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边为杭州亚运会火炬图(局部),名谓“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火炬的炬冠,以玉琮语意为特征,方圆相融,昂然而立。其设计思想源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A.河姆渡文化 B.红山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良渚文化【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杭州”“玉琮”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其典型代表是玉器,其中出土的玉琮数量最多。因此其设计思想源自良渚文化,D项正确;河姆渡文化中没有“玉琮”,A项错误;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地区,没有出现“玉琮”,B项错误;大汶口文化位于黄河下游一带,没有出现“玉琮”,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杭州”“玉琮”,结合良渚文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有学者认为,正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条横贯中华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干各地。这些文明以中原华夏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驱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这表明,在中华早期文明形成过程中()A.不同文化并驾齐驱 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D.国家初始形态具备【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干各地”“这些文明以中原华夏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可知,中华早期文明形成过程中体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C项正确;依据材料“这些文明以中原华夏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可知,不同文化并不是并驾齐驱,A项错误;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国家初始形态的主要表现是城的出现、礼器的出现、阶级分化明显等,材料没有体现,D项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除了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干各地”“这些文明以中原华夏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结合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下列遗址或文物可以印证该记述的是()A.襄汾陶寺遗址 B.偃师二里头遗址C.何尊及其铭文 D.刻有文字的甲骨【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朝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刻有文字的甲骨是商朝的甲骨文,能印证材料中商朝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襄汾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A项错误;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的遗存,B项错误;何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商朝的政治和甲骨文,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结合商朝的政治特点和甲骨文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称霸一方的诸侯越来越多 B.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C.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 D.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可知,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对于传统政治秩序破坏更加严重,B项正确;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称霸一方的诸侯在减少,A项错误;战国时期仍存在分封制,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僚政治,而且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D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结合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有学者对先秦时期儒、道、墨、法四家学派的若干思想进行了整理(见下表)。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填写()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积极同情宗法反对宗法放弃宗法①贵族观点②平民观点③君主观点消极放弃一切制度④个人观点A.儒、墨、法、道 B.法、道、儒、墨C.墨、儒、法、道 D.儒、道、墨、法【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同情宗法,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①为儒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的是中下层民众的利益,②为墨家;法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君主的观点,③为法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消极避世,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④为道家。因此材料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儒家、墨家、法家以及道家的思想主张和阶级立场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6.战国时期,李斯上书秦王嬴政:“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材料主要反映李斯劝诫秦王()A.奖励耕战 B.广纳贤才 C.整顿吏治 D.尊奉法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可知驱逐宾客对国家不利,主要反映李斯劝诫秦王要广纳贤才,故B正确;材料未提及奖励耕战,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招揽人才,不是整顿吏治,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斯的主张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秦始皇的评价,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汉武帝时,“令远方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大农之诸宦,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即买之”。推行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A.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B.打击地方豪强游侠C.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D.控制工商业者活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令远方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贵即卖之,贱即买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均输平准,其目的是国家插手并经营贸易,增加收入,调控物价,C项正确;均输平准是为了增加收入,调控物价,与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打击地方豪强游侠无直接关系,AB两项错误;控制工商业者活动不是主要目的,D项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材料“令远方以其物贵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贵即卖之,贱即买之”判断出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均输平准,然后结合其目的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8.20世纪70、80年代在新疆、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后汉书·蔡伦传》则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推断()A.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B.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C.造纸术应是由西向东传播 D.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可知,西汉时出现了植物纤维纸片,说明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纸在西汉并没有广泛使用,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造纸术的传播方向,C项错误;虽然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但这与蔡伦改进造纸术并不矛盾,“蔡伦改进造纸术不可信”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两汉时期的科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结合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9.某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撰写“颁奖词”这一教学环节。有学生这样写到:“原是游牧民族的一介莽夫,率族南下以求生存;原是草原羊群的所在,率军征战四方。他以一族之力取得北方统一,却兵败草木淝水之滨。”该“颁奖词”中所说的“他”率领的“游牧民族”是()A.匈奴族 B.氐族 C.鲜卑族 D.羌族【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他以一族之力取得北方统一,却兵败草木淝水之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秦曾短暂统一北方,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前秦的建立民族是氐族,B项正确;材料中的政权是氐族建立的前秦,不是匈奴族、鲜卑族和羌族,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十六国与北朝,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他以一族之力取得北方统一,却兵败草木淝水之滨”,结合前秦政权的概况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0.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时说:“任职资格取决于中正品,而中正品又取决于门第之高下,然则‘选贤任能’的官僚政治标准,已被特殊的身份标准大大扭曲了”;“形式上中正品的评定应以‘十德’为准,可实际上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这反映了这一“选官制度”()A.将选官之权放给了地方 B.评定人才唯一标准是家世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任职资格取决于中正品,而中正品又取决于门第之高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到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将评议权收归中央,而非放给了地方,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非家世是唯一标志,B项错误;依据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并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不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任职资格取决于中正品,而中正品又取决于门第之高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结合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1.史载:“至于(刘宋)元嘉末……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入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推广 D.玉米、甘薯推广种植【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刘宋时期南方经济取得一定程度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南方经济发展,A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曲辕犁出现的时间是唐朝,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玉米、甘薯推广种植是在明清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2.唐太宗曾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济,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库”。据此,隋朝短命而亡深刻教训是()A.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B.赋繁役重激化矛盾C.穷兵黩武暴政而亡 D.统治者志大而才疏【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隋文帝不许赈济,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库”可知,隋朝国家富饶,但人民贫困,由此可知,隋朝短命而亡的深刻教训是国富而不与民共享,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隋朝赋役的情况,不能得出赋繁役重激化矛盾,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隋朝穷兵黩武,C项错误;隋朝统治者并不是志大才疏的统治者,D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隋朝的兴亡,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隋文帝不许赈济,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库”,结合隋朝灭亡的原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资治通鉴》记述曰:“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促)丿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在这一背景下实行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财政收入减少,在这一背景下,唐朝实行两税法,C项正确;租调制开始实行于魏晋时期,A项错误;租庸调制实行于唐朝前期,B项错误;摊丁入亩是清朝的赋税制度,D项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两税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结合唐朝两税法实行的背景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4.“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此材料描述的是()A.汉朝初同姓诸侯王的分立态势 B.西晋之后南北政权的对峙格局C.唐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的现状 D.唐朝灭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较大,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局面,汉朝和西晋之后南北政权没有设置“方镇”,没有出现藩镇割据局面,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不是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D项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结合唐末藩镇割据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5.某记录片介绍中国古代一医学典籍:“全书54卷,收药844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增加了药物图谱,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例,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的格局。”据此可知,该“医学典籍”是()A.《神农本草经》 B.《唐本草》C.《千金方》 D.《本草纲目》【答案】B【解析】《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A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的先例”和“这是由政府对本草所作的全面整理总结”和所学可知,这部医学典籍是《唐本草》,B符合题意;《千金方》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的一部医学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医学圣典”,C不符合题意;《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本题是正向类选择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本题以医学典籍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三国至隋唐的科技成就,关注本题特定的时空背景,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信息,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16.《宋史·职官志》载:“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促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藏民痪,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负责宋朝地方“财赋”、“稽考帐籍”的主要机构是()A.转运司 B.枢密院 C.三司使 D.州通判【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地方设转运司,负责将地方的财赋大部分运往中央,A项正确;枢密院掌管军事,B项错误;三司使掌管财政,但其设在中央,不负责转运地方财赋,C项错误;通判负责监察地方长官,D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7.下边为北宋、唐、元、明、清五个朝代平均每年取士人数数轴比较图。这一现象反映了北宋()A.权力分割过细 B.大力提倡文治C.官僚机构腐败 D.行政效率低下【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平均每年取士人数远超唐、元、明、清时期,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北宋扩大了科举规模,大力提倡文治,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北宋的取士人数,不能看出北宋权力分割过细,A项错误;取士人数的多少与北宋官僚机构的腐败无关,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北宋的取士人数,无法看出北宋行政效率低下,D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北宋科举制的发展及其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8.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整合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统治模式,进行局部的二元制统治模式的探索,从而加强和扩大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B.“自中书令、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以下,皆命蕃汉人分为之”C.“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D.女真民迁内地“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以给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实”【答案】C【解析】“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指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体现了因地制宜特点,排除A;“命蕃汉人分为之”也体现了藩汉分治、因地制宜的特点,排除B;“于时大别人类……为四等。曰蒙兀人,曰色目人,曰汉人,曰南人”指的是元朝的四等人制,带有民族歧视色彩,没有体现因俗而治,C符合题意;女真民族为游牧民族,“使自播种以充口实”则体现了从事农业的特点,体现了因地制宜特点,排除D。故答案为:C。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19.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比宋代更高,是当时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制造于元代景德镇的是()①②③④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代时进入彩瓷时期,代表瓷器种类为青花瓷和釉里红,④为青花瓷,最有可能制造于元代景德镇,D项正确;①②是青瓷,在东汉时就已经出现,AB两项错误;③是白瓷,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元朝制瓷业的发展和成果,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20.“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农作物()A.随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引进 B.郑和下西洋时从非洲带回C.新航路开辟之后逐渐传入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带入【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土芋,一名土豆”可知,该农作物是马铃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逐渐传入中国,C项正确;马铃薯是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渐传入中国,ABD三项说法均不正确,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农业发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土芋,一名土豆”,结合明清时期美洲高产农作物的传入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1.作为蒙古族肇始之地的草原地区,元朝虽基本上保存了原有的统治方式和职官,但也做了重大的改革,先后设置和林(宁)宜慰司都元帅府、和林(宁)等处都元帅府,后又改和林(宁)等处行中书省,成为元朝十大行省之一。元朝在和林(宁)等处设立的行省是()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甘肃行省 D.陕西行省【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在和林(宁)等处设立的行省是岭北行省,B项正确;辽阳行省、甘肃行省和陕西行省的范围均不包括和林(宁),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行省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元朝行省制的内容和划分区域,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2.明清时期,在新兴市镇间穿梭如织的人群中,有来自外地、结帮成群的商客,如浙东的宁绍商和龙游商:有与苏、松同省的微州商、东南的闽商、南方的粤商;西面的江右商和北方的山陕商、鲁豫商等等。这反映出明消时期一些地区()A.商人群体的出现 B.全国贸易网络形成C.工商业市镇兴起 D.自由雇佣劳动普遍【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浙东的宁绍商和龙游商;有与苏、松同省的徽州商、东南的闽商、南方的粤商;西面的江右商和北方的山陕商、鲁豫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被称为商帮,如晋商、徽商、鲁商等,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全国的贸易网,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帮的兴起,没有反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自由雇佣劳动,而且明清时期自由雇佣劳动并不普遍,D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浙东的宁绍商和龙游商;有与苏、松同省的徽州商、东南的闽商、南方的粤商;西面的江右商和北方的山陕商、鲁豫商”,结合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3.康乾盛世时期,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下列举措中属于康熙在位时采取的是()①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②开始派遣驻藏大臣③封赐“班禅额尔德尼”尊号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在位时采取的措施有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封赐“班禅额尔德尼”尊号,①③正确,A项正确;开始派遣驻藏大臣是在雍正时期,②错误;乾隆时期在新疆设伊犁将军,④错误,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清朝疆域的奠定,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康熙帝在位时期的措施,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4.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秦、晋、宋、清)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十三行”改土归流《四库全书》②永嘉南渡淝水之战《禹贡地域图》③稻麦复种绍兴和议“程朱理学④乡里制度直道驰道“张楚”政权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答案】D【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十三行”、改土归流、《四库全书》是在清朝;永嘉南渡、淝水之战、《禹贡地域图》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稻麦复种、绍兴和议、程朱理学是在宋朝;乡里制度、直道驰道、“张楚”政权是在秦朝,因此时间先后顺序是④②③①,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识记表格中史实出现的时间,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5.明清之际,有思想家激愤地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此,他认为在合理的国家制度中,应该抑君扬臣,士大夫之出仕,“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据此推知,该思想家最有可能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可知,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臣共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黄宗羲的思想,B项正确;李贽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提倡个性解放,A项错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思想,C项错误;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主张唯物主义思想,D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结合黄宗羲的思想主张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6.美国外交官顾盛曾提出“按照欧美奉行的国际法,每一外国人居住或暂留在任何基督教国家内部应服从该国的法律”,但在与回教国家的交往中,则采用了一个不同的原则,即“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不受当地官员的管辖,他只服从本国政府所派公使或其他官员的管辖”,并规定美国在华侨民“应当适用”这一原则。与美国这一“规定”相关的特权是()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C.五口通商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不受当地官员的管辖,他只服从本国政府所派公使或其他官员的管辖’,并规定美国在华侨民‘应当适用’这一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了这一特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因此材料中这一特权指的是领事裁判权,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司法主权,没有涉及协定关税权,A项错误;五口通商权指的是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材料没有涉及,C项错误;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材料没有涉及,D项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信奉基督教的外国人不受当地官员的管辖,他只服从本国政府所派公使或其他官员的管辖’,并规定美国在华侨民‘应当适用’这一原则”,结合领事裁判权的含义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7.鸦片战争后,一位担任福建布政史的官员曾说:“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人杂书。”为此,这位官员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的同时,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写了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此著作是()A.《四洲志》 B.《海国图志》C.《康輶纪行》 D.《瀛寰志略》【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徐继畲曾担任福建布政使,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符合题意,D项正确;《四洲志》是林则徐在广州查禁鸦片时搜集编写,A项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的著作,B项错误;《康輶纪行》是姚莹的著作,C项错误。故答案为:D。本题考查开眼看世界,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徐继畲及其著作《瀛寰志略》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8.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邓世昌英勇牺牲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邓世昌英勇牺牲的战役是黄海海战,位于图中的①处,A项正确;②是威海卫,③是旅顺,④是朝鲜丰岛海面,均不是邓世昌英勇牺牲的地点,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要知识邓世昌英勇牺牲的战役和地点,结合图示解答即可,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29.“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问题,总以奔竞躁进的姿态,以发号施令、急赏急罚的方式,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不顾各种矛盾的客观实际而取得成功,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一言论评价的是晚清时期的()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新政运动C.百日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总以奔竞躁进的姿态,以发号施令、急赏急罚的方式,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不顾各种矛盾的客观实际而取得成功”并结合所学可知,百日维新运动在较短时间内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些缺乏相应的善后措施,符合材料信息,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持续时间较长,采取的方式是农民起义,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洋务运动持续时间较长,采取的方式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采取“发号施令、急赏急罚”的形式,B项错误;辛亥革命采取的是暴力革命的形式,没有采取“发号施令、急赏急罚”的形式,D项错误。故答案为:C。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总以奔竞躁进的姿态,以发号施令、急赏急罚的方式,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不顾各种矛盾的客观实际而取得成功”,结合戊戌变法的局限性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0.有学者指出:“1901年的这个条约,既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尊严跌至谷底,也是中国重新起步,从头开始的进点。”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是()A.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须与对方商定B.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C.允许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厂和制造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1901年的这个条约”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B项正确;A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签订时间是1842年,错误;C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签订时间是1895年,错误;D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签订时间是1858年,错误。故答案为:B。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01年的这个条约”,结合《辛丑条约》的时间和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1小题18分,第32小题22分,共40分)31.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是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两对基本矛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在最后消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当年,就在国家治理方面,废除了自西周以来实行了八百年的分封诸侯的制度,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是适应新兴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需要而在战国时期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秦始皇把这一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组成。——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材料二在传统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是我国传统政治体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权力关系。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既涉及到权力的支配与分配问题,也与中央集权体制下皇权的稳定与巩固关系密切。如果仅从制度层面去观照里权与相权的关系,两者基本上是互为合作的关系。不管是所谓秦汉时期的“独相”,唐宋时期的“群相”,还是明清时期的“兼相”,它们都是因为要配合皇权才得以设立的。尽管在不同的时代,相权的权力规模和施政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能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起到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作用。——整编自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商鞅变法的内容为视角说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在战国时期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依据,并写出“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的“三个主要环节”。(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唐朝时出现“群相”局面的史实,并指出明清时期为加强皇权而设立的“兼相”制度及它们共同的职能。【答案】(1)依据:商鞅变法中,推行县制;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史实:三省六部制;制度:内阁;军机处;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解析】(1)依据:依据材料“这种制度是适应新兴封建地主制经济的需要而在战国时期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秦始皇把这一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依据是商鞅变法中推行县制的措施。环节:依据材料“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组成”,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可以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史实:结合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制度:结合明朝的政治制度可以得出内阁;结合清朝的政治制度可以得出军机处。职能:依据材料“但都能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起到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本题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制以及军机处。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及其职能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2.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不断向外辐射和传播,同时中华文明也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不仅农业有长足进步,手工业也令人刮目相看,纺织业尤其如此。农民家庭手工纺织业,多半生产麻布、葛布、绢帛,产品部分自给;一些城市的手工作坊,从事大规模生产,制作各种精美的丝织品。汉朝向西域扩展是与匈奴对抗的直接后果。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其目的都是为了“断匈奴右臂”。然而,张骞出使西域,更重要的意义是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从汉武帝开始对河西作系统的经营,先是军事开拓,后是屯田开垦,把屯垦与成守合二为一。汉朝经营的地域向西至敦煌以西、葱岭一带。著名的“河西四那”中的其中三郡就是这样发展而成的。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西去的丝绸,对于中亚诸国的首领们而言,拥有丝绸是高级地位的一种标志;对于罗马帝国而言,丝绸是一种奢侈的衣料,为了进口这些物品给罗马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整理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材料二佛教产生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其始入华年代不详,据称在西汉哀帝时。东汉佛教已有一定的传播,当时就曾有帝王遣使至西域求佛法。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传播渐广,后秦有僧侣西行至天竺取经,历时十余年,由海道归至东晋。此后又有不少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甲乙双方增强现实设备电脑采购合同
- 2024-2025学年桂林市永福县数学三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办公场所的电力安全与防范措施
- 医疗背景下儿童音乐的情绪调节功能研究
- 2025中国铁塔社会招聘2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一冶集团限公司交通工程公司招聘8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东方电气集团(成都)共享服务限公司招聘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下半年贵州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政治真题 (含解析)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监控验收单完整版本
- 6.2《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100题(含答案)
- 2024-2034年中国铸铝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口腔科麻药过敏演练
- 中职美术课教学设计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