: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①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③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备注〗①邪许:读作yéhǔ,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7.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乡民与市民都把藕看作“珍品”,前者把藕看作供人品味、应保持洁净的好东西;而后者把藕看作供人抢购、待价而沽的商品。B.文本一中穿插了伺候有钱人的帮闲抢去大部分藕,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等细节,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对“味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食物引发的味觉,后者侧重于声音引发的心理感受。D.两则文本表现“藕”“莼菜”“秋虫声”等日常事物,但没有停留在寄情于物的层面,而是进一步以小见大,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哲思。8.下列对文本一与文本二中的加点词的品味,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的“忽然”强调想起故乡的偶然性,既呼应后面说的“向来不恋故乡”,又突出“我”是被藕牵系才怀念起故乡的。B.文本一的“才算”用得精准,既表示肯定、差强人意,因为毕竟吃到了;又表示不够满足,因为瓶装的比不上船载来的。C.文本二的“枕儿”“窗沿”“墙角”点明方位的变化,表现作者由内而外寻找秋虫声的急切之心,最终徒劳无功的失落之感。D.文本二的“不容留”和“不屑留”语意有递进,分别强调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以及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9.两则文本中有三个画线句子,和修改后的表达相比,原句好在哪里?请任选其中两个句子分析。①原句: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修改:红衣衫的小姑娘和白头发的老公公都买上一些。②原句: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修改:要上馆子才能吃到这东西。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修改:它们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10.两则文本都善于使用对比的写法。请根据文意完成以下表格。对比:乡村/城里情感藕好看,味美,家家可吃/难看,难吃,十分稀缺对上海生活的不满意,对可爱故乡的怀念。莼菜①秋虫②③11.文本一的开头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故乡的乡人,并没有围绕着“藕与莼菜”展开,是不是跑题了?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B8.D9.①原句的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拣一节”“买两支”的细节也比修改后的句子更有画面感。②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表达了难以吃到莼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③原句八个单字的连用,相比修改后的句子,节奏短促,富有音乐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10.①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②满耳虫声,富有诗意/毫无声息,淡漠无味③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11.不跑题。①作者在吃藕时想起种藕的乡人,由物及人;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②乡人健康,憨厚,淳朴,而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二者内涵相通,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纯朴的品质。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错误,意在说明“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另外,也没有说“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D.结合“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可知,“不容留”和“不屑留”分别强调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以及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选项说反了。故选D。【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的“拣一节”“买两支”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改句叙述平淡,缺少情趣。“拣一节”“买两支”运用细节描写,更有画面感,改句“都买上一些”太笼统。②结合“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可知,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非……就难以……”语气更强烈,突出表现了难以吃到纯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运用“要……才能……”的句式,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八个单字连用,中间用顿号停顿,节奏短促,一气呵成,语言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改句“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中间用“或”连接,不能表现乡村秋虫之声的绵密、灵动,语言没有活力。【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①结合“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概括出,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结合“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概括出,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②结合“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概括出,满耳虫声,富有诗意。/结合“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概括出,毫无声息,淡漠无味。③结合“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概括出,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不跑题。①结合“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可知,作者在吃藕时想起故乡,想起种藕的乡人,符合人的情感逻辑;先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因此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②结合“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可知,乡人健康,憨厚,淳朴,“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乡人与藕和莼菜内涵相通,内在品质都是纯朴的,有着鲜活的生命力。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结合“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可知,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讳辩唐·韩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②,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③。”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备注〗①二名不偏讳:人名中两个字只须讳一字,可单言另一字。偏,同“遍”。②言“征”不称“在”:因母亲名征在,孔子用了“征”字就不连用“在”字。③不讳嫌名:不避讳与名字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乃不敢言A谕及机B以为C触犯D士君子E言语行事F宜何所G法守也13.“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表示多种语义关系。下列各项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D.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14.文中的加点词语也在《师说》中出现,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之举者为非”与“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字含义不同。B.“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与“闻道有先后”——“闻”字含义不同。C.“亦见其惑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字含义相同。D.“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与“其贤不及孔子”——“贤”字含义相同。15.下列各句,问句的类型明显不同于例句的一项是()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B.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C.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D.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16.下列对本文与《师说》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用归谬法,先假定对方观点正确,进而推出“子不得为人”的荒唐结论。B.本文与《师说》善用对比论证,比较古代圣贤与今世之人的不同做法以增强说服力。C.本文与《师说》都针对社会的不良风气发表自己观点,驳立结合,具有现实批判性。D.本文兼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引用律法典籍以及古今事例论证“讳亲之名”大错特错。17.翻译。(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2)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答案】12.BDF13.A14.D15.C16.D17.(1)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分辨清楚,您与李贺将蒙受罪名。”我回答:“是这样。”(2)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解析】【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言”的对象是“谕及机”,“机”后B处断开;“以为触犯”后省略宾语“皇上”,“士君子”为后句主语,其前D处断开;“士君子言语行事”为主谓句,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故应在BDF三处断开。【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例句:连词,表转折,却。句意: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A.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B.连词,表修饰,不译。句意: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C.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D.连词,表承接,不译。句意:汶水、徂徕山如画一样美丽,停留在半山腰的云雾好像一条飘带那样轻盈。故选A。【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错误;不是。句意: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B.正确。听说;懂得,领会。句意: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领会道理有早有晚。C.正确。都是“糊涂”的意思。句意: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D.错误。好;贤能。句意: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故选D。【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反问句,句意: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A.反问句,句意: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B.反问句,句意: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C.选择问句,句意: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D.反问句,句意: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D.“引用律法典籍”有误,文中并没有引用律法。文中的“律”并非指律法,文中“律”指《礼记》。故选D。【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若”,如果;“明白”,分辨清楚;“且”,将要;“得罪”,蒙受罪名。(2)“众人”,一般人;“下”,低于;“而”,表转折,却;“是故”,因此。【参考译文】讳辩唐·韩愈我写信给李贺,劝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李贺如去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会考中,所以和他争名的人就攻击这件事情,说李贺父亲名晋肃,李贺不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才是对的,劝他考进士的人是不对的。听到这种议论的人没有仔细想,就异口同声,跟着附和。皇甫湜对我说:“如果不把这件事说清楚,你和李贺将要蒙受坏名声。”我说:“是这样的。”《礼记》上的规定说:“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解释的人说:“孔子的母亲名‘征在’,这是说如果说‘征’就不说‘在’,说到‘在’就不说‘征’。”《礼记》上的规定又说:“不避讳声音相近的字。”解释的人说:“说的是像‘禹’和‘雨’、‘丘’和‘蘆’之类的字就是这样。”现在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李贺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违犯了名字的两个字不必都避讳的规定呢,还是违犯了声音相近的字不避讳的规定呢?父亲的名字叫晋肃,儿子就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假如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吗?避讳这个规定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制定礼法制度来教化天下的人,不就是周公、孔子吗?周公作诗不避讳,孔子对人名的两个字也不都避讳。曾参的父亲名皙,曾参不避讳“昔”字。周朝时有个人叫骐期,汉朝时有个人叫杜度,他们的儿子应怎样避讳?是为了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就连他们的姓也避讳了呢,还是不避讳和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呢?汉朝避讳武帝的名,把“彻”改为“通”,但没有听说为避讳把车辙的“辙”改作别的字;避讳吕后的名,把“雉”叫做“野鸡”,可没有听说为避讳把治天下的“治”改作别的字。现在上奏章和下诏谕,没有听说避讳“浒”“势”“秉”和“饥”字。只有宦官宫妾才不敢说“谕”字和“机”字,认为说了就是触犯皇上。君子著书做事,应该遵守什么礼法呢?现在考察经典,查对规定,考核前代避讳的规定,李贺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呢?凡是侍奉父母,能做到像曾参那样,就能不被人指责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那样,也可以说是到顶点了。现在世上的一些人,不去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而要在避讳父母名字的事情上,却一定要超过曾参、周公、孔子,这也可以看出他们是糊涂的。周公、孔子、曾参,毕竟是不可能超过的。在避讳上超过了周公、孔子、曾参,就只能和宦官、宫妾一样了;那么这些宦官、宫妾对父母的孝顺,能比周公、孔子、曾参还好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陶归园田居(其一)①苏轼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③。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备注〗①本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②周公与管蔡:管叔鲜、蔡叔度曾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杀死管叔鲜,囚禁蔡叔度。③华颠: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两句与《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包含风景无尽而人生短暂之意,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B.周公与管、蔡虽然是仇人,到了惠州后也恨不得搭建三间茅屋来做邻居。此处用夸张与调侃的口吻,表现当地的民风淳朴。C.“薇蕨”是两种野草,其嫩叶是贫苦者日常所食,“厨无烟”则指家里缺少粮食,揭不开锅,这些细节写出东坡生活十分清苦。D.本诗有意使用陶渊明诗的韵脚原字,追求与陶诗相似的诗风,彰显东坡的才华;在内容写法上又翻出新意,体现东坡的个性。19.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与本诗的“聊乐我所然”都表达诗人的愉悦之情,但是二者的原因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分析。【答案】18.A19.①陶渊明的愉悦,是因为他远离官场,回归田园,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②苏东坡的愉悦,是因为内心的超然(他对环境的适应/豪迈乐观的性格),虽然一再被贬而生活困顿,他却依然能从山水之美、民风之淳以及相处之融洽中找到快乐。【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A.“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错误。《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而本诗中的“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则是表达对惠州风景的喜爱之情。故选A。【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归园田居(其一)》概括叙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园田的缘起。“返自然”照应开头“爱丘山”,表示自己长久的愿望到今天才真正成为现实,即使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亲切,大自然的一切都令人神往。主要表达方式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融入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陶归园田居(其一)》最后四句写诗人的哲理性感悟和超然的态度,只要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主要采用的是议论说理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随遇而安,恬然自得的豁达乐观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从梦中醒来后怅然若失的心情。(4)古诗中,作者常常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加强语意,抒发情感。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三、写作(60分)请从下列任务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来完成写作。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二中,描写了城市的各种声音——“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这些人造的声音虽然不同于秋虫鸣唱之类的天籁,却并非如叶圣陶所说的那般无味。那就让我们聆听自己喜欢的一座城市,感受其中别样的风味吧。请你以“聆听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提到文本中的描写性材料,描写了城市的各种声音,如“儿啼人闹”“弦歌杂作”“轮震石响”等人造的声音,并非无味,而是具有别样的风味。可看出主要是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概括性描写。然后,材料以“让我们聆听自己喜欢的一座城市,感受其中别样的风味”作小结。由此看来,声音其实代表的就是生活,需要细细品味其中韵味。考生可以联想到其中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有的声音高亢、明艳、欢快,有的声音细弱、低沉忧伤;有些声音我们会主动听取,有些声音却被我们忽略了;我们制造着声音,又被声音感染,因为其中浸润着丰富的情意。题目要求以“聆听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可以选择几种关注的声音来表现城市的某个方面,如地域特色、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烟火风情等表现城市的生活气息,反映人们的精神风貌。如小区里清早鸟儿在树上的鸣叫,老人结伴买菜路上聊天的声音,公交到站、离站的提醒声,街道边小贩推销的叫卖声等,体现出每种声音都相伴着一种人生,从中我们品尝着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可运用细节描写,有人、有事、有环境的描摹,可以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适当抒情或议论。立意:(1)在城中品味生活的声音。(写城市声音的今昔变化,反映新时代新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2)倾听故乡的声音。(写故乡城市的声音日日响起在我的心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安慰声鼓励声呐喊声铭记在心。(写自己在城市中听到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各种声音,体现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4)春夏秋冬的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又走向远方。(写在外求学的自己对城市四季声音的回忆,表达思念之情。)22.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二中,叶圣陶说:“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这句话很容易引起共鸣。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材料关联现代文阅读,考生需要回归现代文阅读Ⅱ,联系上下文内容,全面准确地把握所给句子的内涵。在作者看来,“淡漠无味”是“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再结合文章里“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等相关内容,可以看出作者不甘淡漠沉寂的生活、期盼冲向生活激流的愿望。在伤春悲秋、积郁不平时,心才更加鲜活;朦胧混沌的醒,不及炽烈快意的梦;苦到心头,却是有滋有味;太过超脱,生活的美妙便再难感知。材料由此告诉我们不要做麻木的人,要保持对生活的感知,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喜怒哀乐,都应积极地体验面对,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热爱生活,体会生活百味,品味人生百态,方不辜负来人间一趟。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先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如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热爱生活,做热烈灿烂之人。然后由古溯今,论述淡漠无味的弊端以及热爱生活的积极意义。论证时,可以引用罗曼·罗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名言,或者列举苏轼将被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事例,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该如何热爱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考生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我们应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既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又能积极面对挫折等。立意:(1)有味远胜无味,有情远超淡漠。(2)热爱生活,积极进取。(3)品味人生百态,拥抱美好生活。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48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6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亲属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血缘,严格说来,仅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事实上,①单系家族组织中所注重的亲属多由于生育而少由于婚姻,所以说是血缘也无妨。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谁当你的父母,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了;如果有理由的话,那是因为这是安稳既存秩序的最基本的办法。②只要你接受这原则,社会中很多可能出现的纠纷也就会不发生。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分了方向和位置。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我们小时候常唱“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①的过程。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以我们自己为例,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我的籍贯。这是因为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③但是这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我在江村和禄村调查时都注意过这问题,“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几个条件并不是容易的,因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并不充分自由卖买。婚姻的关系固然是取得地缘的门路,但是已经住入了一个地方的“外客”却并不容易娶得本地人作妻子。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即使寄居多年,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④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熟人间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但是这种制度不但复杂,而且很受限制。普通的情形是在血缘关系之外去建立商业基础。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契约订定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需要的是精密的计算,冷静的考虑,而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乏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备注〗①细胞分裂:是指活细胞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子细胞。1.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的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①儿谣中的“外婆家”就充满着地域的意义。②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我一直填着“江苏吴江”。③即使寄居很久,这些人仍是来历不明的“陌生人”。④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血缘社会按亲属关系分配权利义务,个人无法选择血缘决定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属典型的血缘社会。B.社会变动越快,血缘更替就越难以为继,血缘的作用也越弱;反过来,社会越是稳定,血缘的作用就越强。C.离开老家漂流到外地的人们有的形成了村落,有的则变成“客边”,后者在血缘和地缘的分离上要比前者更明显。D.在契约社会中,人们必须靠理性而不是靠感情来完成契约,而这种行为在乡土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3.读《乡土中国》需将书中论述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其当下意义。根据文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少家族企业放弃了家族经营的模式,让职业经理人来打理企业,说明在社会结构变化很大的今天,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B.今天我们填表时有时还要填写“籍贯”一栏,但血缘性的地缘已不显著;“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地把脱离血缘的地缘放在重要位置。C.“亲兄弟,明算账”在今天变得很常见,这不表示亲属关系变冷漠了,而意味着在契约社会里,亲属之间也可以暂时抛开血缘,像陌生人一样拟订契约。D.血缘社会中人情交易的制度十分复杂,今天在年轻人聚餐时流行的AA制则简单得多,这与作为打工族的年轻人主要是地缘结合而不是血缘结合有关。4.读《乡土中国》需思考各篇章的内在关联。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联系《家族》——中国家庭扩大路线只包括父亲这一方面,女婿与出嫁的女儿都算外人;可知①中“亲属”的主要组成与上面的扩大路线是一致的。B.联系《礼治秩序》——乡土社会依靠礼来维持秩序,人服礼是主动的;可知②中“这原则”就是一种礼,人们应当主动服从它以维持社会的稳定。C.联系《差序格局》——人人都有一张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以此确定自家人;可知③中“困难”在于,外来者没有血缘而容易被当地人排除在网外。D.联系《无讼》——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有人破坏传统的规矩才不得不打官司;可知④中“限制”还因为礼治秩序本来就不赞成冲突与竞争。5.比喻论证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抽象的事理。请仿照示例,分析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并举例说明。示例: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分析:投影能够反映被投影物体的形状,而地缘也能反映血缘情况,比如,方向位置的尊卑划分能反映血缘的亲疏不同。(1)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2)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6.中国社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1.C2.D3.A4.B5.(1)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聚拢在一起,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2)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6.①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②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③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前两个表示强调,后两个表示特殊含义。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表述综合了文本第九段和第十段。“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各以‘无情’的身分出现”可见,乡土社会中即便是亲人也可以在特定的地方以理性来完成贸易(契约)。乡土社会缺乏“冷静的考虑”、支配人们的活动的理性,并不代表根本没有。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血缘继替已丧失原有的作用,成了发展的绊脚石”错。文本第三段谈到:“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到现在固然根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由此可知,到现在仍然很少有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而且血缘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再说,家族企业中的家庭也只是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职业经理人,企业的所有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选项理解过于绝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B.“就是一种礼”错。②句来自文本第2段,“这原则”指代“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重曲的事实,来作分配各人的职业、身份、财产的标准……”,这与《礼治秩序》的“依靠礼来维持秩序”内涵不同,前者指血缘对社会地位、职业、身份财产等具有决定作用,后者指礼对社会秩序有维持作用。“礼”的定义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人们被迫接受服从的血缘规则,并不符合“礼”的标准。故选B。【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先分析句子中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再举例说明。(1)结合“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可知,把人口的繁殖比作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同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是聚拢的,同一血缘(血缘亲密)的人们也在地域上相互靠近。比如,“外婆家”的人住在同一地方(或:同姓的人形成一个村落)。(2)结合“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可知,把乡土社会的社群分离比作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仍保留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乡土社会分离出来的新社群也保持与原社群的血缘联系。比如,新村落用原来的地名来命名。【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①结合“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是血缘上亲疏的反映……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可知,在稳定的社会中,人们依血缘而结合,住在一地域,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或: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②结合“随着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一个血缘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也得不断的扩大。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新的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仍然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以否定空间上的分离”可知,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些人开始外迁,但仍与原来的乡村保持血缘联系,地缘尚未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或:血缘性的地缘仍十分显著)。③结合“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人,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过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可知,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没有血缘的人们结成了地方社群,此时人们依地缘而结合(或:由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藕与莼菜叶圣陶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画境里的重要题材,倘若涂满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他们要稍稍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过嫩的“藕枪”或是较老的“藕朴”,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就站住了,①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户户了。这样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到叶落秋深的时候。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就要供在较大的水果铺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待善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就是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爽利。切成片送进嘴里嚼着,有些儿甘味,但是没有那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想起了藕就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莼菜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是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②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瓶装的西湖莼菜,他送给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文本二: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趣味干燥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①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儿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或者轻淡的云影覆盖在场上,到夜呢,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们的合奏。③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其实他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那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意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节选自叶圣陶《没有秋虫的地方》)〖备注〗①邪许:读作yéhǔ,劳动时众人一齐用力所发出的呼声,即号子声。7.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乡民与市民都把藕看作“珍品”,前者把藕看作供人品味、应保持洁净的好东西;而后者把藕看作供人抢购、待价而沽的商品。B.文本一中穿插了伺候有钱人的帮闲抢去大部分藕,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等细节,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C.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对“味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食物引发的味觉,后者侧重于声音引发的心理感受。D.两则文本表现“藕”“莼菜”“秋虫声”等日常事物,但没有停留在寄情于物的层面,而是进一步以小见大,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哲思。8.下列对文本一与文本二中的加点词的品味,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的“忽然”强调想起故乡的偶然性,既呼应后面说的“向来不恋故乡”,又突出“我”是被藕牵系才怀念起故乡的。B.文本一的“才算”用得精准,既表示肯定、差强人意,因为毕竟吃到了;又表示不够满足,因为瓶装的比不上船载来的。C.文本二的“枕儿”“窗沿”“墙角”点明方位的变化,表现作者由内而外寻找秋虫声的急切之心,最终徒劳无功的失落之感。D.文本二的“不容留”和“不屑留”语意有递进,分别强调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以及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9.两则文本中有三个画线句子,和修改后的表达相比,原句好在哪里?请任选其中两个句子分析。①原句: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修改:红衣衫的小姑娘和白头发的老公公都买上一些。②原句: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修改:要上馆子才能吃到这东西。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修改:它们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10.两则文本都善于使用对比的写法。请根据文意完成以下表格。对比:乡村/城里情感藕好看,味美,家家可吃/难看,难吃,十分稀缺对上海生活的不满意,对可爱故乡的怀念。莼菜①秋虫②③11.文本一的开头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故乡的乡人,并没有围绕着“藕与莼菜”展开,是不是跑题了?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7.B8.D9.①原句的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拣一节”“买两支”的细节也比修改后的句子更有画面感。②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表达了难以吃到莼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③原句八个单字的连用,相比修改后的句子,节奏短促,富有音乐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10.①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②满耳虫声,富有诗意/毫无声息,淡漠无味③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11.不跑题。①作者在吃藕时想起种藕的乡人,由物及人;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②乡人健康,憨厚,淳朴,而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二者内涵相通,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纯朴的品质。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意在批判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错误,意在说明“在这里上海,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另外,也没有说“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却上不起馆子”。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D.结合“呵,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留的地方!”可知,“不容留”和“不屑留”分别强调这地方与自然隔绝,缺乏生机,以及这地方丑陋可恶,不值得留恋。选项说反了。故选D。【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的“拣一节”“买两支”用词活泼,句式对称,韵律感更强,更能表现乡人争相买藕的热烈氛围;改句叙述平淡,缺少情趣。“拣一节”“买两支”运用细节描写,更有画面感,改句“都买上一些”太笼统。②结合“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可知,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非……就难以……”语气更强烈,突出表现了难以吃到纯菜的遗憾;而修改后的句子运用“要……才能……”的句式,偏重于“能吃到”,无法表达这种遗憾。③原句“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八个单字连用,中间用顿号停顿,节奏短促,一气呵成,语言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突显乡村秋虫之声丰富多变、灵动活泼、配合无间的特点,更能表现乡间的生机与活力。改句“或高或低,或宏或细,或疾或徐,或作或歇”中间用“或”连接,不能表现乡村秋虫之声的绵密、灵动,语言没有活力。【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①结合“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的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日餐一碗了”概括出,取得方便(日餐一碗),极为满足。/结合“而在这里上海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概括出,难以吃到,聊胜于无(难以满足)。②结合“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令满耳是虫声了”概括出,满耳虫声,富有诗意。/结合“总听不到一丝的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本没有秋虫这东西”概括出,毫无声息,淡漠无味。③结合“我们以为最难堪而亟欲逃避的,惟有这一个淡漠无味!”概括出,对沉闷无趣生活的厌烦,对诗意生活的向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不跑题。①结合“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可知,作者在吃藕时想起故乡,想起种藕的乡人,符合人的情感逻辑;先写种藕的乡人后,再来写藕,由人及物。因此写人与写藕在思路上是贯通的。②结合“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乡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可知,乡人健康,憨厚,淳朴,“鲜嫩的玉色的长节的藕”“洗濯得这样洁白,才挑进城里来”藕与莼菜洁白鲜嫩,乡人与藕和莼菜内涵相通,内在品质都是纯朴的,有着鲜活的生命力。③文章的主题是“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结合“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可知,对乡人、藕与莼菜描写都是为了表现作者所眷恋的事物,进而突出文章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讳辩唐·韩愈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②,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③。”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