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下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位于长江下游的是()①仰韶文化②红山文化③河姆渡文化④良渚文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答案】C【解析】注意限定信息“长江下游”,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文化位于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良渚文化位于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均属于长江流域,③④正确;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地区西南部,①②错误。因此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来看,我国的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A.分布均衡 B.集中在长江流域 C.多元一体 D.有海洋文明特质【答案】C【解析】我国的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源远流长,多元一体,故选C;AB不符合事实,排除;中华文明属于大河文明,排除D。3.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答案】B【解析】西汉初期,儒生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加入了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等思想,顺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被汉武帝上升为封建正统思想,故B符合题意;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只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可能性,故A不符合题意;儒家思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C不符合题意;D是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4.据《左传》记载,当公元前661年狄人从北方侵略邢国和卫国时,管仲力劝齐桓公救邢国,理由是狄犹如豺狼,华夏诸国是兄弟之邦,齐国有责任援救邢国。这说明当时A.霸主有义务保护小国 B.分封制影响依然强大C.形成华夏共同体观念 D.蛮族严重威胁华夏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由材料“管仲力劝齐桓公救邢国,理由是狄犹如豺狼,华夏诸国是兄弟之邦,齐国有责任援救邢国”可以看出当时我国逐渐形成了华夏共同体观念,C项正确;霸主有义务保护小国,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华夏诸国的援救不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B项;蛮族严重威胁华夏族,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实行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A.贵族世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县长官是由皇帝任命的,C项正确;郡县制是一种官僚政治,长官不能世袭,A项错误;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是从隋唐时期才开始的,B项错误;地方推荐官员的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创立的选官制度,D项错误。6.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巨大的军费开支,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沉重负担。为此汉武帝()A.谴使西域,开辟丝路 B.与民休息,轻徭薄赋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答案】D【解析】材料中强调汉武帝时期财政负担重,显然选项中只有“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符合题意,“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能增加政府收入,D项正确;“谴使西域,开辟丝路”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不符题意,排除A项;“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一般是初建王朝为了恢复经济采取的措施,不符题意,排除B项;C项是属于汉武帝在思想领域的统一措施,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7.“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古代丝绸之路开通于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答案】A【解析】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8.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大大增长的局面,史称其统治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知,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开元盛世是在唐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社会相当安定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答案】B【解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B正确;A、C都是南方先天存在的优势,但不是其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排除;南方地区生产技术相比于北方而言并不先进,排除D。10.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的是①政权更替频繁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③民族交融频繁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民族交融频繁,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①②③正确,故选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时期,国家不统一,④错误,故排除BCD。11.唐代中期实行赋税改革,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新的赋税制度是()A.租庸调制 B.两税法C.均田制 D.井田制【答案】B【解析】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B项正确;A项是在两税法前,排除A项;C项是在北魏到唐朝前期,排除C项;井田制是在周代,排除D项。故选B项。12.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贞观之治”。这位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贞观之治”,B项正确;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与唐高祖、武则天无关,排除AD项;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B项。13.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农民起义 B.武则天当政C.唐玄宗即位 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D项正确;唐末农民起义是878年黄巢起义,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排除A项;武则天当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排除B项;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14.我们通过研究唐代诗人和诗篇发现:杜甫恋君爱民、关怀社会;李白痴想神仙、梦王佐;王维淡漠世情、静观自适。这体现出唐诗A.实现了三教合一B.服务于儒学主流地位C.风格多元化D.具有极强的世俗性【答案】C【解析】由杜甫、李白和王维的诗歌来看,体现了风格多元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唐诗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比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唐诗服务于儒学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唐诗并非迎合市民的审美需要,故D不符合题意。15.唐招提寺是鉴真和他弟子在日本奈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以下史实能够反映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①空海长安求法②玄奘、法显西行取经③遣唐使来华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空海长安求法、遣唐使来华、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都是周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故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玄奘、法显西行取经是中国学习外来文化的表现,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6.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集权C.杜绝了地方叛乱 D.导致了财政危机【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崇文抑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题干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C项中杜绝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宋朝的财政危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且材料信息与财政危机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7.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答案】D【解析】北宋建立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权以集权,形成了“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导致北宋严重的财政危机,到王安石时期,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这决定了王安石变法以解决财政困难为核心,D正确;A、B都不是王安石变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排除;北宋初年就已经解决了割据问题,排除C。18.少数民族政权在制度建设上既有沿袭中原制度的情况,也有很多创新,下列属于女真族的创新是A.行省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具有兵民合一的特征,因此C正确;行省制是元朝首创,A排除;南北面官制度是辽朝的首创,B排除;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D排除。故选C。19.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庶族间互不通婚,极其讲究门当户对,“婚姻必由于谱系”的风气一直绵延到唐朝。北宋以后,则出现“榜下捉婿”的现象,根本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该变化()A.得益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 B.标志着门阀制度在中国结束C.促进了士农工商地位的平等 D.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庶族间互不通婚,极其讲究门当户对……根本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可以看出魏晋到北宋时期,婚姻由注重门当户对到“榜下捉婿”,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隋唐时期门阀制度最终走向了终结,排除B项;古代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地位并不平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门第观念的淡化,并非等级观念的淡化,排除D项。故选A项。20.宋代,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职能的转变 B.农作物种类增多C.人们生活习惯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体现的是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D项正确;材料与政府职能转变、农作物种类增多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21.“康乾盛世”时期,使得清朝政治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从而加强了皇权。上文中的空白处应填写()A.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内阁制度 D.奏折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使得清朝政治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可知,清朝实行奏折制度,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从而加强了皇权,D项正确;军机处,并没有同僚相互告密的现象,排除A项;文字狱主要是加强思想文化控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内阁制度体现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2.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丞相制度的改革D.地方权力的增大【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由分割丞相权力到废除丞相,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题干现象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AD。C项,丞相制度的改革最终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故排除。2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主张建立公天下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天下是大家的,不是一家一姓的,王夫之的思想具有民主进步性,因此选择D。24.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A.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民窑规模逐渐超过官窑,制瓷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明清时期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现象的出现,并未体现官府要求控制民窑生产;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营官窑中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25题13分,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5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就是说,朱元璋平均每天要处理207件文书。——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一册(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写出三省的各自职权?(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大量文书直接送达给皇帝处理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的明成祖是如何解决皇帝政务繁忙问题的?(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个发展趋势?【答案】(1)制度:三公九卿制制度:三省六部制职权: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

(2)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直接领导六部。解决:明成祖设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中国)。图一政治制度:根据图一中的“三公”“九卿”可知为三公九卿制。图二政治制度:根据图二中皇帝之下为三省并结合所学三省六部制相关知识可知为三省六部制。职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的职权分别为: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直接领导六部。解决:结合所学内阁制的形成知识可知,明成祖设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小问3】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废丞相、设内阁”及所学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归纳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孝文帝改革。【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改籍贯、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2)评价: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推动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 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可知,迁都洛阳;据材料“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可知,改籍贯;据材料“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可知,改汉姓;据材料“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可知,说汉语;据材料“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可知,穿汉服;据材料“ 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可知,与汉族通婚。【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对比类、影响类、认识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 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推动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记述出处“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史记·秦本纪》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汉书》“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三国志·魏志》材料二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答案】(1)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意义: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提供了有益借鉴。【解析】【小问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一“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秦本纪》记述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根据材料一“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可知《汉书》记述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根据材料一“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可知《三国志·魏志》记述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小问2】意义:根据材料二“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可知隋唐科举制的创建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它冲破了达官显贵们阀垄断国家政权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它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国家政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权和任用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地主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手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28.[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